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藏高原传统节日的分类

青藏高原传统节日的分类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藏族节日反映的藏文化是全面的、立体的、系统的、交叉综合的。
青藏高原传统节日的分类_青藏高原旅游资源概论

第二节 青藏高原传统节日的分类

青藏高原藏民族的节日,是藏族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庶民生活”的展示,它也是藏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重大事件或某件大事的印记;它还是这个民族在不同时代拥有的理想价值的折光;更是宗教信仰、心理活动、审美情趣的缩影;它表现了藏民族对世界的早期认识和印象,对未来的探索推测,为自己社会行为制定的准则……。总之,它留给我们的是雪域藏人的历史“遗风残迹”,述说的是一个民族文化创业的道路。它组合成了藏文化长廊的重要展室。

藏族节日反映的藏文化是全面的、立体的、系统的、交叉综合的。如果我们对其加以分类,每个节日都是有其主题的,倾向也是鲜明的。按文化特征有血祭娱神节、送鬼节、驱魔节、藏历新年、大小传召法会、放生节、酥油佛塑节、春播节、朝山节、插箭节、萨噶达瓦节、采花节、林卡节、赛马节、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燃灯节等等。按历史特征有藏历新年驱魔节、送鬼节、血祭娱神节、插箭节、大小传召法会、娘乃节、七月“柔扎”节、十月燃灯节、江孜达玛节,以及各土王辖区、各教派的纪念节日。按功能特征有默郎钦姆、驱魔节、血祭娱神节、春播节、插箭节、林卡节、望果节、萨噶达瓦节等等。青藏高原藏人的节日还可以分为俗人节日,娱神节日、僧人的节日、僧俗共拥的节日。

一、俗人的节日

青藏高原藏族俗人的节日有:藏历新年、送魔节、春播节、娱驴节、迎鸟节、采花节、插箭节、赛马节、林卡节、香浪节(六月索桑节、望果节、沐浴节、血祭娱神节、驱鬼节。还有不同地域独有的俗人节日:如央勒节、朝山节等。我们在此就其中几个作一介绍。

(一)新年驱鬼

流行在藏区的很多节日,都是苯教观念,苯教文化的产物,它丰富了藏人的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内容的深邃化,也佐证了藏文化的主要渊源来自于苯教。

苯教教义认定世界是由神、人、鬼三界组成。驱鬼是苯教祭祀中的重要内容。因为苯教学说主要由“光明”和“黑苦”两对主面搭建而成。

“黑苦”就是魔鬼、雷电、火灾、火灾、风灾、八万四千种疾病以及人间的不平和怨恨。“光明”则是圆满、幸福、恩爱等等。苯教慑于“黑苦”。°在,中不生了很多的驱鬼仪式,尤其藏历新年中驱鬼一直占有较重要位置,尤其在卫藏地区如此!

在拉萨,吃过洋溢欢乐吉庆的佳肴“固都”(九种食品烩制的饭饭),下一项重要活动便是“赶鬼”。《雪域西藏风情录》的作者廖东凡先生这样写道:

“在许多拉萨人的观念中,世界上除了人,还有各式各样的鬼在活动,正是它们的捣乱,人们才有疾病、灾难、口角争执。在新年到来之前,一定要把它们请出家门,赶出拉萨,赶到地狱里去。

鬼藏在哪里?看不见,便选择一些圆圆的石头,在院子里垒几个细而高的圆柱,作为“鬼”的宝座。石柱前摆着破盆,是“鬼”的“饭碗”里装了一些糌粑团,这些糌粑团事先在人的身体上揉擦,沾满了汁渍和污垢,表示人的疾病和晦气已经被抹去抛弃。

先请鬼会餐,吃家里剩下的面疙瘩,还要不停地劝:“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吧!”过了片刻,主人端起“鬼”的“饭碗”,一脚踢翻了石头堆,朝门外飞跑。其他的人晃着火把,跟在后边边跑边喊叫:“屯晓、屯晓”(“出来,出来!”)

跑到某个广场,送鬼的人燃起麦草,砸破“鬼”的“饭碗”,便高高兴兴地返回,唱歌、跳舞、喝酒、狂欢,庆祝赶“鬼”胜利!

当凝重的夜色笼罩拉萨时,大街小巷响起一片尖利的赶“鬼”声,气氛确实相当紧张和恐怖。但是,鲜红的火把出现了,一点又一点,一丛又一丛,越聚越密,越聚越亮,拉萨市中心的冲赛康广场,汇成一片火海,麦草燃起来了,东一堆,西一堆,火焰蹿得很高很高,把天空也照亮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有一幢幢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在火光中时隐时现,像传说中的神仙幻境,拉萨人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呼喊、奔跑、歌唱,有点狂欢节的味道。

在拉萨西郊农村,我也观看过赶“鬼”仪式。农民赶得很认真,跑的路程更远,有的一直赶到堆龙河边。赶“鬼”人回来,会发现大门是紧闭的,他必须给里面的人递进一块洁白的山石,证明没有带回“鬼”或“鬼气”,才被容许进门。

实际上,拉萨街头赶鬼的主角是巫师。二十九日这天,巫师要身穿盔甲,待“神魂”附体之后,便怒发冲冠,全身神经质地颤动,面部扭曲,圆睁双目,狂怒地穿行于拉萨街巷之中,向旧岁之鬼射出一支神箭,最后把鬼魂的俑像投入火中烧毁。

工布地区年前也“赶鬼”,但日子在九月三十日。“赶鬼”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九月三十日傍晚,家家户户都“赶鬼”,不让它们扰乱新年活动。工布人赶鬼,具有浓郁的森林地区特点。房主人举着松明,跑进每一间屋子,从怀里抓出早已准各好的拇指大的白石子和黑石子,哗啦啦地朝角落里砸过去,口里不停地喊叫:“折!古哇!”“折!古哇!”(“鬼!快出来”)有的人家还朝火炬上泼烧酒,立时腾起极高的火焰,发出嘶嘶的啸声,使赶鬼仪式显得更有气势!当他们认为所有的“鬼”确实逃出了自己的房子时,便用松枝和旺波树干把门挡严实。工布人认为,这样“鬼”就无法再回来,人们可以快快乐乐欢度新年了。

“默朗”大法会也是在驱邪送鬼的高潮中拉上帷幕的。正月二十四日这天晚上,是传召大法会“鲁布驱邪赶鬼”的“默朗道嘉”日,也叫“鲁布道嘉”,即在鲁布地方举行驱邪仪式。鲁布是大昭寺西南的一块旷地,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驱邪活动。驱邪活动由甘丹寺法台和山南敏珠林寺寺主主持。哲蚌寺“阿巴”僧院和布达拉宫“朗结”僧院的僧人们,身穿最华丽的僧装,披着红色的大氅,大氅上有五种装饰品。他们抬着被认为是邪恶和妖鬼化身的巨大“朵玛”。这些“朵玛”是用糌粑做成的,被搁在一个很高的三脚架上,架子周围堆积着大量的麦草。僧人们齐声诵念咒经,古装骑士“松穷哇”们唱起古老的战歌,把火枪放得乒乒乓乓乱响,然后点燃麦草。火苗呼呼地冲起来,把拉萨的天空映得一片鲜红。僧人们使劲念经,“松穷哇”使劲唱歌放枪,糌粑做的鬼被熊熊的火焚化,象征妖鬼已经被彻底消灭,雪域将呈现一派吉祥与和平。

“鲁布道嘉”是一个热烈而极富刺激性的活动,拉萨万人空巷,僧俗百姓都拥到鲁布广场观看助威。呐喊吼叫声震撼苍穹,威武雄壮。”

(二)藏历新年

1.拉萨——狂欢中几分凝重

从藏历十二月起,拉萨人就开始准备新年。先是家家户户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等这些青稞种子发出一、二寸幼苗,在新年早晨便摆设于佛龛茶几上,向神灵及世人表达自己祈愿新一年丰收的心情。

第二件事是准备酥油、白面等,炸油果子(“卡赛”)。“卡赛”要炸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色、香、味都得有所追求,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一般人家的油炸果有耳朵状的“苦过”、大麻花似的“木车”等等。富豪贵族家庭,则倾其想象能力,翻新花样,应有尽有,让你眼花缭乱,不忍下口。

第三件则是准备“切玛”(供奉品)五谷斗。木制的“切玛”盆外表得绘上各种彩色藏式图案,里面一半盛炒熟的青稞粒和蚕豆,一半盛新磨的雪白的糌粑面,还有人参果。青稞穗要错落有致地插在上面,晶莹的小块酥油得点缀其中,有的还将酥油雕塑成彩色羊头供在其间。“切玛”既是新年的供奉物,也是摆设品、吉祥物,家家都得有,不能缺了。它既表示即将过去的一年家中生活美满,感谢上苍的恩赐护佑,又表达了举家祈盼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盈、牲畜繁衍的美好憧憬。

到了年底,即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家家转入了清洁扫除阶段。屋里得铺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家具碗柜须擦得亮晶晶。廿九日晚饭前,在已经清洒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要用糌粑粉撒上“八吉祥徽”(宝伞、金鱼、宝瓶、莲花、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象征举家吉祥、昌盛、圆满的瑞兆。大门口要用石灰或白油漆,糌粑粉勾勒出表示永恒吉祥的“雍仲”(万福图案),有的也画很多太阳和月亮,甚至还有描画青稞穗的。在屋内房梁上,也有画很多白粉点的。这一切,都表示着主人举家祈愿新一年吉祥如意、日月常转、幸福永恒、人畜兴旺、粮食满仓。

二十九日的晚饭充满特殊意义,也有着强烈的幽默感。西藏民俗学家廖东凡先生根据自己的见闻描述道:当太阳沉落雪山的时分,拉萨家家户户都要团坐在陶罐周围,吃一种特殊的面疙瘩,称为“固都索”(“固都”是廿九日之饭,“索”即是吃)。

吃过洋溢欢乐喜庆的佳肴“固都”,下一项重要活动便是“赶鬼”。但二十九日晚饭后的赶鬼活动,要清扫的不仅仅是鬼,而是一切不净的、邪恶的精灵们,即藏语中称为“敦”的东西。除夕晚上,各家首先要在佛龛前摆上各样新鲜的佳肴供品,请佛品尝,表达一腔敬仰虔诚的心意,也意味着邀请佛与俗民共度佳节,普天同庆。然后,把新年一早要穿的盛装拿出柜橱,按人备好。家庭主妇还得把搁有红糖、碎食品、奶渣、糌粑的热青稞酒煮好,初一天刚亮就送到各人被窝前,让每个成员喝下一碗图个吉利、舒畅、精力充沛。

