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略谈医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技巧

略谈医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技巧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医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技巧。一旦发现一处非法定计量单位,可通过“查找”功能,对全稿中该非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换算或替换,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略谈医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技巧_现代出版的探索与创新

朱辅华

摘要:为读者奉献出高质量的图书,是我们每一位编辑的责任与义务。医学编辑既需要懂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过硬的编辑技能,又需要有细致、耐心的品质,如果再掌握一定的编辑加工技巧,就能又好又快地把好医学书稿的质量关。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医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技巧。灵活应用该技巧,可减轻编辑、照排和校对的工作量,并减少发排校样次数从而降低成本,最终提高图书质量。

关键词:电脑;电子稿;医学编辑;编辑加工技巧;图书质量

现在出版社都要求作者交电子稿,这样可减少照排人员录入造成的新错误。然而不论是作者自己录入还是找人代录的电子稿,仍然存在大量的录入性错误。加上书稿常见的一些问题,每本书稿都需要编辑认真编辑加工,才能使其达到出版要求。当编辑接手新的电子稿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着手处理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地编辑加工呢?有的编辑拿到电子稿后首先设计好版式,然后就直接交给照排人员排出纸质稿,等纸质稿排出来后才进行编辑加工。认真的编辑对质量较差的书稿往往需发排四五次校样才能使其达到出版要求,这样既增加了发排成本又增加了照排和校对工作量。笔者的编辑工作经验是充分利用电脑这个当代的先进工具,首先修改电子稿,将大量的常见问题修改好后再交照排人员发纸质稿。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电脑办公软件自身的纠错能力纠正不少错误,以减轻编辑的视觉疲劳和工作量,同时发排的纸质稿上常见错误少了,有利于编辑分析问题,帮作者把好内容质量关。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医学类书稿的编辑加工技巧——首先对电子稿进行编辑加工。其具体编辑加工技巧如下。

一、了解书稿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编辑拿到电子稿后,首先应看一下书稿的前言或序及目录等,粗略了解书稿的主要内容及读者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看目录编排是否合适。审核目录时,若发现有章节混乱、上下级标题同名或上级标题不能涵盖下级标题,或有的只有标题一/(一)而无标题二/(二)等问题时,应及时与作者沟通改正。

二、统一标题层次和体例

书稿常常由多位作者撰写,主编统稿时多重视内容而忽略形式。最常见的问题是:有的章的层次为“章节式”,有的章为“等级式”;“【】”下面的标题层次有的为“(一)”“1”“(1)”,有的为“一”“(一)”“1”。医学教材、专著等,全书标题层次建议统一为“篇”“章”“节”“一、”或“【】”“(一)”“1”“(1)”,段落内的序号统一用①、②、③、④……或与主编讨论怎样统一后直接修改电子稿,这样可省去照排改红和编校人员校红的工作量。

三、检查标题下是否有缺主语现象,并注意文题是否相符

医学书稿中标题下缺主语现象十分常见。如果编辑是在纸质稿上改,照排人员稍不细心就可能改错,校对时也可能漏校而遗留差错。编辑在电脑上改电子稿非常简单,只需“复制”标题文字,再将其“粘贴”在下文句首。若发现标题与内容不符合的,可直接更改标题。

四、统一并规范名词术语

大多数作者在编写书稿时都不太注意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问题,常常一会用规范名词,一会用又称,一会用旧称,一会用简称等,非常随意。有的非规范名词术语,全书稿中可能存在数十甚至上百个,若编辑在纸质稿上修改,既费神费时又容易漏改;而在电脑上用查找、替换功能改电子稿,既操作简单也不易漏改。

1.医学书稿中常常可直接统一的名词术语有[1,2]:①“病人”“病员”,非科普书稿一般统一替换成“患者”。但在查找替换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患病人数”/“发病人数”误换成了“患患者数”/“发患者数”等。若查找、替换时发现有“糖尿病人”“冠心病人”等,应分别替换成“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②“粘膜”“粘液”“粘稠”,应全部替换成“黏膜”“黏液”“黏稠”;最后再筛查“粘”字,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将“粘”更改为“黏”的,注意“粘连”“粘贴”等不能更换。③“禁忌症”“适应症”和“综合症”,应分别统一替换成“禁忌证”“适应证”和“综合征”。④“机理”,应统一替换为“机制”。⑤“肌肉注射”,统一替换为“肌内注射”。⑥“心梗”“心肌梗塞”,应统一替换为“心肌梗死”。⑦“早搏”“过早搏动”,应统一替换为“期前收缩”。⑧“革蓝氏”“革兰氏”,应统一替换为“革兰”。⑨“神志”,除中医书稿外应统一替换为“意识”。⑩“其它”,应统一替换为“其他”。

