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概念股一览表

循环经济概念股一览表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次会议大大促进了新一代工业革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德国在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中提出的。作为一个系统,循环经济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随着认识的提高而不断趋于完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划成一个大系统,划定边界条件,考虑到系统内外的交流,通过系统内部
循环经济理论_基于循环经济的区

2.4.1 循环经济理论

(1)循环经济的提出与界定。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明确指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这是人类反思现行生产模式的开始。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K.Boulding)在他的文章《Earth as A Spaceship》以及《Economics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中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指出目前人类经济发展采取的单向流动线性模式,由于可利用资源及环境承受力的限制,人类的资源消耗率始终高于资源的再生率,最终必然引发资源危机,地球将像一艘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宇宙飞船一样,由于能源的最终枯竭而走向毁灭,而延长这一毁灭过程的唯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循环使用现有的资源。尽管鲍尔丁没有直接使用循环经济一词,但其所包含的思想却是显而易见的,这标志着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的诞生,启发了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为,主张实现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步确定。1987年,联合国通过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的一份关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的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文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1991年IUCN等共同发表了题为《保护地球》的报告,也给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又使生活保持在支持生态系统的能力之内”。后来,世界银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的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个定义——“把发展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谨慎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它能加强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够导致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维系”。2002年8月底至9月初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新的宣言。这次会议大大促进了新一代工业革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循环经济就像雨后春笋般在经济界掀起了一股继可持续发展的新浪潮。

有关循环经济的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范围或不同切入点进行界定,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经济增长模式意义上来看,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生态学意义上来看,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从物质运动意义上来看,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环境保护意义上来看,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从资源再利用意义上来看,循环经济就是对资源及其废弃物,乃至对“死亡”产品的“遗体”进行综合利用的一种生产过程。

(2)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德国在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中提出的。它包括: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利用(Reuse)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简称为循环经济“3R”原则,已成为指导各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共同操作原则,“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其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表明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如表2-1所示。

表2-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img8

现在还有些学者提到“4R”的概念,如认为“4R”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Reproduce);还有人认为“4R”是在“3R”的基础上加了个再思考(Rethink);也有人提出“4R”就是“3R”加“再回收”(Recovery);也有“5R”或“6R”等。我们认为这些原则是针对某些不同层次或领域的,在本书主要讨论或应用的还是前面谈到的“3R”原则。

(3)循环经济的特点

①生态环境的弱胁迫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环境生态的依赖性强,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快速的产业发展,也将加剧资源的消耗、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占用更少的区域资源及生态、环境要素,从而使得快速的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生态、环境要素的压力大大降低。

②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性。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消耗不断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的国家或地区开始从资金制约型转为资源制约型。而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减量化投入、重复性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

③发展的动态特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看做是一定的系统,因此循环经济也可被看做系统,称为循环经济系统。循环经济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于循环经济系统来说,它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循环经济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随着认识的提高而不断趋于完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划成一个大系统,划定边界条件,考虑到系统内外的交流,通过系统内部的信息反馈、控制调节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保证生产活动、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行业行为的高标准性。循环经济要求原材料供应、生产流程、企业行为、消费行为等都要符合生态友好、环境友好的要求,从而使行业行为从原来的单一的经济标准,转变为经济标准、生态标准、环境标准并重,并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确保行业行为高标准的实现。

⑤产业发展的强持续性。在资源环境生态要素占用成本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将更具备竞争优势,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企业或行业存在技术进步的内在要素,这样就会更有效地推进循环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⑥经济发展的强带动性。循环型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而且产业之间及内部的关联性也将增强,从而推进了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例如循环型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对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乃至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有效的带动作用,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并有效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

⑦产业增长的强集聚性。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在一定层次上带来区域产业结构的重组与优化,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高、生态环境胁迫性弱的产业部门的集聚,这将更有效地推进循环经济以及循环型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⑧法规政策的依赖特性。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保障措施。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较高的公众参与意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立法来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及综合利用是国际社会通常采用的方法。

⑨科学技术的支撑特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来支撑。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主要是环境无害化技术(EnvironmentSound Technology),其主要特征是减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对废旧物品进行了回收和综合利用,并对残余的废弃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置。

⑩各行业发展的协调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认同,清洁生产的大力推广及ISO14000认证的逐步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已逐步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且对各行各业的协调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循环经济理论具有极大适应性,其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涵盖了工业、农业等生产和社会消费各行各业。

(4)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方式转移到循环经济方式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这些因素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在的驱动因素和外部约束因素的推动,如图2-3所示。

img9

图2-3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①内驱因素

内在的驱动因素是区域系统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和战略机遇。主要包括有以下四种因素,这四种因素拉动了区域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方式向循环经济方式的转移。

