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国内到海外

从国内到海外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从中国本土和海外着眼。2004年8月,中国政府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为在未来将会不断增多的外国人提供了便利,也是中国政府大开国门,迎接多元文化时代到来的准备。召开全球性汉语大会,搭建国际化汉语桥梁,派出汉语教学志愿者,筹建孔子学院等等。因而是不符合地主国法律的,这也使得华教不能得到政府的法律保障。
从国内到海外_东南亚文化交融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国际地位日益凸显,中国的母语,也就是中国人的通用语,逐渐为外国人所青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势头强劲的汉语学习大潮。可以说,汉语热呈现出来的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趋势,某种程度上即是中国强势的体现。例如,泰国教育部拟要求各地区2007年先试点开设普通话班,2008年所有中学都要教授中文。这个消息无疑给东南亚乃至全球的“汉语热”又添了一把火。然而,在中国语言乘着中国崛起的“高速列车”,呼啸着席卷全球,走有如当年英语走的国际化道路时,冷静地看待这一现象,比盲目地“赶车”更有必要。

如何看待汉语热呢?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从中国本土和海外着眼。

一 中国本土——呼求母语的回归

(一)汉语在本土受到的冷遇

汉语,作为中国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共同语,是中国人的言语根基,也是五千年华夏文化的载体。然而,近一二十年来汉语在全球化的升温中,却在本土遭到“冷待遇”。改革开放后,英语就逐渐占领中小学的“市场”;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英语又成了大学里的必修,考研、考博的必考。同时,在社会中发展势力,是老中青“回炉再造”的硬“门槛”,因而也成了评职称、涨工资、升职高迁的“烫手栗子”。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其立足和生存空间却不断被“挤兑”。不知何时起,双语幼儿园也遍地开花,深受家长欢迎。

重英语轻汉语,似乎是实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必然产物。重英语轻汉语,也在不知不觉中使得汉语——作为中国人母语的地位在某些空间边缘化了。最实际的例子莫过于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外国留学生队战胜以中文为母语的各院系代表队。此条消息虽然使得许多社会人士感到意外和不可思议,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这是多年来人们盲目崇拜英语,旁落母语的结果。

特别是在大学里,这种现象十分严重。根据去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的一项调查显示,重英文轻中文的现象表现在:(1)学习时间的不平衡上。调查表明,几乎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占19%,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英语的学生占56%,花正常学习时间学习英语占16%。(2)学分设置上。某些学校里在外语上面的学分占着很重比例,甚至达到16个学分到20个学分。而汉语教育,特别是非中文专业的其它专业,在必修课里面基本上是没有学分要求的。在许多高校,中文都不被作为公共必修课,尤其是一些文科生不学中文,而理、工科,大专院校更不开语文课。

无独有偶,今年广州的高考,考生们在古文翻译题中得零分的有一万多人;在另一道仿写比喻句的试题中,更有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的考生,也就是十多万人得零分。

(二)语言教育的短视与功利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短视与功利的心态。对母语的“短视”,对英语暂时优势的“短视”;教学母语太“功利”,对待英语也“功利”。天津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导师马庆株教授,分析复旦大学那场比赛说,留学生的获胜说明世界在关注中国,而本土学生的失利则说明汉语在本土的前景令人担忧。他认为国人对英语实在是达到太功利的程度,连政府部门都是这样。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副院长温象羽更直接指出,功利和短视是直接原因。在对待母语教学时,功利地“为考试而教学”,“肢解”语文,注重太多零碎、局部的知识点,挫败学生对待母语的兴趣。

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视,也对英语热潮在中国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呼求母语回归

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在华就职的外国人已经有十万之众,中国正在成为对外国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2004年8月,中国政府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为在未来将会不断增多的外国人提供了便利,也是中国政府大开国门,迎接多元文化时代到来的准备。汉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不断产生“附加值”,正在成为外国人疯狂追求的“经济语言”。外国人在中国的增多,他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日益增长的兴趣,构成了对中国母语的一个很大的冲击,也是对中国人一个很大的警示和启发。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今年八月曾在《联合日报》发表题为《亚洲的崛起》的文章。他的文章的核心表达了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开阔愿景和坚定信心。他还预示,世界经济的重心将转到太平洋和印度洋;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洲国家崛起的时代即将到来。

正如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上,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大声呼吁的那样,中国人要加大、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国人应该在汉语热的同时,也回归自己母语复兴的道路上去。

