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原则和目标1.原则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道路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但普遍认为中国城市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城市化既要注重速度又要重视效益;二是城市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但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三是城市规划不超过区域生物圈的生态限制。城乡一体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简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_社会学基础

(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些曲折,时快时慢,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全国城镇人口从5 765万增加到9 949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0.6%上升到15.4%。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顺利,成效显著。

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城市化不稳定发展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几经动荡,国民经济时起时落,给城市化的进程带来许多困难。1958—1960年的“大跃进”,城镇人口以10.4%的年增长率增长,到196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6.25%增长到19.29%,城镇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能力。从1961年开始,为了扭转“大跃进”的失误,国家被迫采取了大力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到1963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29%下降到16.84%。

第三阶段是1966—1977年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受到重创,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知识青年被迫上山下乡,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城镇人口比重从1966年的17.86%下降到了1972年的17.13%,到1977年逐渐上升到17.55%。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化可谓步履艰难。

第四阶段是1978年至今城市化复苏和迅猛发展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批下乡知青和下放干部返城,大中专院校恢复招生,使得城镇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同时,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使城市工业不断发展,增加了城市就业机会,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比重从1980年的19.39%上升到2006年的43.90%。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实现基本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很多重要指标还没有达到。一方面,较快地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着困难,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化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充分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采取超越战略,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2.我国是一个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国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方面拥有较多的“三农”传统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却较缺乏市场、流通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现代理念,由此决定了城市化的现代意识较淡薄,城市化的创新能力较弱,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提出得较晚。在21世纪前期尤其是前20年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间,我国不仅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社会转型,而且也面临着人口分布和就业由农村化到城市化的社会转型。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惯性大,年增绝对值大,但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且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这都导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三)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原则和目标

1.原则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道路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但普遍认为中国城市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城市化既要注重速度又要重视效益;二是城市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但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三是城市规划不超过区域生物圈的生态限制。

2.目标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中国城市化新目标是:“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并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组织城乡综合开发与建设。”

知识相关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得名。建立这种城镇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母城)有较密切的联系。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的城市化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即在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城市化进程,即从区域实际出发,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质量提高的城市化进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健全城市经济功能 城市是地域经济的中心,健全城市经济功能会有效地发挥城市对区域的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的生产、流通、金融、人才、科技、人文、贸易、交通、服务与信息功能将会极大地促进城市的辐射作用,而城市对区域的辐射作用又能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城市区域得到发展。

2.完善城镇体系 完善城镇体系是通过调整其内部与外部某种因素所造成的紊乱现象,提高城镇体系的组织程度实现的。它可以使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间、城镇与体系间以及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协调发展,并向有序化转化。在完善城镇体系过程中,大城市的卫星城镇建设往往占有重要地位。

3.实施城乡一体化 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一致的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主要目的是注重因地制宜,把农村人文生态城市化与解决如城市污染、拥挤的城市问题相结合,把农村城镇化与城市再开发相结合,把非农产业增长及培育与城市文明扩散相结合,把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相结合,特别是把县级中心城镇或条件优越的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安置及大城市卫星城建设相结合。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达到城市化、区域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使区域整体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讨论与思考

1.举例说明什么是社区?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2.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的特点各是什么?城市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农村社区的变迁。

4.什么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5.什么叫城市化?简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孙敬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