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祠堂保护与文化礼堂建设

祠堂保护与文化礼堂建设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文化礼堂的创建。按照文化礼堂的创建要求修缮改建旧祠堂,既保护了农村祠堂,又共建了文化礼堂的设施。临安市清凉峰镇杨溪村是临安市首批“文化礼堂”建设村,村里围绕着忠孝文化,打造出了具有杨溪村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的六大功能其实也涵盖了农村祠堂的功能,保护农村祠堂,完全可以与文化礼堂创建实现功能的共享。
祠堂保护与文化礼堂建设_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与理论探索

高国富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文化复兴,在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同时,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农村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除“崇宗祀祖”之用外,还是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或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保护农村祠堂,把祠堂改造成具有先进文化内涵的文化综合体,让“旧”祠堂显现“新”成效。

为了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浙江省提出在全省行政村创建集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礼堂的创建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立足实际,整合原有礼堂、书堂、祠堂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或新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挖掘内涵,彰显特色,以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内容建设为核心,努力建设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打造成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农村祠堂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农村祠堂就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祠堂保护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可以实现共建共享。具体地说,通过政府引导、明确功能定位、明确方法途径、理顺运行管理机制,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达到共建共享,即设施的共建、功能的共享、活动的整合、人员的结合以及经费的融合。

一、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设施的共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对硬件进行整合,农村祠堂保护完全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设施的共建。

农村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厅堂高大、装修精致。许多地区的农村祠堂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而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越来越多的旧祠堂得到修缮。农村文化礼堂的创建。一是要求有一定规模的礼堂,配有舞台,满足农民群众举办文化节庆、文化仪式、文体活动以及村民议事集会等功能需求。二是建有面向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策宣讲、科学和法律知识普及、生产技能培训等的讲堂。三是建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春泥计划”室、体育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等文体活动场所。按照文化礼堂的创建要求修缮改建旧祠堂,既保护了农村祠堂,又共建了文化礼堂的设施。

临安市清凉峰镇杨溪村是临安市首批“文化礼堂”建设村,村里围绕着忠孝文化,打造出了具有杨溪村特色的“文化礼堂”。村里的孝子祠始建于明代初期,清康熙年间重建,是临安市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宗祠建筑。该建筑还曾被作为抗战医院、战备盐仓、昌化中学校舍使用。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村里把孝子祠加以修缮,增加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些内容,“两堂五廊”样样具备,而且多了份历史的厚重感,成为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家园。在杨溪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为国捐躯的英雄,吃苦耐劳的英模,一心为民的干部,敬老爱幼的婆媳、父子,勤学上进的好学生,以及爱国爱家的群众,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介绍都贴在了墙上,激励着杨溪人谨记“忠孝”二字,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功能的共享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对软件进行提升,农村祠堂保护完全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功能的共享。

祠堂是传统道德的法庭、家族的社交场所,还是办理农村婚、丧、寿、喜等事的场所,传承“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勇”的传统美德,传承先贤精神,促进邻里和睦。农村文化礼堂创建要求实现六大功能:一是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二是展示村庄形象,传承村庄文化;三是传承先贤精神,学习身边楷模;四是普及实用知识,学习先进文化;五是促进邻里和睦,凝聚党群关系;六是举办重大活动,丰富文体生活。两者功能中都有:宣扬核心价值,传承传统美德;保护传统文化,挖掘先贤事迹;开展科学教育,倡导和谐风尚;筹办红白喜事,培育文化人才。文化礼堂的六大功能其实也涵盖了农村祠堂的功能,保护农村祠堂,完全可以与文化礼堂创建实现功能的共享。

临安市岛石镇下许村“一本堂”建于1512年,2011年在保持祠堂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2012年结合本村特色,将历史悠久的祠堂文化与文化礼堂功能实现共享,集举办庆典、村史展示、便民服务、娱乐学习等功能于一体。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半山村的丁氏宗祠,既是同族人进行传统活动的千年古祠堂,也成为所有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新乐园。走进丁氏宗祠,古代皇帝御赐的牌匾还在,祭祀祖先的画像依旧,飞檐的戏台昭示着曾经的辉煌,与此相呼应,新建的图书馆、羽毛球室、棋牌室,以及“戴村镇半山村养老服务站”的建立,加上外请艺术团的文化演出,更旺了古祠堂的人气。曾任村治保主任的周松林说:“老祠堂变身文化礼堂,打球的多了,打架的少了;看书的多了,赌博的少了。”

