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与典故

历史与典故

时间:2022-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这样,在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的和战分统角力中,黄河三峡地区的文明遗存具有了鲜明的个性,打上了多民族文化碰撞融会的独特印记。
历史与典故_黄河三峡

二、历史与典故

一亿七千万年前,侏罗纪或早白垩纪,黄河三峡域内水网密布,森林蓊郁,生活着巨型蜥脚恐龙、小型蜥脚恐龙以及虚骨龙,它们都留下了巨型脚印化石和巨大腿骨化石,今人根据腿骨化石命名了“刘家峡黄河巨龙”。脚印化石与腿骨化石(包括复原龙骨架)分别安放在永靖和兰州的博物馆里,静待您有缘一识。

img8

刘家峡黄河巨龙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永靖黄河三峡地区生活着原始先民,他们在境内留下了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既有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约公元前3100—前2700年间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不同文化特征的类型),也有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齐家文化遗址,还有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文化遗址。

img9

半山双耳涡纹彩陶壶

img10

辛店双耳彩陶罐

距今五千年前,县境内为羌人据有,这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民族,是夏王朝的主体部族。

自秦汉以下,管辖永靖地区的郡(县、路)的名称,大致有:枹罕、允吾、金城、河州、安乡、凤林、皋兰、导河等。民国十八年,从临夏县析置永靖县,取“永远安宁”之意,始有今日之名。(民国十七年有“河州事变”,传,群众以为当时县名“导河县”谐音“导火线”,不吉,时任县长马凤图就建议省府改县名为临夏。一笑。)

值得注意的是,历代统治永靖地区的王朝政权,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主要有:385年鲜卑人乞伏国仁所建的西秦;386年拓跋氏所建的北魏;

397年(东晋安帝隆安之年)鲜卑人秃发乌孤所建的南凉;

img11

马厂彩陶

img12

玉器

410年胡人沮渠蒙逊所建的北凉;

755年后,吐蕃占河西,960年,吐蕃唃厮啰占青唐(西宁),其子辖毡继占河州;

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金占河州。

以及元和清。

就这样,在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的和战分统角力中,黄河三峡地区的文明遗存具有了鲜明的个性,打上了多民族文化碰撞融会的独特印记。

历史如河,浪花璀璨;历史如路,足印纷繁。那点点滴滴,都是过往对今天的馈赠,让我们在追忆和反思中,浏览几个黄河三峡历史的片断吧。

大禹导河黄河自青藏高原一路蜿蜒东来,到了河州地面的小积石山一带,一步迈过青藏高原的门坎,进入黄土高原,相传大禹从这里开始导河。它附近的积石、永靖,代代相传着禹王治黄河的神奇故事,至今峡壁上凿关的痕迹都在。“高高山上禹王庙,黄河是禹王治来”,花儿里这样唱着,禹王庙遗迹还在积石山县关门村保留着。

大禹,姓姒,也叫夏禹、伯禹,夏禹是按部落名称称呼的,“伯”含有“大”的意思。大禹是上古治水的英雄,家在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他名字中的“大”字,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情。

传说,在上古某个时期,黄河流域一片汪洋泽国景象,当时的部落首领舜选了一个名叫鲧的人去治水。鲧就是大禹的父亲。鲧从天上偷来了“息壤”,一种可以随意膨胀体积的东西,来堵塞天下河流,结果水越聚越多,更加泛滥成灾,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把鲧给杀了,又派他的儿子大禹去治水。禹吸取了父亲的失败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他“导河自积石,至于龙门”(《尚书·禹贡》),也就是从小积石山开始,一直到下游河南,都疏通好了,使黄河最终归于大海。

在古人想像中,大禹是具有无上神力的人,常常与恶龙搏斗取胜,在今天的积石峡里,两岸的崖壁都是赤红色的,传说就是禹王爷斩龙时留下的斑斑血迹。在积石关外二十里的黄河南岸撒拉族索屯村,有高八尺,宽七尺,长十尺的一块大青石,相传是大禹导河时坐卧之处,上有大禹坐卧和靠放工具痕迹,河州诗人张建亲见后有《禹王石》一诗留存,《河州志》也有记载。

