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视联系在一起凝视女权主义

视联系在一起凝视女权主义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男性凝视女权主义的文本研究,锋芒所向主要是批评作家笔下女性刻画中的男性视角。女权主义认为女性经常以消极被动的方式迎合男性的目光,将男人的凝视内化为自我的主体意识。拉康关于凝视的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当代凝视理论的基础。凝视包含权力斗争,伯格认为女性处于被动的地位,受男性凝视的统治。不仅如此,伯格认为凝视机制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女性将男性的观念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内化,从而束缚她们自我意识的建构。
男性凝视_文化研究概论

第七节 男性凝视

女权主义的文本研究,锋芒所向主要是批评作家笔下女性刻画中的男性视角。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认为,任何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叙述,客观上都不能超越其男性的视角。她引用另一位女权主义者普兰·德·巴雷的话说:“男人写的所有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因为他们既是法官又是诉讼当事人。”(28)70年代,女权主义涉足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的分析,发现女性受男性目光的束缚和影响,从而发展出一种新的女权主义“凝视”理论。

女权主义认为女性经常以消极被动的方式迎合男性的目光,将男人的凝视内化为自我的主体意识。女权主义凝视理论从萨特的哲学、拉康的心理学和福柯的社会学理论那里吸取了营养,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女性文化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很快与后现代和后殖民等理论交叉融合,成为文化研究的一道亮丽风景。“凝视”是携带着权力运作的观看方式。它是视觉中心主义产物,观者被“权力”赋予“看”的特权,通过“看”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被观者在沦为“看”的对象的同时,体会到观者目光带来的权力压力,通过内在观者的价值判断进行自我物化。

萨特在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了“他人的注视”的命题,并加以讨论。萨特存在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这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陷入了存在之中。他人凝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我们在看他人的同时,他人也在看我。他人的注视是塑造我们主体性的决定性力量。用萨特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人的注视和这注视终端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29)。换言之,人是生活在他人的注视之下。这种注视的后果主要是否定性的,因为人在他人目光的注视下,通常会以丧失自我、背叛自我意愿的方式来取悦他人。他人的注视是压力和威胁,是自为的人所体会到的让他背叛自己的一种压力。如萨特所说,“当别人看着我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被审查的对象”(30)。当然,我们也并非一味被动地被注视,我们也注视他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从别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这样来看,注视就隐含一种权力斗争。不仅如此,他人的注视通过一种内化的方式对我们的主体构建产生影响,从而我们由“自为的人”异化成“为他的存在”。

拉康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镜像凝视理论同样证明,他者的注视对自我意识建构具有决定作用。1949年,他在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发表了《在精神分析经验中显露的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一文。该文中,他从婴儿在六到十八个月之间喜欢照镜子游戏这个现象出发,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产生于镜像阶段的著名论断。拉康发现婴儿借助照镜子,辨别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从而开始认识什么是“我”。通过一次次地凝视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他确定镜子中的那个人就是自己,并初步形成自我主体的认同。到了60年代,拉康在他的研讨班上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把主体的自我建构和他者的凝视联系在一起。“凝视”不仅是主体对他者的看,而且是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对主体的注视。因此,凝视是主体向他者欲望陷阱的一种迷入,是他者的目光对主体欲望的捕捉。在拉康那里,人始终无法摆脱镜子的魔咒,由镜中的虚像建构起的自我意识是虚假的。拉康关于凝视的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当代凝视理论的基础。

福柯的全景敞开式监视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凝视与主体建构的关系。福柯对凝视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在观看的结构里,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规训和惩罚》一书中,福柯描绘了透明全景监狱的设计理念,由此就权力与可见性,控制与屈从的关系展开深入批判。透明全景监狱是一座环形建筑,犯人住在圆周上的单身牢房里,环形的单身牢房围绕一个高耸的中央瞭望塔。每个单身牢房都有两扇采光的窗户,一扇朝外,一扇面对瞭望塔。瞭望塔则开有许多窗户,可以看得见每一个牢房。但这些窗户上都装有百叶窗帘,犯人看不见监狱看守。看守在瞭望塔里面轮流监视各个牢房的犯人。由于犯人不知道自己何时在被监视,所以感觉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任何时候都是在监控之下。福柯说,透明全景监狱的意图是,“通过永恒的可视性让权力自动产生作用”(31)。“永恒可视性”原则被福柯称为全景敞视主义。福柯自己从来没有把全景敞视主义和男性的凝视联系起来,但是他的理论对于凝视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详细地解释了权力和可视性的关系。对福柯而言,外部的凝视是一种控制的力量,它能让被看的对象屈服顺从。福柯还说,凝视一旦被内化,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萨特的“他人的注视”理论、拉康的镜子学说和福柯的全景敞式监视理论,都与女权主义没有直接关系,也没有直接涉及性别不平等问题。女权主义凝视理论的关键人物是约翰·伯格和劳拉·穆尔维。凝视中的性别意识最初是由约翰·伯格在1972年为BBC撰写的系列文章中提出来的。在《观看的方法》一文中,约翰·伯格认为女性生来就陷入一个事先规定的有限空间之内,她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照看男人。她们的自我意识被一分为二,为自己和为他人。一个成年女人必须不断地观看她自己,她永远摆脱不了自己想象的自我形象。希望被男人喜欢和欣赏的意识取代了她的自我意识。在一个女人的身份建构里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监视者和被监视者。男人就是那个监视者,女人自己成为被监视者。他说:“男人看着女人,女人看着自己被观看。这不仅决定了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而且规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32)于是,女人被物化,变成被观看的对象,一个景观。

