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知行为疗法是认知心理学吗

认知行为疗法是认知心理学吗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十年来,认知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并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认知疗法。
认知理论_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

第五节 认知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西蒙(Herbert A.Simon)等人用计算机信息加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创建了认知(21)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22),又叫做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ation process psychology)。几十年来,认知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并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认知疗法。

一、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西蒙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最近几十年来,关于复杂行为的理论主要有三个派别:新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和信息加工学派。”(23)“信息加工心理学既吸收了行为主义的看法,也吸收了格式塔学派的看法,其目的就是要解释人的复杂行为。”(24)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华生的心理学又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他从严格的决定论出发,认为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而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来自一定的刺激。如果完全知道刺激,就可以推断会有什么反应;反之亦然。研究心理学,就是研究和确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的规律,从而预测和控制行为。个体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决定的,学习和训练都可以改变和形成行为。由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完全排斥意识,遭到很多反对和责难,于是后来的一些行为主义者对华生的理论加以修正,在-S-R公式里增加了一个“中介变量”O,O是在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活动,即S-O-R新的行为公式,形成了新行为主义。

西蒙看到了行为主义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过去的经验(记忆)对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认为决定反应的因素不仅是刺激,还有当前心理状态。他说:“行为主义必须承认,刺激和过去的经验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产生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因此,刺激和被试当前的心理状态这二者共同决定被试做出什么反应(图4-16)。”(25)

图4-16 决定反应的因素(西蒙,1986)

img64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根据他对猩猩的长期实验研究,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解决问题)不是盲目的试误渐进过程,而是豁然贯通、突然顿悟的结果。顿悟不是对个别刺激物所产生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的理解。韦特默发现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和建立新的完形,认为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过去的经验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和有效的应用。

西蒙这样谈到格式塔心理学对他的影响:“考夫卡和苛勒等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在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中,不止靠简单的尝试错误,而且还要通过顿悟。……认知心理学与格式塔心理学一样,目标是要解决复杂行为的问题。例如,在解释顿悟中的理解过程时,我们承认格式塔‘完好图形’的概念,同时又试图把这个‘完好图形’分解为最基本的过程。又例如,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有机械学习和理解学习之分,而机械学习和理解学习是不被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则认为机械学习和理解学习很重要,应该研究二者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26)

这样,西蒙吸收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可以用实验验证的简单问题和可操作问题、刺激决定反应的思想,又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理解和顿悟的思想,创建了用信息加工过程类比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方法和信息加工心理学,对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认知理论的评价

(一)认知理论的贡献

1.促进了对心理实质的认识

认知心理学诞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因为它把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地理解为信息加工过程。人的心理活动实质是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观点,已经得到了现代的生物学、生理学、生理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和证实。把人的心理活动理解为信息加工过程,在哲学和心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破除了长期以来笼罩在心理实质上的神秘面纱,使人们对心理的理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促进了对心理机制的研究

关于认知心理学对于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心理学家王甦和汪安圣有一段精辟的评价:“在认知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家主要关心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或神经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将心理活动的机制归结为其生理机制。当然,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心理活动的机制不能归结为生理机制。认知心理学倡导信息加工观点,实际上是在高于生理机制的水平上来研究心理活动,也就是立足于心理机制研究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在认知心理学中看到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模型就是如此。认知心理学的功绩主要不在于它主张研究内部心理机制,而在于它提出了研究这种机制的新的方向,即信息加工观点。……由于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和心理机制,它被称作心理学中的‘心理主义’(mentalism),并且又由于它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而被看作一种带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的心理学理论。”(27)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科学地说明人的心理活动机制。要真正说明人的心理活动机制,需要真正了解人脑。由于研究人脑是件难度极大的工作,近期还难以有根本的突破。于是,行为主义采用放弃对心理、意识的研究,从刺激和行为的关系来研究和说明心理现象。而另一些心理学家采用了类比的方式(模拟的方式)来研究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采用了机能类比的方式,借鉴生物学的适应、图式、同化、顺应、表型复制等概念,加以心理学的改造,来说明人的心理活动机制,提出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再如,认知心理学采用了过程类比的方式,借鉴计算机的信息输入、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等概念,来说明人的心理活动机制,提出自己的心理学理论。这些类比研究的方法,都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机制的某些特点,促进了人们对人的心理的研究。

3.促进了心理治疗的发展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是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具体运用,它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认知疗法认为,人的情感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28)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部刺激并不能直接引起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知过程是刺激和行为之间的中介,是对事物认知导致了某种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汲取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任何情绪与行为的产生都有认知因素的参与,都是由认知发动和维持的,合理的认知产生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反之,不合理的认知产生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认知疗法关注对人的外部行为起控制作用的内在信念和认知,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转折。认知疗法不同于行为疗法,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认知疗法也不同于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它重视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

从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来看,认知疗法是针对心理分析疗法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运用心理分析进行心理治疗时,施治者常常关注于患者的潜意识和情感症结。而患者潜意识的欲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施治者的分析推测,不容易向患者解释清楚,也难以被患者接受,更难以作为心理治疗的症结来操作。但是如果把心理治疗的症结放在认知上,施治者就不必去考虑难以把握的潜意识,只要纠正患者的那些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观念、想法和信念,解决好患者的认知偏差即可,操作方便,容易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认知疗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较容易被普通工作人员掌握,因此它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大受欢迎。

(二)认知理论的局限

认知心理学从方便实证研究的立场出发,其研究领域目前主要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很少涉及社会心理、个性心理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模拟和类比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促进了对人的心理机制的研究。但是,由于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研究人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只能抽象地研究心理过程,这就造成了正如西蒙指出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所做的,也就是试图用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中的基本规律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现象。……因为我们不能打开人的脑壳,看看里面到底发生着什么过程;我们只能从外表来观察行为,然后去推测脑子里发生了什么,从行为去推导在脑子里通过什么程序造成了这种行为。我们通过观察行为去推论程序是怎样的,即从结果去推论它的原因,这在科学上叫归纳法。哲学家都清楚归纳法有一个问题,就是从观察到的行为并不能准确地推论出它的程序是什么。因为有时不同的程序也可以导出同样的行为结果。……我们想用信息加工过程(程序)去解释所观察到的行为,但是又不敢肯定这个程序就是造成行为的唯一原因。”(29)所以,认知心理学其实只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心理过程的解释性理论。尽管如此,认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分析,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很有启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