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构访问法

结构访问法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访问法又称标准化访问,是指调查者根据结构式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逐一提出问题,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在问卷上选择合适的答案的方法。当面访问的方法与自填问卷法中的个别发送法最为接近,它们都要求调查员逐个找到被调查者。尽管自填问卷法也会用到调查员,但其作用相对较小。
结构访问法_社会调查与统计

第二节 结构访问法

结构访问法又称标准化访问,是指调查者根据结构式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逐一提出问题,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在问卷上选择合适的答案的方法。它是一种对访问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方法。结构式访问的访问对象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的,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或方式,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完全统一的。为使这种统一性得到保证,通常采用事先设计好的统一内容和统一格式的问卷进行访问。依据访问的媒介不同,结构式访问又常见于当面访问法和电话访问法两大类。

一、当面访问法

当面访问法的基本做法是:研究者先选择和培训一组访问员,由这组访问员携带着调查问卷分赴各个调查地点,按照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的要求,与所选择的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和交谈,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在访问中,调查员严格依据调查问卷提出问题,并严格按照问卷中问题的顺序来提问,调查员不能随意改变问题的顺序和提法,也不能随意对问题作出解释。答案的记录也完全按问卷的要求和规定进行。通过以上严格的操作,尽可能让访谈体现出标准化。

当面访问的方法与自填问卷法中的个别发送法最为接近,它们都要求调查员逐个找到被调查者。所不同的是,个别发送法中调查员只需向被调查者稍作解释,并将问卷送交给被调查者即可,至于问卷的填答工作,则完全是被调查者的事;而当面访问中,调查员则要亲自依据问卷向被调查者进行提问,并亲自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

当面访问法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为中介、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往和互动过程。调查者与被访者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贯穿资料收集过程的始终,相对于自填问卷法主要依靠问卷的特征,当面访问法则主要依靠访问员。正是由于这种差别,使得这种方法具有许多不同于自填问卷法的特点。在定量资料收集的诸多方法中,当面访谈法是最贵的一种,其费用明显高于只需花费邮资的邮寄式调查,或“让手指行走的”、在电话中“旅行”的电话调查,那么研究者为什么还是希望进行当面访谈呢?这种方法之所以是某些调查首选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乃是因为它不仅非常适合于某些形式的问卷题项,且能显著提高数据质量。尽管当面访谈是最贵的调查方法,然而费用过高的不足却可以被它的许多优点所弥补。

1.当面访问法的主要优点

(1)调查的回答率较高。由于结构访问法通常是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当面接触、二者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被调查者拒绝合作或者半途而废的情况比较少,调查的回答率和成功率普遍比自填问卷高。

(2)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在访问过程中,由于调查员在场,因而既可以对访问的环境和被调查者的表情、态度进行观察,又可以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质量加以控制,使得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访问员当面提出问题,当面听取回答,因此可以减少被调查者由于对问题理解不清或误解所造成的误答;另一方面,由于访问员当面提问,被访者当场回答,避免了自填式问卷调查中常常出现的由他人代填或由几个人共同商量着填答的情况。同时,这种当面提问、当面回答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调查者出现欺骗性回答的机会,提高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也便于对调查资料的效度与信度进行评估。

(3)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由于当面访问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因而对被调查对象的在书面语言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上没有什么要求。因此,它适用的调查对象范围十分广泛,既可以用于文化水平比较高的调查对象,也可以用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调查对象。

(4)能获得自填问卷法中无法获得有关访问对象的许多非语言信息。例如,访问对象的穿戴有时候能反映个人生活水平或品位,其神态、姿势等身体语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心理状况等。访问员可以根据这些观察资料,辨别其回答的真实性,对答案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估,甚至还可以挖掘答案背后更深层次的信息,这些都是自填问卷法所不能实现的。

2.当面访问法的主要弱点

(1)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由于访问过程的双方都是有知觉、有感情、有思想、有反应的人,因此,双方在访问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完全客观,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访问偏差,影响到访问资料的质量和效果。

(2)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因而,对于一些涉及人们的隐私(如个人婚姻、私生活)、社会的禁忌、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等敏感性内容的调查研究来说,往往难以采用当面访问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为有访问员在场,并且是当面提问、当面回答,这样,很多被调查者的思想压力就可能很大,顾虑就可能比较多。一般来说,数据收集方法越个别化,被调查者回答敏感性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所有这些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回答问题的态度和所提供的答案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3)当面访问调查的费用高,时间长,代价大。由于当面访问法必须派出一批访问员,而访问员事先必须进行培训。访问员的培训费用、工作报酬,以及差旅费等,远比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邮寄填答法所花的费用大;这样,它在客观上就限制了调查样本的规模和调查的空间范围,在它的具体运用上就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当面访问法所花费的时间也大大长于自填式问卷调查。由于自填问卷调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多个被调查者同时进行,而当面访问法则必须一个个地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因此,它所需要的时间显然要多得多。

