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变暖大量的二氧化碳问题

全球变暖大量的二氧化碳问题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全球变暖——大量热空气?毫无疑问,地球正在快速变暖,气候学家对此鲜有异议。他们争论的问题在于,人类眼下正在经历的地球变暖只是简单地反映了近来全球温度的自然变化趋势,还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为污染所致。这种“遮蔽效应”,时下称为全球变暗,可能意味着温度将比预测值有更大的上升,情况十分不利。
全球变暖_大量热空气_全球灾变与世界末

第二章
全球变暖——大量热空气?

争论的问题

全球变暖涉及的问题绝不仅限于更加炎热的夏季、冬季洪涝、牛排放废气〔1〕等现象。毫无疑问,地球正在快速变暖,气候学家对此鲜有异议。他们争论的问题在于,人类眼下正在经历的地球变暖只是简单地反映了近来全球温度的自然变化趋势,还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为污染所致。这种争论至少在某些圈子中一直被描述为两大旗鼓相当的学术流派之间的论战,但事实绝非如此,这样描述也是极不负责任的。预测气候变化非常困难,这就是为什么预测未来温度上升和海平面变化的模型一直都在改进,但是,现有证据是无可辩驳的:人类活动正在导致现阶段的地球变暖。

尽管少数标新立异的科学家、石油公司的辩护者、世界头号污染国家的首脑对此各持己见,但是,那些掌握大量事实依据者已经达成主流共识,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的情况将更加严重。令人惊讶的是,还有人在故意贬低和掩盖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我看来,最近出现的一位就是自欺欺人的丹麦统计学家比约恩·隆伯格(Bjorn Lomborg)。在其著作《持疑的环保论者》中,隆伯格贬低了全球变暖问题及其对未来的影响,同时,通过片面引用科学研究结果,得出天下太平的结论。如果你恰好翻过他的书,被书中传达的和谐、无须作为的信息所迷惑,误以为天下太平,那么请允许我用一些相关事实将你带回现实。

过去70年中,地球比上个千年的任何时候都要热,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年间,地球变暖在急剧加速。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听过长辈追忆过去——那时的夏天更热,天空更蓝。然而气象记录表明,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事实上,1980年以来曾出现过19个最热的年份,而90年代后期,全球各地都出现了温度最高的年份。与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90%的年份相比,现在的地球更热,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将比过去15万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高。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升温趋势不只是简单的气候变化,但也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太阳辐射变化所致,尽管我们不否认后者对气候变化的确有重大影响。升温趋势是两个世纪以来环境污染的结果,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其他温室气体像隔热毯一样将地球裹住。自18世纪后期,人类开始在地球上从事一项宏大的实验,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不幸的是,对我们人类而言,这个实验已经失控,由于其固有的惯性,我们不可能马上停止,只能减缓速度。即使我们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目前的水平,大气温度和海平面在未来好几百年内仍会持续升高。我们是下决心去解决问题,还是回避并最终接受惩罚,这是当今时代的大问题。还是让我们去实验室看看情况如何。

宏大的全球变暖实验

通过研究极地冰芯样品,我们得知在蒸汽的嘶嘶声和金属的碰撞声宣告了工业化的来临以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自上次冰期末冰川消退后一直保持同一水平。但是,自从前工业化时期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了30%,与此同时,其他温室气体浓度也显著增加,特别是甲烷和氮氧化物。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至少比过去42万年中的浓度高,也许过去2,000万年的历史中也没有出现过超过当前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也是空前的,上个世纪的增长速度至少比过去两万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快。氯氟烃(CFC)和氢氟烃(HFC)〔2〕等其他污染气体是20世纪的产物,在几个世纪前的大气中还没有出现。随着这些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的积累,它们几乎就像温室气体一样,使得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球表面但无法再次返回外层空间。事实上,地球大气在过去几十亿年一直如此,通过温室效应调节地球温度的涨落,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大大增强了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在上个世纪绝大部分时间内一直在逐渐变暖。

