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交大等图书馆

上海交大等图书馆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推出的基于Living Library阅读推广活动,以全新的理念改写了读者阅读方式,也创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再次,上海交大图书馆的“科研篇”,是面向科研型大学生设立的,体现了高校培养科研人才的任务。而作为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借机宣传和推介图书馆,以便推动阅读,更是合情合理。
上海交大等图书馆_基于_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

2006年3月至6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共举办了7期“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经验交流活动”,活动分为五大主题:留学篇、考研篇、实习(工作)篇、英语篇、科研篇。每周举办一期,每期提供4本不同主题的“图书”供读者“借阅”。“图书”涉及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等,还有馆际互借“图书”。

2009年5月,同济大学图书馆举办了“Living Library”活动,共提供4本“图书”供读者借阅,涉及外语学习、大学生活、上海世博会、中国文化等4个主题,“真人图书”来自4个不同的学院,“真人图书”包括教师和学生。

2011年1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举办了首届图书馆文化节之“真人图书”面对面活动的第一季活动。此次活动共提供5本“图书”供读者借阅,涉及英语语言文学、管理学、职业规划、法学、图书馆服务等主题,“真人图书”是包括该校的校长、图书馆馆长在内的5位各个不同学科的教授。

基于Living Library的阅读推广提供了知识传递的动态场景、能够使信息知识细节保真、可以满足个性化定制阅读需求。图书馆基于Living Library开展阅读推广,通过读者与“真人图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为读者获取隐性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图书馆开展Living Library活动,旨在通过“真人读者”的引导作用,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即读者在“阅读真人图书”时可能仅是学习了一种学习方法,或是得知了某一个研究领域,或者得知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这样就会促使读者在活动后进行深度阅读。

图书馆往往对Living Library活动的时间进行了规划,也对每本“真人读者”供个体读者“阅读”的时间进行了限定,一般是15~30分钟,在短暂的交流过程中,读者可能刚刚与“真人图书”聊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就因时间限制而中止了“阅读”过程,这样也会促使读者在活动过后自行查阅文献。

评析

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馆)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它以人作为“图书(Living Book)”的方式出借。为用户提供了开放式学习和自主交流的环境,满足用户一站式服务需求,鼓励合作、交流与参与,营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具有亲和力的、人性化的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推出的基于Living Library阅读推广活动,以全新的理念改写了读者阅读方式,也创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一)内容与主体

Living Library阅读推广,就是选择一定主题和某些在该主题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知识的“人”作为“图书”,让有该主题阅读需求的读者,来阅读Living Library。这三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Living Library阅读推广活动内容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与大学生知识学习息息相关的内容。学习是大学生的基本职责,大学生阅读主要围绕着课程学习、专业发展和学历提升等内容。首先,三所高校图书馆不约而同地分别选择了与外语学习相关的“英语篇”、“外语学习”和“英语语言文学”,体现了大学生课程阅读的共同倾向,也说明了三所图书馆对自身读者倾向的准确把脉。因为,在当今中国,外语学习几乎以必考公共课的形式,进入了所有学历提升和大部分入职考试范围之中。这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以及对外交流的深度有关,也与世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形势有关。其次,“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选择,“留学篇”、“考研篇”等学历层次提升的选择,都是紧扣大学生课程与专业学习。因为,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基础,本科只是这个基础的最底层,必须提升学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课程学习又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再次,上海交大图书馆的“科研篇”,是面向科研型大学生设立的,体现了高校培养科研人才的任务。

二是与大学生生活、求职紧密结合的内容。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也是青年成长的小社会。因此,同济大学的“大学生活”篇最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它能指导大学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而上海交大的“实习(工作)篇”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职业规划”,对于即将走上社会,面临求职入职的大学生来说,便是“雪中送炭”。

三是社会文化知识和图书馆知识的内容。大学也是传承文化的场所,因为大学生是社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现代社会文化的创新者。所以,“上海世博会”和“中国文化”图书,或与大型社会文化活动相关,或是大学生应该也必须了解的文化知识。这些,对于大学生提高基本文化素养、更好地认识和融入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非常重要。而作为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借机宣传和推介图书馆,以便推动阅读,更是合情合理。

Living Library活动的主体是读者和Living。就三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活动来说,读者就是在校大学生(也包括研究生),Living的身份就多种多样了。从大学校长、图书馆长到普通教师、图书馆员,从博士生、硕士生到本科生,只要你有某些方面的知识专长,都可以成为Living Library。应该看到,三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Living Library活动中的“人”大部分来自本校(只有少量的“馆际交流”),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身边的“读书人”更容易接近,也便于沟通,有利于学习和借鉴。

(二)媒介与方式

三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Living Library阅读活动都采用了最传统的读者面对面交流方式,媒介就是图书馆设立的阅读场所和基础设施。不过,与传统方式中读者交流的对象不同,读者所“阅读”的人不是与自己一样的普通读者,也不一定是图书馆馆员,而是某方面的行家或专家。因此,可以认为,交流中的Living也是一种媒体,是一种知识精深、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的智慧型媒体。他(她)虽然没有新媒体那样“神通广大”,但他(她)最能够读懂读者,最能够随机应变,最能够善解人意,也就最能够让读者心满意足。

(三)运作与效果

Living Library阅读活动运作过程包括主题设计、活动规划、规则制定、活动举办、反馈评价五个环节。举办活动当然是核心环节,是读者通过阅读大有收获的关键环节。主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主题的鲜明性,与读者期盼的结合度,以及每期主题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决定着本次活动的响应度。活动规划和规则制定是活动成功的保证,这个环节需要图书馆员的设计,也要吸纳读者的意见,还要从已经举办过类似活动的单位征询意见,力求规划和规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而反馈评价是让Living Library阅读推广活动长期有效地举办的必要环节,图书馆应该对活动做全程跟踪和记录,再从读者和Living反馈的意见中,分析归纳,总结出成功经验,并尽可能地上升为阅读推广理论。

从三所高校图书馆的实践来看,他们开展的Living Library阅读推广活动非常成功。“提供了知识传递的动态场景、能够使信息知识细节保真、可以满足个性化定制阅读需求”,“通过读者与‘真人图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为读者获取隐性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对传统阅读效果的更新和放大。

(四)创新之处

Living Library阅读活动是以“一种学习方法”的理念来推广,这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也是服务方式的创新。图书馆不仅是文献信息的服务中心,也是知识学习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有实体性服务,也应该有理念性指导,其直接目标就是指导读者掌握一种学习方法,知晓并进入一个研究领域,认识并接受一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图书”——一个成功的“人”,而对于图书馆工作本身来说,则是引发了阅读革命,推动图书的“深度阅读”。

(五)发展方向

Living Library阅读活动也不无遗憾之处,这就是在短暂的交流过程中,读者可能刚刚与“真人图书”聊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就因时间限制而中止了“阅读”过程。从愿望上来说,读者最好能“在活动过后自行查阅文献”,但客观实际并不一定达成这个愿望。因为,如果兴趣的浓度不高或强度不够,读者很可能事过即忘;而时过境迁,读者也很难再有现场的热情和兴奋度。

在新媒体不断更新和丰富的今天,Living Library阅读活动完全可以用全媒体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就当今的图书馆而言,设立专门栏目和时间,让读者通过视频在线阅读Living Library,同一时间还可以有多人阅读一本Living Library,通过多向交流和提问、多元互动和建构,阅读内容一定更丰富,阅读成果一定会更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