黄河从积石峡向东南流出三十余里后,有一个洪水泛滥的湖泊,还是大禹带人劈开峭壁,挖出一条疏导洪水的峡谷,这就是现在炳灵寺所在的炳灵峡,细心的游人可以从石峰顶端找到洪水淹过的痕迹。现在炳灵峡里正在兴建一座水电站,还要感谢大禹的功劳呢。

大禹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地治水,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聪明智慧,他新婚四天就出发治水,十三年中多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是教育后人的最好教材。

其实,大禹究竟是什么人,传说也是很不一致的。《说文解字》里解释说,“禹者,虫也”,近代学者顾颉刚就认为禹是古代一种受人崇拜的有大力的动物。再说,那么大的水利工程,大禹一人又能完成多少呢?就像中国人把汉字的发明权归于仓颉一样,人们也把集体治水的功劳归于大禹一人,而以龙喻河的说法,也演变成了大禹屠龙的传说。

顺便说一下,大禹治水成功后,舜看他能耐很大,就把首领位置禅让给了他,禹死的时候,首领位置却是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的,可以说,他既是原始部落首领的最后一位,又是奴隶社会开始的第一位君主,是他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

赵充国屯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势力“西至临洮、羌中”,“北据河为塞”(《史记·秦始皇本纪》)。“羌中”,即今临夏地区,面积等同于枹罕一县,但不越过积石关,积石关外却是“湟中”了。秦皇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加快边疆开发,因为河界的缘故,对小积石山黄河北岸一带影响并不大,其后真正影响黄河北岸甘肃、青海大地的政治、军事措施,当数赵充国屯田。

赵充国,字翁孙,西汉建元四年(前137年)生于陇西上邽(天水市清水县)。赵充国自幼熟读兵书,热衷骑射,后被选入皇家卫队(羽林),开始了他一生的军事政治生涯。

赵充国青壮年时期的军事行动,主要有: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阻击匈奴;天汉二年(前99年)出天山战匈奴;汉昭帝时率军伐氐羌(《诗·商颂》中有句:“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氐羌”说得就是今天河湟一带的少数民族)。

昭帝死后,新君刘贺胡作非为,赵充国联合朝中力量废刘贺而立刘询为汉宣帝。

汉时,湟水附近生活着少数民族西羌人,他们弱时依附匈奴,强时袭扰汉地。《后汉书·西羌传》等史籍记载,汉军与西羌多次“战于允吾、唐谷,”专家考证交战之地正是盐锅峡至炳灵峡范围之内。宣帝时,西羌又来谋反,汉先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与之战,败,求援朝廷。汉宣帝在朝堂上问谁可平叛?赵充国毛遂自荐,认为自己生在陇西,熟悉匈奴和羌族情况,说“亡逾老臣者矣”(没有比老臣更合适的人选了),于是兵指西羌。他先率兵从金城(今兰州西固)渡河过四望峡而夜至青海乐都。有青海学者说四望峡(即今八盘峡)以四望皆河而得名,而且历来为兵家要冲,兰青铁路今天从八盘峡穿过,其支线直通永靖县城。

赵充国到达青海后,采取守势,麻痹西羌敌人,同时采用招降分化瓦解的办法削弱叛军势力,然后一击成功。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上书朝廷,提出著名的《屯田策》,他指出,兵“贵谋贱战”,为了长期维持河湟一带的安定局面,必须“万人留兵屯田以为武备”,也就是说从回师的军队中留下万人屯田是最好的办法,采用这种政策,“遇敌则战,寇去则耕,屯田一开,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资治通鉴》),通俗地讲,就是屯田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又能适应边疆战争需要。经过激烈讨论,赵充国这个冒着“夺命”危险提出的战略方针终被朝廷采纳。赵充国回京时,留下了大部分从淮南、汝南以及中原其它地区的士兵在河湟一带屯田,又从内地移民,提供生产设施供其垦殖。自此,中原先进文化传入河湟地区,使羌人学会了定居农业,也为大汉交通顺利达于河西走廊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永靖民间跳会禀说词口碑资料说,就是因为赵充国屯田,黄河三峡地区才有了福神庙宇祭祀,也就是永靖傩舞戏的肇始。