除夕夜,没有一个闲人,都在喜气洋洋地忙着摆设装点。橱柜上、桌面上都摆满了各种类型的油炸果、人参果、浇酥油和糖的米饭、撒有盐巴的整块酥油、奶茶、糖果等,屋子正中供着“切玛”五谷斗。拉萨的藏人没有守夜的传统,但还是有人通宵不睡等着子夜时分“拜嘎”(演唱老人)前来祝福叫门。

当拜嘎艺人在街头大声呼喊“拉结罗”(祝神胜利)时,人们兴高采烈地敞开大门,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庆祝活动。

让拜嘎老人叫门,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相传远古时候,战争胜利或者狩猎丰收的庆典活动中,首先都是由一位年高德重的老人说一番祝福赞美的话。这种习俗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说唱艺术。说唱拜嘎的艺人,在旧时代地位很低,是一种卖唱艺人,但是大年初一早晨,他则成了吉祥的象征。当他发出吉祥欢乐的一喊,家家户户都会敞开大门,把他当做贵客迎进庭院,献哈达,敬青稞酒,在他身上撒雪白的糌粑和预祝丰收的麦粒,还请他大喝特喝用麦片、奶渣、红糖、人参果熬煮的青稞酒,藏话叫“滚登”,又甜又酸,热热乎乎。他喝得醉眼蒙眬,祝福声更加清亮。

拉萨人相信,在拜嘎艺人的祝福声中打开大门,会迎来吉祥幸福。开门起铺的第一件事是在屋顶燃着由香柏、新糌粑搭起的桑堆以祭神。这件事一般由男性主人操持。桑火燃起后,要往上面添柏枝、糌粑及糖果、奶水等,放开嗓门赞美佛、神,祈求新的一年赐给幸福吉祥。第二件事是在屋里陈列青稞新苗和染色的麦穗,预祝五谷丰收。第三件事是从河边背回吉祥水,这是妇女们的活,几乎和第一件事同步进行。黎明破晓时分便要匆匆背着水桶出门。传说阎罗法王辛者曲杰,当天夜里要登上高峻的雪峰,喝雪山上的雪狮之奶。一边喝,一边让奶流下川里。狮奶顺着高山陡坡,流进江河源头。谁起得最早,舀到了第一桶水,里边就有狮奶,人喝了将健康长寿。

新年的早餐是丰盛的。全家人换好新衣,去佛龛前叩了头,便按老少辈分坐下。长辈端来“切玛”(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一点来吃,表示享用佛赐的、自己辛劳得来的果实,也预示新的一年有更丰富的食物可享用。长辈祝家人吉祥如意,晚辈则回贺长辈们永远幸福、健康长寿。举行过这些象征性的祝福,一家人便在欢声笑语中吃油煎人参果、“土粑”等佳肴美食,相互敬酒、唱歌、跳舞,整天在自家院中享受天伦之乐。

从初二起,亲朋好友便彼此走访,拜年祝贺。互拜要持续三五天。穿新装、捧“切玛”去拜年是拉萨传统的贺年礼仪。新年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是每个拉萨藏人过年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新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这些虽说反映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一种古老的说法,即法王辛者曲杰每逢年节都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如果大家穿得漂漂亮亮、暖暖和和,他便十分高兴,兴奋之余还会给世人新的恩惠;如果他看见众生穿得破破烂烂,便心灰意懒,甚至一怒之下,还降下灾害和瘟疫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神王的意思,具有神与人沟通关系的实用价值。

穿戴节日盛装的拉萨人,捧着“切玛”走上街头,向亲戚朋友和邻居祝福。来到亲朋邻居家,先在门外高声祝福。里面的人听到,也赶紧捧着自家的“切玛”盒出来,互相问候:

愿吉祥如意美满!

愿女主人健康长寿!

愿岁岁平安吉利!

愿年年这样欢聚!

同时,各自从对方的“切玛”里抓一撮糌粑、麦粒,在口里尝一尝,然后朝空中抛三次,以供奉天神、虚空神和勒(地脉之王)神。再互相敬献哈达、敬青稞酒。喝酒前同样要用无名指蘸酒弹洒三次,也是供奉天地诸神的意思。

初三这一天是上山挂经幡的日子。廖东凡先生在《雪域西藏风情录》中这样介绍说:

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这一天,我爱站在楼顶看热闹。只见两山峻峭的峰峦,爬满了敬神祈福的男女。他们煨烧香草树枝,烟云从山顶袅袅升上极蓝极亮的晴空,彩幡纷纷扬扬,哈达猎猎飘舞。人们撒着雪白的糌粑,对天空、大地和雪山呼喊:“吉吉!索索!拉结罗!”祈求神灵赐予幸福和平安!

许多拉萨人诚信藏传佛教,认为除转世的活佛外,世人生生世世都在人、神、半神、畜生、地狱和饿鬼六道中轮回。为了死后不坠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趣,他们口不停地诵念“奄、嘛、呢、叭、咪、哞”六字真经。据说每念十万遍,可缩短一次轮回。为了念更多的经,他们制成转经筒,小的握在手上旋转,大的安在溪涧之上利用水力推动,还有的安在油灯上方,让灯焰的热力使之转动。他们还制成经幡、经旗,上面印满六字真经,写上自己的生辰属相,插在山头或者水边,称为“隆达”,意即“风马”。山风吹拂,旗幡飘舞,像马儿奔腾前进一般,每飘动一次,相当于念一遍六字真经。这种借助风力、热能念经祈福的办法,确实叫人佩服。

插旗挂幡以后,邻居亲友,三三五五,找一处背风、向阳的坡地,唱歌、喝酒、谈笑,尽情享受春日新鲜冷洁的空气和明丽灿烂的阳光。酷爱户外活动和群居生活的藏族人,利用祭祀山神的机会举行了一次登山运动和集体郊游。

2.江河源——祝福吉祥的诗章

多康在藏语中是边境边缘之意。西康属于其中的多朵区域,系上部边缘地区的意思。多朵的区域指今天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专区,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又是康区的上部,风俗习惯带着浓重的康区气息,藏历新年更是康区的典范。

梁钦先生经过多年调查撰写了专著《江源藏俗录》,对玉树地方的藏历新年有着精彩的描述:新年前夕,当地藏家有“扫尘”的习惯。扫庭院,刷碗盆,洗家具,把家里所有的垃圾全部清理出门外。有的还要把衣服、被褥拆洗或晾一遍,把狐皮帽的毛吹展理顺。在灶台上涂抹一层白灰,画上吉祥符号。在佛龛和明柱上披上新的哈达。“去尘秽,净门庭”,以祈新的一年吉祥平安。与此同时,各家还要忙着酿青稞酒,炸酥油饼,煮手抓羊肉,制作“卓玛麻格”(用蕨麻、曲拉、红糖和酥油制作的一种甜食品)。男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赶着驮牛上山砍松柏枝,一捆一捆地驮回家中,供春节祭祀之用。在家里或帐房内外画出太阳、月亮、海螺、宝瓶、莲花、大“”(万)字、吉祥结等吉祥符号,以及牛、马、羊、青稞穗等图案。到三十这天,有的还在家里及住地周围摆上许多洁净的冰块,以表示对降临的神灵献上了净水。里里外外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除夕之夜,当地藏家亦有“守岁”之俗。在平时供佛的地方,家家都点着酥油灯,供着净水及各种食物,香炉里燃烧着成捆的藏香。无论定居藏人的室内,还是游牧人的帐房里,皆是香雾缭绕,明亮如昼。

在半农半牧地区,尤其是结古地区,当夜幕降临,小伙子们便高举着松脂火把,或举着用蘸有酥油的布制作的火把,一边高喊着,一边四处游窜。火把的亮光照得夜如白昼,以此驱赶邪魔,祈求平安。至午夜过后,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各家各户便架起松柏枝,开始点火煨桑。有的除在自家院内或门前煨桑外,邻近数家还常常点起一个大桑堆,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一边围着桑堆绕转,一边往上面撒着青稞、炒面、曲拉等,以此祭祀诸方神灵。在这除旧布新之际,天空弥漫着蓝色烟雾,空气中飘散着松柏枝燃烧时散发的清香,四野回荡着欢快的歌声,到处充满着热闹的气氛。

黎明时分,藏族妇女们便争先恐后地到河边背“嘎曲”。“嘎曲”系当地藏语音译,即“晨星水”之意。清晨的河水是最纯净的。按照当地习俗,“晨星水”背回家后,还要在水桶里加放一碗鲜奶。“晨星水”本是纯洁的,再加上纯洁的奶子,就更纯洁了。“晨星水”除用于供佛外,每人还要洗一次手和脸,以驱除身上的污秽之物。藏胞在饮用此水时也极为仔细。除烧茶煮肉外,从不浪费。以此水烧茶敬客为上礼。此间,你若在藏胞家里拜年,他们给你敬茶的同时,往往会这样说:“请多喝点儿,这是用‘晨星水’烧出来的啊!”在玉树东部一些半农半牧区,尤其在称多地区,藏胞们还有泼“晨星水”的习俗。在河边背“晨星水”时,他们常常互相向对方身上泼水。

大年初一早上,藏胞们穿上节日盛装,礼佛完毕,首先要吃好第一顿年饭:喝酥油茶,吃酥油饼、手抓羊肉、“卓玛麻格”等。在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即每人必须吃一碗人参果;而不在家的人,则要给其留一碗,以示对亲人的思念。饭后,青年人便开始尽情地玩乐,如放鞭炮、玩羊骨、参加歌舞聚会、听艺人说唱格萨尔的故事等。老年人则大多到寺院里烧香拜佛,或外出转嘛呢。因大年初一是一年中最吉利的日子,故这天外出做佛事的人特别多。

与汉俗一样,初一藏家一般不外出拜年。拜年活动多自初三开始。到了这天,男男女女携带着哈达和食品,串亲戚,看朋友,或相邀欢聚,吃肉饮酒。这些活动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此间,家家户户都摆着一桌迎客的食品,有的多达十几盘。但同时都摆有几瓶好酒和数个酒盅。若客人到来,不管你是否愿意吃东西,但必须饮三杯酒。进门三杯酒,这在当地藏家已是定俗。如你连续给十家八家拜年,非喝个半醉不可。

