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要求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要求

时间:2022-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仅从保护档案文献遗产的角度出发,讨论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基本要求。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要求_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3.3.2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要求

具体设计档案文献遗产库房时,其立面处理、业务用房、技术用房、阅览用房、办公用房等各类房屋的安排需要事先规划,妥善安排。笔者仅从保护档案文献遗产的角度出发,讨论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基本要求。

3.3.2.1 档案文献库房地址的选择

档案文献保管条件的好坏与档案文献库房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档案文献库房建筑是否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房地址的选择。

档案文献库房地址的选择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选址不当,会给档案文献管理工作和档案文献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患,且无法改变,往往只好弃之不用,另建新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地址的选择要考虑多种要求,而有的要求之间又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实际情况则很难完全符合各项要求。因此,选址时,应当根据有关资料和档案文献库房特殊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反复研究,多方对比,权衡轻重,慎重考虑,才能作出合理的、正确的决定。

在选择档案文献库房地址时,有利于防潮、有利于防有害气体和灰尘、有利于保护档案文献的安全和提供利用的方便、有利于将来档案文献库房的扩建是共识。

3.3.2.2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防热

同其他事物一样,档案文献遗产库房建筑的热能传递方式有三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库房建筑的防热就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应的措施,将档案文献遗产库房的温度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防热的效果。当然,实践过程中,屋顶、墙体以及门窗的隔热措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1)库房屋顶的防热

①库房屋顶的防热形式

目前,建筑屋顶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人字形(起脊式)屋顶和平顶式屋顶。

从档案文献库房的防热角度看,起脊式屋顶比平顶式好。从传热方式来看,屋顶外表受太阳照射而温度升高,通过屋顶的建筑材料把热传到屋顶的内表面,使库内温度升高。而平顶式屋顶受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最长,接受的辐射强度,不论是一天的总量,还是24小时的平均值、最大值,都要比起脊式屋顶大。因为,起脊式屋顶有一定的坡度,对太阳光的照射构成一定的角度,从而反射掉一部分热量,使得库房在同样条件下比平顶式屋顶温度低。

②库房屋顶的隔热结构

档案文献库房的屋顶结构必须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才能降低库内温度。目前库房屋顶的隔热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体材料隔热屋顶,一种是通风间层隔热屋顶。

实体材料隔热屋顶是在屋顶上铺设一层隔热材料来提高隔热效果。隔热材料都是选用导热系数比较小的材料。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只有0.02,因此实体材料隔热屋顶多选用一些多孔的轻质材料,通常有泡沫混凝土、矿棉、煤渣、稻草板、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混凝土等。由于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小,所以铺设隔热材料的屋顶比没有铺设隔热材料的屋顶隔热效果要好。但是,由于实体材料隔热屋顶都是平屋顶,而平顶式屋顶易产生渗漏,隔热材料一旦受潮,其隔热性能就会大大下降。因受潮后隔热材料孔隙中的部分空气被水所代替,而水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5倍。因此,虽然实体材料隔热结构有较好的隔热效果,但并不是理想的隔热结构。

通风间层隔热屋顶是在屋顶的面层和基层之间设有一定的空间,空间里充满了流动的空气,通过这些流动的空气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提高屋顶的隔热效果,这种隔热方式既适用于平顶式屋顶也适用于起脊式屋顶,且白天能隔热,夜晚易散热,是一种较好的隔热结构,特别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和实体材料隔热相比,通风间层屋顶的隔热效果要好得多,见表3-8。[39][40]

表3-8 实体材料与通风间层屋顶隔热效果对照表

img38

③库房屋顶颜色的选择

表3-9列举了不同颜色屋顶热吸收系数,可以看出,浅色屋顶对辐射热的反射系数大,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较少,能够降低屋顶外表的温度,减少传导热可以提高屋顶的隔热能力。反之,屋顶颜色越深,吸收太阳的辐射越多,屋顶外表面的温度上升,热传导增加,隔热能力降低。可见,屋顶的颜色与隔热效果也有明显的关系,档案文献库房屋顶外表应尽量选择浅色的建筑材料。