赵充国因为军功和英明的《屯田策》,受到汉室的高度嘉奖,他的画像被存于麒麟阁里,位列功臣之首。死后谥壮侯,归葬故乡,其茔至今尚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充国的屯田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毛主席就盛赞过他的做法,并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活学活用。推而广之,解放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和民兵组织的兴起,也许就是从屯田政策演变而来的。

西秦崇佛与法显夏坐我们知道,历代统治永靖地区的王朝政权有不少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中西秦是统治时间较长的一个。西秦政权的建立对河州地区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反映在历史典籍与炳灵寺洞窟当中,值得另书一笔。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此时,北方的统治政权是前秦。公元383年,经过淝水之战(就是典故“草木皆兵”的出处),前秦溃败,北方又一次陷于分裂混乱状态,西秦、后秦与北凉政权几乎同时崛起于西北。

西秦,即乞伏秦,自称河南(黄河之南)国,属“五胡”之鲜卑,为“十六国”之一。其国先建都苑川(甘肃榆中),后迁金城(兰州西固),三迁枹罕(公元412年,甘肃临夏市)。势力最盛时,西秦疆域“西逾浩门(青海乐都)、东极陇坻(陇山)、北距河、南略吐谷浑”,即秦、河二州所属的临夏、陇西、青海乐都一带地方。西秦一共经历了乞伏国仁、乞伏乾归、乞伏炽磐、乞伏暮末四代,国运计47年(中间公元402年起失国8年)。都枹罕时,其主炽磐,国力最盛。公元431年,夏灭西秦,地入吐谷浑,后归北魏。

西秦建国在战火频燃的时期和地域,深重的灾难,迫使人们寻找精神上的依托,于是乞伏统治者就利用佛教作为其政治工具,而佛教“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教义精神,也适应了当时人们趋吉避祸的普遍心理,一时西秦佛教大倡,今日炳灵寺有明确纪年的题记(169窟中)就产生于那一时期。

西秦疆域正好占据了当时中西交通的要点,它的政治中心枹罕(临夏)西北35公里的炳灵寺一带,是当时黄河的重要渡口,东来西去的僧人常经“河南国”,使西秦成为与它西边的姑藏(武威)和东边的长安两个佛教传播中心之间的中继站。

西秦统治者不但自己崇信佛教,凿龛造像,还聘请高僧为国师,让其参与国家管理,也曾组织人力大量翻译佛经,为弘扬佛法大开方便之门。

《历代三宝记》卷九记载,僧人圣坚在西秦译经约15部,说:

乞伏国仁……尊事沙门。时遇圣坚行化达彼,仁加崇敬,恩礼甚隆。即播世风,仍令翻译……

《高僧传》卷十一《习禅》中记载,先后在西秦境内活动的高僧有玄高、昙弘、昙无(摩)毗、玄绍等人。玄高曾在麦积山修禅,后被两个掌权的学僧排挤,离开西秦。后另一位长安高僧昙弘被河南王礼请,昙弘说服河南王请回了玄高,再回时“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而秦川僧玄绍学究诸禅,“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后入唐述山(小积石山,今炳灵石林所在)去世。印度人昙无(摩)毗也在西秦“领徒立众,训以禅道”,玄高就是在欲向昙无(摩)毗受法时遭人谗毁的。炳灵寺169窟“建弘题记”供养人名单第一行就是“(外)国人昙摩毗之像”。

《历游天竺记传》中说:

(法显)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褥檀国,度养楼山,至张掖

法显(约337-422),东晋僧人,旅行家,翻译家。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法显俗姓龚,出生农家,3岁时,有两个哥哥夭亡,父母恐其不保,舍于寺中做沙弥。10岁,父丧,叔父以赡养母亲为由迫其还俗,法显不应。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法显感慨于佛教戒律经典缺乏,以致僧人缺少约束胡作非为者众多的局面,发愿西去求经。次年春天,他从长安出发,过张掖,至新疆,穿越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进去出不来)沙漠,先后到达今日之印度、巴基斯坦白沙瓦、阿富汗、斯里兰卡等地,13年间历30余国,尝遍艰辛,回国时已78岁了。回国后,他又不顾年高体衰,翻译了佛经六部六十三卷,著纪录式《佛国记》一部,是研究古代佛教的重要参考文献

