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南地方专项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

湖南地方专项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校有“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十一五”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3个。
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总体情况

2001—2010年十年间,中南大学人文社科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名师、项目、基地、精品”进行分类指导和分层次建设,不断推进社会服务,全面提高研究质量,大力提升学术品位,逐步完善人文社科创新体系,切实增强了学校人文社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05年,学校相继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办公室、人文社科工作领导小组、人文社科处,并于2006年4月召开了首届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使全校人文社科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基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学校于2010年6月组建科学研究部,下设人文社会科学办公室。

学校人文社科教学和科研机构主要包括八院一系一部一所,主要分布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医药信息系和体育教研部等各院系部所,涵盖文、史、哲、经、管、法和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独立二级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建有湖南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截至2009年底,学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任教师总数939人,其中教授141人,副教授330人。师资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双高百优”工程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9人。主办和承办《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大学教育》、《外语与翻译》、《财务与金融》、《经济法论丛》和《伦理学与公共事务》6个期(集)刊。

二、主要成绩

1.名师影响大有突破

学校现有教育部社科委委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2人、国家自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4人,湖南省“百人工程”计划17人。此外,还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以致用之才。《管理信息系统》、《行政伦理学》、《信息检索》、《舞龙舞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优势学科应用研究成果丰硕

2006—2010年,学校获得的各类重要奖项11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类一等奖1项、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1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类一等奖1项、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1项、中国伦理学30年优秀学术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项。

在以上获得的奖项中,鲁迅文学奖实现了湖南省该项国家级文学大奖零的突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是学校获得的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奖的最高等级;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是自设立全国文艺评论奖10年以来,湖南省首次问鼎高等级大奖,实现了“文学湘军”全国文艺评论一等奖零的突破。

同时,学校《关于加强信息伦理建设的若干建议》、《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上长文转载;有4位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

2006—2010年,学校科研人员共发表人文社科类论文7664篇,其中CSSCI收录的论文累计达到2696篇;出版著作679部,其中专著23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2项。

3.科研经费稳步增长

学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依托学科创新平台,集成校内外优质智力资源,形成人文社科创新合力,锻炼和提升教师队伍开展重大项目攻关的能力。2006—2010年共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1项,比“十五”期间立项总数增长了168.42%。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由2006年的1300余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300余万元,增长率达50%以上。此外,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1项。以上重大项目均为湖南省首次获得。

4.基地建设卓有成效

学校加强学科特色与区位优势相结合,以服务贡献求支持,以精干特色上水平,构筑了一批人文社科创新平台,在“立足湖南,辐射中南”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学校有“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十一五”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3个。

5.学术交流造氛围

2007年“中南大学经世讲坛”正式设坛开讲。四年来在提升讲坛品质上迈出了重要的实质性步伐。“中南大学经世讲坛”在师生中初步树立了高端学术品牌的清新形象。清华大学吴倬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大法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哈佛大学黄万盛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Thomas C.Schelling教授,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教授,中国棋院原院长陈祖德九段,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等纷纷来学校讲座。

学校还举办了国际融资高峰论坛暨首届湖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文化品牌高峰论坛、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等教育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16场;各二级学院学术品牌已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色,培养了各自的听众群。全校举行的高水平学术讲座超过290场,邀请到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和政经界知名人士340余人。频密、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学科品位,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守望的精神家园。

6.社会服务彰显特色

近年来,学校立足于“面向市场、面向政府、面向百姓”,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出谋划策,为国家社会发展再立新功,实现了服务社会与学术研究的双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人才库,服务地方建设;作为智囊库,服务政府决策;作为思想库,服务社会民生。目前,学校在政府部门担任决策咨询专家的有8人。有10项以上的重要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如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同志亲自到学校主持召开《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立法起草工作座谈会;文学院杨雨教授登讲央视《百家讲坛》栏目。

同时,学校还与政府部门共建湖南经济问题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心、中南大学行政规制研究中心5个研究中心。

三、主要经验和措施

1.重引强培,建设优秀师资

参照“长江学者”实施办法,在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项目中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吸引大家名师、知名学者入驻学校。启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点培育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利用学校“521”人才工程,有计划安排中青年教研人员出国或到国内著名高校合作科研、进修学习、攻读学位等;设立青年英才培养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研究方向明确且属于学校重点发展领域的年轻骨干教师给予重点资助。

2.集成建设,构筑创新平台

按照“开放、前沿、交叉、共享”原则,实体研究机构和虚体研究机构相结合,汇集校内外优质资源,着力推进“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形成5个左右人文社科专业资料库和数据库,构建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人文社科图书文献信息网。

3.全力以赴,支持重大项目

围绕国家需求,明确主攻方向,立足主干学科,鼓励交叉研究,设立特聘岗位,组织创新团队,以基地为依托,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设立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鼓励为青年教师争取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提供支持。

4.鼓励竞争,催生学术精品

完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办法。为鼓励教师潜心科学研究、追求精品成果,按进校经费的一定比例配套支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设立成果奖励基金,奖励学术论文、出版教材和专著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成果;设立名刊扶持基金,重点扶持1~2种人文社科期刊,力争成为国内名刊。

5.多方筹措,稳定资金投入

发展人文社科需要加大投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除需要得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外,要加强校企合作,争取校外资金,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激励全校人文社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6.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环境

探索以知名学者参与、开放式研究机构为平台、重大项目为纽带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跨学科、跨单位创新团队运行机制。加强创新团队和教学梯队建设、主攻方向和精品课程(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三结合”,引导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通过设立中南大学人文社科讲坛等,营造校园人文气氛,提高全校师生人文社科素质,服务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学术机构之间、学者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倡导学术争鸣,鼓励学术创新,加强学术规范。形成一种求真务实、尊师重教、教学相长、教研互动的和谐格局,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1)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网络文学论纲》;

(2)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类一等奖(2006年):《新形势下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3)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年):《经济法基础理论》;

(4)“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2007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

(5)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科技保障战略及其知识管理平台研究》;

(6)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7)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

(8)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评奖类一等奖(2009年):《关于做大做强湖南有色金属产业的研究》;

(9)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10年):《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

五、“十二五”工作思路

1.发展方针

努力培育和建设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中南大学特色、反映创新精神、实现文理融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若干研究领域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南学派”,努力使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与学校办学实力基本保持一致。

2.工作思路

(1)凝练学科特色优势。紧盯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国内外人文社科发展现状和竞争态势,深入挖掘学校人文社科底蕴,总结、凝练学校人文社科特色,形成可望取得重大成果的主攻方向。

(2)交叉渗透错位发展。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寻求科技与人文的交融点,拓展特色学科方向;发挥学校的区域和行业优势,寻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构建特色创新平台,形成独特的人文社科比较优势。

(3)加强基地平台建设。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展与地方和行业的共建共享,构筑跨学科、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学科创新平台,为高水平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

(4)增强项目攻关能力。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依托学科创新平台,集成校内外优质智力资源,形成人文社科创新合力,锻炼和提升教师队伍开展重大项目攻关的能力。

(5)提高成果贡献水平。坚持“基础为本、应用为先、重视交叉、突出特色”,努力提升人文社科的科研层次与水平,努力成就一批能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重大社科类科研成果,跻身主流人文社科高校之列,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