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7月。通过科研项目,此中心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此中心积极组织科研人员申报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教研人员的积极参与下,截至2010年年底,已获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共有19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80万元。此书荣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7月。10年来,此中心积极落实中央精神、教育部精神及学校指导意见,奋力开拓,致力于发挥作为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按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规划,立足于广播电视领域,努力扩大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完成了教育部新闻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阶段性建设目标,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一、总体情况

此中心于2000年成立之初,以广播电视学作为主要立足学科,以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广播电视语言研究和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43人;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9人作为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中心的重大学术研究项目和方向提供咨询。此中心顺利完成了多项基地重大项目和其他学术项目的立项和结项,有百余部著作问世、重要期刊论文300余篇,获得一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并有多部研究咨询报告获得委托部门好评。

此中心除做好广播电视研究之外,近年来还积极开拓研究领域,鼓励科研人员在广泛的传媒和社会领域开展研究。目前的研究领域已经拓展至媒介制度、传播制度经济学、媒介伦理等方面,这些拓展为未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此中心积极支持研究人员申报各类项目,支持青年学者出国访学项目,并通过“名人名家大讲堂”和英文授课的“四校联合暑期班”将国际一流学者引进来。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研究团队,还促进了全校和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学习和交流活动。此中心已培养数百名硕博生,其中,有一篇毕业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在国际交流方面,此中心发挥中国传播学会秘书处的优势,积极组织大型、高水平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了全国第一个全英文授课、主题式暑期班,并与美国、英国以及我国港澳台等高水平院系达成了广泛合作。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此中心坚持国际化、前沿性研究路线,开展的学术研究在严谨性、前沿性和科学性上均因此获得了保障。仅进入2005年以来,此中心研究人员共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0多项,横向研究项目资金达到300余万元;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的论文被CSSCI收录达到100多篇。迄今,此中心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毕业182人、博士研究生毕业54人。

通过科研项目,此中心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此中心科研人员不仅在学术成果上硕果累累,而且将这些学术成果积极转化为教学成果,目前,共有9门课程已经成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在“十一五”期间,有2人被列入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被聘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3门课程被评为本科国家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此中心积极组织科研人员申报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教研人员的积极参与下,截至2010年年底,已获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共有19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80万元。

此中心积极组织和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其中,组织了2005—2011年的“中国传播论坛”。此中心作为中国传播学会的秘书处,负责中国传播学会的学术交流和组织管理工作,“中国传播论坛”已成为国际学术会议品牌。此中心组织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还包括“中日韩广播电视发展研讨会”、“国际关系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等。

此中心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国的学术机构和媒体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新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德国科隆大学、法国巴黎第二大学、法国里尔一大、法国新闻教育与进修中心等合作了一系列研究和教育项目。

2009年开始举办的“四校联合暑期班”是此中心发挥学术纽带、积极融入国际学术范式的尝试。此中心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院系共同主办了每年一届的“四校联合暑期班”,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个跨国联合主办、全英文授课的暑期班,举办3年以来,共有10余个国家和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暑期班,受训学员对暑期班学术交流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中心还高度重视学术演讲和学术沙龙活动,每年均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为师生开展学术演讲。演讲人包括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彼得·阿内特、《60分钟》前制片人彼得·赫福德、美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Susan Stevenson等。仅2005—2010年,就有近40位国内外知名教授到访。学术沙龙活动包括在线国际学术研讨会“手机科技与信息平台:中国手机发展研究”和英国著名新闻学者Greg Philo教授工作室等。

为了发挥广播电视和媒介研究重点研究基地的社会功能,此中心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开办了“收视率与节目创新”、“新闻教育创新”等研讨会与论坛,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各地广播电视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部门的应用研究,为中国媒介发展和媒介融合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此外,此中心逐步丰富图书资料资源,目前已有中文图书资料33万册、外文图书资料1162册、中文报刊220种、外文报刊16种、音像资料170种;“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学术研究数据库”已经初步搭建起了数据库的框架,初步完成了子库“国内广播电视研究文献”、“新媒体蓝皮书”、“全球传媒产业发展”的建设工作;学术刊物《媒介研究》已出版20多期。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胡正荣等的著作《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对媒介公共政策与制度变迁进行了理论探索,对出版、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五大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做了探析。此书荣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赵玉明等的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图史》,记录了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分为上、中、下和港澳台四篇,配有6001幅珍贵史料图片。

(3)胡正荣等的著作《传播学总论》(第二版),对传播学学科进行了综述与梳理,还容纳了最新的传播学理论进展,如网络时代的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并开通了相应的网络课程。此书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以此书为教材的课程“传播学概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4)龙耘著的著作《电视与暴力:中国媒介涵化效果的实证研究》,首次尝试以实证方式,比较系统地检验了观念现实、媒介现实及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涵化基本假设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质疑;首次对我国电视暴力展开内容分析,并就其影响展开较大规模实地调查,为政府决策及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参照和平台。此书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2006)、中国传媒大学“十五”及“211工程”科研奖(文科)著作类二等奖(2005)等。

四、“十二五”发展思路

随着外部媒介环境的日新月异、内部科研力量的重新整合,此中心逐步调整了建设的核心目标以及科研的主攻方向。此中心广泛征询了学术委员们的意见,委员们普遍认为:在如今新媒体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心科研成果的产出和科研潜力的开发,建议此中心在坚持广播电视研究的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之上,将新媒体研究和相关研究纳入科研规划,开展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研究”。

在“十二五”期间,此中心将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传播研究机构”为目标,以媒介融合为背景,从“广播电视研究”向“以广播电视研究为核心的传播研究”全面转型,在广播电视基础理论与史学研究、传播制度与政策研究、媒介融合研究和国际传播力研究四个领域进行拓展,力争取得学科前沿问题的突破和理论建设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