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土高原地形与植被效果图

黄土高原地形与植被效果图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山地景观包含有自然科学中的正地貌及与之相关的负地貌。石灰岩山地景观,主要指岩溶地貌中的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天生桥等较为宏观的地表正地貌形态,典型形态特征是群峦叠翠,奇峰林立,石骨嶙峋。如果不是相互离立的石峰,而是基座相连的喀斯特石峰,其构成的地貌景观,地貌学中称之为峰丛。
其他山地景观_景观地貌学

以成景的物质基础作为山岳景观的分类原则,除了前面讲述过的花岗岩山岳景观、碎屑岩山岳景观之外,还有一些常见地貌类型,比如岩溶地貌景观、黄土地貌景观。类似地貌学中按成因将地貌分类,景观学中按成景物质将地貌景观分类却不那么简单,反映到景观形态上有时会与俗称、专业术语混淆。然而也并不是那么复杂,比如因石灰岩的成景形态通常不那么高大、雄伟,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大片分布,习惯上称之为石灰岩山地——物质基础来自于自然科学,景观形态的称谓却源自语言习惯。

山地景观包含有自然科学中的正地貌及与之相关的负地貌。但为了强调景观的形态特征与分类系统的完整性,本章只讲述山地景观作为“山”的一面,将与之相关的峡谷、盆地、平原留到后面的章节。

一、石灰岩山地景观

石灰岩地貌,通常又称岩溶地貌,外文称之为Karst(即音译之后的“喀斯特”),是指由可溶性岩石构成的地貌。可溶性岩石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硬石膏和盐岩。经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溶蚀、改造,可形成特殊的岩溶地表形态和地下洞穴,即可分为地表景观和地下景观。

石灰岩山地景观,主要指岩溶地貌中的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天生桥等较为宏观的地表正地貌形态,典型形态特征是群峦叠翠,奇峰林立,石骨嶙峋。岩溶地貌的地下景观和一些中微观形态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比如溶洞、岩溶泉、地下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以及岩石表面极富科学内涵的溶痕、溶沟等。

溶痕,是指由水的溶蚀作用导致可溶性岩石表面形成的细小沟道和凹坑形态。溶痕景观是揭示水对岩石产生溶蚀作用的直接证据。如果水沿着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和侵蚀,在岩石表面形成槽状形态,则称之为溶沟景观(图5-48)。

图5-48 溶痕(左图)与溶沟(右图)景观(刘超摄)

石芽,溶沟之间相对凸起的芽状岩体,称为石芽景观。就像石头发芽刚从地里长出来的形态(图5-49)。有些长得比较特别,形成旅游猎奇的重要载体——象形石,如贵州思南石林景区的伏虎石(图5-50)。

石柱景观,又称柱状喀斯特,主要指沿碳酸盐岩垂直裂隙进行溶蚀、侵蚀而成,高度大于柱体直径,高差一般大于5m的柱状体景观(图5-51)。

石林景观,特指碳酸盐岩经溶蚀作用,形成相对高度大于5m的各种柱体形态,或连体丛生,或离立成群,远望如林的一种特殊岩溶地貌景观。就像成片石芽长高了,形成了石林(图5-52)。

景观形态上的“石林”,并不是地貌学专业术语所专指的喀斯特石林,还包括其他成因、不同岩石类型的石质“森林”,甚至土质“森林”,比如砂岩石林、砂砾岩石林(图5-53)、土状石林等。

峰林,地貌学上特指由相互离立的塔状、锥状碳酸盐岩石峰组合而成的地貌。按其所处区域地形特征可分为平原型峰林景观和谷地型峰林景观(图5-54)。如果不是相互离立的石峰,而是基座相连的喀斯特石峰,其构成的地貌景观,地貌学中称之为峰丛(图5-55)。

图5-49 石芽景观——四川兴文石[6]

图5-50 石芽景观——贵州思南伏虎石(刘超摄)

图5-51 云南路南石林中的柱状喀斯特景观(据陈安泽,2013)