alt

图5 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

然而,气象机制非常复杂,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全球温度,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影响。太阳的出射辐射就是因素之一,它也会随时间变化,在把升温趋势完全归因于人造温室气体的积累之前,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太阳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周期——为11年,在此周期内,太阳出射辐射变化大约为0.1%。另外,太阳辐射还存在几百年到几万年的周期变化,这些长周期变化可能对调节地球大气温度起到重要作用,在最近几百年,它们降低或者掩盖了人类活动产生的气体所带来的影响。正如我在第四章中要谈到的,火山喷发对地球气候也有重要影响。详细情况可能有些复杂,但总体来说就是大型火山喷发将大量二氧化硫和其他硫化物气体注入大气平流层,使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起到显著的冷却作用。1982年埃尔奇琼火山(墨西哥)爆发和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菲律宾)爆发后,全球温度显著降低,虽然时间不长。有时候,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的共同作用会产生更长期的气候变化。例如,太阳辐射减弱和火山活动增强使中古时代地球温度骤减,气候学家称这一时期为小冰期。小冰期大约从公元1450年持续到19世纪末,在这期间,伦敦泰晤士河曾经冻结,世界其他很多地方也出现了严冬。

要确切地描述过去1,000年内全球温度变化是困难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距今几百年以前的记录不可靠。更复杂的原因在于:虽然世界某些地方在逐渐变暖,但其他地方可能逐渐变冷。那些反对人类活动引发全球变暖这一观点的人至今还在引用一个证据,即全球温度在1946年至1975年间显著变冷,因此,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必定导致全球变暖的观点并不正确。然而,对这一时期资料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尽管北半球的多数地区明显变冷,南半球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在显著变暖。实际上,虽然这一时期的整体温度略有下降,但这只是硫化物气体造成的“遮蔽效应”〔3〕掩盖了变暖趋势,这些硫化物气体源于火山喷发和没有清洁大气法约束时期的重工业。这种“遮蔽效应”,时下称为全球变暗,可能意味着温度将比预测值有更大的上升,情况十分不利。不管怎样,尽管存在全球变暗,仪器观测资料仍表明自1861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温度一直在不断攀升。资料还显示20世纪90年代是19世纪中期以来最热的10年,而1998年是这10年中最热的年份。2003年夏季,人们深刻体会到了全球变暖的真实性,欧洲大陆破纪录的普遍高温使3.5万人死于酷热。

alt

图6 历史温度变化:(a)过去1,000年(b)过去140年

如果说我们设计宏大的实验是为了使地球更热,那么目前看来,我们可以击掌相庆、高枕无忧了,实验会自动进行,温度会继续上升,出人意料的结果会越来越多。然而,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实际上,直到最近几十年,我们才开始从这些角度思考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宏大实验正是人类贪图更多增长、更多物质、更多财富的副产品。很显然,我们一直在扰乱地球的自然运行,虽然我们不愿承认。既然如此,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结束实验。然而,由于政府行动拖拖拉拉、反对减缓全球变暖提案的既得利益集团将科学界搅成了一潭浑水,现在已经批准的《京都议定书》〔4〕(the Kyoto Protocol)远远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即在2008–2012年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低于1990年排放水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拒绝签署该议定书,或是连削减一点点排放量的要求都做不到。只有排放量削减60%,大气中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浓度才能真正减少。如此看来,要有效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前景堪忧。

气候系统就像一艘超级油轮,在转向时其固有的惯性将继续发挥作用,即使我们已经醒悟,并在未来几年大幅减少排放量,温度和海平面高度仍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继续上升。因此,人类似乎注定要面对巨大的环境变化,有些可能变好,多数则可能恶化。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后代将会看到一个非常不同的地球。

温室地球

到公元2100年,地球气温不仅会更高,而且会出现许多极端天气现象,这些变化足以使至少数十亿人的生活更艰难。被许多人看作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模式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脆弱性的加剧已经导致气象灾害大幅增加。国际红十字协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在《2004年世界灾害报告》中披露,每年由于风暴、洪水、山体滑坡和干旱引起的灾害次数已经从1996年前的约200次攀升至21世纪头几年的700多次。几乎人人都认为情况不会好转,只会越来越糟。

地势低洼的沿海地区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暴雨的袭击,这意味着致命的洪水不再是偶发事件,而是成为了一种常态。与此相反,连年缺雨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人被饿死,使非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区陷入干旱和由此引发的饥荒。2005年的夏季,创纪录的季风降雨引发了印度孟买的洪灾,导致1,000多人死亡,与此同时,长期的干旱使非洲西部国家尼日尔的400万人陷入饥荒,其中100万人为儿童。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能的一种天气模式。随着海温升高,特别是在热带引发更多更大的风暴,地球可能会变成一个狂风肆虐的地方。我会在以后的章节继续讨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多种灾害,这里先看看对未来100年内气温升高的最新预测,毕竟它是引发本世纪及未来巨大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