《历游天竺记传》提到的法显求经的行程路线,文中“度陇”,即翻越陇关;“乾归国”,指西秦,时定都榆中;“褥檀国”,为南凉秃发褥檀之域,时立都于青海乐都;“养楼山”,指今扁都口一带的祁连山脉东段。可见法显的行程是经由丝绸之路秦陇南道的,既过“褥檀国”,必经炳灵寺,所以炳灵寺169窟10号龛供养僧人题名“法显供养之像”,即为求经五天竺的法显(持此说者有阎文儒、李并成等学者,也有魏文斌等学者尚存疑义)。

夏坐,也叫坐夏,结夏安居。来历是:印度一年的雨季长达三个多月,从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佛家在此期间禁止外出,要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盖因雨季虫蚁众多,僧众多出门则难免误伤,招致外人讥笑。故名。

炀帝西巡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杨坚开创,是为文帝,传位于次子杨广(605年),史称炀帝,年号大业。

杨广是历史上遭受毁誉最多的帝王之一,他生来“美姿仪”,敏慧过人,13岁封为晋王,总管并州(山西太原)。继位后,他修运河,建东都,巡张掖,一统江山,改革创新(包括重视教育,开创科举,修订法律等内容),这些施政作为,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过,炀帝在位的14年中,只有约5年时间是在长安与东都洛阳度过的,其余时间都花在不下十次的巡游当中,对此,史说纷纭。在民间,盛传他弑君戏妹,名声也很不好。

据《隋书》、《资治通鉴》等著作记述,炀帝曾多次打着“观省风俗”、“宣扬教化”、“尤勤兆庶”的旗号南巡、北巡、西巡。大业五年(609年)开始的西巡,标志着他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亲巡河西的中原王朝帝王。这次西巡,是隋炀帝作为一位诗人(杨广善诗,有亡轶文集55卷)政治家的浪漫主义军事政治行动,意在隋朝繁荣的国力下,采用威力震慑与军事征服相结合的手段,解除草原民族对抗中原王朝的强大军事联盟。

炀帝西巡的具体目的,一是解除吐谷浑的威胁。吐谷浑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活动范围在今青海北部及新疆东南一带,隋唐时建有政权。史记大业三、四年间,吐谷浑曾多次犯边,“寇张掖”。二是炫耀武力,征服和经营西域。西域,汉时指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等地区。隋开皇二年(582年),突厥(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分裂,吐谷浑势大,实际上控制了丝路青海道及西域南道,威胁中原,致使“朝贡不通”。三是夺取丝路贸易控制权,发展经贸。自南北朝至隋200年间,吐谷浑、突厥实际上垄断着丝路贸易,因此助长了其侵略气焰。

大业五年春正月,炀帝率大军10万,及许多随驾百官、后宫宾从,沿洛阳—长安—扶风路线西巡,四月己亥(初三日),大猎陇西;初九,次狄道(至临洮),党项羌来贡;癸亥(二十七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对吐谷浑示威。临津关,位于炳灵湖黄河南岸,即今积石关。明初,在积石关设茶马互市,永乐时,曹国公曾以茶五千余斤,得马一万三千五百余匹,积石关成为“制番命,资国用”(《读史方舆纪要》)的要所。《隋书·炀帝本纪》所记录的炀帝西巡路线,从狄道至西平一段具体是:从今临洮县洮阳镇沿河向西北行,在广通河流入洮河的河口处渡河,逆广通河而上,经今广河县城关镇到枹罕郡枹罕县(临夏市城关)。由此往西北经积石山县银川驿,再西至长宁驿,就到了临津关。隋代在临津设关戍守,关以临津而名。炀帝从临津关即积石关渡河后,经由青海民和官亭、甘沟、满坪、古鄯、川口,然后过湟水沿河谷西行,就到了西平,就是今日青海乐都县碾伯镇。试想炀帝西巡大军10万,也许不是从一个渡口过黄河的吧。大约也有部分大军是从临津关下游凤林关一带过河的。永靖文人郭栋即持此说。

