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术书籍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武术书籍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时间:2022-03-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武术书籍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二 武术书籍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社,它对20世纪中国武术书籍的出版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印刷坊无法满足顾客需求的局面。此外,提倡武术研究武术的各类著作相继问世,包括《尚武论》、《中国武士道》。扩大了武术的影响,提升了武术的文化魅力。

武术书籍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二 武术书籍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社,它对20世纪中国武术书籍的出版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印刷坊无法满足顾客需求的局面。(16)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出版了大量的武术著作,许多武术书籍在前文已经提及,下面不再详细介绍。总结武术书籍内容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拳术器械套路类,包括《中国武术拳械录》、《形意拳抉微》、《少林拳术秘诀》、《中国体育史》、《太极拳势图解》、《潭腿十二路全图》、《达摩剑》、《北拳汇编》等等。第二类是普及型的武术读物(以创编为主),如《拳艺学初步》、《拳艺学进阶》、《拳艺学教范》及《中华新武术》等。第三类是研究提倡型武术书籍,如《尚武论》、《中国武士道》、《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等等。以下选择性地对此类武术大型著作做一些简要介绍。

《形意拳抉微》:此书含《拳经》、《拳法备要》各一卷。包括问答歌诀二十款、周身秘诀十二项、下盘细密秘诀、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总论入身煞手猛迅精微秘要、习练秘要、拳法备要等。它是一部以记载明末清初少林寺拳学为主,兼容民间优秀拳技之精华的拳学专著。书中所论技理,在明代拳论典籍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是清代发展史上第一部成文最早、论理精深、技法全面、体系完整的拳学文献,全面反映了清代前期少林拳学发展的概貌。此书对研究少林武术有重要价值。

《内家拳法》:《内家拳法》系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所著,其内容有应敌打法若干,穴法若干,所禁犯病法若干,练手法三十五,练步法十八,记有“六路”和“十段锦”歌诀及诠解,并述王征南独创之盘斫法及习拳精要。据黄百家所写的《内家拳法》既不是太极拳也不同于形意、八卦拳术。(www.guayunfan.com)《太极拳论》:《太极拳论》系清代著名武术家王宗岳(1736—1795)所著,原名为《太极拳谱》,民国元年(1912)河南省国术馆馆长关百益将其命名为《太极拳经》,逐流传沿用。此书以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阐明了太极推手的要领、方法和技击原理,如“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四两拨千斤”等成为太极拳的重要理论。此论对后人练习太极拳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据此拳论去练习太极,常年摸索研究,乃可达到所谓“太极”的境界也。

《北拳汇编》:《北拳汇编》属北方拳术专著,陆师通、陆同一编。1918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绪论、基本教练、应用教练三编。包括拳术的目的、宗旨、宗派和练习等内容。

《中国体育史》:《中国体育史》1919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其后多次再版,虽名为《中国体育史》,但其大部分是武术内容。共分为10编,4、5、6编分别介绍了拳术、器械和弓术等。拳术部主要包括拳术的起源、派别和少林拳等各类拳术。器械部主要介绍了剑、棍、枪和刀法等。

《太极拳谱》:《太极拳谱》由李亦畲手订。李亦畲(1832—1896),河北永年人。善文。22岁时从武禹襄学太极拳。武式得之于杨露禅和陈青萍。李经数十年研习,得其中精巧。光绪时编订《太极拳谱》。他在该谱的“跋”中称:“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之见。”此谱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架》、《身法》、《刀法》、《枪法》、《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打手撒放》、《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秘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以及《四字不传秘诀》、《太极谱跋》,计十六篇(则)。被近世治太极拳者奉为经典。

此外,提倡武术研究武术的各类著作相继问世,包括《尚武论》、《中国武士道》。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冷眼向洋看世界,主动接受和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精神,他们从西方“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出发,重新认识中国武术文化的价值,强调武术在强国强种方面的特殊社会价值。梁启超在《尚武论》中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之以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要想驰骋中原,屹立地球者,无不持尚武之精神。博博大地、莽莽万国,盛衰之数,胥视此矣。”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把尚武与民族存亡、强国强种相联系,提升了武术的社会地位,引起了当时文化界和社会统治阶层对武术文化的重视,打破了武术进入学校的思想障碍,促进了近代武术社会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许多上层人物和文人学士不再以“读书静坐为乐”,而是以“竞争为志”,形成了“耻文弱、多想慕于武侠”的社会氛围和有益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土壤。