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关于全球变暖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三卷共2,600页。IPCC于1988年成立,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其任务是利用现有的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出科学建议并达成共识。共识是这里的关键词。1,00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报告的撰写或审查,排除了那些非理性的怀疑论者、永恒的乐观者、或者彻头彻尾的权谋论者,其有效性几乎没有任何疑问。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可以汇总成几句话:“第二次评估报告中谈到的情况将会恶化,而且事实绝不仅是这样。实际情况会更糟”。

我们看看该专门委员会如何看待气温上升。在上个世纪,全球气温上升了0.6℃。到2100年,按照IPCC的最坏预测,气温将比现在上升6℃,甚至平均预测结果也会上升4℃。如果还不够清楚,那么想想看,全冰期与当前气候的温差也就4℃到5℃。这两种气候之间的变迁涉及到地球环境的重大变化,既包括气候和天气,也包括动植物。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预计,冰期过后的温度上升幅度将再次加倍,我们将经历同样剧烈的变化。然而,这一次有两个重要的区别:一、地球必须保障65亿人的衣食住行,而不是几百万人;二、虽然温度上升幅度相近,但这一次只用了100年,而不是几千年。如此剧烈的全球温度上升所产生的后果大多是明显的,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太明显的后果。已经饱受煎熬的极地区域和长年冰封的山区还将继续为温度上升付出惨重的代价。在过去100年中,全世界的山地冰川大幅后退,自20世纪50年代起,北极冰厚度开始大幅度变薄,致使2000年夏季北极没有结冰。更严重的是,春季和夏季的北极海冰范围比40年前减少了10%到15%,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湖泊和河流的冰在春季就开始融化,比一个世纪前提早两个星期。北半球春季雪盖数量已经比1966到1986年间的平均值减少了10%,IPCC预测,到2100年,北半球的极地和山区温度将比现在高8℃。在2004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浓度是百万分之380(380ppm)。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即使我们努力使其浓度稳定在450ppm,到2300年以后,气温仍将缓慢上升。

冰雪融化急剧加速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验潮站数据表明,全球海平面在20世纪内上升了10到20厘米,在未来100年内还会加速,预计将上升40厘米,到2100年甚至会超过80厘米。大多数最新预测到的海平面上升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一是海洋温度上升引起的水体热膨胀,二是山地冰川快速融化而导致的水量增加。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格陵兰和南极洲冰原可能会出现灾难性融化,这将在沿海地区引发可怕的后果。根据IPCC的报告,最坏的情况是格陵兰冰原不久将会消失,到3000年,海平面将因此上升6米。更令人担心的是,尽管巨大的西部南极洲冰原(WAIS)目前还算稳定,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气候大幅变暖可能导致这些冰原的永久分解和消失。WAIS在未来200年内崩塌和融化的几率高达5%。一旦格陵兰冰原或WAIS完全融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沿海城市都将被淹没。即使上述的冰原融化没有发生,未来100年内的海平面上升也将使地势低洼的国家消失。例如,海平面上升1米,印度洋的马尔代夫将被淹没,而海平面上升和地面下沉的结合则预示着孟加拉国的海平面将在50年内上升1.8米,这意味着16%的耕地将会消失,而这些耕地养活了该国13%的人口。

海岸洪水也将因为暴风巨浪而更猛烈,到2080年,预计受灾人口将上升至2亿。由于海洋对变化的响应比较缓慢,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即使我们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目前的水平,在1,00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海平面仍将持续升高。

alt

图7 从现在到2100年的年平均温度变化(单位:℃)