图5-52 云南路南喀斯特石林(苏攀达摄)

图5-53 甘肃景泰砂砾岩石林景观(黄河石林景区)

图5-54 广西桂林(张晶摄):左图,平原型喀斯特峰林;右图,谷地型喀斯特峰林

图5-55 峰丛景观:左图,四川宜宾;右图,贵州思南(刘超摄)

孤峰,岩溶地貌的典型地貌之一,是一种兀立在岩溶平原或河谷盆地上的孤立的石峰(图5-56)。垂直落差较小,形态更为矮小、低缓的又称之为残丘或馒头山(图5-57)。

图5-56 孤峰景观——桂林伏波山(杨洋摄)

图5-57 残丘景观——贵州思南(刘超摄)

天生桥是溶蚀与崩塌共同作用的产物,形态如“桥”但非人力所为,故称为天生桥。地下河的顶部崩塌后,残留的顶板仍然横跨原河谷两岸,形成两端飞跨、中间悬空的地貌形态,即为天生桥景观(图5-58)。如果河谷已不存在或高悬于山体上部,景观上又形象地称之为穿洞(图5-59)。

图5-58 天生桥景观——六盘水金盆

图5-59 岩溶穿洞景观——广西阳朔月亮山

二、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地貌景观,是指黄土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的总称。黄土地貌景观在形态上主要有塬、墚、峁、沟,以及黄土柱、坪、碟、墙、洞、穴等地貌景观。

黄土塬,是黄土堆积地貌景观之一。其表面平坦、周边被沟谷切割,是形似条桌的高地景观,俗称“塬”(图5-60)。

图5-60 黄土塬景观:左图,陕北洛川;右图,陇东董志塬

黄土墚,是黄土堆积地貌景观之一。一种平行沟谷间的长条形高地,似一条条巨龙盘踞在黄土海洋之上。它往往由残塬进一步被侵蚀切割形成,墚的两侧沟谷顶部由于溯源侵蚀,几乎将墚脊切穿,形成非常狭隘的鞍部(图5-61)。

黄土峁,是黄土堆积地貌景观之一。一种由黄土组成,外形似馒头的孤立圆顶山丘,似颗颗珍珠镶嵌于黄土高原之中,周围深切的沟谷恰似铧犁切开了黄土地(图5-62)。

黄土切沟,是发育在黄土墚、黄土峁坡面上的一种中小型地貌景观。由众多流水侵蚀沟构成(图5-63)。

黄土悬沟,是指悬挂在黄土墚上十分陡峭的半圆筒状小沟。黄土塬和黄土墚上的地面流水,坡地漫流汇集到边缘陡崖处,然后在陡峭谷坡上迅速倾跌,对黄土陡坡产生强烈地垂向冲蚀,逐渐形成了黄土悬沟(图5-64)。

图5-61 黄土墚景观——陕西延安(据陈安泽,2013)

图5-62 黄土峁景观——陕西白于山[7]

图5-63 黄土墚及黄土切沟景观(据陈安泽,2013)

黄土冲沟,为暂时性线状水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沟谷(图5-65)。以沟深、壁陡、溯源侵蚀作用显著为特征。深度一般由数米到十几米,长度由数百米到数千米。冲沟底部狭窄,横剖面呈“V”字形,沟壁陡峭,沟床比降大。流水侵蚀将地面切割成一条条沟壑,体现出外力地质作用之“强悍”。

黄土一线天,是黄土地区的一种沟壁垂直、沟底狭窄的沟谷景观。在沟底仰望,天空如一线,故为一线天景观。

黄土柱,是黄土侵蚀地貌景观之一。流水沿垂直节理侵蚀、溶蚀残留的柱状体而构成的景观(图5-66)。

黄土陷穴,是黄土塌陷景观之一。黄土碟进一步发展、沉陷,形成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形态,即成为黄土陷穴景观。如果两个陷穴之间地下水流侵蚀贯通,就可能形成桥状,或拱门状的地貌景观——黄土桥(黄土拱门)(图5-67)。