(4)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尽管自填问卷法也会用到调查员,但其作用相对较小。访问法则可以说完全离不开调查员,或者说完全依赖于调查员。调查员对调查资料的质量、对调查结果的质量影响更大。因此,调查员具有比较高的访问技巧和比较强的应变能力,是成功地完成访问调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5)访问法易带来某些偏倚答案。被调查者在接受面对面访谈时更可能提供的社会所愿的答案。这一缺点在进行种族态度研究时表现得尤为明显,研究结果似乎明显受到被调查者和调查员的种族特征的影响。

二、电话访问法

电话调查法是在访谈调查法基础上的延伸,是信息技术和电信业务应用于社会调查领域的结果,是一种在电话得以广泛普及的情况下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盛行起来的电信调查方法。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采用电话进行社会调查的可能性得到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话调查法得以兴起并不断发展。目前,电话调查法已成为电信调查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信业务的进一步开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电话调查法必将在社会调查领域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中,电话访问也是一种可采用的资料收集方式。从我国的情况看,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居民家庭中电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电话的普及率正开始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城市中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收集调查资料也将逐步成为现实。

1.电话访问的一般做法

(1)根据调查目的要求设计并印制好电话访问的问卷表;这种问卷表与一般问卷表的较大不同是要特别便于迅速记录答案,而且这些问卷表已经录入专门用来配合电话调查的计算机。

(2)挑选和培训一组访问员。虽然电话调查中调查员和被调查员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如何在接通电话后的短时间内取得被调查者的配合,以及如何在调查过程中把问卷中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被调查者,访问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3)随机抽取一组电话号码作为调查样本;注意此时应留有一组预备号码,用以在正式抽中的被访者不在家或拒绝合作时替补。

(4)在电话中,根据访问问卷的内容进行询问,同时记录下被访者的回答。目前,各个电话调查机构都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直接在计算机上记录被调查对象的回答,并很便利地将这些回答结果转换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电话调查法的实施要点

(1)电话调查法的抽样方法。电话调查法的抽样方法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来讲,电话调查法的抽样方法有三类:一是电话号簿法;二是随机拨号法;三是综合法。

电话号簿法是借助于电话号簿抽样的方法。电话号簿法抽样最常用的是机械随机抽样,其程序是:第一,根据电话号簿的页数与样本规定,决定平均间隔多少页抽出一个样本,假设这个间隔为K;第二,在1~K之间确定一个随机数字a,然后以这个数字为第一个样本所在的页数,那么第二个就是K+a,第三个就是2K+a,余下类推;第三,在第a上随机抽取一栏,作为第一个样本所在的栏,则其余样本均在与第一个样本相同的栏;第四,在第一个样本所在栏随机抽取某一号码作为第一个样本,以后的每一页均把这一位置的号码抽作样本。采用这种抽样方法,如遇无号页、无号栏、无号位置,均需用下一页或下一栏或下一位置替换。

随机拨号法就是不按某种特殊规则抽样,而随机拨号抽样,被拨通的号码即为调查样本。这种拨号法能消除根据电话号簿抽样中由于某类人不公开电话号码,某类人电话号码变更给样本代表性的影响,使拥有电话的人都有同样被抽中的可能性。但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是,由于住宅电话与非住宅电话混合在一起,或一个家庭拥有两部以上的电话,这就会使一个家庭具有更多的被抽取的概率。此外,随机拨号还会时常遇上空号。

综合法是兼用电话号簿法与随机拨号法而形成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随机双数法”和“加一法”。随机双数法分两个步骤:首先,从电话号簿上抽取若干号码,然后,随机改变已抽取号码的最后两位数字作为样本。加一法即每当从电话号簿中抽取一个号码,便在该号码后加上一,再将此数作为样本。

(2)电话调查法选择受访者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户后,还要择定受访者。通常的择定方法有两种,即任意法和随机抽选受访者表法。

任意法即户内任意一个人均可作为受访者。使用任意法,大多数是第一个接话人,少数是由第一个接话人传呼来的第二个接话人。随机抽选受访者表法是根据帕斯勒的“随机选择受访者表”择定受访者的方法。这种方法选择样本有规则,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择定人不在家或无此人,而会导致接受询访率较低。