将任何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都归因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虽然不能说某一场风暴或洪水是由于气候变暖所致,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极端天气出现的次数在持续增多。在20世纪后半叶,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增加的百分比高达4%,天气预报中出现了更多的暴雨、洪水和风暴。现有的气候特征可能将更加突出,湿润的地区将更加湿润,干燥地区将遭受长期持久的干旱。北欧和英国于是会遭遇更多的洪水,而北非沙漠将向南欧延伸,澳大利亚开始受到烈日的炙烤。大西洋“飓风带”在下半个世纪会更频繁地活动。200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过去30年中,热带气旋的破坏力增加了一倍,文章同时预测,在未来几年,与其他地区相比,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湾沿海、日本和中国香港将遭受更频繁的袭击。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人会冒险说这肯定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但是,当海面温度(SST)上升被看作是这些更强大风暴的驱动机制时,我们似乎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联系,即全球变暖意味着海洋会变暖,而海洋变暖则会导致更多更大的风暴。在过去5年中,随着大西洋热带洋面的温度上升,飓风发生的频率增加了一倍。同时,风暴变得更强劲,持续风速超过175公里/小时的飓风增加了2.5倍。在整个21世纪,海洋变暖的趋势将会持续,飓风带居民的前景堪忧。有风就会有浪,事实证明海浪的威力更加强大了。在英国西部和南部沿海,平均浪高大约3米,比30年前升高了1米多,而最大海浪的高度竟增加了3到10米。尽管现在还不能将这些变化直接归咎于全球变暖,但浪高的增加反映了北大西洋气候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持续变暖的全球气候系统的重整有关。海岸的进一步侵蚀已经危害到了英国许多裸露的海岸线,而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数目增加无疑将加重这种局势,形势会更加严峻。

alt

图8 洪水中的新奥尔良: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的后果,是美国历史上经济损失最惨重的风暴

厄尔尼诺〔5〕(El Ni~no)事件的频发似乎也是由全球变暖所致,它是除了季节变化之外的第二大气候“信号”,它使西向信风减弱,并导致赤道暖洋流从西太平洋向东太平洋迁移,从而破坏当地的水产业,严重扰乱全球气候。这一潜在危害现象的出现频率从17世纪的每6年1次升至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每2.2年1次,全球变暖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地球持续变热,不只是海洋和大气变得越来越狂躁不安,地壳也不例外。由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等山区的温度增加,高海拔地区的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山体滑坡的次数更频繁、破坏力更大,严重威胁村庄、城镇和滑雪场的安全。由于冰雪融化导致山体稳定性减弱,瑞典出现了更多的岩崩、滑坡和泥石流事件,情况还有可能会恶化。几十亿吨岩石组成的整个山腰可能崩塌,将整个社区埋葬在瓦砾下。在过去的100到150年间,西欧诸多山脉顶峰的温度上升了1℃到2℃,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加速。例如,瑞士滑雪胜地圣莫里茨(St Moritz)所在的山区在过去15年间气温就上升了0.5℃。如果这种速度持续下去,地球上所有山脉的顶峰可能都会变得不稳定,从而使得高山地区居民的生活更困难、更危险。我的同事西蒙·戴(Simon Day)博士甚至提出,海洋火山岛上降水的持续增多可能引发大型山体滑坡,导致横扫太平洋或大西洋的大海啸。对此我们会在第四章进一步讨论。

很明显,全球变暖将使这个世界变得多灾多难,地球居民几乎无人能够幸免。实际上,情况已经开始迅速恶化,特别是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和岛屿。在20世纪90年代,暴雨和洪水导致了西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上超过40%的居民的伤亡。对于其他地势较低的西南太平洋岛国,如汤加和密克罗西尼亚,形势同样严峻。在同一时期,澳大利亚受到自然灾害袭击的人口比例为1∶12,美国为1∶200,英国为1∶2000。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在新千年的第一年,以洪水、暴雨和干旱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影响了2亿多人,占地球人口的1/3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而全球变暖效应还没有真正显现。毫无疑问,即使讨厌自然灾害,我们也只能把它看成未来几十年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而且,全球变暖的影响远不只是让地球更易受灾,其他重大而影响广泛的变化也开始显现,它们将同样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当农业、水资源、野生动物和人类健康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时,国民经济将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全球社会结构将开始瓦解。

少数国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适应这些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速度之快肯定会让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无法适应。在全球人口膨胀、收入减少和污染加剧的情况下,全球变暖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可怕的。水资源的极度短缺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即使在今天,仍有17亿人口生活的国家饮用水供给不足,占全球人口的1/3,而在短短25年内,这一数字将达到50亿,这将引起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与此同时,热带、亚热带和许多中纬度地区的农作物产量预计将会减少,从而导致荒漠化、粮食短缺和饥荒的扩散。对食物和水资源的争夺会导致规模空前的经济迁徙,给世界很多地区带来动荡和冲突。

