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程门立雪”流传中的误解与偏见

“程门立雪”流传中的误解与偏见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程门立雪”的典故虽已流传了数百年,但对典故里的“门外之雪深一尺”、“瞑目而坐”却有误解之处。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还“程门立雪”的本来面目。后来,便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他把游酢放在杨时的前面,这就是证明游酢是“程门立雪”第一人的最为有力的佐证史料。游酢与“二程”的感情自然超过杨时。“程门立雪”是游酢携杨时同往洛阳拜程颐为师而留下的家喻户晓的典故,“吾道南矣”也是针对游酢而说的。
“程门立雪”流传中的误解与偏见_游酢新论:续编

“程门立雪”的典故虽已流传了数百年,但对典故里的“门外之雪深一尺”、“瞑目而坐”却有误解之处。各种图书资料、中小学教材,甚至游定夫(祠)纪念馆里的“程门立雪”壁画,都误解为游酢、杨时是站立在程家门外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拜师求教。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还“程门立雪”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从描绘这个典故的最早、最有权威的两处史料(即《二程语录·侯子雅言》和《宋史·杨时传》)来分析。《二程语录·侯子雅言》载:“游、杨初见伊川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意思是:游酢、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思考问题,二人站在老师旁边静静地等候。过了很久,程颐张开眼睛看了看游、杨,对他俩说,你们二位还站在这里?天色已晚了,就去休息吧!程颐走出大门一看,只见门外雪深一尺)《宋史·杨时传》的记载,内容大体相同,只是“游、杨”调换为“杨、游”。两处史料的开头都写“游、杨”或“杨、游”二人前往程颐家拜他为师,恰巧碰上程颐端坐冥思,游杨在旁虔诚侍立,不敢打扰也不敢离开,等了很久,程颐张眼一看,才发现他俩,走出门外,积雪已一尺多深。据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方彦寿研究员考证认为《二程语录·侯子雅言》的记载是正确可信的,而其他的书籍如《辞源》、《宋史·杨时传》、《成语词典》等对“程门立雪”的记载都是不准确、欠妥的,是不可信的。

后来,便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这两处文字,全无门外立雪之意的表述。“门外之雪深一尺”,是指游、杨二人在程颐身边侍立很久,雪积了一尺多厚。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日上三竿、两炷香工夫是一个意思,绝无二人站在门外的雪地里之意。为什么会产生误解呢?本人认为,一些文人为了塑造和表现游酢、杨时拜师求学之虔诚的高大形象,望文生义,把“程门立雪”描写为站在程家门外的雪地上,这大概是文学艺术创作高于现实的需要吧!

究竟谁更早认识“二程”,最先接受洛学?是谁携着谁拜师“二程”?学成南归第一人又是谁?《二程语录·侯子雅言》的作者、程颐的内弟侯仲良小舅子最了解自己的姐夫。他亲闻“程门立雪”之事,他最有发言权,他看得最清楚、最准确。他用的资料可算作“第一手资料”,也是最原始的资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无可置疑的,其他书籍的记载都不是“第一手资料”,这就难免会走样。他把游酢放在杨时的前面,这就是证明游酢是“程门立雪”第一人的最为有力的佐证史料。厦门大学高令印教授曾考证过游酢、杨时的年谱,证实了游比杨早九年接受“二程”理学思想。况且,史料也证明,游比杨更早认识“二程”,最先接受“二程”洛学,深得“二程”的赏识。游酢与“二程”的感情自然超过杨时。程颢去世后,游酢哀痛不已,在自己的住处设置灵堂,祭奠先生,并亲自撰写《行状》深切悼念。程颢去世八年后,他才带着杨时去拜程颐为师,演绎了千古传名的“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是游酢携杨时同往洛阳拜程颐为师而留下的家喻户晓的典故,“吾道南矣”也是针对游酢而说的。然而,有些书籍或学者存在着某种偏见和认识上的偏差,在谈到“程门立雪”时,只提杨时,不提游酢,把“道南第一人”授予杨时,而不是游酢,这是很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直至2001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高令印主持公道,实事求是,还游酢一个公允的评价,写出了《游酢评传》这本书,得到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蔡仁厚教授的充分肯定,高教授“既有功于学术,亦还先贤以公道”,恢复了游酢的历史本来面目。

另有一处是对“瞑目而坐”和“颐偶瞑坐”的误解。有一种说法,游、杨二人来拜见程颐老师,先生为何“瞑目而坐”?这是他考验两位弟子对理学的虔诚、对老师的尊敬。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古代的学者十分注重闭目养神、修身养性,悟道明理非常讲究静坐静思,甚至强调“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把瞑目静坐当成一种克己自省、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就是学生来拜访,也不肯中断。学者们常常静中悟道明理,时时克己反省闭门思过,所以绝非仅仅采用“瞑坐”来考验学生那么简单。

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一要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二要力求全面、准确地对古代典籍加以理解和把握,认真读书,多思慎思,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绝不能人云亦云,望文生义,以讹传讹,这不但无益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而且会造成种种误解。

(作者系福建省南平一中高级教师、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