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时间:2022-02-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拟采取的试验设计方法及试验方案试验方案是全部试验工作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所研究的因素、水平的选择及试验设计方法的确定。方案确定后要结合试验条件适时调整试验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使方案进一步具体化、最优化。每一种试验设计都有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方法不正确,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表示;把除试验因素外其他所有对试验指标有影响的因素称为条件因素,又称试验条件。
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_试验设计与统计分

1.2.1 试验目的的确定

进行任何一项科学试验,在试验前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全面的试验计划书,以便使该项研究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顺利开展,从而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虽然科研项目的种类、大小有所不同,但试验计划的内容一般可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

1)课题名称、试验目的

科研课题的选择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探新、创新。研究课题的选择决定了该项研究创新的潜在可能性。

一般来说,研究课题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包括省、市、区)指定的项目,这类课题不仅保证了科研选题的正确性,而且也为个人选题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并提出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最终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是研究人员选定的课题,这就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科学研究”,也即通过此项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在科研生产中的效果如何。

选题时应注意以下4点:

(1)重要性

不论是理论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选题时必须明确其意义或重要性。理论性研究着重看所选课题在未来学科发展上的重要性;应用性研究则着重看其对未来生产发展的作用和潜力。

(2)必要性和实用性

要着眼于本学科、行业科学研究和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从发展的观点出发,适当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3)先进性和创新性

在了解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进展、水平等基础上,选择前人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以期在理论、观点、方法或应用等方面有所突破,即要有自己的新颖之处。

(4)可行性

即完成科研课题的可能性,无论是从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方面都要能保证完成研究课题。

2)研究依据、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

课题明确后,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阐明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及理论依据、特色和创新之处,详细说明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取得成果后应用推广计划、预期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及预期的技术或理论水平等。

3)拟采取的试验设计方法及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是全部试验工作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所研究的因素、水平的选择及试验设计方法的确定。方案确定后要结合试验条件适时调整试验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使方案进一步具体化、最优化

4)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估算

试验结束后,对各阶段取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分析,因此,要明确应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每一种试验设计都有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方法不正确,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同时,应估算研究成果可能获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5)研究所需要的条件

除已具备的条件外,本试验研究尚需的条件还包括如经费、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要求以及受试材料的数量和要求等。受试材料即受试对象。首先应当明确受试对象所组成的研究总体,而后正确选择受试材料。受试材料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受试材料力求均匀一致,应明确规定受试材料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6)试验记录的项目与要求

为收集分析结果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资料,事先应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需要观察的指标与要求等。

7)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和研究进度安排

已具备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过去的研究工作基础或预试情况、现有的主要仪器设备、研究技术人员及协作条件、经费情况等。研究进度安排可根据不同内容按日期、分阶段进行安排,定期写出总结报告。

8)参加研究人员的分工

一般分为主持人、主研人、参加人。课题组成人员应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确保试验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及完整性。

9)试验的时间、地点和工作人员

试验的时间、地点要安排合适,工作人员要固定并参加一定培训,以保证试验正常进行。

10)成果鉴定及发表学术论文

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课题结束后,应召开鉴定会议,由同行专家作评价。研究者应以撰写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试验结果作出理论分析,阐明事物的内在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新的学术观点或新的研究内容,将研究深入进行。

1.2.2 试验因素和因素水平的确定

1)试验因素

试验中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称为试验因素,也称为因子。例如,酱油质量受原料、曲种、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制曲方式、发酵工艺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酱油质量的因素。它们有的是连续变化的定量因素,有的是离散状态的定性因素。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将每个因素都考虑进去。把试验中对试验指标影响重要的因素称为试验因素,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把除试验因素外其他所有对试验指标有影响的因素称为条件因素,又称试验条件。例如,增稠剂用量、pH值和杀菌温度就是影响豆奶稳定性的试验因素,这3个因素以外的其他所有影响豆奶稳定性的因素都是条件因素。考察一个试验因素的试验,称为单因素试验,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试验,称为多因素试验。