在今天的欧洲和亚洲,春季树木发芽的时间比20多年前提早了一个星期,而秋天的到来则推迟了10天。这些变化看似有益,但也会促使新虫害向温带迁移,而这些地区以前是没有这些虫害的。英国南部的某些地方现在温度很高,足以滋生传播疟疾的蚊子,白蚁也在这些地方安了家。在热带地区,受到虫媒传染病——特别是疟疾和登革热——影响的人数将大幅增加,而饮用水的缺乏将使得霍乱继续危害老人、幼童和体弱者。在城市地区,酷暑和日益严重的污染也将危害人们的健康,最严重的同样是在那些不可能有空调的贫困社区。由于全球各大洲的地面温度在本世纪末的上升幅度预计将高达8℃,现在帮助吸收温室气体的温带和热带森林届时将开始枯萎,成千上万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动物物种也会随之消失。除森林外,草场、湿地、珊瑚礁、环礁、红树沼泽地、敏感的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也将为生存和适应而挣扎,但其中许多将会消亡。我们的休闲活动也会受到影响。过度干燥的欧洲南部不仅不再适合谷物生长,对喜欢阳光的人来说也变得太过炎热,至少夏天如此。随着大多数山地冰川在本世纪末消失,降雪大幅减少,冬季运动产业也前景暗淡。从生物多样性和旅游产业的角度看,近期最为糟糕的预测结果是:所有的大型珊瑚礁将在50年内消亡,一些壮丽的自然奇观也会随着海水变暖而消失,但我们当中仍有部分人能够继续炫耀地挥霍,或者努力追求这种生活。

目前为止,我所谈到的事都正在发生,或者已经被大型的气候模型所预测。这些模型的不断升级能够更好地预报全球变暖对我们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包括我们从未想到过的情况,以及目前我们认为不大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我将在下一章详细论述其中一种情况:一个寒冷的北大西洋小岛置身高温环境时的情景。在这里,我还想提出另一种可怕的情况,即全球变暖引起的大幅度海平面变化可能引发更多的火山爆发、地震和大滑坡。不可思议吗?以往的证据表明这是很有可能的。自从1万年前的上次冰期末以来,海平面快速升高,海水的压力对大陆边缘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火山喷发、活动断层移动以及大陆架区域大的滑坡和崩塌。在后冰期时代,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大约是每年7毫米左右,如果格陵兰或者南极洲西部冰原最终因全球变暖而融化,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大致相同。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海平面需要上升多少或多快才能使这些情景重现。有趣的是,低气压天气系统过境时,仅几十厘米的海平面上升就导致了美国阿拉斯加的巴甫洛夫火山在冬季爆发。也许到那时,未来不只是变暖,而是变得灼热。我们还有其他的担心。有机碎片分解所产生的气体积累起来,在海底沉积物中形成所谓的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s)。这些水合物是固态甲烷,看起来更像水冰,其物理状态极易受温度变化影响。温度仅上升1℃就可使其从固态快速离解成气态,从而增加对周围沉积物的压力,进而导致大面积沉积物质的不稳定和崩塌。有人提出,正是这一物理过程引发了斯图雷加滑坡(Storegga Slide),即8,000年前地球持续变暖时发生在挪威南部沿海外的两大海底滑坡。崩塌引起的巨大海啸横扫苏格兰东北部,在厚厚的泥煤层中留下了沙土沉积。如果在今后几百年中,全球持续变暖,那么情况可能着实会惊心动魄起来。

是好、是坏、还是疯狂?

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无法回避全球变暖的影响,对数十亿人而言,由此产生的环境恶化将使生活异常艰难。现在想要回到从前已经太晚了,但是至少我们能够努力减轻全球变暖产生的最坏影响。问题在于:我们能够达成一个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国际共识吗?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曾给了我们希望,其目标是在2008到2012年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5.2%(低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尽管俄罗斯在2005年批准了该协议,美国政府却拒绝成为协议签约国,这意味着我们取得的进展远远不够。事实上,情况比这还糟。由于美国不批准协议,2008到2012年之前,所有工业国家的排放总量将上升大约12%,远远高于很多“一切照常”的预测结果。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而且日益恶化。美国是世界头号污染大国,其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5%,除非说服美国及其同伙澳大利亚与国际社会一起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很难出现转机。也许唯一能说服这些国家政府采取行动的方式就是:越来越强大的飓风不断袭击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海城市,或者在澳大利亚出现为期10年的干旱。但是,美国也传出了一些好消息。截至2005年8月,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等177个城市的市长已经签署了由西雅图市市长发起的《气候保护协议》,协议要求各签署城市要努力达到或超过《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目标。同月,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马萨诸塞州在内的东北部的9个州达成协议,商定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在当前水平以下,目标是到2020年将排放量减少10%。这的确是一小步,但这一步却迈向了正确的方向。

