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之路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之路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走过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1995年初,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校开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1998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1999年1月,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在原本提出的“三注”(注重素质教育、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之路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8]无论任何时代,伟大的创造和变革都是以青年为主体实现的,而大学恰巧培养了大批的新生力量,给社会注入现代意识、文化科学资源,保持社会的生机与活力。现代社会需要一个强大的精英集团作为中流砥柱。大学作为现代公民文化的“教堂”,能够引导社会文化的潮流,提升时代的品位,重振民族的精神。大学作为文教科技发展的交汇点,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核心发动机。大学作为自上而下的文明辐射源,是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民形象、促进国家统一的灯塔。大学时代是学生追求科学、献身事业、全面发展的时期。西班牙教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大学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19]他把文化放在第一位,就是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仅仅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以专业教育代替文化传授。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哈佛的本科生毕业之后可能会选择比较专业的职业,可能是医生、律师或者别的职业。然后干一辈子。所以在大学期间是他们接触文化、文学等更广博的知识的最好时期,这是最好的一个思考时期,不仅仅是中国文学,整个人文教育在大学都是很重要的。”[20]为此,加强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的素质,特别是人才的人文素质就迫在眉睫。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走过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中共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新中国进行全面建设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我国要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设156个重点项目,以便为我国初步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过程中,急需大量专门科技人才。而中国的旧式高等学校由于缺乏通盘规划而系科庞杂,重复建设严重,理工类院校仅有18所,这难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因政策上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国家经济计划,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势在必行,其中理工类院校的建设作为此次调整的重点。1950年6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正式确定了院系调整的任务,陆续对大专院校作了相应调整。在这次调整中,为了适应工业建设中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家建立了一批专门院校。国家把工学院作为这次院系调整的重中之重,并遵循以少办或不办多样性的工学院,多办专业性的工学院的原则对理工类院校进行调整。如抽调出南京大学工学院,金陵大学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将武汉大学的矿业工程系、湖南大学矿业系、广西大学矿业系、南昌大学的采矿系集中到长沙,兴办中南矿业学院。至1952年底,共新设各类专门院校31所。我国工科院校基本建成了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等主要专业比较齐全的体系,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进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高等教育在这次调整中呈现出忽视人文学科建设的问题。经过这次调整,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182所,综合性大学仅占14所,从系科设置来看,文、法、财经类专业压缩过多,财经系科招生从1950年的9352人下降到1953年的2365人,政法科在校生也下降了一半。1955年在全国制定的193个教学计划中,理工科占到130个,文科仅占5个,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比例严重失调。这种重自然科学而轻人文科学的办学思想一直延续到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中,也成为我国理工类高校人文精神缺乏的历史根源。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在苏联教育模式影响下,教育理念偏向于专才教育,对“通才”教育思想缺乏具体分析而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1952年开始改变原高校只设院、系不设专业的结构,实行按专业培养人才。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加剧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鸿沟,也阻碍了人文科学的综合发展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建国初期的高等院校的调整基本上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其专才教育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理工类院校人文底蕴的匮乏深埋伏笔。

这种高等教育模式迅速培养出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遗留了诸多问题: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单一;强化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人格教育;强化共性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整个高等教育失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逐步脱节,使大学步入了“专才”教育的窠臼。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逐渐地被“边缘化”了。

直到1993年2月,国家才首次确立“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目标;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同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才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人文素质教育”一词;1995年,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在高等教育界展开,由此引发了对高校是否应加强素质教育等问题的探讨。1995年初,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校开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随之,这项工作得到了高等学校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52所高等学校进行试点。1998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999年1月,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在原本提出的“三注”(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提高”的要求,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同年6月,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文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跨世纪教育战线的重点工作,更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大事。

对教育而言,时代是大环境,社会是大系统,教育也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不断审视自身。进入21世纪,人文教育已不再局限于“补课”性质的教育,或仅限于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而是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2002年10月—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了14个专家组,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53所基地学校进行了中期检查。检查结果表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各高校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更深的层面上思考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转变;人文素质教育逐步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诸环节,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一些基地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或教育模式,一批精品课程也脱颖而出。2003年,教育部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启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教育部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基地建设列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西部地区高校为重点,建立20个左右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0个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网站,重点建设200种文化素质教育教材、200种教辅读物。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评估体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200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2005年3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要求各有关部门及高校要深入开展校风和学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积极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益;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及大学生社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06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与青年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说:“学理工的学生,要学一点文史、艺术,这样更有利于成才。”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2006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这表明“素质教育已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2020年前教育改革发展中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己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这将有力地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可见,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适应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实行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方式,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注释】

[1]程颐.伊川易传(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5-86.

[2][瑞士]皮亚杰著,郑文彬译.人文科学认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

[3]彭书雄.社会和谐离不开人文科学的繁荣发展[N].人民日报理论版,2007-06-13.

[4]周全声、彭书雄.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08-03.

[5]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1-02.

[6]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A].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C].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07.

[7]周国平.人文精神与教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3).

[8]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1997(l).

[9]赵成.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5(5).

[10]袁伟时.人文精神在中国:从根救起[A].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C].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86.

[11]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1.

[12]季羡林.提高高校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3).

[13]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200.

[14]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83.

[15]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97.

[16]汪青松等.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59.

[17]郭为藩.科技时代的人文教育[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11.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19]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1.

[20]“如果美国人懂一点唐诗”——专访宇文所安.南方周末[N].2007—04—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