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活动考验反应力

活动考验反应力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时候,结伴效应会以另一种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社会干扰。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_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助长。

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在1898年对结伴效应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自行车选手在有伙伴的情况下,比单独一个人骑得快,骑车速度提高了30%。为了检验这个结果,他又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例如,他安排40名儿童尽快转动钓鱼竿线轮绕线,既安排儿童单独绕线,又让儿童两两结伴绕线。结果发现,结伴绕线的速度更快一些,这进一步证实了结伴效应的存在。

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运动员比赛时,如果有很多观众为他加油鼓励,他往往能顺利甚至超水平发挥,所以在比赛中东道主更容易获胜。试想,教师上课如果面对稀稀拉拉的学生,无人反应;演员如果面对寥寥无几的观众,无人喝彩,那他们的效果和热情都会大打折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观众效应”在起作用。

不管是结伴还是观众,都有可能促进活动的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促进作用的产生只是依靠他人在场,而并不依赖个体之间的有意竞争。如果个体之间有意竞争就不属于社会促进的范畴了。另外,产生这种促进作用仅仅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有时候,结伴效应会以另一种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社会干扰。

(二)社会干扰

社会干扰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干扰他的活动的完成,抑制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抑制。

有时候,我们写一篇文章或演算一道复杂的习题,或者是学习一些新东西,有别人在场时非常容易分心,令人拘束或烦躁。这时我们倒宁愿孤身独处,拥有自己的空间,以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有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大学生学习一些无意义音节,他们在观众面前学会这些音节花费的时间要比他们在独处的情况下所花费的时间多。这就从实验上证明了社会干扰的存在。

二、有关的实验

弗罗德·阿尔波特于20世纪20年代,在哈佛大学心理实验室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连锁实验:实验者说出一个刺激词,被试迅速想出一个与之有关的反应词,并且把它写在纸上。然后,以这个反应词为新的刺激词,再联想其他的反应词,如此继续,时限3分钟。

2.删去元音:划掉报纸上若干短文中的所有元音字母。

3.转换透视:实验者出示图4-1,被试注视该图的时候,一会儿会觉得abcd平面离自己较近,一会儿又觉得efgh平面离自己较近,实验要求被试迅速进行这两种透视的转换,并记录他们1分钟转换的次数。

图4-1 转换透视用图

4.乘法运算:让被试进行若干两位乘法的运算。

5.写批驳文章:从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几段性质一致的论述,给每个被试一段,要求他们在5分钟内写一篇批驳短文,尽量写长一些,批驳深刻一些。阿尔波特为了排除竞争因素的影响,要求被试不得相互比较工作进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前四种活动中,被试在结伴的条件下都取得了比单独活动更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写批驳文章时,单独活动效果更好。

阿尔波特的实验证明,他人在场既可能促进个体活动,又可能抑制个体的活动。

他人在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的解释。

三、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一)优势反应强化说

罗伯特·查荣克以动机和内驱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于60年代中期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会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思考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他认为,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在熟练的活动中,他的优势反应会加强,在不熟练的活动中,他的优势反应会受到抑制。如自行车选手骑自行车、小孩绕线、大学生删去元音字母等,都属于这种熟练活动,他人在场会提高活动的成绩。反之,在需要动脑筋或是不熟练的动作,他人在场是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降低活动的成绩。正如查荣克自己所说:“观众在场会加强优势反应的产生。如果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反应,像在已完全熟练的情况下做出的反应一样,那么,观众在场对于个体来说是有利的。如果反应大部分是错误的,同学习初期的情况一样,观众在场将使反应被推迟或受到阻碍。”查荣克的这一理论可以用图4-2表示:

图4-2

查荣克的理论和实验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接下来的实验结果对此提出了疑问。科特雷尔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项实验,要求大学生被试默记词汇,被试们被分成三组,在不同的条件下学习这些词:第一种条件,被试各自单独完成任务;第二种条件,被试面对两个人完成这项任务;第三种条件,被试在两个人在场的情况下完成这项任务,而这两个人的眼睛被蒙了起来,无法判断被试的成绩。结果发现,第一种和第三种条件下被试的成绩相同。按照查荣克的理论,应该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条件下的成绩相同才对。显然,查荣克的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于是一些学者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优势反应强化说。

(二)评价理论

仅仅有观众在场还不足以解释社会促进或社会干扰作用,那么该怎样解释呢?一些学者认为,观众的评价可能是形成这种作用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观众在场并不一定会导致动机水平的提高,观众一旦被蒙上眼睛,也就不存在评价问题。

有他人在场是否会提高动机水平,以及提高到什么程度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可以证明他人评价的作用。在实验中,实验者让男大学生用两根棍子把一个圆球从一个斜面往上推,这是需要足够操作技巧的工作。实验被安排在三种条件下进行。第一种条件是“直接评价”条件,每个被试都能看到自己的得分,也能看到别人的得分和操作情况;第二种条件是“间接评价”条件,即被试看不到别人的操作,只能看到别人的得分;第三种条件是“无评价”,被试看不到别人的操作,也看不到别人的得分。结果发现,“直接评价”条件下,被试操作成绩最差,说明他们的动机水平大大提高,对复杂活动造成了抑制作用。这表明,动机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依赖于活动者觉知他的操作正在被别人评价的程度。一般来说,觉得别人的评价程度越高,其动机水平也越高。

2.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一般来说,评价者越具有权威性,对活动者的活动影响越大。对青年人来说,如果评价者是同龄异性,对其活动有较大影响,这其中有性吸引力的作用。另外,如果活动者不清楚评价者的身份,对评价者了解较少,对其活动影响更大。

从态度上看,评价者越是正襟危坐、严肃认真,对活动者影响就越大。

3.活动者的年龄和特征

活动者的年龄、气质、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受他人在场的影响的差异。

从年龄上看,儿童更在乎别人的评价。从性格上说,内向、独立性差的人对别人在场更敏感。就气质而言,胆汁质抑郁质的人更在乎别人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