然后,炀帝西行,入长宁谷,翻星岭(今大坂山),经浩亹(门源),与吐谷浑决战,吐谷浑“率男女十余万口来降”,炀帝遂在吐谷浑旧地设河源(青海湖之南)、西海(青海湖西)、鄯善(罗布泊西南)、且末(今且末)四郡,共辖八县,使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祁连以南,雪山以北广大土地尽为隋有,大西北正式并入祖国版图。

六月,炀帝一行穿越大斗拔谷,来至张掖,在此举办了有二十七国参加的“万国博览会”,命武威、张掖两郡百姓盛装来观,可谓规模空前,极尽好大喜功之能事。七月,炀帝还都。

炀帝西巡,达到了开疆拓土,稳定边陲,沟通西域的目的,为唐前期丝路繁荣奠定了基础,但也因为一路劳师远征,致使国库耗损,加速了隋的灭亡。炀帝年号“大业”,他的大业也可以说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吧。

在西巡途中,炀帝数次挥毫赋诗,展现自己诗人政治家的风采。下面一首《示从征群臣》供大家追想。

肃肃西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滋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岂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纵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霞黯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悬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神光照高阙。
释马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临津关附近的黄河南岸,筑有临津城,即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康吊村古城。

唐蕃和亲在公元七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开放的中原王朝——唐朝建立,至七世纪四十年代,大唐王朝已是如日中天,国力一时无双。然而,即使如此,这个强大帝国也面临着许多内部和外部的不安定因素,远不是那么高枕无忧。就大唐外部环境来说,突厥、吐谷浑、吐蕃和南诏,包括新罗、回鹘、党项等等,都是令大唐朝廷头疼的外交和战争对象。这其中,差不多与唐朝同时崛起的吐蕃,是唐朝剿不能灭、和又多变的势均力敌的大国。《旧唐书》说“西戎之地,吐蕃是强,蚕食邻国,鹰扬汉疆”,就是对当时唐蕃形势的形象记录。

唐初,据有青海的吐谷浑乘大唐天下初定前来犯边,唐发大军将其击溃后,出于利用吐谷浑屏障吐蕃的考虑,答应了吐谷浑和亲的要求,于贞观十二年(638年)将宗室女弘化公主(也叫西平公主)和亲吐谷浑诺曷钵(永徽三年又嫁去会稽王李道恩第三女与诺曷钵长子慕容忠)。利用和亲的手段取得形势的暂时缓和,是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的权宜之计,吐蕃、吐谷浑、突厥、回鹘等国都曾与唐和亲。其实,早在贞观十二年,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就已经向唐朝求过亲了,但没有得到允许。松赞干布是一位有大胸襟的人物,岂肯在外交上落在吐谷浑的后边?软的不行,他就来个软硬兼施,一方面在639年早早地娶了泥婆罗(尼泊尔)尺尊公主为妃,安定自己的后方,另一方面率军击破白兰羌、吐谷浑,尽占青海湖地,接着臣服党项,驻军松潘以西,然后,松赞干布就对唐朝捎话:“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在此形势下,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派大相伦布噶尔(即禄东赞)携黄金5000两及珍玩无数向唐朝求亲时,无奈的大唐只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

民间传说,唐朝皇室为了不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曾经出了许多难题,来为难吐蕃迎亲大使禄东赞,有几道题目是这样的:认出一百个与母牛分隔起来的牛犊的妈妈;从一百个妆扮相同的美女中认出藏在其中的公主;把细线穿过弯弯曲曲的细管子。聪明的禄东赞一一解决了难题。读者朋友,你能猜到禄东赞是怎样解决唐朝难题的吗?又说,公主临行时,唐皇曾赐公主日月宝镜一对,可以让公主在路上从镜中看到家乡,还是禄东赞偷偷使用涂抹泥巴的方法,使宝镜“失效”,避免了公主因思乡而半路返回的“危险性”。

传说公主到了赤岭时,思乡心切,就拿出日月宝镜来,想再看一眼家乡和亲人,谁知宝镜早已被禄东赞做了手脚,只是两块泥巴,公主又是伤心,又是愤怒,哭着把宝镜甩了出去,只听“轰”“轰”两声,甩碎了的宝镜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今天的日月山,而公主流下的眼泪变成了一条河流,就是今天的倒淌河。

