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博物馆讲解的技巧与方法

博物馆讲解的技巧与方法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博物馆讲解的技巧与方法李 彤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参观博物馆已被人们视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他还可能因此关注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展览。因此,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不容忽视。这也是博物馆发挥其社会功效的基本方面。宁夏博物馆从2008年至2010年,已经陆续向社会公开聘了5批志愿讲解员。几年下来,在宁夏博物馆的展厅里,随时都可以看到听到我们的志愿者和实习讲解员在那里学习和传播着文博知识,辛勤耕耘,奉献着智慧。
博物馆讲解的技巧与方法_文博耕耘录

博物馆讲解的技巧与方法

李 彤

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功能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新的提法,博物馆还应具有娱乐休闲功能。

目前,在中国各类博物馆当中,社会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整个博物馆主要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最好课堂。伴随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日益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可以沐浴到文明的阳光,感受到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研究展品的内涵,追溯美的历程、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参观博物馆已被人们视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

宁夏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举办常设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宁夏古代文明与优秀文化,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

2005年11月宁夏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馆址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投入资金2.28亿元,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近1万平方米。地下一层8456平方米,分为文物库房、古籍书库、设备用房及办公区域。地上建筑面积21802平方米,一层为中央大厅、贵宾接待室、岩画展厅、临时展厅、多功能厅、电教中心和观众服务厅;二、三层以展厅为主,间以图书阅览室和书库、多媒体教室及观众服务区。

新馆的安防、消防、强电弱电、楼宇自控、给排水、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空气净化、水净化、游客用品监测系统等设施均达到国家一级风险单位的最新规范和标准。展陈所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配合展陈设置的语音导览、同声传译系统、多媒体系统等,都达到了目前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经过两年半的建设,宁夏博物馆以其端庄的外形、先进的设施、完备的功能、新颖的展陈、优质的服务,于2008年9月迎接自治区50周年大庆之际,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宁夏博物馆日益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公众建筑和最具标志意义的文化设施,与宁夏图书馆、宁夏科技馆、银川会展中心、银川市文化艺术中心分建在银川市行政中心四周,形成了塞上江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大众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教育宣传工作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除了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正常讲解外,宁夏博物馆还配合展览组织专题讲座、辅导教学、流动展览,编辑科普读物,组织“博物馆之友”,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打贺兰山岩画拓片等,并采用触摸屏、语音导览、播放DVD专题片等多媒体形式扩大博物馆宣传教育范围。在以上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中,人工讲解目前仍然是宁夏馆主要的对外宣传教育形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

讲解工作是讲解人员依据陈列和展品,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巧和真实情感,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教育活动。讲解是将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科技史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是博物馆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我们国家的各类博物馆中,人工讲解还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还不能被其他的方式所完全取代。讲解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讲解进一步揭示展览的内涵。讲解人员通过揭示展品和陈列的内在联系,引导观众领会展览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博物馆陈列充分发挥作用。一场精彩的讲解可以使陈列增辉,成功的陈列与优秀的讲解相得益彰,可以提高观众对展览的认识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观众自己参观与听讲解相比,效果大不一样。观众单纯凭自己的视觉,往往不能领会博物馆陈列的全部内容。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们仅从视觉获得知识时,由于大脑皮质一般只是局部活动,因此记忆效果较差。如果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清晰地感知面前的事物,人的神经冲动加强,大脑皮质活动增强,记忆效果也就相应提高。观众通过讲解员的解说,能较大量和深刻地获取知识,并节省许多参观时间。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让他们自己参观展览,他们就会走马观花,往往一无所获。如果我们安排讲解员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历史课程来讲解,就会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甚至会铭记终生。另外,通过讲解,我们还可以与观众沟通,相互交流。得到很多信息反馈。讲解员同观众之间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很自然的双向交流。观众中有各方面的行家里手,讲解员要善于向他们学习,可以从观众那里获取各种专业知识。观众中还有许多博物馆事业的爱好者或关心者,他们对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反映、建议、肯定或批评意见是博物馆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我们在做好讲解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观众。当观众听到一场非常满意的讲解以后,会把他的收获讲给家人及好友,并带动他周围的人群来博物馆参观。他还可能因此关注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展览。因此,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不容忽视。讲解工作不仅要传播知识,吸引和激发观众对历史文化、科学文化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工作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灿烂文明,陶冶社会公众的情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博物馆发挥其社会功效的基本方面。