(3)电话调查法访谈时间的限制。电话是一种适用于短时间交谈的通信工具,因此,在语言的组织、问题的数量以及调查的时间上都比较讲究技巧。首先,电话调查的问题必须简短,而且给被调查者宣读的,供他们选择的答案不仅不能太多,而且也必须简短,否则的话,被调查者就无法记住全部的信息。每一个句子最好在20个单词以下,语言要简单明了。每一个问题的答案类别以4~5个为宜。在问题的句子太长或答案的类别太多时,被调查者可能只能记住最前面或最后面的那些内容,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首位或近位效应。其次,电话调查的问题数量不宜太多,问题数量多意味着调查时间长,一是话费较多,二是容易使人厌烦。因此,电话访谈一般应控制在20分钟之内,最好控制在15分钟之内。再次,电话调查的实施时间最好在傍晚下班之后晚餐之前,或在晚上的新闻联播之后。无论怎样,电话调查的实施时间应充分考虑和尊重调查对象的作息时间与生活习惯,否则,调查者的调查电话是不会受欢迎的。

3.电话调查法的优缺点

(1)电话调查法的优点。一共有以下五点:

第一,搜集信息速度快,简便易行,省时省力。电话调查由于可以异地访谈,省去了调查员登门调查的往返时间,使每次调查只需很少的时间,搜集信息的速度非常之快。特别是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调查,电话访问的效果更好。当被调查者是某些专业人员时,电话访问也往往更为合适。因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常常不太愿意别人登门打扰,而对于一个10分钟的电话访问,也许会较好地合作。此外,从专门的电话调查工作室打电话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这就是十分便于对调查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它使得电话访问的质量比当面访问更容易得到保证。

第二,调查费用比较低。短途电话调查花钱很少,即使是长途电话调查,费用也远比派员调查节省。此外,电话调查还可以减少访员,节省大量的人员工资和其他经费。

第三,有较好的匿名性。电话访谈是一种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不直接见面的交谈,被调查者可以保持匿名,可以毫无顾虑地回答某些具有一定敏感性的问题和具有潜在威胁性的问题。

第四,范围广。电话调查的调查对象不必集中在一个地方区域,可以分散在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的区域内抽样,凡是有电话的地方,均可以抽为电话调查对象。也可能访问到不易接触的调查对象,如某些高收入或是地位特殊的阶层。

第五,干扰小。电话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是电话线,与外界相隔离,因而电话调查受外界的干扰很小。

(2)电话调查法的缺点。一共有以下三点:

第一,调查过程难以控制,调查效果难以把握。一方面,当面访问中,调查员不仅可以听取被访者的回答,还可以观察到被访者的表情、动作,以判断被访者所提供的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而在电话调查中,调查员则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听力和交谈来判断这一切。因此,可以说,电话访问的访问员应具有更强的仅靠听觉来分辨事物和情况的能力。另一方面,电话调查由于受到电话中介的制约,如果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或产生厌倦情绪,随时可以挂断电话,调查者不能有效地劝其接受调查和完成访谈。因此,电话调查的重点不在于访问员如何敲门,如何进入访问,如何控制访问过程,而在于访问员如何应付“意外”情况,如何尽快地设法解决电话访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若有条件,则可用录音机、免提电话机和对讲机等设备配合训练。

第二,电话调查受电话普及率制约,因此在被访者的选取及代表性方面存在困难。从理论上说,电话访问的结果只能推论到有电话的对象这一总体。而在实践中,电话访问必然会遇到如何抽样的问题。如果总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部电话,而且每部电话的号码都集中在一本电话号码簿上,那么抽样将是十分简单的。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电话号码簿上的号码并非正好构成我们所希望调查的总体;另一方面,有许多属于我们调查总体的号码又没有出现在号码簿上,这样我们就无法抽到他们。正是因为电话调查受到电话普及率的制约,样本的代表性往往不太充分,因而增加了推论总体的误差,对于电话普及率太低的地区,根本就无法进行电话抽样调查。因此,在运用电话访问的方法时,研究者一定要对研究的总体和样本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尽可能做到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第三,开放性问题在电话调查中得到的答案很有限。电话调查似乎能像当面访谈那样深究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并逐字逐句地对答案加以记录,但实际上被调查者给出的答案只是一句话或几句很简短的话。如果调查员试图进一步深究“其他的原因”,要求被调查者做进一步的解释或澄清,换来的常常是被调查者的沉默或“死时间”。正因为被调查者不愿意说得更多,他们便会对追问感到不安和焦躁。有关研究表明,电话调查得到的长而详细的答案远不如当面访谈那么常见。[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