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入青海,为了“另一个世界”

四入青海,为了“另一个世界”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入青海,为了“另一个世界”2012年7月13日,武昌火车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绿窗支教团的70多名队员,踏上了开往青海的列车。就是这个秀气的小女生,在3年时光里,第4次赴青海支教,绿窗团队早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和发达地区及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实际上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周狄杰说,他们只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在“两个世界”之间开启一扇窗户。
四入青海,为了“另一个世界”_地大人

四入青海,为了“另一个世界”

2012年7月13日,武昌火车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绿窗支教团的70多名队员,踏上了开往青海的列车。也许是老天要考验这些年轻人的意志,当天武汉普降大雨,许多队员都只能穿着拖鞋,因为还拖着行李,大伙儿都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2012年75人的队伍,创了历年的最高纪录。这些同学将分赴青海的5所学校支教,团长是下学期将要上大四的杜玉丹。就是这个秀气的小女生,在3年时光里,第4次赴青海支教,绿窗团队早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实践内容:前往青海省民和县的4所村小,和位于青海省海南州的青海湖慈善孤残学院开展爱心支教活动。

实践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绿窗支教团以在校生为主,同时还吸纳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在内的共75名志愿者(其中研究生2名,社会爱心人士2名)。

实践成员:杜玉丹、何志炜、张文泼、张雨晨、安丹等75人。

一块小黑板就让孩子们感动

第一次参加支教的周狄杰,被分到了青海省民和县巴州镇祁家小学。

“不大的校园里,铺着青石砖,背靠黄泥垒成的高山,教室是几间平房。”这是周狄杰对学校的第一印象。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贫困生,没吃过麦当劳,没坐过火车,没见过公园游乐场……和发达地区及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实际上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周狄杰说,他们只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在“两个世界”之间开启一扇窗户。

杜玉丹所在小组去的学校是青海湖慈善孤残学院,这里只有46名学生,其中3名是残疾孩子,其他基本都是孤儿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

杜玉丹说,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天下午上汉语课,教室只有一个电脑屏幕大的小黑板,结果不小心砸到了她身上。手被蹭破了点皮,没有多大事,但孩子们都围过来问,“老师,你没事吧?”孩子们很担心,一直看着她。下课的时候,孩子们齐声说:“老师,你辛苦了。”下了课,孩子们还跑到办公室来问她有没有事。

当时她很感动,第二天下午,她就带着2个队员,搭车去另一个县城里,给孩子们买了一块大的黑板。晚上回到学校已经11点多了,天上还下着大雨,可孩子们都在等着她回来。

主食馍馍泡水,天天有学生肚子疼

绿窗支教团柴沟分队队长何志炜所在的学校三面环山,贫困学生占主流。他们平时根本吃不上米饭,主食是一种杂粮做成的馍馍。

“我们去家访时,热情的家长就把馍馍拿出来,锅底那么大一块,黑乎乎的,要用菜刀才能砍下一块泡汤吃。”何志炜说。在这种条件下,那里的孩子很多一天就只吃两餐饭,中午就是就着学校的自来水管喝一肚子凉水。“在那边肚子痛几乎是常病了,每天都要送几名不适的学生回去。”

在这半个多月的支教生活中,队员们不但在学习上辅导他们,还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何志炜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男孩子,回答问题时都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但相处久了才发现,其实他们对很多事都充满了好奇,遇到感兴趣的事,总是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他们胆怯是因为,他们中百分之五六十都是留守儿童。而学校老师又过于关注考试成绩,对学生比较严厉,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他们胆怯的性格。”

以后一定要考大学

暑期支教不属于补课,学生们想不想来都是看自愿。暑假前,几所学校的校长通知了学生们,暑假有这样的活动,没想到几乎80%以上的学生都自愿来参加。

这些学生大多一天都只吃得起两顿饭,但他们都很勤奋,有的人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站在校门外的路灯下看书;他们都很注意卫生,即使是暑假也每天自觉打扫学校卫生,从不要人说;他们从不骂人、不互相打架。

“可以看出,他们对学习和自我的要求都很高。”在刘家小学支教的大二学生张雨晨说。有一次他在学校作一项调查,问他们未来的学习目标,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说,自己以后一定要考大学。还有一名学生说,他要学到把能学的书都读完为止。

学校的老校长也鼓励支教的大学生们,“多给孩子讲讲外面的世界,启发他们考大学的理想。多给他们讲讲自然和美术,这些他们平时都接触不到”。

而新鲜的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无穷的,支教补课阶段,柴沟小学200名学生中,来了150多人;上马家小学的学生来了80%以上;刘家小学的学生98%都来了。

“支教”之忧

基础教育薄弱

支教生活结束后回到武汉,张雨晨的心情却还不能平静。如果不是去了青海支教,他还不能体会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有多缺乏。

学校的校舍建设得还不错,是新房子,可全校100多个学生,只有五六名老师。学校老师只会教语文数学,其他科目都只发书本,不讲课,让孩子们自己回去看。“因为学校没有老师教英语,这里的孩子英语基础几乎为零。虽然刘家小学的学生可以升入对口的初中,升学不成问题,可这样的基础,进入高中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缺陷,完全无法和城里的孩子竞争。”

一位校长感叹说,现在山区的教师结构已经很老化,几乎没有科班毕业的大学生愿意来教书。他曾试探着问了一句“如果让你们来这里教一年书,你们愿意吗?”所有学生都沉默了。回忆起这段经历,他们眼眶红了起来“我们还是没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实在愧对这些孩子。”

短期支教有负面影响

在当地学校面对这样一群稍显稚嫩的大学生,他们的热情感染了这里的老师们。但是老师们脸上也写满了担忧。一是学校需要花精力和时间为大学生支教提供条件,比如调整教学时间,安排教室和大学生的食宿等;二是学校也会担心支教结束后校方的教学将存在问题,比如支教结束后,学生已习惯新颖的上课方式,大学生走后孩子们会不会表现得不专心,没有接受支教的学生新学期开学后会不会跟不上正常课程呢?

队员安丹无奈地说:“我们去了支教所在的学校,校长和老师把学生全交给我们就完全不管了。连学校的钥匙都全权交给了我们,只交代我们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就可以了。我们走了以后,老师们肯定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教课的,不知道孩子们能承受得了这种转变吗?”他们非常担心自己走后,会给学校带来麻烦。

(2012-06-20 《长江商报》 记者:郭婷婷 实习生:洪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