宁夏博物馆从2008年至2010年,已经陆续向社会公开聘了5批志愿讲解员。2011年先后培训了阿拉善博物馆、地质博物馆、交通博物馆、水利博物馆、农垦博物馆的讲解员。对于这些充满热情、乐于奉献、对文史知识及博物馆展览有着浓厚兴趣的志愿者和讲解员来说,如何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我们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首先,我们对新的志愿讲解员进行职业培训,请专家讲课,专业讲解员现场传、帮、带,志愿接讲解员之间相互交流等等。几年下来,在宁夏博物馆的展厅里,随时都可以看到听到我们的志愿者和实习讲解员在那里学习和传播着文博知识,辛勤耕耘,奉献着智慧。

对于从未做过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人员来说,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怎样熟悉陈列内容?怎样确定讲解重点?如何推敲表述方法?如何引导观众参观?厚厚的讲解稿怎样才能迅速掌握?在众多问题面前,专家给我们讲课,使我们大受启发。同一讲解内容,由不同讲解员进行不同处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要是由于讲解技巧把握的分寸和讲解方法运用的不同。为避免大家少走弯路,取得最佳讲解效果,应充分发挥讲解技巧的作用。在讲解实践中,技巧很多,每人形成的讲解风格各异。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讲解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讲解词的技巧掌握。讲解员在熟悉一个新的展览时,首先会拿到一本厚厚的讲解稿。初做讲解的同志都要经历把讲解稿背下来这样一个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一旦面对观众实地讲解很容易忘词,大脑常会出现空白。如果你背下来了,即使是忘了,后面的内容也会自然接下去,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特别是对年龄偏大的同志更加增添了难度。但当你讲解一段时间以后,就体会到,讲解员熟悉掌握讲解词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称为“综合处理”。“综合处理”做得越细,成功的把握就越大。“综合处理”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1.讲解与陈列综合。讲解是陈列语言的注释、补充和延伸,因此必须与陈列密切结合。当讲解员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陈列又无暇翻阅辅助资料时,可以不急于背词,而是先把讲解词精读几遍,对内容结构、层次有了解把握之后,再到陈列室熟悉陈列内容,使讲解词与形象化的陈列品对上号,从而加强对讲解词的理解和记忆。有研究表明,视觉记忆效果是听觉记忆的两倍,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起作用,则是听觉记忆的十倍。

2.确定总体基调及各部分表达方式。讲解员在熟悉陈列内容、明确陈列主题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总体讲解基调,或轻松明快,或悲壮高昂,或深沉平稳。然后在考虑各部分的表达方式,设计每个段落、每一句话的表达方法,如轻重缓急、段连疏密、刚柔抑扬等等。对重点部分和重点段落的表达,还要再作细致的设计处理。

3.讲解词的记忆。讲解词的记忆重在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背诵是记忆的重要途径,在“背”的同时,在“诵”上下工夫。经过“综合处理”后再反复背诵讲解词,可以加强记忆,还可锻炼有声语言的表达。如果讲解局限于默读、默背,会失去思维与表达同时训练的机会,在实践中难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探讨、议论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是记忆讲解的益友。讲解员要根据不同的陈列内容,寻找适宜的记忆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以陈列顺序和历史演进为线索,根据文物标本提示法、事物性质归类法和联想法进行思索。选用哪种方法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特点而定。

第二,讲解时的表达技巧。讲解时的表达技巧是讲解员正确掌握和运用语调、重音、节奏、呼吸发生和吐字归音,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讲解效果而采取的表达方式。掌握讲解时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练习。

1.讲解语调。指讲解员根据对讲解内容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有声语言来表达的实践。讲解语调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弯曲调、降抑调。选择哪种语调,视讲解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采用平直调较好。如果是疑问句,比如给观众提问题,可以采用升调,到一句话结尾或讲完一件文物时,语调可以降一些。

2.讲解重音。讲解重音是指在一句话里通过运用适当的声音力度,把某个起着点明语意的词汇加以强调,引起观众注意,加深观众印象。比如我们讲解司母戊鼎,说这是目前我国发现单件最重的青铜器,其中“最重的”就是要加重语气的,以强调它的巨大和重量。

3.讲解节奏。指讲解员在讲述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对语速和语言韵律的运用。我们的生活语言和讲解语言还是有区别的。讲解语速要合适,一般情况下为叙述式,一分钟190~200字最合适,语速不可太快。对讲解节奏的把握首先要看讲解内容,以讲解内容确定讲解节奏。不同的内容,要采取不同的讲解速度,如讲解战斗场面语速要快而急促,以突出紧张的战斗气氛;介绍文物展品时语速要适当,语气要平和,以使应观众注视展品的需要。对讲解节奏的把握还要看观众对象,主要是根据观众的年龄、职业、兴趣、参观时间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和调整讲解节奏。