(三)娱驴节

藏历新年一过,山南泽当平原便进入了备耕阶段,要把堆积如山的肥料送到地里。在西藏山南驮运肥料是毛驴。正如一首民歌所描绘的:

拉萨西郊大路上,

毛驴跑得比马快;

不是毛驴跑得快,

是主人鞭子在抽打。

富有怜悯心的善良藏族农民,在送肥结束后并没有忘记毛驴的辛劳,他们惦记着毛驴的功德,设计了娱驴节予以酬谢。当全部肥料被送到田里以后,以村子、家庭为单位,农人们在堆过肥料的广场奏响了娱驴节的序曲。

娱驴节的主体是驴。人驴颠倒了位置。

这天,毛驴被卸去脖套、木鞍,连铜铃也卸去了,完全自由无拘,天马行空,无人管看,要走要停全凭自己的感觉,犹如典礼上的贵宾。农人则给自己戴上了毛驴的脖套,系起毛驴的铃铛,甚至背负木鞍,装扮忍辱负重的毛驴。

农民还殷勤地服侍毛驴,给毛驴喂青稞酒、酥油茶,连农人平时都难吃到口的丰美食物,这一天也舍得喂给毛驴,完全把毛驴当成国王、王后来恭敬侍奉。农人自己则毛驴似的在旁陪侍着吃喝。他不能站立或坐着,也不能用碗用勺子或筷子,而是像毛驴一样,趴在地上,学着毛驴的样子,用嘴巴在铜盆里舔糌粑,喝茶和酒。毛驴和农民吃饱了,喝足了,农民便要在毛驴面前表演取悦了。他们模仿着毛驴平时的动作,又是奔跑蹦跳,又是在地上打滚尥蹶子甩耳朵,还学着毛驴直起脖子呜呜吼叫,逗得满广场上的围观者哈哈哄笑。而被灌醉的毛驴,却不去观赏农夫取悦自己的表演,而是纵情地在场地上狂蹦乱跳,长嘶短叫,兴奋不已,惹得人们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人与毛驴的表演,使节日的场地热闹非凡。人们笑弯了腰,笑出了泪,笑得肚子发疼。整个娱驴节,被一片和谐、清爽、欢乐的笑云笼罩。

(四)迎(布谷)鸟节

雪域藏人在开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有关鸟的知识。叙述世界形成的早期藏族神话《创始歌》中,鸟类就已经出现,反映的是人类对鸟的自然崇拜。

藏人自古以来就把布谷鸟(杜鹃)视作报春鸟、幸福鸟、吉祥鸟,把它的叫声当作报告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丰收平安的征兆来看待。

藏历推定布谷鸟三月十五日从喜玛拉雅山南边的门达旺(注——原西藏所属土地,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西姆拉会议上将其划入麦克马洪线以南,现为印占领区)返回西藏。这一天,西藏农区的家家户户一早起铺(据说,谁若不起铺,则这一整年都会病卧榻上),带上香草香柏,茶酒点心,去附近的树林里举行欢迎仪式,祈望布谷鸟的叫声能带来好运和财富。

西藏地方政府很重视布谷鸟的莅临,每年要派出僧官或俗官(均得四品或五品以上官位,以示隆重),专程到山南泽当镇(距离门达旺直线距离较近,又是西藏温热湿润的地区)附近的恰萨林卡举行迎候仪式,仪式隆重庄严。三月十五日这一天,林卡里铺上红色毡毯,毡毯上摆好了藏桌,藏桌上供满酸奶、油炸果、盖浇酥油人参果米饭、“朝苏切玛”(装满新鲜糌粑、麦粒并插有彩色青稞穗的吉祥斗,“朝苏”是供奉迎候的意思)。还点燃两盏黄铜锻制的酥油供灯,称其为“库尤曲美”(意即供奉布谷鸟的供灯)。据说,布谷鸟飞到山南泽当后,先歇在恰萨林卡前面的雅隆“协扎”(水晶般的石崖)上,整理羽毛,梳妆打扮,恢复元气,同时派出一只鸟前去观察。这只布谷鸟叫“库达”(布谷鸟派出的报信箭哨之意),它的任务一是观察迎候仪式准备齐全了没有,二是向林卡内发布布谷鸟已到的消息。

一切仪式就绪,布谷鸟才庄重地飞到供桌前的一株柏树上,发出三声悦耳的鸣叫声,然后飞落到供桌上,品尝各种供品。当布谷鸟飞抵林卡时,林卡处处点燃起吉祥桑烟,僧俗官员和百姓向它们跪拜,请它们品尝青稞酒、酥油茶和各种供品,求它们保佑雪域雨水充沛,庄稼丰收。

布谷鸟品尝什么供品,人们是很在意的。如果吃了酸奶,则意味着畜牧业丰收;如果喝了青稞酒,则农业有望有好收成;若布谷鸟只是停留一阵,不好好品尝供品,则会给人们心头留下难以言状的惆怅和不安。

迎候布谷鸟是远古流传下来的遗风,是藏人自然崇拜的表现,也是认识自然现象的水平提高的标志。

(五)采花节

采花节主要是甘肃南部博峪部落的传统节日。博峪是指当地藏族中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八楞五部落联盟地区,他们在历史上不与外界通婚,自成体系,是典型的森林社区。博峪人的装束、语言等特征与安多藏区有较大的差异。个中缘由从民间传说中据知博峪一带藏族是吐蕃时期从西藏工布江达、波密等地征发戍边的部落兵团,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担任着亲兵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后来便长期定居这块土地生息繁衍至今,成为今日的博峪人。他们采花的习俗到底是从故土带来的,还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谁也说不清楚,但恐怕与湿热带森林居民的审美情趣有直接关系,与他们以为花有繁殖后代的功能的观念有很大联系。

据博峪藏人传说,很早很早的时候,博峪有一个名叫莲花的聪明美丽姑娘,是她教会了博峪人开荒种田、纺线织布,改变了过去人们以野菜猎物充饥、树叶兽皮当衣的原始生活。莲花姑娘常常上山采来百花给乡亲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日,她又上山采花,结果遇到狂风暴雨,坠死于石崖下。从此当地人把五月五日定为纪念莲花姑娘的日子。通过上山采枇杷这一特别形式来纪念莲花姑娘,渐渐成了当地全民性的节日。

采花节从四月十四日起着手进行。当地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女子,都要集中参加歌舞训练。五月四日一早,每家至少要派一男一女上山去拜敬神山。该去而不去的适龄妇女会受到重罚,并被社会所蔑视。陪伴每位姑娘的男子必须是至亲,或是兄弟,或是堂叔、母舅等,意蕴关心、监护、支持、保护女性的内涵。男人们背着刀枪干粮,举寨约集山上。爬山时禁止调笑,以免亵渎神灵,惹神生气。男男女女都神情庄重、缄默不语,表示对神的无限敬仰崇拜。但疲倦寂寞时,姑娘们也用对歌的形式相互盘问,对得兴致勃勃,忘了一路困顿。

上山的人伙,每到一处有“神”的石岩、山泉前,便开始祭神娱神。男人们先叩首、焚柏枝、煨燥烟,然后鸣枪给神助威添胆。女的则相聚跳舞、唱歌、颂祷词,以愉悦该地的神灵。

到了神山顶上,他们要隆重祭祀当地最大的两位神祇,一个是牧羊大神,一个是既是祖先神,又是战神、猎神的山神。仪式基本上与上山路途上拜各路神时相似,不同之点是,要集中唱一首歌颂本部落先祖是如何完成从猴进化到入的历程的歌。歌词大意是:

在十分遥远的远古,人本是猴子中一伙

与其他野兽差不离,但它比其他野兽聪明

会穿树皮,会用石器、会打猎,还有其他本事

猴子才变成了人。

从猴子变成人类后,最早靠杀鹿充饥

那时还没有粮食,起初是用石头打

到后来用木棍打,再后来用了弓箭

……

人吃的粮食从哪来?粮食原本是草籽野果

是母猴采来播种的,后来就变成了粮食

……

敬过神,唱罢这首祭神的创始歌,人们才开始宴饮歌舞,与神共乐。

博峪五部中的插岗、铁坝两部在过采花节时,还要选人扮成猴,披着猴皮,到每家每户串跳祝福,诵唱吉祥歌儿。各家各户都以欣喜、幸运的心情恭迎、送行,临别还要慷慨送礼品酬谢。

上山的人们在向大神献祭之后,有血亲的男女就分开活动了。是夜全体人员宿在山上,亲身体验莲花姑娘的艰辛,亲身感受祖先在成长过程中风餐露宿的滋味,缅怀祖先的功德业绩,以实际行动祭奠先祖。

采花归来的队伍进村时,等候在村口的人们会鸣火枪致礼欢呼。父母亲在捧着节日的服饰在等待,孩子们提着干粮跑去迎接,采花队伍被前簇后拥边走边唱,由全村人送进一座公用大厅里,人们送来青稞酒为他们洗尘。

歌舞结束,采花归来的姑娘们开始分头去向全村寨的人家馈赠从山上采来的枇杷花。一般先去无儿女之家,祝愿他们花一般生育儿女。按照习俗,“接花”的人家先闭门,人与采采花姑娘隔门对唱。采花人先要在门外唱道:“千花万花都送到你家中,祝福儿女多如花。”门内的则多般盘问,考察送花人的知识和品德,看是否是一腔诚意,诸如“门上门下有着啥?”“门是怎样制作的?”等等,实际是让送花者把吉祥祝福的词儿一串一串地抖出抖尽,落个皆大欢喜。门开后,接花人家要用酒食酬谢采花送花人。

送完花,全寨人携花来到寨中广场,开始女舞男歌,围绕山花对“花歌”,问什么花开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开什么颜色,结不结果等等,尽情欢舞放歌,很晚才收场。

(六)插箭节

在东部藏区,特别是安多地区,各个部落、各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的保护神。有的叫战神,有的叫地方神,其中有文神也有武神,但都驻锡在高山垭豁神山上,祭神也就是祭神山。这些神保护着这一方土地或某一个部落不受妖魔鬼怪的侵袭危害,还肩负着在部落仇杀中帮助自己一方赢得胜利的重任。对于老百姓来说,佛教只管来世轮回,远水解不了近渴,而这些保护神却能解决眼前的、迫切需要帮忙的大事,他们才是与众生命运息息相关、关系部落生死前途的救世主。因此,各部落对保护神的供奉自然是十分丰厚的。在供品中,箭镞便是最重要的一种。这一意识促成了甘青川一带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插箭节。

