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殷杰教授的论文“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始建于1978年,将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史学科作为长期以来建设的学科群。此中心于1998年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此中心下设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STS、科学思想史三个研究室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编辑部、科学技术哲学图书馆等子机构,主任为国内著名科学技术哲学专家郭贵春教授。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此中心切实贯彻“弘扬创新精神,打造卓越团队”的理念,深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学派,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者,2009年和2010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重点研究基地”。

(一)团队建设

此中心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青年学术骨干中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支持,保证学科群发展中人才队伍总量与学科需求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队伍结构与学科布局和调整相适应、人才工作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培育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科研学术队伍。团队成员中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高级咨询机构首届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山西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2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2005年,此中心学术团队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2010年通过山西省“百人计划”项目成功引进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刘闯教授。

(二)科学研究

此中心坚持学科主流研究路径,保持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先优势,强调理论创新,凸显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语境论”特色,推进“语境”研究纲领的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学派。2001—2010年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27项,经费1907.15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77项,经费937.4万元;出版各类著作78部,其中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30部;在CS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34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特级刊物上发表14篇,在《哲学研究》等1A级刊物上发表48篇,在1B级刊物上发表546篇;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54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科综合实力排名连续十年位居全国之首。

(三)学术交流

此中心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深层次交流和实质性合作,切实推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与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主办、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5次,派出国际访问学者60余人次,邀请国际著名专家访问做学术报告30余人次,国内知名学者讲学、做学术报告100余人次,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与本学科进行实质性的课题合作研究,切实推进了国内外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交流。

(四)平台建设

此中心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和“科学技术哲学学术论坛”已成为国内外本专业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科学技术哲学图书馆”和“科学技术哲学网”成为国内领先的文献和信息资源库,奠定了此中心作为国内外本专业资料文献信息中心的重要地位,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重要智库。2010年,郭贵春教授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殷杰教授为此课题组主要成员,标志着此中心平台建设的又一突破。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此中心以“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为核心纲领和重点突破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和特征。

(1)郭贵春教授的著作《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此书作为国内首部引入语言分析方法来对科学实在论进行方法论辩护的专著,立足20世纪科学哲学和科学实在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趋势,现实地揭示了科学实在论在与反实在论论争中面临的困境和诘难,宏观地分析了科学实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质地阐述了语言分析方法对于科学实在论重建的意义,展示了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在语境化基础上发生的渗透融合趋势。此书把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放在整个科学哲学大语境中进行理解,以博大的哲学空间、严密的论证方式、清晰的哲学思维,提供了一幅崭新的科学实在论辩护图景,把国内科学实在论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2)郭贵春教授的著作《当代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立足于对不同学科前沿哲学问题的探索,重点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深化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此著作所选择的11个专题涉及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复杂系统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科学隐喻、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社会建构论、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科学技术的元伦理等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众多领域,从宏观上涵盖了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所有重要领域,既生动地展现了当代科学哲学问题的特殊性、时代性、动态性与前沿性,也系统地揭示了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复杂性、多元性、交叉性与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水平,避免了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边缘化与泛文化倾向,促进了我国科学哲学的研究进程,保持了国内科学哲学研究与国际科学哲学研究的一致性,是目前国内科学哲学界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科学哲学专题的一本重要论著。

(3)殷杰教授的论文“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和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此文立足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梳理了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流派,揭示了社会科学哲学在20世纪所经历的逻辑转向、语言转向、历史—文化转向、知识转向及各自的本质特征;分析了社会科学哲学在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理论目标下,形成了反实证主义、知识的语境化、知识的不确定性等独特的认识论观念;介绍了社会科学哲学框架中建构主义、批判实在论、女性主义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等思潮的理论特点和内容。此文对于促进社会科学和哲学的交融发展,构筑社会科学的思想基础,形成规范的社会科学哲学学科建制和学术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一)推动国际化发展

积极学习国外一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机构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引进来”的学术交流力度,加速推进此中心国际化建设进程,在深层次介入国际学术对话、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的基础上实现与国际学术界的全面接轨,将此中心建设成为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水平、在世界科学技术哲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基地和交流平台。

(二)培育“语境论”研究学派

立足本学科战略目标和突破点,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始终不懈地坚持学科主流研究路径,聚焦学术特色的凝练和标志性成果的形成,组织系列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在“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重大理论突破,形成以“语境论”为研究纲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知识体系和研究学派,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中国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