4.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指字的发音清晰有力,韵尾收音完整。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标准之一。口齿清晰,字音准确,吐字有力,是对讲解员的基本要求。合格的讲解员应该能够做到“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切忌不要出现“音错一字,谬之千里”的现象。

第三,博物馆讲解语言的运用原则。

讲解是一门艺术。讲解语言也是一种口头语言,有“快、急、难、杂”的特点,往往没有时间字斟句酌。然而,一名优秀讲解员却能以准确、高雅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进行讲解,内容趣味无穷,修辞优美,语调富有感情,抑、扬、顿、挫。速度适中,强弱相宜,高低和谐,转折自然,嗓音甜润悦耳,这样的讲解员让游客听了感觉舒服,难以忘怀。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之所以能进行高水平的讲解,不仅因为他有坚实的语言功底,还在于他运用语言时能遵循“正确、清楚、生动、灵活”四原则和“八有”原则。

1.讲解语言的原则。

(1)正确。正确性,即讲解语言的规范性,这是讲解语言科学性的具体体现,是讲解员在讲解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通过讲解活动,讲解员向观众传播着中华文明,传递着审美信息。在这一活动中,“正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伪灭千真”,如果讲解员信口开河,杜撰史实,张冠李戴,观众一旦发现受到了讲解员的蒙骗,必定会产生极大的反感,会怀疑所有讲解员讲解的真实性,甚至会否定一切。所以要求讲解员在宣传、讲解时,在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时必须正确无误。而且,讲解语言的科学性越强,越能吸引游客的注意,越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讲解员也会受到他们更多的尊重。

讲解语言的正确性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是语音、语调、语法、用词造句正确,外语讲解员要避免家乡音和汉语语法的影响。二是讲解员讲解的内容必须有根有据,正确无误,即使是神话传说也应有所本源,而且须与展物有所联系。三是敬语和谦语有助于传达友谊和感情,但应注意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习惯,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份;东西方的成语、谚语,名人的名言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使讲解员讲解的品味提高,谈吐高雅,会令观众产生好感,但要正确、完整、恰到好处,附庸风雅的言辞只会引来耻笑。

(2)清楚。清楚是讲解语言科学性的又一体现,讲解员在讲解时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口齿清晰,简洁明了,确切达意;措辞恰当,组合相宜,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二是文物古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自然景观的成因及特征必须交代清楚。三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忌用歧义语和生僻词汇,避免冗长的书面语;不要满口空话、套话;使用中国专用的政治词汇时要作适当解释;使用俚语要谨慎,一定要了解其正确意义及使用场合;不乱用难懂的形容词。

(3)生动。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是讲解语言美的体现,是讲解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体现。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要考虑讲话的内容,也要考虑表达方式,还要力求与神态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声调等和谐一致。讲解员的语言表达如果是平淡无奇、和尚念经式的单调、呆板,甚至是生硬的,必然使听者兴趣索然,还往往会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不耐烦或者厌恶的情绪;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发人深省的讲解才能起到引人入胜、情景交融的作用。所以,要求讲解员在讲解时力争做到:

一是使用形象化语言,以求创造美的意境。二是使用生动流畅的语言。语言生动流畅才能达意,给人以美感,它是讲解成功的基本保证之一。为了使讲解语言达到生动流畅,不仅要求讲解员讲话的音调正确优美、节奏适中、语法无误、用词恰当,更要求讲解员的思维逻辑清晰,讲解的中心内容明确,有整体性和连贯性。如果讲解员的解说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结结巴巴或者吞吞吐吐,这样的讲解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引起误会,当然更谈不上让观众获得旅游活动的愉快和美的享受了。三是在充分掌握讲解资料的情况下注意趣味性,努力使情景与语言交融,激发起听众浓郁的兴趣。四是恰当比喻。以熟喻生使讲解更易理解,生动的比喻往往会让人感到亲切。五是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列宁语)。幽默基于知识、阅历和性格之上,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标志。讲话幽默风趣是讲解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它使讲解锦上添花,使听众欢笑、轻松愉快、使气氛活跃,提高游客的兴趣;遇到问题时,幽默可以稳定情绪,保持乐观,忘记(至少暂时忘记)忧愁和烦恼;幽默还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手段,它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龌龊,可以缓解甚至摆脱窘境。六是表情、动作的有机配合。在讲解时,讲解员神态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声音语调若能与讲解的内容、当时的气氛有机配合,和谐一致,定会产生极佳的效果。

