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是否应该运动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是否应该运动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新的研究表明,规律锻炼利于慢性心衰患者康复。2.运动必须合理,合理的运动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慢性心衰症状明显期,体力活动应予限制,过多的体力活动无疑会加重心脏负担,加剧病情。慢性心衰病人普遍悲观、恐惧、信心不足,这对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慢性心衰病人必须具有豁达的心理精神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运动是促进慢性心衰康复的重要环节,但千万不可把运动看成高于一切而忽视药物治疗。

运动的含义包括负重在内的所有体力活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当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因此,应该鼓励包括心衰病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活动)。但必须注意,任何超过心脏负担能力的过度运动都是十分有害的。

1.运动的必要性 疲劳是心衰的常见症状,并使患者难于进行体力活动,对于活动困难的慢性心衰患者,传统的观念是尽量少运动,但是最近十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样只能是加速身体素质恶化,加重心衰病情。最新的研究表明,规律锻炼利于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据德国莱比锡大学Rainer Hambrecht医生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久坐的心衰患者相比,参与适度锻炼计划的患者,通过锻炼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血量,还可防止心脏扩大。研究人员称“尽管最佳锻炼方案和训练密度尚未确定,但研究结果表明锻炼有助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平均年龄为70岁或稍微年轻一些的73名慢性心衰患者分为两组:锻炼组和不活动对照组,在实验的前2周,锻炼组患者在医生监督下进行蹬车锻炼,每天6次,每次10min,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患者在家中每天锻炼20min。研究显示,6个月后,锻炼组患者心衰病情改善,而非锻炼组则出现病情恶化。通过锻炼,体力活动对于他们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而且他们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心率降低,表明心脏泵血能力增强,完全可以满足全身血供的需要。

2.运动必须合理,合理的运动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慢性心衰症状明显期,体力活动应予限制,过多的体力活动无疑会加重心脏负担,加剧病情。此期的保健重点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不应提倡和强调完全卧床休息。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血流更慢,以至形成静脉血栓。十分凶险的脑梗死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长期卧床还容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虚弱等,特别是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只要症状缓解,进入恢复、静止期,就应鼓励病人活动,以尽可能给血液增加动力,改善循环,减轻病人的不适应状态。此期的保健重点以动为主,动静结合。但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在床上伸展四肢,再缓慢下床,在床边、室内漫步。3min、5min、10min,走走歇歇。适应一些时日后再逐渐缓慢增加活动量。病情好转,可到室外活动。散步仍是可取的运动方法。体操、太极拳气功等也是适宜的保健方法。如活动不引起胸闷、气喘,表明活动量适度,以后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增加活动时间。但必须以轻体力、小活动量、长期坚持为原则;②处理好运动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慢性心衰病人普遍悲观、恐惧、信心不足,这对康复极为不利。临床研究证实,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美国学者Abramson等报道,抑郁使患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显著增加。因此,慢性心衰病人必须具有豁达的心理精神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了信心,就会有运动勇气;有了勇气,就会有驱除恐惧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会有坚持长期锻炼的毅力。面对现实,泰然处之,是摆脱疾病纠缠必须具备的心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文化素养,可选择吟诗、绘画、抚琴、唱歌等保健活动方式锻炼;③正确处理好运动与药物的关系。运动是促进慢性心衰康复的重要环节,但千万不可把运动看成高于一切而忽视药物治疗。症状明显期应以药物治疗为第一选择,它毕竟是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手段。正确的运动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或最终脱离药物的长期维持。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合理的运动还可以促进药物从体内排泄,减少药物的蓄积中毒。正确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的运动相结合,才是慢性心衰病人正确的选择。

3.如何运动

(1)准备工作:运动开始前应采取药物治疗控制心力衰竭,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行运动锻炼。有条件应行负荷试验,以判断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决定安全有效的运动水平。心力衰竭患者安全而有效的目标心率的计算方法是:(负荷试验中的最大心率-静息心率)×0.6(或0.8)+静息脉率。

(2)有氧运动:运动前适当热身可以促进血管扩张。至少做10min伸展、慢走或其他活动,勿使脉率超过最大心率的40%~50%。理想的目标是患者在预期的心率范围内步行或就地蹬车20~40min,每周3~5次。通过间断训练,许多患者可达到这一目标。将爬楼梯、室内行走等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如果总的运动时间相同,也能达到持续运动一样的效果。运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一般开始时运动2~4min,休息1min,直到可以运动10~15min。然后逐渐过渡到运动5min,休息2min,总计20~40min,最后应达到持续活动20~40min。患者运动时应有人监护,以确保安全。如果运动前负荷试验未诱发低血压、明显的心电图改变或心律失常,患者经适当指导后可在家中完成运动方案。对冠心病病人来说,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下午运动比较安全。因为心血管病人每日上午6~12时容易出现缺血损伤和心律失常,若在这段时间从事加重心脏负荷的运动,自然更易发生意外。

(3)力量运动:增强呼吸肌(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可减轻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增强运动耐量。低重量阻力运动(如哑铃操等)可增强四肢和躯干肌群的力量,减轻疲乏,一般运动1~2组、每组重复12~15次即可使肌肉得到足够的锻炼。

(4)综合措施:针对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运动的作用是互补的。血管扩张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与地高辛可以改善运动能力,但效果不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与运动同时进行比单用一种措施更有效。对于几乎所有的心力衰竭,系统的运动应为整体治疗的一部分。

(5)注意事项:当患者出现心绞痛、气短加重、体重增加或下肢水肿等情况时,应停止运动并就医。虽然病情恶化通常与运动无关,但在症状控制前患者应避免运动。服用血管扩张药和运动时间应尽量错开,以避免血压下降等危险。地高辛过量可伴有电解质紊乱,运动中出汗多增加了这种危险,应注意。

(6)运动禁忌证:阻塞性瓣膜病、严重主动脉狭窄或心肌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必须在纠正后才能开始运动。

总之,心力衰竭患者规律地运动可增加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和疲乏,减少心律失常的危险性,改善生活质量。运动与药物治疗并重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单一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