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空间构成元素

城市空间构成元素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河岸、湖泊、山丘等都是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北京城市格局2.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1960年美国著名的城市设计学者凯文·林奇基于居民对城市特色环境认知规律的研究,概括出城市空间格局的五个特色要素: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和区域。但是职能的聚集也带来城市环境交通的拥挤与堵塞,导致中心环境恶化。
城市空间构成元素_环境美化

三、城市空间构成元素

(一)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的环境质量与城市土地利用紧密相关,土地利用又受自然基地特征的影响。

1.自然形体要素

img3

天津海河文化广场

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形体常常是城市特色所在。其中河岸、湖泊、山丘等都是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城市规划把城市所处的自然基地特征精心组织,就可以形成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如广西桂林“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空间,天津海河形成的文化景观空间。

不同自然气候的差异也对城市格局和土地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就可以开敞、通透,组织夏季主导风向的空间廊道,增加一些开放空间;干热地区的城市建筑(如非洲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量热风沙和强烈日照需要采取比较密实的建筑形态布局。

2.土地的综合利用

城市是人力和物力聚集的场所,现代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使用效率,要对土地进行综合的开发和使用。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尽量避免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浪费。比如我们可以重新改造利用旧建筑,把大广场改成尺度宜人的游憩场地,综合利用地上、地下、地面空间等。

(二)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物质空间的集中体现,清晰的空间格局能让人易于感知城市空间的逻辑关系,并帮助人们识别城市方位、把握城市特征。

1.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

归纳总结城市发展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四种:一是中心集结型。这种模式在城市发展中最早出现,一般把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如市政厅、教堂、广场等)置于中心,通过体量或尺度上的处理使其成为城市的视觉与心理中心[5]。今天很多城市属于这种布局模式,如成都、大连等城市。二是条带延伸型。这种格局一般沿主要道路或河流走向,串接布置建筑、绿化、道路等要素,形成一系列景观空间变化。城市的主要功能、景观、公共活动沿交通线展开,这类模式在规模不大的小城市中较为常见。三是格网型。《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体现了轴线与格网的理性结合。如老北京城、西安空间格局都利用了格网的等级关系体现向心与庄重。四是自由生长型。这种格局往往结合地形地貌,强调道路的柔和顺畅以及建筑的自由布局,一般将道路及人行路线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较为丰富的城市景观。

img4

北京城市格局

2.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

1960年美国著名的城市设计学者凯文·林奇基于居民对城市特色环境认知规律的研究,概括出城市空间格局的五个特色要素: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和区域。

路径:城市路网系统是城市环境构成的主要骨架,是城市活力之所在。城市道路应有特色:如以车行为主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应保证线型顺畅,景观与建筑要大气;而以生活性为主的支路或步行街,就应构建宜人的尺度,空间需要丰富多变。

边界:一般由河流、公路或铁路构成。对于城市外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了解他即将进入或经过的城市;对于当地居民,可以在此游憩。所以城市的边界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应注重其环境设计

节点:节点指城市路网的交汇点,或大量人流聚集的场所,如广场、车站、码头等,这些节点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所以需要注意构成节点的建筑风格、材质色彩、形体组合。比如被誉为城市“客厅”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通过钟塔、教堂、图书馆等建筑的组合,形成著名的城市特色景区。

img5

天津海河解放

标志:标志指城市中明显突出,用于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如高层建筑、重要桥梁、电视塔等,这些标志为人们提供方向感,易于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如巴黎的凯旋门,上海电视塔、天津海河多座极具特色的桥梁。

区域:指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或自然要素意义的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中心、经济开发区、历史保护片区等。城市公共中心一般是城市的行政中心或商业中心,现在还有商务中心(CBD)、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这些区域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社交、购物、办事的场所,这些区域需要在城市规划层面解决好交通、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加强中心区域的整体性、综合性、可识别性。比如北京的故宫片区、上海的陆家嘴片区、天津的五大道片区等,都有很强的整体感和可识别性。

(三)城市道路交通

游客旅行国外初次访问某个城市时,首先得到的恐怕就是城市的交通图。地图导航详细注明了道路的名称。正如著名美国品论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是旅客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志。

1.城市路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地区地价和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因[6]。为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用地的合理发展,现代的城市中心由原来的以工业、居住为主,逐渐演变为商业、金融、办公和信息服务为主的商务功能。但是职能的聚集也带来城市环境交通的拥挤与堵塞,导致中心环境恶化。

同时城市交通方式也直接影响城市的规模,马车时代的城镇发展一般较小,而目前的汽车时代,促使城市可以向外大幅度扩展。城市由原来的十几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平方公里。

2.城市道路的景观特性

城市道路的空间景观,除了比例与尺度、韵律与变化、对比与协调等视觉美学上的要求外,还具有空间领域性、空间连续性等特性。

空间领域性:城市道路作为个体生活像城市空间领域延伸的主要环节,具有一种外向导引性。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片区就形成“房、院、巷、道路、城市”对应的“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层次梯度

空间连续性:城市道路的空间连续性是人们感知城市整体意象的基础,可识别的道路应该具有连续性。道路的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色彩及道路交通环境设施等的连续性设计来实现。