图5-64 黄土悬沟景观(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图5-65 黄土冲沟景观(洛川张新宁摄)

图5-66 黄土柱景观(洛川张新宁摄)

图5-67 黄土桥(拱门)景观(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三、火山地貌景观及火山岩山地景观

火山地貌景观(Volcano Landscape)是火山活动现象和火山活动过程留下的地貌遗迹的统称。

火山是地壳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历史演化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在喷发活动中的活火山,暂时间断活动的休眠火山,以及地质时期活动以后不再喷发的死火山,都形成大量的自然奇观,即火山(及火山岩)地貌景观。

火山奇观是旅游者喜爱的胜景。遥观活火山喷出的通红火柱,定然能得到惊心动魄的快感。静静欣赏休眠火山或死火山所造成的景物,如锥形匀称的火山锥,漏斗状的火山口,碧波荡漾的火口湖,覆盖在地面的熔岩流,还有散落的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砂和火山灰等,也都别有情趣。我国火山地貌景观的代表性景区有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

火山口景观(Crater Landscape),指火山通道上部、火山熔岩等喷出物的喷出口,以及由喷出物堆积在地面上形成的环形坑状、漏斗状的地貌景观(图5-68)。形态上大下小,一般位于火山锥顶端。积水后成为火山口湖(图5-69)。

图5-68 海口马鞍岭火山口群

图5-69 吉林龙湾火山湖

如果火山口没有火山堆,只是略有外倾、平缓而宽阔状的地形,地貌学上称之为玛珥式火山口。其形态、特点是火口宽,火口边缘低缓、平坦,我们称之为低平火山口景观(图5-70)。

火山锥景观,火山喷出物在火山口附近堆积而成的锥状山体(图5-71)。

图5-70 海口低平火山口景观

图5-71 新西兰奥克兰火山锥景观[8]

火山口中未喷溢、没有固结的类似湖泊状的岩浆体,称为熔岩湖或岩浆湖。喷发出或溢出流动的形态像河流的熔岩流,称为熔岩河(图5-72)。当火山喷发停止后,熔岩流补给减少,活动也就逐渐趋于停止,于是便形成一条低洼的长形沟槽,这就是保留下来的熔岩河地质遗迹——熔岩河道。熔岩湖、熔岩河等流体状熔岩景观多出现在宁静式喷发的火山口中。熔岩湖的存在使人更容易了解火山熔浆的来源和状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火山喷气碟,是一种圆形碟状的熔岩坑景观(图5-73)。由间歇性蒸气喷发,带出少量熔岩而成。如果每次气体喷出就伴随有一些熔浆外溢,在喷出口处层层相叠,形成叠瓦状熔岩构造,即喷气锥(图5-74)。喷气碟是喷气锥的雏形,它们都是火山微地貌中的顶级珍品,目前只在中国五大连池有发现,是世界级的地质遗产

图5-72 五大连池:熔岩河景观(据陈安泽,2013)

图5-73 火山喷气碟景观
(据陈安泽,2013)

图5-74 火山喷气锥景观
(据陈安泽,2013)

绳状熔岩景观,熔岩流冷却固化后外貌呈波状、绳状形态的遗迹景观。根据绳状体形态、突出方向和交切关系可以判别熔岩流动的方向和流动的先后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如图5-75所示,可以判断原熔岩是从左向右流动的。

熔岩隧道景观,是指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管状通道,形态类似隧道的岩洞景观(图5-76)。熔岩流的表面由于遇冷先冷却而形成一个固态外壳,但内部仍保持熔融状态继续流动,当处于熔融状态的核部被排空,遗留下来的就是管状空洞,其状如隧道,即熔岩隧道景观。

火山喷发出的物质除了熔岩之外,还有火山灰、火山泥、火山弹等碎屑物质。在火山的固态及液态喷出物中,火山灰的量最多,分布最广,它们常呈深灰、黄、白等颜色(图5-77)。火山灰堆积、固结成岩后即为凝灰岩