试验设计中,因素与指标的关系虽然类似于数学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但其并非是确定的函数关系,必须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获得其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在选取因素时应把所有影响较大的因素选入试验,这里应当指出,某些因素之间还存在着交互作用。所谓交互作用,就是这些因素在同时改变水平时,其效果会超过单独改变某一因素水平时的效果。因此,影响较大的因素还应包括那些单独变化水平时效果不显著,而与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水平时交互作用较大的因素,这样试验结果才具有代表性。如果设计试验时漏掉了影响较大的因素,那么只要这些因素水平一改变,结果就会变化,最佳工况是否是A∶B就成问题了。因此,为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设计试验时就应把所有影响较大的因素选入试验,进行全组合试验。一般而言,选入的因素越多越好。在近代工程中,20~50个因素的试验并不罕见,但从充分发挥试验设计方法的效果来看,以7~8个因素为宜。当然,不同的试验选取因素的数目也会不一样,因素的多少决定于客观事物本身和试验目的的要求,而当因素有交互作用影响时,如何处理交互作用是试验设计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关于交互作用的处理方法将在正交试验中介绍。

2)因素水平

试验中试验因素所处的各种状态或取值称为因素水平,简称水平。若一个因素取t个水平,就称该因素为t水平的因素。如某试验中,温度A选定了30℃,50℃两种状态,就称A因素为2水平因素;因素B选定了20 min,40 min,60 min 3种状态,就称B因素为3水平因素。各因素不同水平通常用表示因素的字母加脚标1,2,3,…,t的方法来表示。如前述因素A的第一、第二水平依次用A1,A2表示;因素B的第一、第二、第三水平分别用B1,B2,B3表示。因素的水平有的可用具体数值表示,如时间、温度、试剂或原料用量等,有的则无法用具体数字表示,如食品添加剂的不同种类、设备的不同型号、原料的不同品种、工艺的不同操作方式等。

水平的选取也是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影响因素可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考虑。例如,原材料、添加剂的种类等就属于质的方面,对于这一类因素,选取水平时就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有多少种就取多少种;相反,如温度、催化剂的用量等就属于量的方面,这类因素的水平以少为佳,因为随水平数的增加,试验次数会急剧增多。还应当指出,选取的水平必须在技术上现实可行,如在寻找最佳工艺的试验中,最佳水平应在试验范围内;在工艺对比试验中,新工艺必须具有工程实际使用价值。又如,研究燃烧问题时,温度水平就必须高于着火温度,若环境温度低于着火温度,试验将无法进行。有时还有安全问题,如某些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等。

1.2.3 指标的确定

在某项试验设计中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特征量称为试验指标,也称试验结果。它类似于数学中的因变量或目标函数。例如,在考察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果胶酶活性就是试验指标;在考察储存方式对红星苹果果肉硬度的影响时,果肉硬度是试验指标。

试验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能用数量表示的指标称为定量指标或数量指标,如食品的糖度、酸度、pH值、提汁率、糖化率、吸光度、合格率,食品的理化指标,由理化指标计算得到的特征值多为定量指标;不能用数量表示的指标称为定性指标,例如,色泽、风味、口感等,食品的感官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在试验设计中,为了便于分析试验结果,常把定性指标进行量化,转化为定量指标。例如,食品的感官指标可用评分的方法分成不同等级以代替很好、较好、较差、很差等定性描述方式。

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试验考察指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同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指标,前者称为单考察指标试验设计,后者称为多考察指标试验设计。例如,在研究增稠剂种类、pH值和杀菌条件对豆奶稳定性的影响时,可只选用豆奶的稳定性作为试验指标;在研究不同吸附剂去除甜橙汁中苦味物质的效果时,可同时选用苦味物质的去除率、维生素C的损失率和可溶性固性物质损失率作为试验指标,综合考虑确定哪种吸附剂合适。

【相关链接】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概念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随机现象是相对于决定性现象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某一结果的现象称为决定性现象。如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加热到100℃时必然会沸腾等。随机现象则是指在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系列试验或观察会得到不同结果的现象。每一次试验或观察前,不能肯定会出现哪种结果,呈现出偶然性。例如,掷一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灯泡其寿命长短参差不齐,等等。随机现象的实现和对它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随机试验的每一可能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一个或一组基本事件统称随机事件,或简称事件。

数理统计是数学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科学——概率论的发展,应用概率论的结果更深入地分析研究统计资料,通过对某些现象的频率的观察来发现该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并作出一定精确程度的判断和预测;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加以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型,这些数学概型组成了数理统计的内容。

反思与练习

1.正确理解试验因素、因素水平、试验指标等有关概念,并举例说明。

2.试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在试验中的作用如何?

3.如何拟订试验的程序?

4.试验研究方案有哪些类型?不完全试验方案与综合性试验方案的区别是什么?

5.拟订试验方案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6.试验设计有哪些常用的优良性?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可否连续多次运用某种优良性或选择不同的优良性共集于同一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