为什么单单用插箭来表示恭敬、虔诚之意呢?原因很简单,山神普遍是战神。也唯有战神才能用高超的武艺和超人的神力抵御妖魔鬼怪的侵袭,战胜邪门歪道。他是战神,肩负的是卫土护民的神圣使命!而英名、神力全靠利镞锐箭来体现,战神喜欢翎箭自然是意料之中了。因此,信徒们采取了往山口垭豁山神驻锡地敬献箭翎,往象征山神箭袋的插箭垛插箭这一独特方式来讨山神的喜欢。

安多重镇拉卜楞寺直属“神部”——十三庄的插箭祭祀活动甚为隆重。十三庄中,又首推人多势众的上塔哇。上塔哇的插箭日是农历六月十七日。插箭地点在庄子背面深长的彦克沟沟垴华鲁山口。

当晨鸟叼走了黎明的黑纱,东方露出灰白曙光时,山包上高耸的插箭垛露出了似利剑的轮廓,直刺蓝天。箭垛四周,已经人声鼎沸,众头攒动,在山腰的蜿蜒小道上,还有人扛着“翎箭”鱼贯而来。山上山下,气势壮观。

来插箭的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其中不乏身架单薄、满脸稚气的少年郎。只有为数很少的妇女来插箭,她属于家中没有男性的人家。据说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非家中绝了男丁,不然不允许女人来祭神,即使儿子只有十一二岁大,也只能由他们参加祭神。插箭的箭翎不是真正的箭翎。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祭祀,即先挑出一根短则一丈余,长则十丈多,削去树皮、树身笔直、没有树权弯扭的光滑树干,在杆梢捆上柏树枝和白羊毛,颈脖二面绑上三角形对峙的云纹彩板(一般虎黄、黑白云纹吉祥图案),远看去便犹如一根箭翎。把这根翎箭插在固定箭垛里,就算是插箭了。每一个部落的“箭”都是集中插在一起的。有开光伏藏的木杆四方垛栏为集中地,它便是箭垛,藏语叫“拉卜哉”。

当旭日跃出东山尖,金晖抹在华鲁山垭口时,插箭仪式在村长“拉甲罗”(战无不胜的神意思)的欢呼声中开始。第一道程序是煨桑。桑烟是与神沟通的信号。

山包上的桑台有三尺高、二尺宽。台面上堆得高高的是香柏翠枝,上面撒满了糌粑、干果。当村长从底部点燃柏枝,浓烟便袅袅上升,燥火噼里啪啦暴燃起来。顿时无数金星迸溅,乳白的烟柱腾向天际弥漫开来,在垭豁山间把晨露水岚融成纱缦,展开一条横贯中天的巨幅哈达。

几百人围着煨桑台攒动,人们此起彼落,呼喊战神的名字,争先恐后地往燥火上添加自家的柏枝和糌粑。糌粑、柏枝交替叠压,形成一层柏枝一层糌粑的塔楼。焦糊的糌粑味掺和着涩香的柏枝味在空中飘散,把众生的诚心、把信徒的祈祷捎向山神。

第二道仪式是向长空扬撒“朗尔达”符纸。

“朗尔达”也叫“风马”。“风马”是一种原始祭祀形式,为动物崇拜,是对骏马、大鹏(金翅鸟)、龙、狮、虎,特别是“风马”的崇拜,寓意借“风马”使人的气数和运道顺畅昌达,实现自己的愿望。

煨罢桑、诵罢祷词的,会赶紧挤出人群,到箭垛的前面,呼喊“拉加罗——”的祝福,把印有“风马”的纸片大把大把地扬向空中。顿时,蓝天变成了“天马行空”的世界,如雪花翻滚,柳絮飘扬,纷纷扬扬地飘飞、降落。它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战神的崇仰,全传达开去,扬播开去。对撒扬“天马”者来说,如果自己的“朗尔达”飘得高飘得远,则意味着今年福运高照,事事如意,如“风马”般步步高升。

在煨完桑,撒完“朗尔达”之后,插箭仪式正式揭开帷幕。每个人双手高擎自己的翎箭,按顺时针方向,缓缓绕煨桑台一圈,然后绕插箭垛三转,才开始争先恐后地把箭插进垛围中。

插箭垛上空成了箭的密林、镞的阵列,翎毛在相互撞击,发出闷沌的响声;梢顶的吉祥结在磨蹭,有的毛絮绞扭粘结成一团;柏枝在顶梢吱吱摆晃。插箭垛前,健汉少男们蜂拥而上,里外九层,趴在栏木上,井然有序,毫无吵闹地默默把自己的“翎箭”递给站立在栏木上的那几位大汉。

负责插箭秩序的这些大汉是村长临时指定的。他们觉得这是神圣而荣耀的使命,因此,早在人们煨桑、撒“风马”时,就已经忙碌开了。他们要把那些年代久远、因风蚀雨淋而朽烂不堪的“翎箭”剔除干净,把剩下的用粗毛绳捆紧,腾出空间给新的翎箭。很快,一束束新箭插进了旧箭丛中。新箭拥着旧箭昂然冲天,给旧箭平添了许多光彩和威风,插箭垛瞬时旧貌换新颜,显得比过去更加神采奕奕,彪悍勇武。

人们再一次狂热地吼着战神的英名,欢叫“拉加罗——”,接顺时针方向围绕插箭垛转圈。有马的则骑着马绕插箭垛狂驰,给山神助威添胆;有枪的则举枪向空中鸣放,表示自己的敬仰和虔诚。祭神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插箭完毕,多数人下了山,但仍有不多的人留在箭垛前。他们中有的给战神拴缠五色吉祥彩幡,或者扯换用牛毛绳捻的通天天绳,愿山神帮助自己在临终时能搭天绳去“天国”,并乞求神灵感知他们内心的苦衷,多多给予照顾;有的则在箭垛根深埋五金和五谷〈金银等珍贵金属和麦子、青稞、豌豆等),然后叩头,祷告战神保佑自己的财富源源不断,日子更加兴旺。在有些地区,插箭的人们还在山根举行赛马会、射箭比赛来取悦山神,完了喝酒吃肉,歌舞玩乐,到傍晚才骑马回部落。

(七)射箭节

这是盛行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藏区的节日,每年四月举行,称“达久罗色”(赛马射箭)节。据说是为了纪念藏族史诗人物、雄狮大王格萨尔。射箭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四月农事完毕以后举行。节前,凡是男性,不管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未成年的孩童,每人都要交一支箭,二至三斤青稞(酿酒用),并参加比赛。节日以长鼓或长角为号,人们身穿节日盛装,带着帐篷,纷纷前来参加节日活动。

首先是分箭和迎箭仪式,从当年属相的老人中选举一位威望高、箭艺好的人为分箭者。他把所有箭举过头顶,表示公正无私,然后左手抱箭,右手数箭,把箭分成两份。参赛者也分成两组。设立两个相距五十步的对立箭靶,射箭者可以任意选一箭靶作基点向对面靶子射击。商定后,主持人唱箭歌,手中拿着用哈达缠好的箭,引导射手们齐唱“酒歌”,喝酒进入靶场。

比赛中每人每轮可射二次,老人、小孩允许由家中青壮男人代射,以射中多少决定每组胜负。一次结束,重新组合比赛,共约三至五轮。晚上,妇女们来靶场敬酒、祝福。人们在草坪上点起篝火,一边喝酒,一边跳锅庄,把射箭节欢乐的气氛推上新的高潮,射箭节成为狂欢节。

(八)望果节

“望果”是佛教专用词,是灌顶的意思。通过这种佛教仪式,指引求得福果和获得解脱之道。这种仪式最早产生于古代印度。古印度国王即位时举行隆重仪式,由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国王头顶,表示授权并祝福。虔信藏传佛教的雪域藏人,把这种灌顶方式创造性地移植到农事活动上,运用到祈求庄稼丰收、百姓丰衣足食上,举行庄稼灌顶仪式的日子便是望果节。“望果”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在转动中灌顶。农人们背着经卷,绕着自己田地转圈数遍便算是灌顶。

为什么要给丰收在望的庄稼“灌顶”呢?高原急剧的气流变化,风雪霜雹的频繁,经常给农民带来意想不到的灭顶之灾。人们祈盼丰收的心情十分迫切,心理压力也十分沉重。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农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上,盼望通过佛的力量阻挡一切横祸天灾,使一年辛勤劳作的果实能顺利到手。正是这种功利意识的驱动,才孕育出了“望果”节,“望果”节也在藏区广泛扎根传播成为较大型的俗民节日。

“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村。在安多农区也有“望果”仪式,但不是集体性的活,而大多是单家独户举行,由一名中青年妇女背负着经卷,绕自家庄稼转圈子,象征神佛在灌顶祝福,以祈求丰收。

望果节最隆重、最典型的要属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在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望果节的节日,但称呼不一样,其内涵也有差异。后藏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夏天的舒服日子。工布巴拉雪山周围的半农半牧区称为“邦桑”,意思是美好的草坪。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时日,大约在王稼黄熟、准备开豪之前的日子。西藏传统卜是布鸟工——大雁南飞之前过望果节。

最早的望果节可以追溯到雅隆王朝布岱贡杰时代。根据吐蕃本土宗教苯教的教义,国王规定在收割前农人去庄稼地转圈祈祷,以求得诸神的保佑,使农作物获得丰收。这就说明,望果节的实质目的主要是娱神。拉萨周围的农人都认为水涝虫旱、风霜雷电都掌握在念青唐古拉雪山山神手中。谁要惹怒了它,它就会降下冰雹、霜雪、洪水等惩罚你,因此,除了“灌顶”——增强庄稼的“免疫力”外,还得治本追源,让山神愉快高兴,爽快地给人类赐予平安、丰收。

既然是苯教文化的产物,望果节的祭司则自然是苯教职业者。望果节那天,各地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最前面,由捧着拄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箭杆木棒)和羊腿领队,意为收纳地气求丰收。巫师后面跟着手拿青稞和麦穗的乡民。绕圈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神龛上,祈求庄稼顺利入仓。随后便是全利”眭的娱乐活动。有角力、斗剑、耍梭镖等竞技性的比赛,优胜者有奖。最后是全村人唱歌跳舞,痛痛快快玩一天。