3.城市道路的景观组织手法

城市规划中对道路组织的一般要求包括,道路本身应是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如对多余的视觉要素和景观的处理、道路所要求的开发高度、林荫道及要强化的道路中的自然景观;道路应使驾驶员方便识别空间方位和环境特征,如城市整体的道路设计中的景观体系和标志物的视觉参考、沿道路提供强化环境特征的景观。

(四)城市开放空间

1.开放空间的定义和职能

对于开放空间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开放空间是城市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待开发空间,它一方面可以为未来城市的再成长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场所。凯文·林奇这样描述:“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综上所述,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大众性: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非少数人享用;

开放性:不能用围墙或其他方式封闭起来;

可达性:对于人们是可以方便进入到达的。

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具备以下职能:

一是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

二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环境的永续发展;

三是完善文化、教育、游憩职能,有机组织城市外部空间,合理引导市民行为活动。

2.开放空间的特征

凯文·林奇在《开放空间的开放性》一文中曾指出,开放空间正因为它开阔的视景才强烈对比出城市最具特色的区域,它提供了巨大尺度上的连续性,从而将城市环境品质与组织做了很清晰的视觉解释。连续性是外部空间体系的基本特征,它更多地意味着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一体化联系,即自然河道、公园绿地、广场空间、水域等都可以形成连续系统。在城市尺度上,河道和主干道也可以成为主要的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

3.开放空间的设施和小品

环境设施是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完善的环境设施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避免不良气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美国著名景园建筑师劳伦斯·哈普林曾这样描述到,“在城市中,建筑群之间布满了城市生活所需的各种环境陈设,有了这些设施,城市空间才能方便使用。空间就像是包容事件发生的容器;城市则如一座舞台、一座调节活动功能的器具。如一些活动指标、临时性的棚架、指示牌以及供人休息的设施等,并且还包括了这些设计使用的舒适程度和艺术性。换句话说,它提供了这个小天地所需的一切,这都是我们经常使用和看到的小尺度构件”[7]

4.开放空间的选址与设计

在设计实践中,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往往比较注重公众的可达性、环境品质和开发的协调性,重视综合的环境效益。开放空间在城市范围内的区位选择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场地的自然特性和场地的交通条件。

场地的自然特性既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状况,也包括周边的环境影响和树、石等自然要素,具体选址时应遵循“是否适合于开发建设”的原则,比如悬崖峭壁地段就不利于开发。

场地的交通条件主要体现在场地相对于周边干道的接近度及其之间的联系路径(即可达性)上。相比较而言,临近交通干道有便捷联系的开放空间,其辐射面往往能吸引更大范围内的使用者,产生综合效益,带动整个城市公共活动。

总体来说,开放空间及其体系是人们从外部认知、体验城市空间,也是呈现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主要领域。现在,开放空间的设计需要城市规划与建筑、土木、景观等专业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政策、需要合作。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塔史尔所言:开放空间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量而在于如何设计,并处理得与开发相联系。

(五)建筑形态

1.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

建筑作为城市空间构成中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其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等均会对城市空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建筑形态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建筑形态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放空间具有密切联系。

(2)建筑形态具有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含义。

(3)建筑形态与环境一样,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4)建筑形态与人们的行为活动紧密相关。

建筑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群体时才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英国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吉伯德曾指出“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8]

2.建筑形态的设计原则

建筑形态设计总的设计原则大概有以下几点:

(1)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能否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2)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地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均应与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

(3)建筑设计还应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六)城市色彩

1.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要素,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中有突出的作用。城市色彩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从北京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到皖南民居的粉墙黛瓦,可以看出城市色彩包含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建筑是向未来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城市色彩可以辅助城市空间的形成。建筑界面作为城市空间的限定因素,可以通过形体的配合和公共空间周边的色彩协调,来建构城市空间的个性,延续城市的文脉和场所感,并承载传统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从而达到改善城市色彩、空间尺度和环境质量的目的。

2.城市色彩设计的原则

(1)城市色彩要体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美。城市色彩需从整体上把握,由于建筑群、道路、桥梁、花卉等都有自身的色彩,通过人工装饰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的关系处理,可以将各类色彩和谐地组合起来。一般城市色彩首先选择主色调,然后在不同功能区搭配辅助色调,使城市色彩在统一和变化之间取得平衡。

(2)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文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也造就了各地城市不同的色彩特征。红墙黄瓦的故宫建筑群,加上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民居,构成了北方皇城的气势,苏州的粉墙黛瓦、石板路石桥与绿树、水色构成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

(3)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气候条件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般来说,相对寒冷的北方地区,采用暖色系如红砖清水墙,有助于营造温暖的环境氛围,在相对炎热的南方地区宜采用浅色调,如白色、浅灰等。

(4)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质。不同功能的建筑场所,具有不同的空间氛围,对色彩也有不同的要求。居住建筑以恬淡、柔和、安全的色调为主,高层住宅以稳重、和谐、明朗的色调为主;金融商业办公建筑,主色调应选用稳重、大气的中性或偏冷、灰色为主的复合色;行政办公建筑主色调可采用低彩度的灰色或明度比较高的冷色。

3.城市色彩的控制引导

城市色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建筑色彩,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彩;其二是场所色彩,是与建筑色彩相互补充的环境色,包括铺地、街道设施、绿化等的色彩。

在城市色彩的设计中,首先按照城市设计的原则将城市进行特色分区,然后确定不同地区的目标定位,再利用相应的色彩控制引导方法进行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