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有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见证地白塔寺,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雷台观,还有西夏碑、天梯山石窟等。继续东北流,在于家湾一带东岸汇入白塔河后,开始称为石羊河。
纪实与考证_甘肃江河地理名录

第二节 纪实与考证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东端,源头为毛毛山、乌鞘岭和冷龙岭,流域像8个树枝的一棵树型,流程短小,每条长约40~60公里,水质优良。山岭高大雄伟,群峰错落,水流曲折蜿蜒绕行在高山峡谷和森林草甸地带。山区4000米以上有终年积雪和少量冰川,有原始森林水源涵养区,分布有皇城滩,毛藏滩,祁连,东、西大滩草原地带及山间盆地。山区有裕固族、藏、蒙、满、土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军马养殖场地,是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牧业重要养殖基地。沿山有天梯山石窟,汉代墓群和世界白牦牛唯一养殖产地。出山口和山区建有东大河、西大河、西营、南营、黄羊、曹家湖和大靖峡等水库和水电站等工程,中游是山前平原绿洲区是流域经济文化发达区和人口居住密集区,武威城市人口约40万,金昌市25万多人。

img160

石羊河流域位于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东端,长廊古道、戈壁荒漠、水系绿洲、森林草原、高山冰川是流域色彩斑斓的自然画面。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曾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而闻名于世。有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有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见证地白塔寺,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雷台观,还有西夏碑、天梯山石窟等。一批重要文化遗产是流域一大自然景观,世界镍都和白牦牛唯一生产地,都在流域内。

石羊河流域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远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频繁活动。早在2100多年前大禹疏导九川就有“原隰厎绩,至于潴野”从记述。四千多年前的居民,已有房屋、石锄、石镰等农具,说明那时已经有了农业。春秋战国前为羌族祖先西戎游牧地区,秦时为月氏所占,公元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击败月氏占领河西,武威为休屠王所据。秦以前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耕则兴于汉,盛于唐,种植业与畜牧业,久盛不衰。西汉武帝统一河西后,加强边防,开始移民实地,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开渠灌溉,发展生产。《史记·河渠书》载:“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塑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西晋后期凉州制史张轨设武兴郡,安置流民浚河开渠,引水灌田,发展农业。唐时,郭元振为凉州都督时,在凉州拓疆土、置屯田、兴水利,发展农牧生产。还推广耦犁(双铧犁)提高耕作效率。此后经各朝都有开发业绩,使流域水资源利用范围更趋扩大和深入。除建有一定工程措施外,还建立了一定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协调上下游之间用水矛盾。在明正德二年(1507年)北沙河下游的三岔、蔡旗等堡告准,每年五月初一起,由上游向下游放水七昼夜,这是石羊河文字记载最早的一起由官府调解的用水事件。

狭义的石羊河是指石羊河水系的主干流(六河水系),东起古浪河西至东大河之间山区河流及其下游泉水河流汇流后的河段。山区河流为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等6条河流及其间浅山区细小支流。山区河流进入武威盆地被引灌或沿河床渗漏,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水转换,于盆地北缘细土平原一带以泉水形式出露,形成的泉水河依次有红水河、白塔河、杨家坝河、清水河、南沙河、北沙河等,再汇集后形成石羊河。

杨家坝和清水河两条泉水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分别绕过武威城的东、西两面向东北流,在城北的孟家柳湾以下汇合,形成红柳湾河。继续东北流,在于家湾一带东岸汇入白塔河后,开始称为石羊河。继续东北流,在凉州区四坝乡三岔一带先后从西岸纳入南沙河、北沙河(干河)后进入民勤县界,在民勤蔡旗堡南花寨子处,东岸又纳入了红水河,称为石羊大河,向北东流至红崖山山口。

据史料记载:石羊河在红崖山南部注入武始泽,过红崖山在民勤境内分为东西二支,东支为大东河(也称内河),是在南河口向西的分支,北流注入白亭海,是近代民勤县的人工河,修建水库后改建成跃进总干渠,长约100公里。西支为大西河,也称外河,最后注入青土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