表3-9 常见的几种屋顶颜色的热吸收系数表

img39

(2)库房外墙的隔热

受库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库房外墙外表面温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传到库内。气温对各朝向的外墙影响是一样的,而太阳辐射热对不同朝向的外墙影响不同。太阳辐射热对东西垂直面的外墙影响最大,其次是南向垂直面的外墙,影响最小的是北向垂直面的外墙。虽然西向垂直面接受太阳的辐射热对称于东向垂直面,但由于西向垂直面下午太阳照射时温度较高,所以西向垂直面库外综合温度最高。因此,外墙隔热的重点是西墙隔热。

物理学规律指出,墙体的总传热阻与墙体的厚度成正比,而总传热系数又与总传热阻成反比。当墙体材料相同时,墙体越厚,总传热阻越大,总传热系数越小,传热就越小,库房的保温效果就越好。因此,建筑外围护结构时,墙体越厚,其防热效果越好。为了取得理想的隔热效果,墙体应选择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的材料,如石砌体、钢筋混凝土等,见表3-10。

表3-10 部分建筑材料的热物理值

img40

续表

img41

在外墙建筑方面,除了使用具有隔热能力的建筑材料并加厚墙体(包括墙体内外抹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外,还可以采用空气间层隔热墙体、墙体外表面涂抹光滑的浅色涂料、设置小环廊、设内走廊、在西墙内侧设楼梯间以及西墙外绿化等方法进行隔热。此外,门窗尽量少而小,门窗层数增加,窗外适当遮阳等。当然,有些档案文献库房采用了无窗设计,从保护的效果来讲,效果更好。

3.3.2.3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防潮

档案文献库房所在地的地下水位高,地下水通过库房地面进入库内是造成库房潮湿的重要原因。此外,库外潮湿的空气通过门窗缝隙传到库内以及雨水、雪水通过屋顶、墙壁渗透到库内等,也可造成库房内潮湿。因此,档案文献库房的防潮(防水)主要是库房屋顶、外围护结构、地面及门窗的防潮(防水)。

(1)库房屋顶防潮(防水)

从屋顶的防水性能来看,起脊式屋顶坡度大,排水流畅,不易积水,防水措施简单,不易发生渗漏,比平顶式屋顶更优越。

在屋顶防水结构方面,主要有卷材防水和构件自防水两种方法。其中,卷材防水结构就是用铺设沥青、玛蹄脂和几层油毡所形成的防水层。因油毡是一卷一卷的,故叫卷材防水。一般做法是用二毡三油。在这种防水层中,起防水作用的主要是沥青,油毡主要起骨架作用。构件自防水结构就是利用屋顶构件自身的防水性能,达到防水的目的。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材料有槽瓦、小青瓦等。一般来说,卷材防水多用于平顶式屋顶,构件自防水多用于起脊式屋顶。仅从防水结构考虑,档案文献库房屋顶以起脊式屋顶、构件自防水结构为好。

(2)库房外墙的防潮(防水)

由于雨水浸湿外墙,也会渗透到墙的里面而造成库房潮湿。因此,库房外墙应注意防潮。

设内走廊是解决外墙防水的措施之一。对于库房来说,这种做法相当于形成了双层墙体,且中间又有流动的空气,因此大大地减少了库外潮湿空气和雨、雪水浸湿外墙给库内带来的影响。

另外,加厚墙体可以防潮(防水)。因此,在外墙表面涂抹一层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或防水泥浆,盖住可渗漏的缝隙,就能大大减少墙体的毛细现象,增强防水能力。

墙体也是档案文献库房导湿的重要部位,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选用好的防潮材料,并设置防潮层。具体选择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体的相对扩散阻系数(μ)进行比较,选用相对扩散阻系数较大的建筑体。

