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中国制造”的大争论

关于“中国制造”的大争论

时间:2022-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美国,“中国制造”面临“信任危机”。“中国制造”已经不再简单地意味着廉价,如今在美国变成危险、有毒、质量低劣的同义词。美国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曝光“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给美国民众造成了“中国制造”不可靠的印象。
关于“中国制造”的大争论_我在美国的生活

每一次去美国,都为美国市场上充满“中国制造”而喜悦。不过,那次中国劣质转椅退货事件,使我深感不负责任的中国厂家,确实使中国人丢脸。

除了劣质转椅之外,我还遭遇了几起劣质中国产品带来的尴尬。

就拿闹钟来说,对于旅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备品。赶早班飞机、火车、汽车,全靠小小的闹钟。这次去美国,我带了两只闹钟,一只供我自己在旅途中使用,这只闹钟是我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在那里的小卖部买的,钟上还印着“中央电视台”字样;另一只闹钟很漂亮,是送给我的儿子的。这个闹钟呈拱形,一半绿色,一半白色。我在上海一家名牌超级市场里一见到造型新颖的这个闹钟,当即买了下来。

想不到,这两只闹钟,在美国先后出了洋相。

我带着那只在中央电视台买的闹钟去了夏威夷。没想到,这只闹钟忽然在半夜里闹了起来!一检查,这才发现,这只闹钟“跑”得特别快,一天要快五六个小时。这只废物被我扔进了垃圾箱。

那只绿白相间的闹钟,很受儿子和儿媳的喜爱。起初,这只闹钟表现不错,不仅走时准确,而且鸣闹也很准确。想不到才用了半个多月,这只闹钟的劣货本性,暴露无遗,儿子要它上午六时半闹,这闹钟竟然延宕到上午十时才迟迟地响了起来!又过了几天,干脆连时针也掉了下来!

无可奈何,我去纽约的时候,只好把儿子家的一个旧闹钟带走——我曾经到美国的超级市场,打算买个新的闹钟,一看全是“MADE IN CHINA”,不敢“领教”……

更令我尴尬的是,我在小儿子家看见客厅门口的地毯上有一团团黑,问是怎么回事。儿子说,这都是你们去年给我买的那双皮鞋踩下的印记!

原来,我们去年在上海给他买了一双很漂亮的皮鞋。平常在上海穿皮鞋,由于家中铺的是地板,何况一进门就换上拖鞋,就没有发觉这皮鞋的橡胶底是否会“掉色”。然而,美国家中铺的是地毯,而且平常总是乘轿车,进家门不大换鞋。那皮鞋的橡胶底很差劲,在地毯上一蹭,橡胶就被“磨”了下来,给地毯“抹黑”。儿子说,他穿美国生产的皮鞋,就从来不会这样。

在美国,“中国制造”面临“信任危机”。“中国制造”已经不再简单地意味着廉价,如今在美国变成危险、有毒、质量低劣的同义词

打开美国报纸,种种对于“中国制造”的尖锐批评,闯入眼帘。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移民美国的朋友对我说:“现在我走进美国超市,宁可买价格贵一点的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食品,不敢买来自中国的食品!”

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柯白(Robert Kapp)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中国的确面对一个真实的危险,那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发达国家市场树立这样一个形象:‘中国’的名字同‘危险残次品’相联。”

美国犹他州一家健康食品公司更是打出“无中国产”的招牌,声称该公司生产的所有营养产品,都没有来自中国的原料,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产品“绝对保证健康”。

对于“中国制造”的种种抨击,是从中国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引发的:

2006年8月1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476号公路上发生一起轮胎脱落交通事故,美国九名轮胎专家已经认定事故的根源是杭州中策轮胎缺乏保障汽车行驶安全的0.6毫米螺纹所致。于是,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成为被告,该公司生产的卖往美国的轮胎被迫召回了近50万条。

2007年3月23日,美国纽约食物实验室宣布他们从中国进口的宠物食品麦麸中,发现被非法添加的化学品三聚氰胺,导致许多美国宠物肾衰竭死亡。这消息立刻引发了德、日、韩等国家对中国产品安全的集体声讨。

2007年6月1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布进口警报称,从中国的牙膏中检出了最高含量为4%的二甘醇,并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制造的牙膏,同时对中国的牙膏采取了扣留措施。于是,中国的牙膏被称为“毒牙膏”。

2007年6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宣布,由于在中国进口的鲶鱼桂鱼和鲮鱼及虾和海鳗这五种水产品中,发现致癌物孔雀石绿和氟-诺酮类抗生素,这些产品被列入禁止进口商品名单。

2007年7月16日,在世界畅销了几十年的上海“大白兔”奶糖被菲律宾卫生部食品药品局单方面宣布含有甲醛。而在日本,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当地媒体也开始热炒中国耐热锅铅超标的新闻。

旧金山的北京奥运会T恤

熊猫玩具很受欢迎

2007年7月18日开始了“黑色三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对中国产品的怀疑范围开始扩大,烘烤炉、吸口杯、电筒、气泵、微波炉、童鞋、童椅、玩具等的质量受到质疑。