二 海外——走多元化的本土道路

汉语热潮席卷全球,在声势上十分浩大,在形式上也十分多样。召开全球性汉语大会,搭建国际化汉语桥梁,派出汉语教学志愿者,筹建孔子学院等等。最近联合国还设立“孔子基金”。这一系列的措施,是中国政府走汉语全球化、国际化路线日益规范化、体系化的表现。中国政府还透过外交手段,以协商等和平的方式,与许多国家签订汉语教育的合作,负责提供教材、师资等。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海外华人为之振奋,纷纷认为这正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兴华教的最好时机。尤其在东南亚各国,当地的华人华侨故土意识和观念相当浓厚,也在早年累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各地主国具备深厚的办学基础。印尼、马来、菲律宾、泰国等,华人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然而,复兴华教,一定必须走出原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办学模式,并在观念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推进当地华教走出新的坦途。

(一)打破传统观念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东南亚的华教基本上是华侨教育,没有征得政府的允许,自行筹建学校,自负盈亏,独自经营。因而是不符合地主国法律的,这也使得华教不能得到政府的法律保障。华侨教育,包涵的内容不仅仅在语言,而且还涉及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在各地主国民族意识相继觉醒之后,华侨教育必然会得到政府的限制、排斥,甚至取缔,因此,在办华语教育的时候,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打破传统的观念。

首先,跳出血缘意识的圈束。华侨教育的实质是华侨华人骨子里浓厚的血缘观念、故土观念和族群意识。这是海外华人传统观念中最核心的部分。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大好情势下,重新振兴华教,就只有跳出传统的观念,主动地与地主国政府沟通,积极地融入主流社会,落地扎根。

其次,革新办学理念。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应该摒弃华侨教育的老式思想,走族群教育的新路。认清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融入为行动,以融入为主题,以融入为架构。办学也再不能局限于华族自己的小圈圈里。要开门办学,迎纳兄弟族子弟来华校就读,向他们彰示开放的心胸,争取兄弟族的认同,争取政府的认同。要开放办学,集纳任何有助于实际教学的方式方法,接纳任何有利于实际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容纳任何有利于实际教学的教职人员。跳出意识形态的歧视,跳出政治因素的干扰,跳出小族群、小地方的传统框架。走开放的路,走多元化的路,走统一包容的路。

第三,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既要打破传统,不能也不适合走华侨教育的老路子,又要革新办学理念,开门、开放办学,走创新的新路子。对于刚从华教日衰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各国华人华侨,没有任何的固定的模式可以仿照(任何固定的模式都是一个窠臼),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是相当难的。不管是第二语言教学,或者是“继母语”教学(专家称新加坡的华语教学如是),还是“华语第二语言化”,都有赖于各国华教界在具体的实践中尝试、实践、摸索,然后在尝试、实践、摸索中得出适合本地的教学经验,然后再上升为理念。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总结的漫长过程,也是唯一正确的路子。

(二)厘清汉语与华语的区别

在各国开展华语教学,观念和理念的东西非常重要。观念和理念对路了,就比较容易出教学收效。汉语热升温的当前,厘清汉语与华语的区别,是重中之重。因为汉语或华语,关系不仅是教学专业术语的区别,而且关系到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针,乃至关系到观念和意识形态。

汉语,是作为中国人的民族共同语而言的。它承载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积淀的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和文化。当然它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华语,是海外华人默认的一种说法,通常是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称自己的族语而言的。虽然在英语上汉语、华语都是一样,本质上似乎汉语、华语也是同指普通话,但是应该把华语纯粹化,当作自己族语来对待,不应该将之与汉语等同看待。

应该把Chinese看作族语,以融入的心态和姿态,少把语言(即使包括文化)如此张扬地拿出来,与政府“分庭礼抗”。而应明智地把族语的教学“弱化”到成为本民族应有的权利,要求政府光明正大的支持,得到法律、财政等方面的保障。

马来西亚的华教做得很好,体制、体系较为完整、完善,但中学得不到政府的承认,小学得到的支助也相当微弱。若非华人在当地的经济发挥不可抹灭的作用,当地政府心态比较宽容,当地华教会面临更大的困境。菲律宾如今华教仍旧以从前的侨教为基础,并且也未能从政府那里争取得更大的法律空间,如今似乎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份子,又如同政府明知但不问的“私校”,完全靠华族自己经营、运作,自生自灭。

以上两个实例都要求海外华人应该剪断汉语和华语在意识形态的丝缕联系,理智、明智地与当地政府协商、合作,争取法律的保障,争取合理、合法的生存空间。

(三)走本地化的道路

走出观念的误区之后,就应该着眼于本国的实际,走适合各自国情、学生实际的本地化道路。华教要振兴,不是依葫芦画瓢,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应该花大时间、用大气力、费大精神,走“实践出真知”的道路。鉴于各国政治背景,政府政策,华教根基,华人才智,华社能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差异,要形成海外华语教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还需要各国从事华文教育的同仁一同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