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例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全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96%,全省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5.20%,和政比全国低2.0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人口的性别构成,以性别比重和性别比为测算指标。和政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中男性人口84743人,占人口总数的51.8%,女性人口78805人,占总人口的48.2%。是年共出生人口2380人,其中男性1174人,女性1113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48。
人口构成_和政县志(1986—2005)

第三节 人口构成

一、年龄构成

国际上通常依据少年儿童系数、老年人口系数及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年龄构成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标准是:少年儿童系数在40%以上者为年轻人口型;30~40%之间者为成年人口型;30%以下者为老年人口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在5%以下者为年轻人口型;5~10%之间者为成年人口型;10%以上者为老年人口型。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者为年轻人口型;20~30岁之间为成年人口型;3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口型。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少年人口(0~14岁)56263人,占人口总数的34.4%;成年人口(15~64岁)100580人,占人口总数的61.5%;老年人口(65岁以上)6705人,占人口总数的4.1%。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增加,是这一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显著特点,和政人口至此进入成年型早期。进入90年代中后期,由于年龄结构转变的影响,生育旺盛期妇女的规模和比重明显降低,加之计划生育力度逐步加大,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转型,进入成年型中后期,出现了老龄化趋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在全县登记的常住人口中,0~14岁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1.09%,比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7.4%和34.4%分别下降了6.31和3.31个百分点;15~64岁成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4.21%,比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的59%和61.5%分别上升了5.21和2.71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4.7%,比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6%和4.1%分别上升了1.1和0.6个百分点。2005年全县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总人口中0~14岁60622人,占人口总数的31.07%;15~64岁人口125282人,占人口总数的64.22%;65岁以上人口9209人,占人口总数的4.7%。

与全国、全省相比,和政人口老龄化趋势相对缓慢。2000年全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96%,全省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5.20%,和政比全国低2.0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

二、性别构成

人口的性别构成,以性别比重和性别比为测算指标。性别比重是指男性和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和政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中男性人口84743人,占人口总数的51.8%,女性人口78805人,占总人口的48.2%。性别比为107.54,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46个百分点,人口性别比继续走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中男性常住人口94644人,占总人口的51.7%,女性常住人口88430人,占总人口的48.3%,性别比为107.04,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仅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05年底百分之一人口抽样统计,男性人口100398人,占总人口的51.46%,女性人口94715人,占总人口的48.54%,性别比为106.4。是年共出生人口2380人,其中男性1174人,女性1113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48。

和政人口比重和性别比自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一直偏高,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影响和重男轻女思想在乡村普遍存在,个别非普查年份性别比波动较大,则为统计原因(如漏报)所致。

三、文化构成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141518人,其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计33637人,占6岁以上人口数124629人的27%,占总人口的23.8%。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37人,平均每万人中有9.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3706人,平均每万人中有261.9人;初中文化程度的9036人,平均每万人中有638.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20758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466.8人。各类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专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分别占6岁以上人口的0.1%、2.97%、7.2%、16.66%。全县12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为73328人,占总人口的51.8%。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163548人。其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计44852人,比1982年增加11215人,占6岁以上人口数138538人的32.4%,占总人口数的27.4%。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58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5.8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5260人,平均每万人中有32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3252人,平均每万人中有81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26082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595人。各类受教育人口中,大专以上、高中和中专、初中、小学分别占6岁以上人口数的0.17%、3.8%、9.57%、18.8%,分别比1982年提高0.07、0.83、2.32、2.14个百分点,接受初等教育人口的比重有所提高。全县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78288人,占总人口的47.87%。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有常住人口183074人,其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计77891人,比1990年增加33139人,占6岁以上人口数166920的46.72%,占总人口数的42.6%。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63人,平均每万人中有47.1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6913人,平均每万人中有37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0257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10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49958人,平均每万人中有2729人。各类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专以上、高中和中专、初中、小学分别占6岁以上人口的0.52%、4.14%、12.14%、29.93%,分别比1990年提高0.35、0.34、2.57和11.13个百分点,比1982年提高0.42、11.7、4.89和13.27个百分点,接受初等教育人口的比重明显提高。全县6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88929人,占6周岁以上人口的53.27%,占总人口的48.58%,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文盲率仍较高。

四、民族构成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和政人口中,汉族62146人,占总人口数的43.91%;回族46361人,占总人口数的32.76%;东乡族32911人,占总人口数的23.25%;另有藏族37人,撒拉族52人,保安族11人,占总人口数的0.0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和政常住人口中,汉族70209人,占总人口的42.9%;回族52107人,占总人口的31.8%;东乡族40919人,占总人口的25.09%;其他少数民族313人,占总人口的0.2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和政常住人口中,汉族77046人,占总人口的42.1%;少数民族106028人,占总人口的57.9%。2005年全县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汉族83055人,占总人口的42.57%;少数民族112058人,占总人口的57.43%。

2005年和政县分乡(镇)民族人口

表3-1-3 单位:人

img28

五、城乡构成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和政城镇人口3645人,占总人口的2.6%;农村人口137873人,占总人口的97.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和政城镇人口5630人,占总人口的3.56%,比1982年增加0.96个百分点;农村人口157918人,占总人口的96.44%,比1982年降低0.96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和政城镇人口6590人,占总人口的3.6%,分别比1982年和1990年增加1.0、0.04个百分点;农村人口176484人,占总人口的96.4%,分别比1982年和1990年降低1.0、0.4个百分点。2005年和政城镇人口10316人,占总人口的5.29%;农村人口184797人,占总人口的94.71%。流入人口310人,占总人口的0.16%。

2005年和政县分乡(镇)人口构成

表3-1-4 单位:户、人

img29

六、职业构成

和政是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一直占绝对多数。1986年有1476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农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90年有16061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7.8%。1995年有17415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7.2%。比1986年减少了0.8个百分点;1996年全县农业人口有1766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2000年全县非农业人口有10073人,占人口总数的5.3%。2004年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69%,比1988年的96.75%下降2.06个百分点。2005年全县非农业人口有10363人,占人口总数的5.31%。

2005年和政县在业人口职业构成状况表

表3-1-5 单位:人

img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