外墙墙身与库外地面接近部位称为勒脚。勒脚部位经常受房檐滴下的雨水或地面雨雪的浸溅,同时基础墙所吸收的土壤中的水分也会上升到地面以上的墙身内,这些都会造成墙面潮湿,影响库内湿度。勒脚部位通常采取适当加厚勒脚部位的墙体,设置一定宽度的散水坡、排水沟和防潮层等措施。

(3)库房地面的防潮(防水)

地上库房地面防潮的方法很多,其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是架空地面防潮,即在地面的基层和面层之间留一个空间,使地下水不能直接通过地面影响库内,从而取得较好的防潮效果。

为了提高架空地面防潮层的防潮能力,地面架空的高度应不小于60cm,并在基层与上层地面之间的两端墙壁上开通风洞,使间层内空气流通,及时排出潮气。上层库房地面的背面(面层的底面)涂刷沥青等防水材料,以防间层内潮湿空气通过地面影响库内。可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来选用一定防潮防水措施,如基层地面用三合土夯实,做水泥砂浆,地面铺设沥青油毡防水层或浇铸钢筋混凝土等。

目前,有些档案馆在新建库房时建了一至二层地下库。由于地下库的地面和部分墙壁均在地下水位以下,因此容易产生潮湿的问题。如果地面和墙壁防潮处理不好,地下水可能会通过毛细作用、渗透作用、侵蚀作用等各种途径影响库内,即使采取其他吸潮措施,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能否把地下库的地面和墙壁的防潮(防水)问题解决好,直接影响到地下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3.2.4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防火

档案文献多为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防火至关重要。

在设计档案文献库房时,必须考虑到防火问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

所谓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用的抵抗时间,一般用小时表示。

一般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烧结构。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耐火等级一般要求为一级,这是《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其他档案文献遗产收藏机构也是适用的。

为了保证档案文献库房的防火安全,档案文献库房与四周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所谓防火间距,即一幢建筑物发生火灾后,邻近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不会起火的距离。防火间距的确定,还要考虑到周围建筑物的性质与耐火等级。一般情况下,档案馆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50m。

在档案文献库房建筑上应考虑设置一定的防火墙、防火窗,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将整个库房建筑分隔成若干个防火区,以限制燃烧面积,阻止火势蔓延。它直接砌筑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要求至少具有4个小时耐火极限。其他内部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少于2小时的非燃烧体。防火门一般在防火墙上,分为非燃烧体防火门和难燃烧体防火门两种。非燃烧体防火门是在钢框架上两面钉0.5mm以上铁板或单面钉1.5mm以上铁板;难燃烧体防火门是用一二层木板交错排列钉在一起,再在一面或两面用5mm~7mm厚的石棉板或用15mm厚浸过泥浆的毛毡作夹层,把木板包严,表面再钉镀锌铁皮,防火门宽度不应小于1m。

3.3.2.5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防盗

档案文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防止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人为因素的破坏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制定一定的制度,从档案文献的流动、利用等各个环节着手,保证档案文献的安全。

已研制成功的防盗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接触式自锁装置,分别安装在档案文献库房各楼面的前门和后门内上端,当外来因素致使门开启10mm时,便构成电器回路,连通控制系统防盗自动报警信号的继电器,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3.3.2.6 档案文献库房建筑的防震

地震烈度通常划分为1~12度。地震烈度在5度以上就会造成破坏。烈度越大,破坏性越严重。《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对基本烈度6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7度设防。为防止地震的危害,建筑档案馆时应从馆址的选择入手,在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方面都具有抗震功能。例如,建筑物不能跨居于坚硬地基与松软地基场地之间,建筑物重量要轻、重心要低,建筑物柱梁等结构及其接缝处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度。目前比较常见的木质结构、砌筑结构、钢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前两种的抗震能力较差,后两种的抗震能力较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