火山碎屑物质与水混合后,形成火山泥(图5-78)。火山泥流景观有三种成因:其一,火山碎屑物进入河流,顺着河道形成火山泥流;其二,火山喷发的碎屑物经过火口湖,喷出泥状物质,在坡面或低洼处形成泥流景观;其三,火山喷发后覆盖在火山斜坡上的碎屑物,遇到雨水冲刷,顺坡形成火山泥流景观。火山泥含有某些医疗保健性的元素,可以开发为保健和生活产品。如五大连池火山泥已开发成一系列商品和旅游产品,包括精华营养面膜、洁面乳、洗发乳、火山泥美容霜、火山泥疗旅游项目等。

图5-75 五大连池:绳状熔岩景观
(据陈安泽,2013)

图5-76 五大连池:熔岩隧道景观[9]

图5-77 火山喷发火山灰景观(据昵图网,2012)

图5-78 泥火山景观[10]

图5-79 海南洋浦(张晶摄):左图,火山弹;右图,火山弹凿刻出的晒盐池

火山喷发时熔岩被抛到空中,在快速旋转飞行过程中经迅速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团块叫作火山弹(图5-79)。形态多样,包括面包状、纺锤形、椭球形、梨形、麻花形、流弹形等。

火山岩崩塌洞穴景观,是指火山岩经断裂、节理的裂开、重力崩塌,出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洞穴,构成火山岩崩塌洞地貌景观。其中有呈平卧状洞穴、直立洞穴、倾斜洞穴、叠石洞(图5-80)等。

火山岩叠嶂地貌景观,指由多次溢出的流纹岩层叠加而成的巨厚流纹岩层,复经断裂崩解形成的陡崖,构成的地貌景观,形如屏障围墙(图5-81)。

火山石门地貌景观,是指两崖对峙形成天然的门状景观。它是在叠嶂的基础之上,沿断裂节理切割,岩块崩落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火山岩天生桥景观,是指天生桥两端与山体地面连接,中间悬空的拱桥地貌景观。如雁荡山流纹岩“仙桥”(图5-82),桥长37m,宽8m,桥孔深20~25m。

图5-80 福建佛子山火山岩崩塌叠石洞(刘超摄)

图5-81 火山岩叠嶂地貌景观——浙江雁荡山

图5-82 火山岩天生桥景观——浙江雁荡山
(据陈安泽,2013)

课后习题

1.什么是山岳景观?

2.山岳景观如何分类,分别包括哪些岩石类型?

3.如何描述山岳景观的形态美?

4.山岳景观审美理论中如何体现科学美?

5.举例说明如何欣赏山岳景观。

【注释】

[1]地质公园之家.花岗岩类地貌景观.[2015-10-22].http:∥www.geoparkhome.com/detail.aspx?node=346&id=2200.

[2]地质公园之家.花岗岩类地貌景观.[2015-10-22].http:∥www.geoparkhome.com/detail.aspx?node=346&id=2200.

[3]天水麦积山.[2015-10-22].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09/12/011268196.shtml.

[4]石家庄嶂石岩.[2015-10-22].http:∥www.tourunion.com/spot/jd/1963.htm.

[5]陆良彩色沙林风景区.[2015-10-22].http:∥www.dmqj.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0&id=9.

[6]3487旅游网.推荐“兴文石海·打造优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2015-10-22].http:∥www.3487.com/html/42/17199/.

[7]中央电化教育馆.黄土高原的黄土峁1.[2015-10-22].http:∥n1.eduyun.cn/index.php?r=portal/resources/resourceView&productcode=PD000123674.

[8]奥克兰火山锥.[2015-10-22].http:∥www.hfht.ah.cn/f/uilefsbnx.html.

[9]探寻地下熔岩洞的秘密.[2015-10-22].http:∥hlj.sina.com.cn/travel/wzlj/2011-12-17/1488.html.

[10]昵图网.唯美火山喷发图片.[2015-10-22].http:∥www.nipic.com/show/7131413.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