各地都有历史形成的固定的节日场地,这个场地一般要“四有”:有水可以熬茶,有树可以遮阴,有草地可以歌舞,有旷原可以赛马。传统的望果节,第一天则是娱神。全体村民穿上节日服装,带着丰盛的饮食,早早来到节日场地。中央设置巨大的帐篷,白底、蓝花,也有彩色的。当地的头人,或者由推选出的几位老者、把男女巫师请L高高的垫子轻定,向他们献哈达、献青稞酒,请他们降神作法,预言今年庄稼能不能丰收,要注意哪些节情,当地还会有什么好事,有什么灾祸降临。请他们夜灾息祸,带来福气和丰收。

拉萨东面八十公里处的工噶谿卜,望果节的娱神活动相当典型。这里有两个女巫师,一个叫尼玛卓嘎,代表工卡地方的乡土神;一个叫曲娜,代表西藏最有名的女神龙女墨竹色青。相传墨竹色青就住在工卡附近的色青朗措天湖,拉萨的龙王潭是她的行宫。村中代表乡土神的女子,头上戴着“巴珠”的珠冠,胸前挂着金镶嵌的“噶乌”(胸饰),俨然是一个贵族妇人的打扮;代表龙女的女巫穿神服。每个女巫有两名随从,一名打大红伞,一名捧木盘。预言的事情,由文书记在木盘里的细沙上。她们降神之后,走下神坛,带领所有的头人百姓绕村子转三个圈。凡她们转过的地方,据说妖鬼逃窜,幸福、欢乐和吉祥回荡。回到节日场地,村民们开始跳“阿朝”(打鼓舞)和唱“谐玛”(祈神歌)。女巫领着打鼓的男子,跳三圈鼓舞;再领着唱祈神歌的女子,唱三段歌。歌舞开始了,村民百姓把女巫围在中间,不停地唱着跳着,歌颂神,歌颂神的功绩,轮流进入圈子,各女巫敬酒,直把女巫以及自己通通醉得摇摇晃晃为止。

节日的第二天,全村男女列队转庄稼地。男巫女巫,或者驱雹的巫师,高举五色彩绸包裹着的“达达”(彩箭)走在最前面;接下来是背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僧人们;紧跟僧人之后,是吹唢呐和长号的农村乐队和举着唐卡佛画的骑马男子汉;最后是全村的男女百姓,一白出一人,不来的人家视作不吉利。长长的行列,从预定地点出发,沿着全村的庄稼地缓缓地行进,一边走,一边高声齐唱“谐青”。这是一种古老的祈神歌曲,声调悠长而庄严。歌声休止间,众入高吼:“恰古秀!”“央古秀!”(福德来啊!吉祥来啊!)巫师、咒师还摇晃羊的右腿,表示召唤来了吉祥福德。松烟弥漫于夏日的晴空,歌声喊声回荡在村庄田野,气氛非常热烈而庄严。

每个转田的人,都在自己的地里拔三穗青稞,回家供在谷仓或神龛上,说明他(她)带回来了谷物的“央”(灵魂),丰收有了保障。

转过庄稼地,各家各户钻进柳林,三块石头垒成个灶,燃起红红的野火,熬茶、做菜,进行野宴。

赛马开始了。骑手们有的穿着清代陆军的马褂号衣,有的穿黄锻子袍服,头戴圆形红穗的“索夏”(蒙古帽),骑着装饰得非常漂亮鲜艳的骏马,轮番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赛马有长跑、短跑、大跑、小跑,还有马背上的技巧表演捡哈达和钱币。村民们还在赛场上每隔一段距离竖一个靶子,靶子是用牛皮缝制的,骑手们一个接着一个从靶子面前飞跃而过,朝每个靶子打抢或射箭,轮番进行,中靶者为优胜。名列前茅的,能得到相当于一匹马的价格的奖赏。

在许多地方,望果节还要赛毛驴、赛牦牛,与其说是比速度,还不如说是给观众一种娱乐、一种笑的享受。因为毛驴欢蹦乱跳,牦牛胡冲乱撞,惹得全场哄笑不止。

入夜,广场上燃起熊熊的篝火。篝火边放一个大铜缸,每个参加者带一把柴,添进火堆;带一壶青稞酒,倒进铜酒缸,然后加入旋转着的圈子,跳“果谐”圆圈舞蹈。跳“果谐”的人分成两半,或者以男女分,或者以村寨分,先慢后快,互相唱和。几个年轻女子拿着酒瓢,轮流给跳舞的人敬酒。火堆,热烈的歌声,旋转不停的舞步,把节日从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

望果节之后,便是紧张、繁忙的秋收。由于西藏地广人稀,过去秋收打场几乎全靠手工劳动,有时直到藏历十一月间,谷物才能进库。因此,工噶村有这么一句谚语:“舒服的工噶望果,是秋收开镰的通知。”

(九)沐浴节

在西藏拉萨河流域,还有着带水崇拜色彩的节日沐浴节,反映出人们对水的敬仰,感恩和水对人类的恩泽。

沐浴节不单纯是洗澡净身,而是在最佳时辰、最佳地域吸纳高原河水中的精气,涤荡身上的秽气,达到养身运气、延年益寿、健康平安之目的。据说沐浴节时的河水是药水,能驱诸多病疫,帮助人体增强机能。沐浴节有着符合情理和历史的传说,特别是在盛行沐浴节的拉萨河两岸,这一传说更是有鼻有眼,有神有色。

相传在古远的岁月,人间没有医生。所有医生都是天神旺波杰青(帝释天)派下来的。他们背着药囊,沿着七色彩虹搭起的长桥一步步跨向人间,给被贫穷和疾病折磨得困苦不堪的藏民行医治病、送鬼驱邪。当他们渐渐老去,甚至不能骑马和背负药囊的时候,便要回到天神的世界去,并且在那里返老还童。

有一位神医特别得到藏民的拥戴,被大家尊为“曼拉”,也就是药神。在他回到天上述职不久,一场无比凶残的瘟疫,席卷了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广大地区。草原上到处横陈着黧黑的尸体,帐房里时时传来奄奄待毙的呻吟。民众们高高举起双手,向着天空苦苦哀告:“药神啊!曼拉啊!请睁开慧眼,看看我们的悲惨境况吧!请重返人间,救度被瘟疫和恶疾残害的生灵吧!”这些声音是大而惨烈,一直传到正在天国乐园中静养的药神耳中。他痛苦万状,请求重返雪域。神王旺波杰青说:“人有人的法律,神有神有规矩。你已去过一次人间,理应不能再去,姑念你心诚意坚,而且医术高妙,限你七天七夜时间,解救藏民,扫除瘟疫,如果超越期限,那天上的神罚是无情的。”

药神曼拉苦苦思索,要用七天七夜时间,深入人间并走遍雅鲁藏布江南北,为千千万万患者治病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又不敢违背神王的旨意,因为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便把自己化成一颗星辰,让自己的医术、药物以及一颗爱民之心统统化作光芒射向人间雪域。也就在这个夜晚,拉萨一位病得快要死了的姑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药神正站在城东南的宝瓶山之巅,将药物撒向人间。药物撒在山坡上,山上长满药草;药物撒向江河,河水变成药水。于是她挣扎着爬到河边,将全身浸泡在拉萨河里。很快,奇迹出现了。那使她痛苦不堪的疾病,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那疲软不堪的身躯,一下子变得精力旺盛;那黧黑干瘪的肌肤,一下子变得白皙光洁;那暗淡无光的眼睛,一下子变得炯炯有神。在这位姑娘的揭示下,所有的病人都奔向附近的江河湖渠,奋力小船坞濯自己的身子。果然瘟疫退去,痛苦消除。得到解脱的人们,争相向药神曼拉欢呼膜拜,恳求他年年光照人寰,医治众生的疾病和心灵的创伤。从此,这位药神化作“噶玛堆巴”星,年年初秋出现在宝瓶山巅的天空,七天后又恋恋不舍地消隐。

这个神话虽然虚幻,但沐浴节却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科学道理。西藏冬春奇冷,人们日日以皮袍或厚氆氇裹身;夏日雨多,高山雪化,江河陡涨,洪波巨浪铺天盖地,除少数勇敢者,人们大都不敢下河洗浴游泳。过去西藏还有“夏季法”,妇女在夏天不许在田野洗头、洗澡,怕得罪地方神和水神,从而降下摧毁庄稼的冰雹。到了秋天,雨季过去,洪水消退,江河清澄而洁净。根据藏文历算的说法和医学实践的总结,初秋之水有八大功德: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夜浴虽有些寒冷,但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藏胞,却还是承受得了的。

初秋夜晚,拉萨人注视东南方向的天空。当那座八瓣莲花般的宝瓶山“奔巴日”山顶闪现出“噶玛堆巴”星的时候,他们便奔走相告:沐浴节开始了!这颗谜一般的星星,每年只出现七个晚上,然后消隐得无影无踪。根据藏历推算和藏医药界的观察,“噶玛堆巴”星(弃山星)半年昼出半年夜出,拉萨地区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间肉眼能见,此星照过的水据说有消炎祛疫的功能。

当暮色降临、星星闪现,全城男男女女、大人小孩,特别是精力过剩的少男少女,不约而同地出门夜浴。他们或至城南的拉萨河,或至城东的噶玛滚桑湖,或至城西的鲁淀小沟。他们脱掉臃肿沉重的衣袍,浸入清纯结净而又微带寒意的水流之中,怀着虔诚而神圣的心情,细心洗涤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他们相信,经过七夜洗浴,能够避免伤风感冒,不染瘟疫和恶疾,还能延年益寿,强健筋骨。

沐浴者们燃起了一堆一堆的篝火,鲜红、明亮、闪闪烁烁,使拉萨河畔蔚蓝色的夜晚,变得更加神奇瑰丽,童话搬虚无缥纱、引人入胜。火上熬着浓酽的茶,煮着大块的肉。茶的清香和肉的美味,流溢于柳林河岸,让人垂涎欲滴。人们洗澡洗累了,爬上石滩,钻入柳林,喝滚烫的酥油茶,饮清凉的青稞酒,啃羊肉和牛肉。吃饱喝足后,便拨响古老的六弦琴,唱深情地唱起关于家乡、人生和神佛的歌,甚至围着火堆跳起“堆谐”和“朗玛”舞蹈,直至启明星升起于东山之巅。