ⅰ.利润。区域循环经济系统是企业的共生系统,它的运行主体是企业,而企业都是最大利润的追随者,“有利可图”才是企业建立共生关系首要考虑的条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资源开采的条件日益变差,资源价格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比价不断趋于上升,对加工型企业的利润形成挤压。国外的著名学者Gert1er(1995)、Lowe(1996)、Schwarz and Staining(1997)、Peck and Associates(1998)、Korhonen(1999)等人的研究表明:用回收的废物代替原材料能够显著地降低公司的成本。循环经济系统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凭借其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营销方法,可以使原材料的利用效率提高的同时,对污染物进行重新利用,从而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加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增加。所以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例如,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引起水价大幅度上升,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水成本已经低于自来水价格。因此,很多企业中,包括宾馆饭店,都开始回收利用废水资源,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降低水成本。

ⅱ.技术。技术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智力因素,是系统向高层次不断跃迁的决定力量,是区域循环经济系统中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和最终决定因子。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和优化最终是受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提高来推动的。传统的技术建立在对资源的无偿、掠夺性消耗之上,结果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对资源的消耗量增大,而且常常造成新的污染源。而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充分考虑到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转换过程,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发强度,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进经济效益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等,而且还能不断发展和创新产品设计、清洁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ⅲ.产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引起了资源的争夺和污染的叠加,不仅使得资源成本增加,环境生态承载力较重,而且导致区域内的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于是就迫使区域内的企业利用循环经济进行区域内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让废弃物再资源化。而循环经济的前提是规模经济(齐建国,2008),只有在产业集聚区内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才有利用循环经济的可能。因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目标,即追求单位产出成本消耗最小化或一定成本产量最大,实现规模经济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废弃物,才有可能引进废弃物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才能降低单位再资源化的资源成本,真正获得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所以一定区域的产业集聚是引起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的内因,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ⅳ.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等。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为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范畴,不仅要同以往一样要扮演“经济人”的角色,更要扮演“社会人”的角色。因为作为一个想要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如果不谈社会责任,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那么企业就可能会面临资源匮乏甚至短缺的危机,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进行低消耗、高效率地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功效,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展示自身实力、产生广告效应的绝佳手段,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能提高企业的声誉,赢得回头客,获得公众的信赖,这些都是一些无价的无形资产,能对提高企业经营发挥长期效应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财务表现。许多跨国公司进行投资、贸易的重要前提是看合作伙伴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还有,有效的废物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与者的成本,这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因此,只有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

总之,实现了循环经济的企业和区域,运用循环利用的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水平,承担了社会责任,不仅在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而且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平台。这样的企业或区域赶超了国际和国内的标准,迎合了国际和国内的挑战,为自己寻找新的机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②外部约束因素

外部的约束因素是区域系统外对区域施加的压力或约束力,促使区域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移,主要有五个方面。

ⅰ.政府宏观战略。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国家迫在眉睫的一个战略选择。自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列入了中国最高决策层的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在日益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不断壮大,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具备了社会基础和成为国家行为的条件。2003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2]2004年9月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国家约束性的指标,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削减10%,这是一个约束性、必须完成的指标……所有这些意味着循环经济正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ⅱ.绿色理念。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企业面临着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双重竞争的局面,并且随着WTO规则的不断推广,“绿色生产、绿色意识、绿色产品”等概念逐渐深入国人心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使其面临增加环保投入的巨大压力。“绿色壁垒”对生产、包装、储运、使用等产品的全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环境限制,包括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疫、环境配额、环境许可制度等。在绿色壁垒面前,由于绿色意识的淡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落后等种种原因,许多企业在生产、加工、保鲜、包装、储运、营销等环节都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技术标准,在国际市场经常有中国产品不符合“绿色技术标准”而被退货。因此在世界崇尚“绿色”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不根据循环经济要求,树立“绿色”理念,生产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必将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

ⅲ.资源约束。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匮乏,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但整体上比较脆弱。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如果继续沿用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给企业降低成本带来巨大压力。所以面对我国这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非持续局面,就迫切要求我们走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在不断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推进资源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ⅳ.国家政策法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环保部门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不断加强环境监督和管理力度,国家制定了360多项环境标准,环境监督和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等原则,实行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排污许可制度以及一些国家级治理专项行动。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全国人大环资委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初审,标志着《循环经济法》这部有关环境的法律出台已是指日可待。所以为了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下,企业不得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

ⅴ.社会公众意识的增强。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饮用水的污染,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与流失,绿化的减少……对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社会公众来说无疑是莫大的伤害。每年都有群众因企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身心造成的伤害而与企业打官司、上访的事件发生,也有些企业因此损失惨重甚至无法经营而被迫停产。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也是社会公众一致呼吁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