(4)灵活

灵活,即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时空条件进行讲解,“灵活”不等于讲解可以无选择、无侧重,也不是放弃讲解员讲解内容的完整性。因此,讲解员要灵活使用讲解语言,使特定景点的讲解适应不同观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满足他们的不同层次的审美要求。例如,对专家、学者和中国通,讲解员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品味,要谨慎、规范;对初访者,讲解员要热情洋溢;对年老体弱的游客,讲解时力求简洁从容;对青年,讲解员讲解应该活泼流畅;对文化水平低的游客,讲解语言要力求通俗化。这就要求讲解员在较高的语言修养的基础上灵活地安排讲解内容,使其深浅恰当;灵活地运用语言,使其雅俗相宜,努力使每个游客都能获得美的享受。此外,讲解词要与观众目光所及的景象融为一体,要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讲解之中,这是衡量讲解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2.为了掌握好吐字归音的技巧,中国国家博物馆曾经总结出一套《辨音口诀》。

学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

部位方法须找准,开齐合撮属口形。

双唇班报必百波,舌尖当地豆点丁,

舌根高狗坑更故,舌面积结教尖精。

翘舌主争真知照,平舌资责早在增,

擦音发翻分飞复,送气茶柴产彻称。

合口呼午枯胡古,开口和坡哥安争,

嘴撮虚学寻徐句,齐齿一优摇业英。

前鼻恩音烟湾稳,后鼻昂迎中拥生。

咬紧字头归字尾,阴阳上去记变声。

循序渐进坚持练,不难达到纯和清。

实践中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练习《辨音口诀》,就一定能够做好讲解工作。

第四,讲解要用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但并不等同于北京地方话。很多时候,普通话与北京方言的发音、声调相同,但也有不少时候,它们的发音、声调不同。普通话和北京方言土语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发音和声调上。在展厅讲解时由于观众来自全国各地,因而要特别注意普通话的使用。如普通话“淋雨”的“淋”读“lín”而北京话则读“lún”。不能混杂方言土语。还要注意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正确使用。汉语中有大量的多音字,它们在不同的地方发不同的音。

同时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的运用。要熟练掌握普通话,就要多说多讲多实践,工作时间必须要讲普通话。另外,还要养成每天听广播、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对照播音员的发音自己做练习,以纠正自己的不足。还有一点是讲解员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哪个字音自己把握不准时,要及时查字典,掌握正确读音,避免读错字,读别字。掌握普通话还要注意音变。如两个发三声的字在一起,前面的字要读作二声,“你好”中的“你”就读二声。

第五,讲解的态势技巧。讲解员与播音员不同,讲解时观众近在咫尺,讲解员始终处于观众的视线之内,其仪表、姿态、举止及每一个手势和眼神都会直接影响讲解效果。态势技巧运用的好,会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因此掌握讲解的态势技巧也十分重要。态势即姿态、手势和动作、表情。态势技巧包括仪表、姿态、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讲解指示杆的正确运用等,下面几点应予格外加以注意。

1.仪表、姿态。仪表美可以衬托人的精神面貌,产生吸引人的力量。讲解员应以神采奕奕的仪表美取得观众第一个好印象。讲解员的穿着应整洁、大方、庄重、舒适,色彩和谐,过于邋遢则有损展览形象。如果在悼念气氛较浓的纪念性博物馆,依据自己的体形、肤色、身份、年龄,特别注意与陈列场面的协调一致,与展厅陈列融为一体,让观众感到和谐舒服。服饰过于追求新奇,衣着华丽会破坏陈列的协调美。有条件的博物馆讲解员最好统一着装。优雅的姿态反映讲解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讲解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态,挺胸,收腹,切忌弯腰驼背。讲解时绝不要背向观众,一般应半侧身照顾到大多数观众。讲解做到亲切而不轻浮,庄重而不呆板,靠良好的内在气质赢得观众,切忌呆板、生硬。