(十)央勒节

西康重镇巴塘,每年九月初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央勒”节,意思是获得了吉祥圆满。

到了九月初,各家庄稼打碾完毕,新粮到手,人们便怀着丰收的喜悦,穿戴节日盛装,带上最好吃的东西,赶着驮有野营器具的毛驴来到了城西巴楚河畔,开始过央勒节。弦子舞、锅庄舞,还有藏戏演唱,从早到晚飘荡在巴楚河两岸。歌声、笑声、器乐声不绝于耳;酒香、肉香、饭香弥漫在各个帐篷之间。

最有趣的是吃团子。中午时分,用一个大锅蒸一个直径约一尺多长的有馅大包子,举家一起吃,表示团结一心、丰衣足食。

晚上,围着篝火,人们跳起弦子舞,通宵达旦玩到天亮。

巴塘央勒节,一般都是从九月初开始到中旬结束,持续十余天。

(十一)赛马节

青藏高原牧区基本上都有赛马节,如康区上部(玉树地区)赛马会、当雄赛马会、康定跑马山会、江孜赛马会、天祝赛马会等等。我们仅以藏北赛马会对此作一了解。1959年民主改革前,一般以部落或宗为单位举行,现在则以乡、县、专区为单位举行。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自然是专区举行的赛马会了。赛马会一般一年一次。以前以宗为单位,现在以县、专区为单位的大型赛马会则多是三年一次.赛马会没有确切的日期,一般在藏历六、七、八三个月举行,因为这三月正是水草丰美、马匹强壮、气候宜人的季节。同一年因地而异,同一地也有因年而异的。赛马会有长至十天的。赛马场一般选择在便于集中的平坦草滩,赛马会前人们纷纷带着帐篷到赛马场,平静的草原突然热闹起来。

过去的部落或现在的区乡级的小型赛马会,一般都是自愿参加。而大型赛马会,往往是在小型赛马会基础上选出优秀骑手和马匹参赛。赛马前十天半月,牧民们就开始驯马。驯马的方法是每天给马披裹毡子跑两次;早、午、晚要把马牵到河中洗澡。一般要让马泡水或给马泼水,泡到肌肉发抖再牵上岸慢慢遛。这样训练过的马耐力好,身上肌肉紧凑,脂肪很少,便于跑动,跑起来不喘气。赛马可由马主骑乘参赛,也可由别的骑手骑乘。参赛的马往往打扮得漂漂亮亮,配上美丽的鞍具,马头马尾还要扎上红红绿绿的吉祥五色布条。

赛马会是牧区极为隆重的节日。赛马开始前要举行宗教仪式,请僧人念经。牧民们则要煨桑,向神山献旗,在山上垒玛尼堆,挂上新的经幡,将奶渣、酥油等供品放在神山之上,祈祷神灵保佑吉祥平安、人畜兴旺、竞赛获胜。

比赛即将开始时,近百名骑手身着薄薄的黄色缎子藏装,头戴饰以雁翎、外镶红黄布面缎、太阳和月亮型的毡帽,脚穿毛线袜上场。女选手们打旗领队,小骑手们随后打鼓助威。他们分别由父亲牵马进入赛场,绕场一周后,再牵到指定地点。到达起点,小骑手们便下马,整装待命。发令声一响,他们扬鞭抽马,疾驰狂奔,冲向终点。

藏北赛马一般是自愿参加的,不受任何限制,谁都可以参加。比赛项目有大跑、小跑、走马、捡哈达、打靶等项目。“大跑”主要是速度比赛,有起点和终点。以鸣枪或吹号为号,众马齐出,以到达终点的先后定名次。“小跑”和“走”则除了比速度外,还得看马步是否平稳,走得是否好。这种比赛也计名次,马的优劣、骑术的高低自有舆论评说。骑马捡哈达、骑马打靶等马术表演比赛,一般在大跑、小跑、走马之后的日子举行。两种比赛均是分小组参赛,哈达横放在地上,靶子立在路边,比赛时一匹马在前面引路,其任务主要是给后面的拾哈达或打靶的马引导一条最佳路线,使其离哈达或靶子不远不近。第二匹赛马则紧紧跟随,骑手在飞跑的马上侧身挂体,捡起地上的哈达。哈达间隔横放,捡得多者为胜。如果是骑马打枪,则第二匹马的骑手同样是紧跟第一匹马从场地一侧横跑过去,在飞跑时从背上取下枪支,在头上旋转一周,瞄准侧面的靶子开枪,然后耍个花样,顺势将枪背在背上。除了这两种较普遍的马术比赛外,有的地方还有骑马点烟、马背倒立等。

赛马会期间往往还穿插举行摔跤、举重(一般是举石块,也有举沙袋的)等竞技比赛,近年还将传统的大象拔河比赛也加入了赛马会的辅助项目中。赛马会上夺得名次者都有奖品。民主改革前的奖品多为哈达、马、牦牛、绵羊、长枪、藏银等,现在除哈达等物之外,还有茶叶和人民币。

赛马会也是社交娱乐的集会。当夜幕降临时,牧民们,特别是男女青年们便自发地围成圆圈,唱歌跳舞。这是一年中难得的休闲娱乐时光,也是年轻人追逐情侣的好机会。藏北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人们难得集中,以前部落的头人都利用赛马会收税,并处理部落一年来的各种事务,商人们往往也赶到赛马场交换商品,实质上赛马会也是物资交流会、商品博览会、推销会。演化成了人们进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经济活动的综合性节日。

除了以上节日,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俗人的节日还有春播节、林卡节、乡浪节,在此恕不逐一介绍。

二、娱神的节日

青藏高原的节日来源于生存、心理需求,除前面已经介绍的人类自娱的节日以外,还有专为讨得神灵欢心而创造的节日。娱神的节日主要有跳墨都、调牛节、祭山节、唤山节、祭龙节、贡布迎神节、祭海节、祭神山节、六月血祭节。限于篇幅下面仅介绍其中四个。

(一)调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是甘肃南部博峪藏族的调牛节。节日前一天,先由“嘎巴”(博峪藏族对原始宗教及巫师的称呼)喊山。他由阳山呼唤而上,再由阴山呼唤而下,一路叫着本部落山神的尊号,乞请保佑全寨人畜庄稼兴旺平安。第二天早晨,全寨的牛都被赶到地中,架好犁耙,选技术好的人调教初次架犁的牛耕地。然后嘎巴念经,以牛角所朝的方向卜问全寨吉凶。调牛耕地时,要撒一点青稞面入土祈福。祭毕,大家唱着颂赞山神、土地神的歌,跳舞乐神,预祝当年丰收。

调牛会期间,还有点燃燕麦的习俗。在燕麦点燃后,全寨的儿童上山点起火把,每人两支,他们由山上唱跳而下,称为摇灯,这是对火神与山神的祭祀。

(二)祭山节

祭山节是四川庙顶藏族最大的祭祀活动,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六祭山之时,由全村各户共同凑钱买鸡和羊,到村寨的神山或作为神庙的碉房前宰杀。祭山活动由巫师主持。砌得十分整齐的石头堆,代表山神。这种石堆一般高达二米左右,最上一层堆放白石。庙顶藏族的祭山活动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而乌拉堡的藏族祭山活动则是全村寨的人共同举行。集体祭山活动结束之后,婚后多年未生育的夫妇,还要专门另备祭品向山神祈祷许愿,乞求生子。三月初六祭山的日子,又被认为是女子结婚后由母方转到夫方居住——“坐家”的黄道吉日。庙顶藏族认为,山神具有生殖繁盛的功能,取悦于它,不仅能保障物质生产的丰收,而且还可以保证家庭人丁兴旺、永世不衰。

祭山之后,从农历三月到十月,庄稼收割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山采樵、打猪,避免触怒山神,遭受冰雹和旱灾的惩罚。拉乌堡和庙顶堡的村寨背后均保留了一大片面积广大的神山,公共墓地便安排在神山附近。神山属全寨公有,神山上的树木严禁砍伐,并禁止在神山上割草、放牧。

在嘉绒藏族的汶川草坡各寨,二月十一日也有规模宏大的祭山敬山节庆。祭山节以祈求山神保佑庄稼丰收为主要目的。敬山神时,先将柏枝、花椒枝扎成一束,下端分三叉,置于地上,叉内置纸印经文,即“龙达”(风马符纸)。纸四角各堆方形柴块四十九块,枝前陈列青稞面捏成的日、月、星辰,和作牺牲的两只羊。枝旁置石板,中间为用五色线束的柏枝(约二寸)一行五束,两旁各置青稞面团和糖果二十五个,又以青稞面制小碟盛蜜糖。都排成五行一列,以象征“五行”之数。然后僧人祭师念经、摇法器,将柏枝束燃起,将陈列的供品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依次投入火中烧化(先青稞面团,次小柏枝,再糖果小碟)。然后另取花椒枝,挂以花纸,并取一点烧化的灰烬,一同带回。花椒枝插在田中。次晨不饮食,不吸烟,悄悄将灰烬撒在田里,以消除虫害。

大小金川的藏族在三月中旬或四月十五,即播种后,也到山上敬山神。用核桃壳当升,一“升”作一石,量五色粮敬山神,撒在山上,算给山神纳粮。同时用柏枝熏烟禳解虫害。并且把几只羊、猪、鸡放到山上或养在家不杀。此后便开始封山,熏烟、宰羊、杀鸡敬山神,僧人念经敬山神,点一二盏酥油供灯,以后不许寨里任何人上山砍柴、伐木、烧炭和射猎。在山界插旗为象征,并用木刻咒文,拿菜子念咒语后放在松香上,朝着风雪来的方向诵咒语,以防止恶魔掀起狂风暴雪(菜子在手上会跳,能退风雹)。除在山上熏烟,各在家念经一天。这个节日忌带白色东西上山。山上已砍倒剥皮的树枝,用枝叶密密盖好。直至秋收后才“开山”,每家仍出一撮粮,敬献山神,并用小杯量五色粮,给山神上粮。

祭山节在甘肃南部文县博峪藏区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这天,各寨杀牛祭山神。三年一次的全部落聚会杀牛祭山祭神节日也是在这一天。届时,各户聚粮钱酒食,“嘎巴”用面做一个高两尺、有长牛角的神“斜角多玛”(给鬼怪的施食)。神穿纸衣,其四角供有众多的纸剪的羊和鸡。“嘎巴”念完经后,由一位反穿羊皮背心的人捧着多玛和纸剪的鸡羊绕屋三圈。然后,“嘎巴”颂咒于前,众人助吼于后,将多玛恭送到神山中。在神山前杀牛献祭毕,全寨分食牛肉祈福。

