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代文话》简介

《历代文话》简介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复旦大学王水照编撰的《历代文话》,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该书是2006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中国文学一等奖。总之,在古代散文研究、中国文章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同时,该书也必将发挥更大的学术作用、产生更广泛的学术影响。
《历代文话》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复旦大学王水照编撰的《历代文话》,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该书是2006年度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中国文学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此书共收录自宋至民国时期,我国传统文话类著作143种,并附录日本文话2种。搜罗广博,除多用国内善本外,亦从日本等采入海外孤本作为底本;点校采用繁体竖排,精当而规范,每种文话前又附有提要,以阐明该书大旨,揭示立论要点,评析理论贡献,梳理版本流传,实具绍介与导读两重性质。文话汇编之书,自与《历代诗话》、《词话丛编》鼎足而三,而《历代文话》在体例框架上又更具创新性,“是编以论古文者为主,亦选取论评骈文、时文之集成性著作及若干代表性论著以示例。赋话则概不阑入”。遵循“应有尽有,应无尽无”的原则,将学术性与适用性较好结合。

二、主要创新与学术价值

我国的古代散文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古代散文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也长期遭遇冷落,而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批评范畴、体系建构也缺乏必要的梳理与阐发,这直接影响到对中国文学特质的认识和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性定位,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即在于这一领域缺乏基础性资料文献的整理建设。本书正是为了弥补这一重大缺失而应时编撰的。本书必将促进以上问题的解决,并由此开拓出新的学术生长点,对中国文学研究向更宽更深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本书将严谨踏实的学术研究作为提高整理水平的前提与保障,时有新的发现与见解。

(1)作者考订:许多文话作者的生卒年份及主要事迹,前人少有问津。此成果的各书提要对之多有考证;前贤时彦的一些失误,也加以辨析。如《文章精义》的作者,长期被认作宋人李涂,本书考定为元人李淦;《文通》的作者朱荃宰,本书考定其卒年为1643年等。

(2)版本对勘:本书版本选择精审,如王若虚《文辨》通常用《四部丛刊》本,今与《丛书集成》本对勘,两本分合不同,且有逸出前者三则,内容亦甚重要,据以增入;本书的不少传本颇为稀见,例如从日本采入的陈绎曾《文章欧冶》、曾鼎《文式》、高琦《文章一贯》、王世贞《文章九命》、王守谦《古今文评》、左培《书文式·文式》,具有独特的版本面貌,能为研究中国散文史提供新的视角。

(3)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长期被忽视埋没,本书收录并加以表彰。如收入的王葆心《古文辞通义》一书,乃一本厚积薄发之作,具有文话发展史集大成之意义,之前鲜有关注此人此书者,此书作者特加整理收入,定当为以后的文章学、文话史研究提供诸多方便。

至于对这百馀种文话所作的学术定位、理论阐发、版本梳理、指误纠谬,更是在在而有,其学术价值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

三、学术影响

在《历代文话》尚未出版前,本书就曾被学界所关注,诸多学者在所撰文章中表达出期待之情。出版之后,社会反响热烈,成果多被引用。吴小如、罗宗强、曾枣庄、谭家健、董乃斌、吴承学、傅璇琮、赵树功等学者纷纷撰文予以宣扬,《光明日报》、《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书城》等报刊发表相关绍介文章。学界普遍认为此书编选精当,质量过硬,整理规范而符合现代学术要求,其出版必将促进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深入、推动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研究的发展、助成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的建构,并由此为全面认识中国文学特质、整体把握中国文学定位、形成中国自身的文学观念提供必要的学术资源。总之,在古代散文研究、中国文章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同时,该书也必将发挥更大的学术作用、产生更广泛的学术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