随着全球变暖持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来自“纯技术倾向”(technofix tendency)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这些旨在缓解全球变暖的提议既疯狂又荒诞——比如在太空放置巨大的反射镜来转移太阳辐射。还有更加荒谬且“天理难容”的:将一两个彗星转向,使其经过地球,利用它们的引力将地球摆动到一个距离太阳稍远的轨道上。其他的提议是经过非常认真的科学思考后提出的,如果未来局面失控,我们也许在某一时刻不得不采用。这些提议包括:把海洋当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倾泻场,用物理的方法通过管道或箱子将二氧化碳排放到深海,或者将铁屑撒入海底,促进那些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小规模的实验表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但是要通过大规模的实验来改变现状,则需要巨大的财力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努力。除非当前形势失控,否则这些都很难企及。除此之外,要说服大众舆论接受这种想法——我们要祸害海洋以修复人类对地球大气的破坏——将是一场相当大的公关活动。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要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我们大家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告别过度挥霍的社会,转向高效节能型社会,鼓励对现有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与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全球变暖将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使我们熟悉的世界走到末日。要使环境不再持续恶化,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动机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发达国家,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削减燃料消耗,投资可再生能源,更大规模地循环利用,尽可能进行本地生产,而不是把水果蔬菜从地球的另一面空运过来。也许发展中国家政府会提出抗议,对此我非常理解,但他们不必重走欧洲和北美曾经走过的粗犷型的工业化路径,理由简单合理: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不这样做,国家和民众会是最大的受害者。发展中国家现在就必须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循环使用,世界经济强国有义务支持他们朝这个方向开发。尽管《京都议定书》流产的阴影笼罩了一切,还有一个有待讨论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即在较长时间内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稳定和减少。该方案称为缩减与收敛(Contraction & Convergence),或简称C&C,这个创造性的方案由伦敦全球公共资源研究所(GCI)于1995年提出,它基于两个原则:一、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减少;二、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方法必须对所有人都公平合理。因此,C&C方案提出了人均减排概念。通过国际协议决定每年的排放量必须缩减多少,然后再将排放许可量按照不同国家人口数分配到所有国家。排放许可是可以交易的,这样,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排放量超标的国家就可以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它们的剩余指标。这一极简单的方案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它在联合国、欧洲、中国、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美国政客中都有强有力的支持者。随着气候温和时代的结束和温室地球时代的来临,我们及后代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漫长而艰苦的斗争,而C&C方案也许能使这一转变不至于那么令人绝望。

令人不安的事实

·到本世纪末,预计地球比过去15万年中的任何时期都热。

·到2100年,全球地面温度上升幅度将高达8℃以上,海平面上升幅度将高达88厘米。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能高于过去2,000万年间的任何时期。

·在2000年,全球1/30的人口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到2025年,50亿人口生活的国家将供水不足。

·在50年内,世界上所有大型珊瑚礁可能会因为海水升温而消失。

·冬季体育产业的现行形式到2100年将很可能消亡。

·西南极洲冰层在未来200年内融化的概率为5%。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全世界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将被淹没,其中包括纽约、伦敦和悉尼。

注释

〔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这些废气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2〕CFC也称为氟里昂,曾被用于冰箱、喷气机燃料和清洁溶剂等领域,这种化合物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向大气中排放该物质。HFC是CFC的替代物。

〔3〕也称“阳伞效应”:大气中的气溶胶悬浮颗粒一方面能增加行星反照率,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另一方面能作为凝结核,促使云的形成,增加云的反照率,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两方面性质都有助于地面和底层大气的温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室效应。由于北半球工业化程度较高,空气污染较南半球严重,“遮蔽效应”在该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4〕《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无此义务。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该议定书,2001年3月又单方面退出。澳大利亚则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起正式生效。

〔5〕在稳定的西向信风作用下,太平洋赤道海域出现由东向西的暖洋流,使太平洋西部海域为暖水区,东部则为冷水区。厄尔尼诺事件指赤道东太平洋的持续增温现象。厄尔尼诺海流特指沿秘鲁海岸向南流动的一支暖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