(三)唤山节

四川石棉藏族自称“木尼洛”,主要分布在松林河流域的猛总、木耳、俄足、足富、移基塔、改池、共和等山寨村落。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是山,他们与之奋斗力图改造利用的是山,对他们生存威胁最大的也是山。因此在木尼洛的各种自然崇拜中,最突出、最隆重的莫过于对山神的崇拜,世代相传,因袭成习,演化成一年一度的唤山节。唤山节是石棉藏族除年节之外的唯一传统节日。一般以村寨为单位,有时也与其他村寨联合起来举行,由当地祭司——贡白主持,大体可分为寨祭和家祭两个阶段。

1.寨祭

寨祭即全寨的请神敬神仪式。从农历冬月十三开始。在祭祀主持下,在本寨最古老的房楼设置临时敬神祭坛,上方张挂唐卡佛像,点燃木香,案前供奉用糌粑、荞麦面捏塑的假山,作为山神的象征,称“布极”。晚上,贡白熏烟净身,吹号击鼓开始念经。其诵念的是祖辈口耳相授的经文,内容主要是为全寨解秽驱邪、禳灾求福。第二天,贡白继续诵经。诵经时,群众既不围观,也不礼拜,各家分头准备祭山供品。到第三天,即十五日清晨,贡白请出大型布画佛像——“董白”,放炮三响,众人抬到寨后空地张挂,案前供山神,并献祭糌粑、牛羊牲畜和猎刀。又是三声炮响,从寨内奔出一个脸上涂满红黑颜色的“厉鬼”,惊慌逃窜。祭司手持利剑边舞边追,直到神案跟前,贡白一剑劈下,“厉鬼”萎缩案下,寓意鬼怪已从寨内被驱走、被降服,全寨即可清静平安。这时,群众雀跃响应。祭司复至案前诵念祭山经,颂扬山神威德,追忆其创业艰辛,并逐一请喜玛拉雅、惹尔母(贡嘎山)、麦撒母(大雪山)、九虎山(伦吉母)猛总和木耳所在地的克得由览山、石尔母山等周围五十四座大小山神,前来领受献给它们的供奉,请求山神对人们一年来在山下开荒种地、取石伐木、狩猎放牧等冒犯行为予以宽恕,感谢山神曾经给予的恩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群众抚胸默念,用心祈祷,随后贡白把供神糌粑不断撒向群众,大家也相互撒抹,分享山神恩赐,互祝吉祥。献祭的牛羊各家分别领回去,再祭祖先。

2.家祭

家祭是唤山节的第二个内容。由各家各户选择吉日,延请贡白,分别祭山。吉日清晨,家长背来人畜尚未动过的清水,用来伴合敬神糌粑。糌粑要搓成小圆团,分三种类型:一曰各都勒,用以敬天神;一曰准曲勒,用以敬山神;一曰伦且,用以敬地龙王。各姓家族都有一处固定的祭山灵台,称创都勒,设在寨后山梁某棵大树下或大石旁,用石块垒成一米高的平台,设有灵物或偶像。祭山时,人人熏烟除秽,砍来箭竹枝、青枝和带刺荆条,铺于台前,由贡白念经,呼唤各路山神。然后,宰杀一只全白公鸡,将鸡血滴洒在周围石块上、树上,拔下鸡毛蘸血帖在各色纸幡上,取出鸡心鸡肝,砍下头脚,与糌粑和在一起,放在木香上烧烤,以敬山神。贡白边念祈祷经文,边将糌粑团向上抛撒以飨天神、山神,向下撒以敬地龙王。再将祭杀的鸡劈开,一半带回家敬祖先,一半就在山上烧烤,大家一起分食。完毕将纸幡挂在竹枝上,分成三捆:一捆插在祭台附近;一捆插在半山三岔路口的大石旁,因在这儿驻锡的是全寨各姓民众共同的保护神,也是全寨祭山的祭台,称尚克勒;剩下的一捆作为山神赏赐的象征,安插在住房西头房顶上,可保全家吉祥平安。

(四)六月血祭节

安多藏区的隆务河谷(在青海省同仁县境内)以及今循化(道帏文都等)、贵德(秋阿)等藏族农区是人杰地灵、藏文化较发达的地方。隆务河谷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裕富足,节日地域性特色很突出。特别是与农业丰收有关的六月血祭节隆重热烈,富有内涵,影响很大。六月血祭节又称血祭娱神节。

在隆务河谷,血祭节有三类形式。第一类是愉悦“地龙王”的,叫“勒尔茹”;第二类是愉悦虚空神灵的,名叫“拉尔采”;第三类则是愉悦“军神”的“墨尔采”。但不管是什么形式,本质则是统一的,都是为了愉悦神灵,求得神灵保佑,保障即将成熟的庄稼丰收。在形式上,三者共有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用自身鲜血祭奠神灵,表示自己的信仰虔诚专一。

隆务河谷的血祭节有固定的时日,整体上是从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十二日五天。具体日期各村落又不一样,错落插花,利于相互邀客和外庄观赏。各村的血祭节一般举行三次(三天)。第一次开幕并练习,是自己村内娱神;第二次是正式祭祀,邀请与自己结有亲缘的村庄来做客观赏;第三次是闭幕式,村中关起门来自娱。这是一般的程序。也有把高潮搁在最后一次的,如年都乎、苏尔等庄子。整个程序是六月十七日起头于河西的隆务村,廿五日结束于河东的苏尔庄。年都乎、苏尔的血祭娱神活动是全隆务河谷较完整、较规范、较精彩的。

年都乎是隆务河谷较大村落之一,现有村户300来家,位于河西的河台上。据说这个村最早的居民是蒙古军人的后商,明朝成为囤民定居这儿,与当地土著藏人结合成为藏蒙混合血统的藏族农民,但其语言、女人的衣着还残留着蒙古人的特征。

年都乎“勒尔茹”一般从六月十八日起,以迎请全村最高山神“高茂日朗神”去洗澡为序曲。日朗神的庙殿在庄背面的半山平地上,内塑有其佛像,备有神轿。18日一早,庄中青壮男人轻装净身,去庙中平台前煨燥、上供,然后把高茂日朗神抬进轿中,抬到隆务河边去。据说“高茂日朗”神这天要洗涤去身上积存一年的霉气、秽气,一身清爽地去各家各户赐福镇邪。在洗澡时,要竖起一束柳条,标志着“勒尔茹”拉开了序幕。

神轿象征性地在水中泡约半个小时,便抬往作为“勒尔茹”会场的公房前广场,青壮男人要跳神舞(后面将详细介绍)表示礼迎。与“勒尔茹”正式表演相比,这天神舞队员们的装束一般,头上只是白手帕压脑门顶,用长辫压缠手帕,而不是戴庄重的蒙古圆顶宽檐红璎珞帽(当地人称这种帽为夏帽,说是威武勇猛的夏琼护法神戴的帽子。但在西藏、西康一带,统称此帽为蒙古帽,这与蒙古大汗和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关系有着直接渊源。元帝室曾给此派领袖赐过一顶红色帽子,所以后人有称噶玛噶举系红帽派的。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法舞中也出现此种红帽装束,恐与此历史不无关系)。实际上,这天的表演仅仅是预演,表示了对山神的一种象征性尊崇。跳完后,神轿由青壮男人们抬着,按村户顺序去各家门口赐福镇邪。各家门口要设供桌,摆酒、干果,献彩绫隆重迎接,并款待抬轿人员。神轿晚上不送回庙中,歇在俗人家经堂里。这家将彻夜点燃酥油长明灯供养。

20日是年都乎村“勒尔茹”的第一天,也是彩排的日子,是庄里人的自娱行为。22日有个中型的表演,叫“苏嘉勒尔茹”,演出内容与24日同,但气氛不如24日热烈,隆重程度也稍逊一筹。

23日,全村集会分工。煨桑的柏枝、香草等,由村里派出人畜集体去采摘;各家各户摊派的糌粑、燥食数额要在下午规定时间交到,盛在村里备好的大口袋里,集中于广场煨燥台前。

年都乎的煨燥台是全隆务河谷最气派的燥台,宽约五尺,长约九尺,高约五尺,上面堆集的柏枝约一人高,添柏枝、糌粑要搭梯子才能上去。

下午,跳神舞的青壮男性要各齐行头,穿好衣服,夜暮将临时送山神返回半山神殿中。黄昏时,街巷清街,禁止妇女行走,以免与送神队伍相撞,使小伙们受到秽气侵染,影响山神情绪,防止第二天血祭时出现意外事故(如钢钎刺不穿面颊、头上流血过多等)。

参加神舞的人员穿着盛装,背着行李,簇拥神轿到神殿后,负责人要点名,应到而未到的会受罚。村里30岁左右、10岁以上的青少年大都会踊跃加入神舞行列中。然后,呼喊“高茂日朗神”的英名,表示向山神报到,并完全听从山神的调遣。

晚上都得宿在神殿中,不准回家。为什么在自家门口却要离家弃舍来山上过夜呢?在当地人看来,祭神是神圣的、纯真的、不能掺杂任何邪秽和不净。而住在家中或与爱人睡在一块,则会沽上秽气,会亵渎山神、得罪山神、惹恼山神的,因而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为此,一个完全信仰神灵的人应该坚决地、自觉地割断情爱,忠诚地侍奉在神的膝前。

守夜是件苦差事,但小伙子们苦中作乐,除了偶尔打个盹,他们通过对唱“阿曼”史诗歌来打发时辰。“阿曼”长歌类似创世歌,其中常有诸如“青果子从哪里来”等等风趣、诙谐、幽默的问答,能帮助人提神,集中注意力,消除疲倦。

天刚刚放亮,妇女们就来到神殿的山脚下,给自家男人送来早餐。这天她们不许去神殿前。男人们下到半山根,接过早餐,递给自己的行李,双方什么也不说就转身各走各的。

神舞人员早起的第一件事是煨起熊熊的img8火;其次是到插箭垛前插箭,插根高高的箭杆,上面缠上哈达;然后拿着刀、剑、枪等(象征山神在发威)跳来跳去掀灰撒扬,诅咒本应的敌对村落。这时,血祭的青少年们已经由老手们帮忙,用钢钎穿透颊肉,从口腔内壁两面向唇外伸出钢纤梢子来。这一血祭行为形式上较残酷,但表达的心意却很赤诚,很直率,不能不使神有所震撼,受到感动。刺钢钎时,老手们要让新手喝一两口供在山神案几前的烧酒,一来请山神赋予神力胆力,二来麻痹颊部神经,减少疼痛。