三、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活动的整合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对载体进行设计,农村祠堂保护完全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活动的整合。

由农村祠堂的传统作用而定,祠堂的活动主要是办理婚、丧、寿、喜等事和举办祭祀等民间风俗活动。农村文化礼堂创建要求: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假日,重点开展春节祈福迎新、儿童开蒙、重阳敬老、庆祝国庆、成人仪式等文化礼仪活动;结合“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重点开展“最美浙江人”“道德模范”“好邻里”“好媳妇、好婆婆”“阳光少年”“好青年”评选等乡风文明活动;着眼于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定期开展形势政策、思想道德、实用知识、致富技能、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健康生活等教育培训活动。不难看出,祠堂的活动与文化礼堂的活动可以有效整合,也就是保护农村祠堂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可以实现活动的整合。在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管村利用破旧的章氏宗祠,投资一百余万元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安排文化讲堂、民俗礼堂活动,学习农事知识、开展道德教育,举办写对联、猜字谜、赛书画以及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活动,开展农民日用技术、政策法规培训、老年人健康教育等,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还有一些村加强“祠堂文化”建设,把书报杂志放在祠堂,将健身器材安在祠堂,让书画展览走进祠堂,让文艺团队演进祠堂,祠堂变身农村文化活动室,村民闲暇时间可以前来看书读报、舞文弄墨、健身娱乐,老祠堂改造成为农村文化礼堂后焕发出新姿,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实现文化惠民

四、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人员的结合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健全队伍建设,农村祠堂保护完全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人员的结合。

农村祠堂的管理与服务人员主要由家族人员担当,自主兴建修缮祠堂还要由专人组成监事会,为祠堂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民间习俗而工作。创建农村文化礼堂要求:村两委要明确一名村干部分工负责相关工作;要配备文化礼堂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服务;要落实好宣讲员队伍,适时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和热点问题引导;要建立文艺团队,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要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各项工作;要发挥农村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民间调解员等群众团体和队伍在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要加强交流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将祠堂变身文化礼堂,有关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也就是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人员的结合。

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张家弄村,祠堂变身文化礼堂后各类人员的有机结合工作就非常成功。在村两委的领导下,通过发布《关于修建我村老祠堂和老年活动室文化娱乐场所的告知书》,将闲置破旧的老祠堂修建成老年活动室,既节约土地、节省资金,又同时保护了文化古迹(祠堂)。为方便村民借阅,及时调整并发动文化志愿者队伍,将原位于祠堂接待室二楼的农家书屋搬至一楼,使年迈老人、年轻孩童借书更为便利,避免上下楼梯的安全隐患。村里设了专职管理人员,管理现有3000余册图书的借阅工作,与萧山图书馆联网,到农家书屋借阅的村民络绎不绝。

五、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经费的融合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对机制进行完善,农村祠堂保护完全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经费的融合。

农村祠堂保护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宗亲联谊会会员自愿缴纳的活动经费,宗亲个人的资助和捐赠,其他机构和单位的资助和捐赠,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有偿服务的收入、利息、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等。农村文化礼堂创建要求: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建设的整合,将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倾斜,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行政村要突出建设主体地位,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共建共享;通过设立基金等形式,落实好设施日常运行保障经费。分析可得,农村祠堂保护的经费与文化礼堂创建的经费可以相互融合,也就是农村祠堂保护可以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经费的融合。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的丁氏祠堂翻建,筹集村民捐款120多万元,政府扶持50万元,祠堂竣工后开放成村民文化中心,逐步建成农村文化礼堂。萧山区长潭村顾氏宗祠修缮资金约80万元,资金来源一是向村民或者民企募捐,二是村集体经济资助,三是上级政府帮助解决。宗祠修缮、家谱重续后,历史遗产得以留住,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就不能割舍传统文化,城乡统筹发展中将旧祠堂保护保存下来或者进行祠堂的重修新建,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保护农村祠堂与创建农村文化礼堂可以实现共建共享,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打造农民精神家园,留住民族传统文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全国掀起城镇化热潮新型城镇化重视生态[EB/OL].(2013-01-05)[2013-08-10].http://www.cusdn.org.cn/news_detail.php?i d=238442.

[2]李婧.文化何以打造新型城镇[N].中国文化报,2013-06-08.

[3]葛慧君.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打造农民精神家园[J].今日浙江,2013(8).

[4]王弢,田丰,魏贺,等.文化复兴:自觉发展的中国力量[N].人民日报,2012-10-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