2.在浏览电子稿时,若发现某一名词术语用得太混乱,可通过查找替换功能将其统一。比如笔者在编辑加工一本电子稿时发现,在不同的章节甚至同一段内使用了“变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疾病”“变态反应病”“特应性疾病”“特异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过敏疾病”等名词。这些名词术语如果不规范统一的话,不仅显得很混乱,而且还会使非专业读者一头雾水。

五、对非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换算或替换

医学书稿除科普书稿外,要求统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单位符号表示。一旦发现一处非法定计量单位,可通过“查找”功能,对全稿中该非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换算或替换,这样可以避免遗漏。例如,白细胞计数,“n000/mm3”,可查找“000/mm3”并替换为“×109/L”;红细胞计数,“n×106/ mm3”,可查找“×106/mm3”并替换为“×1012/L”;对于体重,数据后直接用中文单位“公斤”的,可从“0公斤”到“9公斤”查找,并分别替换为“0kg”到“9kg”。

书稿中还多见作者将单位英文名称的非标准缩写或全称作为单位符号使用的,例如:“rpm”(正确的是r/min)、“day”(正确的是d)、“hr”(正确的是h)、“LUX”(正确的是lx)。若发现一处,可通过“查找”和“替换”功能,逐一将其全部替换。注意不能用“全部替换”功能,避免将括注的英文单词替换错。

特别强调,ppm并非单位的专门名称,亦非单位符号,它只是一种表示数量份额的英文名词的缩写。如发现有误用ppm作单位的,可查找“ppm”,逐一将其替换为“mg/L”或“mg/kg”。

六、确定并更改字母或单词的正斜体

字母或单词需使用斜体在医学类书稿中较常见。编辑在电子稿上更改斜体字母或单词比在纸质稿上标注直观清晰。医学书稿中常见需用斜体的字母或单词如下:

(1)量的符号,如长度L(l)、质量m、体积V、时间t、压力P、相对分子质量Mr等。

(2)化学中的旋光性、构型、取代基的位置的符号,例如d-,L-,P-等。

(3)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属名、种名的拉丁文,例如沙门菌属(Salmonella)、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4)遗传学中的基因符号(注意其表现型和产物用正体)。

(5)统计学中的符号,例如标准差s(不用SD),t检验,F检验,相关系数r,样本数n,概率P等。

七、注意数字、连接号及数学符号等的特殊用法

在医学书稿中,常涉及较多上下标、罗马数字、希腊文、短横线(半字线)、一字线或减号等。编辑在浏览书稿时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作者多不注重这些“小节”,使其常常出错。若发现一处有误,可通过查找功能逐一将其轻松替换;否则在纸质稿上反复圈注太烦琐了。

1.医学书稿中涉及上下标的情况较多,例如CO2,O2,CD4+,CD25+,Zn2+,109。在电子稿上改正确,排出的纸质稿就清爽多了。

2.医学书稿中常常有大量的罗马数字误录为大写英文字母,例如I(Ⅰ),II(Ⅱ),III(Ⅲ),IV(Ⅳ),V(Ⅴ),VI(Ⅵ),VII(Ⅶ),VIII(Ⅷ),IX(Ⅸ),X(Ⅹ),XI (Ⅺ),XII(Ⅻ)等(括号内是正确的)。一旦发现一处误录,可通过查找逐一将其替换。若遇到照排新手,不知道罗马数字,把大写英文字母误改为相应的阿拉伯数字,甚至还对应不上,编辑在校红时就很麻烦。

3.医学书稿中常有将希腊文误录为英文字母的现象,例如IFN-r(IFN-γ),INF-a(INF-α),TGF-a(TGF-α),TGF-B (TGF-β),ug/kg(μg/kg),umol/L(μmol/L)(括号内是正确的)。一旦发现一处误录,可通过查找功能,将其全部替换。

4.应正确区分连接号与数学符号。书稿中多见将浪纹线误录为短横线(-)、一字线(—)或减号(-)等,或是四者混用。编辑可分别查找“~”“-”“—”“-”,根据用途将其逐一正确替换。

连接号与数学符号的正确用法如下[3,4]:

(1)一字线“—”,用于表示地域范围、走向、相关、递进等。具体为:①连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方位名词,表示起止、路线或走向。例如,英国医生琴纳(Jenner,1749—1823年)采用牛痘预防天花,沙眼主要通过直接(眼—眼)或间接(眼—手—眼)接触的方式传播。②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例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4个阶段。③其他,如GB/T15834—2011,表格内以符号“—”(一字线形式)表示未发现,400—429页。

(2)短横线具体用于:①连接相关的词语构成复合结构,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肺动脉分流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肌肉突触;②化合物名称与其前面的符号或位序间的连接,如3,4-双氨基吡啶、α-氨基丁酸、D-氨基葡萄糖;③产品的型号、品种及标本的编号,如KH-75A(S)型干燥箱、L-选择素、IL-4;④公式、图、表序号的连接,如图5-6、表7-3。

(3)温度在零下多少摄氏度应使用减号,如-4℃。

(4)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应使用浪纹线作连接号,如10%~20%、3~5cm,5~8次。

通过查找“—”,往往有意外的收获,如居然有“—般”“—定”,看纸质稿往往会忽略此类错误。同时在替换为“~”的时候,若发现有“~”前漏“%”者可及时补上,如将“72-80%”及时更为“72%~80%”;若在替换为“~”时发现数据表示不规范的,可同时予以纠正,如20%~30%左右(删“左右”)、大约为2%左右(删“大约”或“左右”)、约8~12h(删“约”)。另外还有一个易被忽略的问题,若在查找“~”“-”“—”“-”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连续自然数表示范围的,如“2~3次”“3-4滴”“5—6个”,应分别将其更为2次或3次、3滴或4滴、5个或6个。

八、充分利用黑马校对软件功能

充分利用黑马校对软件功能,可帮助编辑轻松发现并改正书稿中的一些差错。黑马校对软件是北京黑马公司开发的一款用于文字校对的实用软件,可校对中英文错误以及政治性差错、领导人职务及排序、涉台问题,还可检查部分标点错误。黑马校对软件对成语、词组中的错字检出率很高。虽然黑马校对软件不是万能的,它还可能断章取义,但它可以做编辑的助手,使其减轻一定的工作强度。比如笔者在修改一本电子稿时利用黑马校对软件发现了肉眼在纸质稿上容易忽视的差错(括号内为正确提示):末稍(末梢)、肿涨(肿胀)、推存(推荐)、倾述(倾诉)、静脉滴人(静脉滴入)、局部侵润(局部浸润)、细胞侵润(细胞浸润)、是必须的(是必需的)等。

另外,原卫生部为推动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处方行为,要求于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为治理“一药多名”现象,消除重复用药的风险,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亦出台了规定,要求从2007年10月1日起,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时必须使用新包装,商标和商品名不得大于通用名,否则不能上市销售。因此,书中出现的药名应使用通用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作为编辑,不可能对所有药物的通用名都记得很清楚。黑马校对软件可发现一些药品的商品名或又称,并提示其通用名。这样可为编辑节约查找资料的时间。比如笔者在修改一本电子稿时黑马校对软件发现了以下非通用名药品(括号内为正确提示):甲氰咪胍(西咪替丁)、仙特敏(西替利嗪)、息斯敏(阿司咪唑)、克敏能(氯雷他定)、胸腺肽(胸腺素)、潘生丁(双嘧达莫)、扑尔敏(氯苯那敏)、多虑平(多塞平)、开博通(卡托普利)、洛汀新(贝那普利)、抑平舒(西拉普利)、强的松(泼尼松)、肤轻松(氟轻松)、鲁米那(苯巴比妥)、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氟哌酸(诺氟沙星)、毛地黄(洋地黄)、肼苯哒嗪(肼屈嗪)、舒喘灵(沙丁胺醇)。

综上所述,一本书稿经过如此这般修改电子稿后再交给照排人员排版并打印成纸质稿,编辑在认真编辑加工纸质稿时就不需要不停地标注简单问题了,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帮作者打磨句子、审核内容是否正确等方面。这样编辑加工出来的图书差错率就会较低。

参考文献

[1]曹金盛,邹宜昌.现代医学写作教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

[2]本书编写组.医药卫生书稿编写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S/OL].(2011-12-30)[2013-6-30].http://192.168.6.254/upfile/office/20140326100702 GBT%2015834-2011%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S/OL].(2011-07-29)[2013-5-30].http://electrochem.xmu.edu.cn/UserFiles/File/6.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