2.眼神及面部表情。讲解员与观众的交流不仅通过有声语言,还要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真实情感,这种表情信息,必定会引起观众思想情感的反应,产生相应的共鸣。面部表情需要真实,不能故意夸张。否则就会影响效果。在情感的表达上,眼睛的作用最为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比有声语言更含蓄、更微妙、更丰富多彩,通过目光传递信息,不仅直观迅速,也易为人理解,便于心灵的沟通。最初接触观众时,讲解员的目光应该热情、诚恳,充满自信;讲解进行中,根据所讲的内容,自觉地赋予目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以引导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切忌目光麻木呆滞。讲解员的视线也很重要,一般应平视观众的面部,以便观察观众的心理变化,与观众交流。讲解员的视向对观众是最重要的导引,起指示作用,目光既要照顾全局,环顾观众,又不可左顾右盼地乱扫,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眼睛的活动要与面目表情协调一致,而且与语言、态势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手势及讲解指示杆的正确使用。手势和讲解指示杆是讲解员表达交流的辅助手段。借助手势和讲解指示杆,可以把讲解词同展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观众提供视觉导向,净化语言,或使有声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起到强化印象、加深理解的作用。运用手势和讲解指示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一是要有的放矢、准确恰当,照片、画面、文物要指在左右两侧的下角(指照片人物的头部不尊重,指中间部分易磨损展品),勿使身体手势遮住观众视线,妨碍观众观赏。二是要语言、眼睛,手势(或指示杆)密切配合,讲哪指哪,尽力做到词物结合,讲有所指。讲解时是采用手势还是用指示杆,可根据陈列内容、形式和观众的多少来定。故居、园林、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图版较多,用指示杆指示比较准确,也显得庄重。接待人数较多的团体观众用指示杆会更醒目,照顾面较宽。无论运用手势还是指示杆,都应动作自然、大方、灵活,切忌呆板、生硬。另外,语言、手势和眼神要密切配合。

第六,讲解开场白和结束语的表达。讲解时开场一定要精彩,结束语一定要出彩。在为一批刚刚进入展厅的观众讲解时,讲解员要通过简短的阐述把展览重点和所要讲解的内容准确地介绍给观众,要求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并要很自然地了解观众的参观时间、职业及参观目的,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因人施讲。在讲解结束时,要简要地对展览内容做一归纳,如果是学生观众,要注意强调一些重点内容,以加强记忆,并要将博物馆近期将举办的展览介绍给观众。

第七,讲解中采用的主要方法。讲解员应根据观众的类型而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概括起来可分为引导叙述式、课堂教学式、总介绍与导引式、交谈式、概述式、类比式、引人入胜式等等。

1.引导叙述式、课堂教学式和总介绍与导引式。是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讲解员可依据陈列顺序,前后贯通,也可以根据观众需要,重点讲解展览的某一部分。这种方法气氛较为宽松,讲解员可以娓娓道来,讲解语气平易随和,适合小批量和零散观众。课堂教学式主要是接待利用博物馆作为社会课堂的学生和带有某种学习目的来参观的集体观众,讲解员要选择相关的陈列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还有就是讲解员走出博物馆大门,将展览带到学校和社区,讲解员在那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多媒体技术也是课堂教学式讲解的重要辅助手段。总介绍与导引式讲解主要针对的是大型展览,观众成批前来或者是学校整个年级同一天来参见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一批一批的观众集中在博物馆展厅外面的广场或者中央大厅内,由一名讲解员概括介绍博物馆主要展览和重点内容,使观众明了将要参观的是什么展览并对其发生兴趣,然后以班为单位,配备一名讲解员引导学生参观。要在重点文物前停留下来重点讲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思考。整个班带进去,再整个班带出来。这种做法避免了因学生多,好动爱说,追跑打闹而造成展厅秩序混乱的局面出现,利用较短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参观效果。

2.交谈式讲解。主要适于接待人数较少且有目的到博物馆参观的专业人员,讲解员在陪同客人参观的时候,不时进行交流,气氛活跃融洽,双方都有收获,很多客人通过听讲解,通过和讲解员交谈,相互之间成了好朋友。边讲边操作主要适于一些带有辅助展品的展览,比如科技类的博物馆应用较多,在讲解过程中,与观众互动,让观众触摸、操作,增加参与意识,加深对所听所讲内容的理解。在讲解工作的实践中,一些有特色的博物馆还总结出用肢体语言强化讲解内容等等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引人入胜式。讲解中就所见陈列内容制造意境,使观众产生联想并领略巧妙的技巧称之为引人入胜。如讲解到西夏王陵时,有些出土文物,如果讲解员不说明,不讲解,不恢复历史的意境,观众很难产生共鸣。

4.概述式。是用直截了当的语言,简单扼要地一次性介绍一个展览。讲解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这种讲解方法,适合集体观众,旅游团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展览的讲解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向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讲解员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解风格,他们在博物馆这个科学和知识的殿堂里,落落大方地展示着不同的风采,或娓娓道来,或充满激情,或亲切自然。讲解员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口头语言,因此,必须适应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传播信息,熟练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博物馆的讲解应该正确、清楚、生动、形象、灵活、流畅、富有感染力,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是讲解员讲解技巧的具体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