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公共图书馆第四次

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公共图书馆第四次

时间:2023-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临夏州图书馆评估的基本情况在这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甘肃省图书馆等5个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天水市图书馆等6个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嘉峪关市图书馆等36个馆被评为三级图书馆,在这43个省、地、县级上等级图书馆中没有临夏州公共图书馆。3临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逐年给县级图书馆和文化站配送图书,增加图书馆设备。
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公共图书馆第四次&;;_甘肃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公共图书馆第四次
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状况的思考

王欣欣

(临夏回族自治州图书馆 甘肃临夏 731100)

2009年6月,临夏州图书馆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依据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组织全馆职工依次对我馆的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工作、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管理、表彰、奖励等工作项目进行了评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1日,临夏州图书馆迎来了省文化厅组织的专家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得到了专家组的肯定。同时评估组也对临夏州图书馆办馆条件,硬件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1临夏州图书馆评估的基本情况

在这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甘肃省图书馆等5个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天水市图书馆等6个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嘉峪关市图书馆等36个馆被评为三级图书馆,在这43个省、地、县级上等级图书馆中没有临夏州公共图书馆。在这43个上等级公共图书馆中有11个地(市)级图书馆被评为一、二、三级图书馆,临夏州图书馆不在其中。

临夏州图书馆的评估情况是:这次评估标准满分为1 000分,州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工作,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管理、表彰、奖励7大项目的评估总分为395.81分。

2对临夏州公共图书馆评估中状况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评估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评估两部分,一部分是图书馆的物质条件;一部分是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服务状况、工作效率等。临夏州各级公共图书馆物质条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面积不达标,藏书量小,没有购书经费,图书馆设备落后,数量少,人员状况是专业人员缺乏,图书馆人员普遍业务素质较差,得不到应有的培训,服务不到位,有些馆甚至没有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在这次评估的自评过程中大部分馆得分均在300分左右,远远达不到等级图书馆的标准。

临夏州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自1985年后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各别县市图书馆甚至有倒退现象,如临夏市图书馆,在全国第二次图书馆评估中,被评为县级三级馆,在之后第三、四次图书馆评估中均不能上等级。又如广河县图书馆、和政县图书馆本来读者服务工作做得都比较好,虽然馆舍面积达不到国家要求,但都有固定的馆舍为读者提供服务,后因城市建设被拆除,广河县图书馆至今没有馆舍,所藏图书在借用的房间里堆放,无法为读者提供服务。在1985年前,各县市馆均有数额不等的购书经费,每年都有新增图书和报刊为读者提供服务;1985年后,各级财政基本上没有安排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各级图书馆均没有新书入藏,个别馆甚至连报纸期刊都没有订阅,基本没有开展读者服务工作。近年来,国家为各县级馆配置了部分新书,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临夏州图书馆自1992年成立以来,因没有购书经费,从未购进过一本新书,所藏1.3万册图书均为干部职工捐献所得,数量少、质量差,内容陈旧,阅读价值不高。州图书馆每年挤用办公经费征订报刊为读者提供服务,但因报刊价格逐年上涨,订阅数量越来越少,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在这次评估中临夏州图书馆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办馆条件和基础业务建设这两个大项得分太低。办馆条件分值为180分,州图书馆仅评估了60分,其中阅览坐席、新增购置费、总藏量等小项均为零分,该项的评估得分仅为原分值的1/3;基础业务建设原分值为220分,评估得分为38分,其中图书、报刊、电子文献、视听文献年入藏量,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等小项目为零分,该项的评估得分为原分值的1/6;读者服务工作得105.8分,其中读者满意率、送书下乡、信息服务等小项目为满分;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得59分,其中论文一项得满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得38分;管理得68分;最后一项表彰、奖励得满分为20分;评估总分为395.81分。在总分395.81分的评估得分中硬件建设得71分,软件建设得324.81分,硬件建设得分仅占评估得分的18%。

从上述7个方面的打分结果来看,州图书馆在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的评估分数远远达不到第四次评估标准中的分值,虽在读者服务工作等软件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因硬件建设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州图书馆评估的得分,评估无法上等级。

3临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逐年给县级图书馆和文化站配送图书,增加图书馆设备。2009年,已为临夏州5个县级图书馆配置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剩余的3个县市图书馆共享工程设备配置正纳入2010年的建设计划,这大大提高了各县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条件和能力,为临夏州县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州图书馆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将成为危房的图书馆大楼维修一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西部文化建设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这是临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也大大增强了全州各级图书馆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看到了图书馆人幻想已久的我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景。

在这大好的机遇面前,临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制约发展的因素。

3.1馆舍面积不达标

虽各县市在两馆建设中基本都新修了图书馆,但都达不到小型图书馆建筑面积1 200平方米的最低标准。州图书馆仅有2 150平方米的馆舍面积,也远远达不到中型图书馆建筑面积7 500平方米的标准。

3.2藏书量小

从1985年后全州各级公共图书馆除接受捐赠外基本上没有新书入藏,全州9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尚不足30万册,远远达不到州图书馆最低馆藏量45万册,县(市)图书馆最低馆藏量4.5万册的标准,同时各级馆每年征订的报纸期刊数量小,各别馆甚至没有订阅报纸期刊。

3.3图书馆设备陈旧数量少

全州各级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基本没有图书馆设备的购置,普遍存在图书馆设备陈旧、数量少,无法按规定存放图书资料;阅览坐席少,甚至没有阅览坐席,无法达到县级图书馆阅览坐席60个以上,州图书馆阅览室坐席450个以上的标准。

3.4文化共享工程配置不达标

临夏州市级支中心(临夏州图书馆),目前配有电脑16台,投影仪1套,卫星接收设备1套。根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的通知》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级支中心按照120万元进行配置”规定,由于临夏州财政困难,临夏州市级支中心目前只有10万元的配置,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3.5图书馆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差

多少年来,一直不重视图书馆业务人员的配备,致使图书馆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没有培训经费,图书馆工作人员得不到正常的业务培训,根本无法承担图书馆业务工作,大大制约着图书馆读者服务和业务研究工作。

3.6没有购书经费

自1985以后,全州各级公共图书馆基本上没有购书经费,馆藏量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因图书剔旧,送书下乡等原因藏量还有下降趋势。

以上几个因素大大制约着临夏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国家重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下,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新建临夏州图书馆立项工作和临夏州共享工程地(市)级支中心建设立项工作,实行购书经费财政预算单列、加大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的经费投入,为各级公共图书馆配备与图书馆业务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业务素质,尽快增加图书藏量,添加先进的图书馆设备,使我州图书馆事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天云,马振祥.临夏州公共图书馆调查与图书馆专业教育的思考.甘肃图书馆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2.宋天云,马振祥.中西部民族地区地市级共享工程建设思考.甘肃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