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巴山区流移的区域分布

秦巴山区流移的区域分布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代对秦巴山区流移进行的多次清查中,只有成化十二年原杰主持的清查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分省区记载,其余记载中分区情况残缺,难以对流移的地理分布作出系统的分析,这里仅就成化十二年的清查结果,对以下三点加以论述、补充。
秦巴山区流移的区域分布_明清长江流域山区

四、秦巴山区流移的区域分布

关于秦巴山区流移的区域分布,有明一代的相关记载虽言及湖广、河南、陕西、四川诸省,但仍多以“荆襄流民”或“荆襄流贼”概之,至于具体分布到哪些州县,少有明文记载。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项忠大规模驱遣流移之后,曾列举出“递年流民聚集数多”且应继续封禁境内山场的州县,可供参考。所列共计47州县,其中“深山大谷,迭为唇齿”者33,“半山半地,与前(列)三十三州县邻封接壤”者14。属湖广者有远安、兴山、谷城、夷陵、上津、竹山、郧县、房县、均州、荆门、随州、当阳、宜城、襄阳、光化、京山、枣阳等18州县(有一县名字不详);属陕西者有金州、洵阳、汉阴、石泉、略阳、城固、洋县、凤县、褒城、南郑平利、洛南、镇安、蓝田、商州等15州县;属河南者有内乡、淅川、嵩县、永宁、卢氏、邓州、泌阳、镇平、南阳、鲁山、唐县等11州县;属四川者有大宁、巫山、大昌等3州县。(107)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各地流移人口数量的相关资料。

在明代对秦巴山区流移进行的多次清查中,只有成化十二年(1476年)原杰主持的清查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分省区记载(如表2-1所示),其余记载中分区情况残缺,难以对流移的地理分布作出系统的分析,这里仅就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清查结果,对以下三点加以论述、补充。

表2-1 成化十二年(1476年)清查流移分布表

img23

资料来源:原杰《处置流民疏》,《开设荆襄职官疏》,载陈子龙等《皇明经世文编》卷93、《明宪宗实录》卷160。参见万历《郧阳府志》卷30《艺文》、万历《郧台志》卷9《奏议》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