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对于“痛风”有何认识

中国古代对于“痛风”有何认识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笼统地将痛风的病因称为“湿气”,且说明它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且久留不去,这与尿酸过多,结晶析出在血液、组织、关节液中沉积而导致痛风发作的现代医学理论是一致的。在晋代,有“脚气”之名,其部分描述与痛风的特征相似。并提出痛风的病机为痰、风热、风湿、血虚,同时给出治疗的方剂。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最早见于《灵枢·贼风》篇,篇中所说的“寒痹”就是中医对“痛风”最早的称谓,当中描述说明痛风病人可不因外感风寒之邪或其他邪气而突然发病。古人笼统地将痛风的病因称为“湿气”,且说明它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且久留不去,这与尿酸过多,结晶析出在血液、组织、关节液中沉积而导致痛风发作的现代医学理论是一致的。

《金匮要略》对痛风的认识较《灵枢》有很大的进展,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将痛风定名为历节病,指出该病以关节红肿、疼痛剧烈、不能屈伸为特点,历,通“枥”,挤压之意,古有酷刑曰枥指,用刑具挤压肢节,疼痛难忍,可想历节病肢节疼痛的程度,其痛犹如虎咬,故唐《外台秘要》之后也称白虎历节;二是强调饮食不节与痛风的关系,认为过食“味酸”、“味咸”之品,内伤肝肾,筋骨受损,发为痛风;三是将尿酸性肾病命名为黄汗,并且认为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指出黄汗病人有身体肿、发热、小便不利等表现,这与现代医学中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

至唐代则谓痛风为“白虎病”,强调痛风的特点为白天痛轻或不痛,入夜痛甚,皮色不改变,疼痛性质如虎咬,故称白虎病。在晋代,有“脚气”之名,其部分描述与痛风的特征相似。

金元时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第一次提出痛风之称,曰:“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并提出痛风的病机为痰、风热、风湿、血虚,同时给出治疗的方剂。

提示:西医所言痛风的典型临床表现有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反复急性发作、血尿酸浓度增高,久病可致痛风石沉积,常导致关节畸形,而中医所称的“痛风”是痹证中的一部分,仅仅是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二者不能等同,但又密不可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