贞观十五年(641年),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进藏,赞普亲至柏海(鄂陵、扎陵湖,青海玛多县)迎亲。在那里,16岁的文成公主与25岁的松赞干布度过了新婚之夜,并与先一步嫁到吐谷浑的弘化公主欢宴惜别。美丽、多才的大唐公主的风采倾倒了赞普和他的臣民,公主与赞普牵手走过激动的藏民用身体“搭”成的人桥,“涉”过湖水向逻些(拉萨)进发。

虽然是一桩政治联姻,迫不得已的选择,屈就妾位的文成公主却在客观上为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起码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之前,唐蕃关系堪称甜美;其次,尺尊与文成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等身像并许多佛经,成为佛教在西藏的缘起;第三,公主带去的大量经典著作与工技、医学著作,谷物和种子,长久而深刻地影响了西藏的历史和文化,推动了西藏的文明与进步;第四,公主开启了民族和睦的大门,至今还是藏汉友好的象征。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在度过了不到十年的婚姻生活(赞普650年病逝)和三十年孤单的寡居岁月后,走完了她凄美灿烂的一生,留给历史和文学无尽的追想!

松赞干布去世后,掌握吐蕃大权的禄东赞家族曾屡次要求与唐和亲,因兵戈常起,唐朝没有答应。681年,吐蕃又求太平公主,武则天因是亲女儿的缘故,“乃立太平观,以公主为观主以拒之”(这就是唐比汉“聪明”的地方,谁像汉那么嫁真正的公主呢)。长安三年(703年),都茫波杰赞普又向唐求亲,结果自己却在泥婆罗国战死了。景龙三年(709年),赤德祖赞赞普再向唐求亲,唐中宗由于接位不久,亟待整顿内政,就答应把宗室雍王李宗礼之女金城公主许嫁吐蕃。

景龙三年冬,吐蕃派上千人的队伍至长安迎亲。次年(710年)一月,中宗命骁卫将军杨矩护送公主入藏,赐“绵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并且亲至始平县(咸阳西北)送行,还伤感地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命名公主辞别的地方为“凤池乡”、公主上马的地方为“怆别里”,表达他一个皇帝的“不得已”。开元十九年(731年),又应公主之请,赐毛诗(《诗经》毛亨注本)、《礼记》、《春秋》等典籍。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病逝。她在吐蕃三十年,发挥了与文成公主类似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文成公主事业(我们不说是婚姻交易)的继承和发扬,更可贵的是,她还多次参与斡旋唐蕃划界、开市等外交工作,比文成公主尤高一筹。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当初进藏的路线,都是经过永靖的。她们从长安出发,沿咸阳、陇山、天水、陇西、临洮、临夏、炳灵寺一带渡口、民和官亭、古鄯、乐都、西宁的路线,经日月山、倒淌河、柏海等许多地方,最终翻过唐古拉山口到拉萨。

唐人赵彦昭曾写有《送金城公主和亲》诗,诗道: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
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
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这首诗提到了金城公主在积石一带渡过黄河,那么,公主渡河地确切在哪儿呢?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文成公主曾于一个时期内居住在炳灵寺的沟脑,地名就叫“益格浪谷”或者“约格浪谷”,推测就是今天炳灵上寺的沟脑之处吧,那里的地形比较宽敞,而且只有一处出口,在炳灵寺一带算是最适宜充为公主行宫的地方了。《安多政教史》又说,唐朝曾一度扣留禄东赞,公主在途中等待他时,命所带工匠在石岩上雕刻了弥勒佛像,即今天炳灵寺171龛的大佛,这个说法虽与《青唐录》的说法不同,我们从热爱公主的感情出发,倒是可以信其真。综上可推测公主是从凤林关过黄河的。

《安多政教史》还有对公主加持力的记述,说在她加持下“出现瑞征,有自然显现的度母像云云”,也可以理解为藏族信徒因热爱而进行的神化。

再说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杨矩因护送有功,升鄯州(民和)都督,他受吐蕃重贿,请准中宗把“天下第一桥”也就是凤林关以西的黄河九曲之地,包括青海之循化、尖扎、同仁、贵德、贵南、共和、化隆及民和南部,划为金城公主“汤沐邑”,以其赋税奉养公主。中宗还下令在永靖县塔坪(王台镇属村)设了一处既加工粮食,又能住宿休息的食宿站,作为汤沐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主和来往使者供应膳食。今遗址尚存。永靖祁振纲先生考证了这个遗址,并有未刊稿《金城公主与天下第一桥》说今天遗弃在那里的十多副巨大石碾就是唐物,原料出自炳灵寺对面鲁班滩,是在鲁班滩加工后运到塔坪的。