清末民初之际,以振兴国粹、倡扬武魂为目的的尚武精神和武侠豪情深深地影响着革命党人,这促使他们建立民国后重新审视武术的价值。许多人将日本蕞尔小国能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战胜中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大败沙俄的原因归结为它提倡武士道而养成的尚武精神,他们认为武术在军事中虽然基本失去了作为直接作战手段的价值,然而其精神教育价值仍然存在。因此武术成了军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1904年,梁启超写成《中国武士道》,发出了提倡武术教育的先声。民国初,热衷于军国民教育的贾丰臻提出拳术“足以练胆气,增益体力”,“各学校应添授武术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著名教育家徐一冰也持此观点,1914年他上书教育部“拟请于学校体操科内兼授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必修科以振起尚武精神”,次年此建议被采纳。孙中山在《精武本纪》序言中也把武术精神归结为“以振起以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的尚武精神”。(17)

从1909年精武体操会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并且出版了大量的武术书籍。精武体育会编辑出版了各类有关武术拳法的书籍教材,如《精武本纪》、《精武外传》、《潭腿》、《功力拳》、《达摩剑》、《十字战》、《五虎枪》等数十种,各分会亦出版月刊及专著。扩大了武术的影响,提升了武术的文化魅力。

中央国术馆也十分注重技术与理论传播结合的方式。自1928年,中央国术馆组建以来。国术馆设编审处“负责编辑审定教材,挖掘整理武术传统项目,处长先后由唐豪、姜容樵、黄柏年等人担任,另有编审员金一鸣,他们都是文武兼备的专家。他们编写的书刊、论文著作,为我国武术的理论建设和技术传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至1934年,国术馆已编辑出版了《查拳图说》、《青萍剑图说》、《少林武当考》等22种,已完成编辑的有《连步拳》、《八极拳》、《形意拳摘要》等12种。当时正在编辑的有《太极拳》、《八卦掌图说》、《内功正轨》等11种。在国术馆编写的这些著作中,有一些就是该馆的技术课教材。这种理论与技术的协调统一,直接促进了武术的传播。1933年底,教育部发函中央国术馆编辑初中、高中、大学三级武术教材。

《精武本纪》记载:“本会教员,各派俱备,惟初级科目有规定,以正始基,初级科目共十种,潭腿、工力拳、接潭腿、八卦刀、五虎枪、大战拳、套拳、群羊棍、单刀、串枪,必熟悉此十种,方及他技。”这就是闻名武坛的精武十套。

孙中山曾在《精武本纪》序言中写道:“惟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而不讲,则一对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为今次欧战所屡见者。则谓技击术与枪炮飞机有同等作用亦奚不可。而我国人曩昔仅袭得他人物质文明之粗末,遂自弃其本体固有之技能以为无用,岂非大失计耶。……我同胞然处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于生存……”这个序言反映了当时提倡军国主义教育的许多人对武术的认识。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提倡军国主义教育的许多人士对武术的认识,也为武术进入学校奠定了思想基础。较早创建的中国体操学校和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课程中,武术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18)

清末时期,在军队和学校中武术内容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时,一些文人和作家利用手中的笔来颂扬“武侠”的“信、义、勇”精神,以抒发作者的尚武、爱武之情和呼唤武风回归之心。可以说,清代的短篇文言武侠小说极多,其数量比历代文言武侠小说的总数还要多出好几倍,其中《清稗类抄》、《江湖异闻》、《江湖奇侠传》多收录精品。这也是释放抵触情绪和民族逆反心理的一种方式。在这一时期,个别的军队、学校也有武术内容出现,但不具有普遍意义。也有的人士发表武术言论,但终究没有形成一股影响力而逐渐被淡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