2007年8月2日,美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下属的费雪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约96.7万件中国生产的儿童玩具,召回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

2007年8月14日,美泰公司进一步宣布,第二次召回由中国生产的玩具,涉及的产品多达九百万件,召回的理由是产品上附有的磁铁可能会造成儿童吞食,或磁铁中可能会带有含铅的物质。

……

凡事怕三。美国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曝光“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给美国民众造成了“中国制造”不可靠的印象。

其实,不光是中国产品在美国不断被查出质量问题,来自中国国内的种种类似新闻,也不断见诸美国媒体,诸如安徽的“毒奶粉”事件,还有添加了苏丹红的“红鸭蛋”事件,“黑心棉”事件,用硫磺熏的白木耳,用红色染料染红的虾米,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各种各样的假药、假种子、假化肥等等。这些事件虽然发生在中国国内,但是美国民众读了报道,同样也加重了对“中国制造”的不信任感。

我在美国的时候,又读到来自中国的所谓“纸肉馅”事件,即北京街头包子铺用烂纸箱当肉馅,美国媒体在醒目位置加以报道,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回国之后,我才得知,原来这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一手炮制的假新闻。不管怎么样,原先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未消除,现在连新闻都要造假,还有什么可以相信?

围绕“中国制造”的大争论,其实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中国产品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前面列举的种种新闻报道,虽说有的仍处于争议之中,但是毕竟反映中国产品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诸如美国宠物食品和瑞士掺假玉米谷蛋白事件,此类报道客观反映了目前中国个别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查清事实真相,并采取整改措施。对此我们表示欢迎。”

二是由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某些美国人士鼓吹“中国威胁”,借机炒作,妖魔化中国。高虎城指出,国外有些媒体恶意诋毁“中国制造”,有的说“中国国内注入荷尔蒙的快餐让六岁的男孩儿长胡子,让七岁的女孩儿乳房发育”;有的宣称“中国产品是死神”;有的甚至扬言“要在商品上贴上非中国制造的标签”。对此类捕风捉影、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恶意炒作的报道,我们坚决反对。这些媒体的真实用意令人深思。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对中国产品无端猜忌,惧怕市场竞争,看不到贸易的互惠互利,企图通过构筑各种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让人感到十分遗憾。其实质还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翻版,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

高虎城还指出,看问题要全面。比如,近期颇受媒体关注的牙膏,出口额不到中国出口总额的万分之一;其中,被查出含二甘醇的“问题牙膏”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三十万分之一。不能因为个别产品存在问题,就怀疑中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质量,那不是科学的态度。负责任地说,中国出口的商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日本厚生省曾经公布了日本进口食品合格率,其中自中国进口的食品合格率为99.42%,而美国是98.69%,欧盟是99.38%。日本是中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我想,他们的数据能说明一些问题。

三是中国要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厂商应当提高质量意识。

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公告办法》,建立了出口企业“黑名单”制度,并依法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诸如美国宠物食品事件涉及的江苏徐州安营公司和山东滨州富田公司都已被依法停止了外贸经营权。

其实,“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也曾经有过“中国制造”的遭遇。

德国人也曾是欧洲的“中国人”。他们凭借廉价劳动力大量生产价廉而物不美的商品,在1876年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德国产品被总结为一句话:“价格便宜而质量低劣。”此后,德国展开声势浩大的提高质量运动,几十年之后,终于使“德国制造”由劣质产品的标志一跃而为优质产品的标志。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面临同样的窘境,那时日本产品是廉价和低质量的代名词。然而在15年间,日本首先从相机开始,进而到汽车和家用电器工业,全面进行质量改造,如今“日本制造”已经成为高质量的同义词。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中国制造”走过泥泞,势必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女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对于“中国制造”的体验是非常有趣的。她曾经“痛下决心”:从2005年1月1日起,抵制“中国制造”,尝试一年不买任何中国制造的产品生活会是怎样。实验结束后,她感叹道:“你会意识到生活中巨大的不便。我们确实受益于中国的商品。”

邦焦尔尼把她全家的经历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生活历险》一书。

她记述了两个难忘的小故事:

故事一:她丈夫打算买一个充气游泳池,到了目标连锁超市(在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零售商),发现那里的充气泳池全是中国制造。买,还是不买?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邦焦尔尼给嫂子打电话,让嫂子出面买了充气游泳池,这就不算她买“中国制造”了。

故事二:四岁儿子穿的鞋小了,邦焦尔尼逛了数家商场,除了中国制造的鞋外一无所获,只好作罢。两周后,她发现再不给儿子买鞋他的脚趾头就要露出来了,最终她在一家在线商店找到一双价值68美元的意大利产运动鞋。下订单前,她到邻居那里征询意见,邻居对她说:花68美元给孩子买双鞋,太奢侈了吧?

邦焦尔尼最后得出结论,她现在的生活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使她节省了开支,又享受了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