在神殿前举行过隆重的祭祀仪式后,小伙们按顺时针方向绕神殿游行一圈,然后簇拥着山神的神轿,来到村中大广场,开始廿四日的“勒尔茹”表演。

神舞人员穿着家中最好的夏装,一般统统是藏青色的氆氇衫,边上镶有宽宽的水獭皮,头上是宽边垂流苏的蒙古大圆帽,脚蹬着布鞋、长腰袜子,衬衣是高领织锦缎边的藏式衬衫,一个个潇洒英俊。虽然双颊穿了钢钎,神情却欢欣、轻松、若无其事,显得亢奋喜悦。

广场桑台上已经燃起熊熊的桑火。柏枝似山般堆砌起,上面撒满了棉絮般的新鲜糌粑,就像一位披着白白绸纱的少女。桑堆梢上其他干果素食,红的鲜亮,黄的晶莹,犹似珠宝镶嵌在桂冠上。柏枝在不停地劈啪燃响,不时溅出一两星火花。桑烟如水缸,在中午阳光下袅袅升空,煞是壮观。

广场四角插有绘着大鹏、老虎、狮子、龙图画的小旗。主席台上,搭起了一顶硕大的帐篷,敞开着两翼。帐内台阶式排列的供桌上,整齐而密密鹅摆着一碟碟供品、一瓶瓶美酒。这一切,全是各家各户凭着自己的物力、财力、技艺,精心准备、精心制作、自觉供献的。神轿奉放在最中心、最高处。

邀请来做客的邻近村落的嘉宾也都坐在神轿帐的两侧,受到盛情款待。

跳血祭舞的青少年们披着彩绸,彩绸两梢攥在手心,似扭秧歌般鱼贯进场地,排好队形后,喊着“喂哈”,先向神轿躬腰垂首三次,表示最诚挚的敬礼。然后随着锣声的指挥,舞成四方形单列,向自己所在方向的神灵躬腰垂首致礼三次。向神敬礼膜拜完后,他们依次退场,走到主席台后面的公房歇息。这时,钢钎可以拔下来了,三十岁以上的壮年、老年人就可以不参加表演了。

第二场表演是头帕舞,小伙们把枕巾大的头帕抖展开,两头抓牢,如第一场似的,向神轿、向四面的守护神展开,象征自己敬仰供奉的纯洁、虔诚、专一。因为头帕来自天灵盖上,用头帕致礼表达了内心至高无上的敬礼。

第三场是“活佛迭被”群舞。两排各5人,前后备一人领舞。靠近神轿的领舞者随锣点跳起。他手甩彩带,好似秧歌手踩梅花点桩般蹦东蹦西,插花穿绕。他绕完谁,谁就可以坐下,这样一直舞到另一头。全部坐地后,另一头的领舞接过又舞过去,舞罢一位一位得站起,最终全部站起。前面的领舞又舞过来,站着的又鱼贯坐了。两位领舞如此这般重复两次,舞队才退场。

接下来是少女敬神舞队。

少女敬神舞队起舞前,首先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庄重地向她们赠送哈达、鲜花,表示祝福。然后才从场外徐缓舞入。每位少女(只准未婚妙龄少女参加,不准结过婚的或大龄姑娘参加,以保持敬礼的圣洁纯真性)腕肘上搭着一条洁白的哈达,两手各擎着一朵鲜花,衣饰一新地进场后先向神轿叩首。一个锣点迈一步三次屈膝躬腰,类似满族妇女问安的礼仪。鱼贯致礼后,她们随锣点分别缓缓舞到北、东、南方向,立足随锣点躬腰垂首三次。最后又来到主席台前,队列变成三排,再次向山神三致礼。

男女舞队敬完山神,巫师就紧接着上场了。他领舞的这一舞蹈,两排各6人,共12人,最突出的特征是每个舞者口中一直不停地发出“鸣如鸣如”的咕噜声。他们先单列半旋转着舞上场。领舞者是一位老者,他手中高擎着铁锤,铁锤上缠着白羊毛。老者的装扮是咒师模样,头上盘着吐蕃时期咒师的粗黑大辫子,口中一个劲地发出“呜如”声。尾随的人边舞边发出同样的“呜如”声。舞遍全场之后,又有一位头戴五佛冠的领舞出场。舞队也分成了两排。老者与戴五佛冠的僧使交谈,而这种交谈据说不能让世人听到,所以,僧使只使喉咙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而场上的观众却听不到一句完整的话语。村中人说,僧使和老巫师讲的是蒙语,规定秘而不宣,其内容有四个层次,主要是敬神弘法方面的。僧使讲一阵子,巫师便高喊一声“大神达力打”,两排舞队便跳跃着相互大插花舞蹈五次,然后又恢复原排列,仍咕噜着“呜如”,间杂三句“哎,英格”(蒙语:就这样来吧)。

这幕活报剧大约重复三遍才结束。

这时,时辰已到下午两点左右,嘉宾们被邀请去公房用餐。远道来的亲朋好友被各自的熟人拽去做客,但广场上的表演并未停止。煨桑台上又一次增添了各种供食、新鲜糌粑、柏枝香草,浓烟依旧直直冒腾。高跷队登场了。这时,“勒尔茹”的高潮算是掀过去了,接下来则是诸多轻松娱乐的节目了。

场中最活跃的是法师。他在广场上跳来跳去,代表神指出人间纷纭杂事的是非真谬。当法师高度亢奋之际,村民们可以卜问家庭祸福及未来前途。法师还会对村中不轨行为严厉批评处罚,对全村一年来的祸福吉凶诸事,站在神的位置上予以剖析,提出具体措施。

青壮男人还有三个滑稽节目,既娱神又自娱。

第一个是男人“养孩子”。一个烧馍在袖筒里传递,谁能猜准并当场捉获,被捉者就得认罚。

第二是甩“玛”(驱魔的施食)。几个小伙子扭住一个同伴,用胳膊搭架抬起,使劲甩出。而被甩对象则使劲加重分量,挣扎着不让甩下地。每次结果,都会引起满堂开心大笑。

第三项是唱“拉伊(情歌)。按照藏族传统习惯,在公共场所,在有大小辈分之分的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唱情歌的,谁要违反,则被认为大逆不道,有伤风化,会受到严厉处罚的。但这天,为了取悦山神,为了众生幸福,人们打破传统习俗,让男人们用情歌来取悦俗气很浓的山神。

擅长情歌的小伙们蹴在煨桑台角,往脸上随意乱抹点酸奶子,化装成小丑模样,让人认不出,又用哈达遮住了脸,然后便放开嗓门使出招数,尽情愉悦山神。

夕阳西下时,年都乎的“勒尔茹”节也就快要收场了。在法师的指挥下,负责的人员把供献给神的供食向人群扬撒。谁如果有幸获得一星“圣食”,谁就会感到荣幸,感到神会保佑自己,心头平添几分平安感。

撒完供食,在原来供奉神轿的地方,人们簇拥法师坐好。里圈是老人,外圈是妇女。法师还要耍神,而老入们则齐声诵念赞神歌,不时撤场五谷,向全村大大小小五位保护神表达自己的心迹。

人群散去,夜幕降临,台上桑烟还在熊熊升腾。

“勒尔茹”结束后,“高茂日朗”神又被送回自己半山上的神殿。

在娱神表演方面,苏尔的“拉尔采”(神耍之意)也是很有名气的。

娱神和娱地龙王程序大致相同,但苏尔的桑火供食上,却有羊、猪、牛等“红祭”的模拟供品。据说过去祭活山羊、活猪等牲畜,真正用生物血肉祭祀,如今改成糌粑、酥油塑的牛、羊、猪了。

苏尔舞队出场,手中的道具是单面鼓,鼓面上绘有龙和云纹,敲着舞着入场,而年都乎不跳鼓舞。苏尔的青少年敲着单面鼓(也叫龙鼓)迎神送神,把神轿簇拥到各家各户门口。他们随着锣点,跳起各种各样的舞步,反复穿插进行,鼓点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苏尔”村的拉尔采有威武的刀矛、长枪等武器列阵表演,有花样繁多的高跷表演,有少女的敬神致礼群舞,有每家每户给燥火上供食的祭礼仪式,有少男们钢钎穿颊,还有中年汉子随法师狂跳时用刀片划破头皮血流满面的真正血祭。其舞神的力度、形式、口径,都要比年都乎村壮观、好看,内容丰富。

另外,在桃嘉吾科等村落,跳的娱神舞以军舞为主。青壮男人们排成阵列,手持弓、矛、刀等各种武器和军旗,高喊排阵口号,左转右旋,边喊边跳,演化出各种队形,摆成两军对战的阵势,威武气派,雄浑有力,扣人心弦,振奋精神,与娱神、娱地龙王截然不同,是另一种风格的神舞形式。

隆务河谷“勒尔茹”这种祭祀方式,在全藏区独此一家。这一祭祀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在隆务河谷传播的,藏文史料上没有此方面的记载,很难说出确切根源。但据当地老人们说,“勒尔茹”祭祀活动在隆务河谷少说也有六七百年历史了。其渊源大约有这样两种说法:

吐蕃说。吐蕃帝王赤热哇巾时,唐蕃和解,竖长庆会盟碑以作纪念。吐蕃将士在同仁与夏河的交界地达力加岭、贵德等地修筑白塔祝福和平的莅临。守卫达力加山的吐蕃大将玉察,于当年六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磕拜,并隆重祭祀,有素祭(用果、面、糖、酸奶、奶茶等),有红祭(往桑火里抛活羊、活猪等),这种祭祀延续下来便成为现在的“勒尔茹”模式。

蒙元说。据说明朝时,元王朝的一支蒙古人、汉人混编的军队败退到隆务河谷,为了避免流血冲突,他们接受了明廷的招安,在当地解甲种田。为庆贺自己获得和平安宁,他们举行隆重的祭神活动以谢神恩,并乞望神给予保护、辅佑,使他们安居乐业、人畜兴旺。

这两种说法或许都有道理,“勒尔茹”或许是两种祭神形式互动融合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