通常,描写和刻画女人的方式与描写和刻画男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是因为男性本质和女性本质有多大的不同,而是因为“理想”的观众总是男性,女性形象的塑造似乎总是为了取悦于男性。男性的凝视控制和约束女性,为她们规定了什么是可以接受,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范围。男性的凝视是活跃的、能动的。它既控制女性,同时又在她们身上投射自己的欲望。凝视包含权力斗争,伯格认为女性处于被动的地位,受男性凝视的统治。不仅如此,伯格认为凝视机制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女性将男性的观念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内化,从而束缚她们自我意识的建构。作为一个主导性的和非对称的控制体系,凝视是当代女权主义所说的“性别技术”的根本因素。

约翰·伯格的凝视理论建构在西方裸体绘画研究的基础之上。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发现西方裸体绘画中女人的目光通常是温顺的、充满诱惑的,她们的身体姿势更多的是考虑到男性的观看。伯格从男性凝视理论出发来研究绘画,很快影响到其他文学艺术批评领域。劳拉·穆尔维1975年发表的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当代电影研究和女权主义理论中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文章之一。在这篇文章中,穆尔维引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模式,讨论好莱坞电影反映的观众心理和社会性别机制。她认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特点是把女性的外貌编码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情形象,而且这种编码方式在本质上遵循“男性凝视”的原则。穆尔维把观看的快感分为主动的(男性的)和被动的(女性的),认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男性目光,男性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他的幻想投射到女性形体上(33)。穆尔维的男性凝视说,对电影、电视剧和文学文本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img27

裸体画与男性的凝视

凝视理论与女权主义的结合释放出巨大的阐释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性别研究的发展。同样,其他若干重要的理论和学术都与性别研究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激荡和交融,将为性别研究以及整个文化研究带来蓬勃生机。

【注释】

(1)Gordon Marshall,The Concise Ox ford Dictionary of Soci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97.

(2)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New York:Routledge,1990,p.xxvi.

(3)Charlotte Bront3,Jane Eyre,ed.Richard J.Dunn,New York:Norton,1987,p.96.

(4)See David Glover and Cora Kaplan,Genders,London:Routledge,p.2.

(5)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81页。

(6)Mary Wollstonecraft,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ed.Carol H.Posten,New Work:Norton,1988,p.117.转引自David Glover and Cora Kaplan,Genders.London:Routledge,2000,p.10.

(7)Mary Wollstonecraft,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ed.Carol H.Posten,New Work:Norton,1988,p.117.转引自David Glover and Cora Kaplan,Genders.London:Routledge,2000,p.10.

(8)《罗伯特·彭斯的诗歌》,转引自约翰·麦可因斯:《男性的终结》,周宪、许钧主编,黄菡、周丽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9)易卜生:《易卜生文集》,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5卷,第202页。

(10)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

(11)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570页。

(12)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13)Shulamith Firestone,The Dialectic of Sex,New York:William Morrow,1970,pp.198- 199.

(14)Michele Barrette and Ann Philips eds.,Destablizing Theory—Contemporary FeministDebate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p.4-6.参见李晓光:《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西方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第9页。

(15)转引何佩群:《朱迪思·巴特勒后现代女权主义政治学初探》,《学术月刊》,1999年,第6期,第54页。

(16)Elaine J.Hall and Marnie Salupo Rodriguez,“The Myth of Postfeminism”,Gender &Society,Vol.17,No.6(2003),p.878.

(17)同上书,p.879.

(18)Elaine J.Hall and Marnie Salupo Rodriguez,“The Myth of Postfeminism”,Gender &Society,Vol.17,No.6(2003),p.879.

(19)Gill Allwood,French Feminisms,London:UCL Press Limited,p.12.

(20)Ibid.,p.4.

(21)Gill Allwood,French Feminisms,London:UCL Press Limited,pp.46- 47.

(22)参见R·W·康奈尔:《男性气质》,柳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23)同上书,第97页。

(24)Michael Mangan,Staging Masculinities:History,Gender,Per formance,New York:Palgrave Mac Millan,p.13.

(25)Toby Miller,“Masculinity”,in Philomena Essed,David Theo Goldberg &Audrey Kobayashi,A Companion to Gender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2005,p.117.

(26)比如:Kam Louie,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Cambridge,U 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Song Geng,The Fragile Scholar: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7)Penelope Eckert and Sally McConnell-Ginet,Language and Gend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8)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29)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46页。

(30)Jean-Paul Sartre,Being and Nothingness:An Essay on Phenomenological Ontology,trans.Hazel E.Barnes,New York,1953,p.363.

(31)Michael Foucault,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trans.Alan Sheridan,New York:Vintage Books,1995,p.201.

(32)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London:Penguin Books,1972,p.47.

(33)Laura Mulvey,“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4th ed.,Ed.Gerald Mast,Marchall Kohen and Leo Braud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p.746- 7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