唐蕃会盟与李靖探河源在唐太宗与松赞干布死后的一百七十年间,唐蕃古道上的使者,为求和、划界、开市、报聘、求亲、报丧等事来往不断。每当两国统治者产生更迭,就进行会盟,为安宁内部而求妥协。唐蕃会盟次数很多,例如有:

开元二年(714年)议界会盟,金城公主参与斡旋;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赤岭(日月山)会盟,竖分界碑;

建中四年(783年)在甘肃清水会盟,划界;

贞元三年(787年)在甘肃平凉会盟,吐蕃伏兵杀死唐朝会盟副使。

以上前三次会盟,订立的盟约都未能维持一年以上的时间,其短暂程度,可比二战时的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中间多是吐蕃率先撕毁条约,主动采取攻势政策的。以后在长庆元年(821年),吐蕃又三次遣使求和,结果互派使者在长安与拉萨分别换约立碑。今天在拉萨大昭寺,还留有当时的会盟碑,碑文正面汉文的开头就是:“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神圣赞普,舅甥二主,商计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不渝替”!

领衔长庆会盟的大唐大理寺卿刘元鼎是一个能文的人,他将此次外交行程中的见闻写成了《使吐蕃经见纪略》一书,今天成为考察西藏历史的重要文献。在该书中,刘元鼎记述他前往吐蕃的路线是逾成纪、武川,抵河广武梁,经龙支城,过石堡城,越赤岭,到达糜谷的赞普行宫,会见赞普。学者刘满据该路线推断,刘元鼎一行是经广武梁(在今兰州西固区新城乡青石关),沿黄河南岸,过永靖县小茨沟、抚河、上铨、三马台、古城,在小川渡河,循黄河北岸西行,经古左南城继续西行,在与凤林关路会合后,西北到龙支县(今青海民和县古鄯镇)的。依此说,可进一步推测更多次的唐蕃往来是经过永靖县域的。

刘元鼎在出使吐蕃的同时,还受唐穆宗委托考察了黄河源头,回来时报告说河源在“东距长安五千里”的“闷摩黎山”(阿尼玛卿山),离“洪济桥西南二千里”。按,洪济桥名,古代有不少,此处当指青海贵南、兴海交界处的尕马羊曲一带黄河渡口。甘肃临洮县红旗乡与临夏州东乡县唐汪镇交界也有洪济桥,可备查考。

今天我们已确知河源位置,但古人是曾经费了好大一番周折的,刘元鼎只是其中一人而已。早在《山海经》中,就探讨河源在昆仑山。公元115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时说河出于阗,再注入罗布泊,然后从地下潜流到积石山才出来。贞观九年(635年)唐大将李靖、李道宗(这两人,前一个就是神话中哪吒太子的父亲,后一人就是护送文成公主进藏者)统兵到吐谷浑(青海)境内,五路大军到达吐谷浑首都伏俟城(青海湖西岸),追击二千多里,灭吐谷浑(李靖很厉害,五年前就活捉过突厥颉利可汗)。军事行动之余,李靖他们“次星宿海,过柏海上,望积石山,观河源”,结论河源是星宿海。李靖以后,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曾派人考察河源所在,都认定河出青海。1999年,中科院确定河源在约古宗列渠和卡日曲。有人确定,李靖也是经过炳灵寺前往青海的。

1997年,南京大学曾有人专程考察过炳灵寺水帘洞,确信玄奘一行往天竺国求经时曾路过炳灵寺,并留住水帘洞,果真如此,也不枉当地群众传统上一直称炳灵寺一带为花果山。1998年,中日合拍电视片《西游记》在炳灵寺一带取外景,并从塔坪借来白骡,充当唐僧的白马,请炳灵寺文管所工作人员扮演妖精。不过,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玄奘是由兰州前往武威的,或者,玄奘的经行路线与刘元鼎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