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问卷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问卷调查的效果,影响到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这是我们的问卷调查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是每个设计问卷的研究者必须记住的原则之一。对于任何一项问卷设计工作来说,调查目的就是其灵魂,是调查活动的根本,也是决定问卷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的关键因素。一份优良的问卷应该能够达到所希望的调查目的,因此在问卷设计时必须就不同的调查目的而遵守不同的设计要求。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_社会调查与统计

第二节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问卷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问卷调查的效果,影响到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问卷设计作为一个过程,必须经过细心准备、反复推敲才可能完成。在设计问卷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符合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步骤,才能达到以严密求可信、以客观求真实、以准确求有效的目的。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对于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来说,都会涉及这样一些基本问题:测量所得的数据或资料是否与研究者兴趣和关注有关?测量所得的结果是否正是研究者所希望测量的东西?被调查者能否较好地配合调查?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由此产生出种种错误,影响到问卷调查的质量。因此,在问卷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问卷设计要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

问卷作为调查者用来收集资料的工具,对其进行设计时,自然要考虑到研究者的需要。即设计问卷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测量的变量来进行,既不漏掉一些必要的资料,也不包含一些无关的资料。但是,如果只从研究者需要来考虑,而不考虑被调查者的多种实际情况,那么所设计出来的问卷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妥的地方。现实的社会调查中,许多研究者正是对这一原则注意不够,因而出现各种只为自己着想,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不为被调查者考虑的错误。

比如,问卷内容太多、填答量大、问卷表太厚,有的问卷长达几十页,问题数目多达几百个,或者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过多;还有的研究者苛求被调查者清楚回忆较久远的事情,不要让回答者做一些除简单思考、填答之外的事情,像查地图册、查车站里程表或进行较复杂的数字计算以及数据统计工作,等等。例如,某些问卷中提出了下列这样的问题:“10年前您家每个月用于人情的消费大概需要多少钱?(包括过节走亲戚、平时街坊邻里红白喜事等所花的钱。)”这些要求它往往直接导致被调查者放弃答卷,或者导致被调查者填答不完整,或者采取应付态度,使得问卷的回收率大大减少,废卷增加,同时也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因此,在设计问卷时,调查者不应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编制什么样的问题上,而应认识到被调查者才是问卷调查的核心,要时刻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多为回答者着想,尽可能地为回答者创造方便,减少他们填答问卷的困难和麻烦,减少他们填答问卷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使问卷的设计适应被调查者在心理上和思想上的要求和需要。只有注意了这一点,研究者才有可能设计出优良的问卷。这是我们的问卷调查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是每个设计问卷的研究者必须记住的原则之一。

2.问卷设计要适应调查的目的

对于任何一项问卷设计工作来说,调查目的就是其灵魂,是调查活动的根本,也是决定问卷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的关键因素。一份优良的问卷应该能够达到所希望的调查目的,因此在问卷设计时必须就不同的调查目的而遵守不同的设计要求。倘若调查者实施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描述对象的一般状况和特征,那么选择设计问题的标准就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询问到调查对象各方面的客观事实。倘若调查者的调查目的是为了解释或说明某类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探索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规律,抑或验证某种理论,那么整个问卷必须围绕研究课题、研究假设和变量编制,提问什么问题、不必提什么问题,都将受到理论假设、研究框架和主要变量的制约。因此,在我们动手设计问卷之前,应该问问自己:这项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明确了总的目的,我们在问卷设计中才知道该怎样做。

3.问卷设计要适应调查的内容

被调查者常对不同的调查内容有不同的敏感度、熟悉度,重视程度也不同。当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时,问卷可以设计得相对详细深入一些,问题数量可以多一些,让其自由回答的题目也可适当增加。比如,向家长了解子女成长教育方向的情况;向农村居民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向大学生群体了解对学校硬件设施、学风建设、饮食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向高校教师了解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方面的意见和看法等例子,都是这种类型调查的例子。但是,当调查的内容研究者不熟悉时,或者调查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和平淡无味,不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时,特别是涉及一些敏感问题时,问卷设计工作就要困难一些。对于被调查者不太熟悉的内容,问题的数量不要过多,内容要浅显,问卷的封面信和指导语就比较详细,也不要设计过多的开放式问题,以免被调查者因知之甚少而无所填答。对于比较敏感性的内容,措辞要小心谨慎,问题的形式要更加恰当等。例如,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计划生育方面的调查,由于涉及超生、私自进行非医学性性别鉴定甚至进行非法人工流产等违规违法行为,对相关的被调查者而言,是相当敏感的,此时就一定要注意言语的使用。对于被调查者不感兴趣或枯燥乏味的内容,在问卷设计时,问题一定要简洁明了。

4.问卷设计要适应调查对象

由于我们设计的问卷总是给被调查者看的,它是被调查者的阅读对象。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问卷是为被调查者而设计的。为他们愿意看,也为他们能够看而设计。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尤其在被调查者的构成十分复杂时,就更是如此。在一个成分复杂的样本中,人们在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背景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由于他们自身能力和条件的不同,往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这些差别既会在对问卷调查的态度上反映出来,也会在完成问卷的能力上反映出来。同一份问卷,既可能被一些调查对象视为“档案表”,从而填表如临大敌,过分紧张;也可能被另一些调查对象视为废纸,从而不屑一顾,过分轻视。填写同样一份问卷,有的被调查者可能不费吹灰之力,而另一些被调查者却可能不知如何动笔。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要使一份问卷适合样本中的每一个回答者,的确需要设计者在各方面都动脑筋、下工夫。被调查者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背景等都关系到问卷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要了解不同调查群体、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于调查内容的不同反应,就必须设计出适合不同调查对象的问卷。问卷设计围绕某一特定群体的特质越近,问卷调查的效果就会越好。在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必须考虑到不同调查对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考虑到不同群体特征可能带来的对于问卷填答的客观限制,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问卷,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设计出最合适的问卷,保证调查的质量和高回收率。如用于大学生样本的问卷与用于工人样本的问卷,其形式和设计要求是不相同的。用于工人样本中的问卷其语言通俗、简单和口语化一些,问题的数量也应当少一些,尤其是封闭式问题尽量少用或不用;而用于大学生样本的问卷,语言就可以书面化一些,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复杂一些,数量也可以多一些,甚至可适当多用几个开放式问题,如此等等。因此,研究者在设计问卷时,应该特别注意问卷内容不能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或者所用语言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极不协调。要充分考虑到各种身份、各种群体的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

总之,问卷作为社会调查的一种工具,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整个调查过程中的相关因素,适合被调查者情况,符合调查目的,适应调查要求。

二、问卷设计的步骤

有些研究者认为问卷不过是由一些问题组成,于是闭门造车,罗列出一系列问题,匆匆忙忙便组成一份问卷,结果在调查实践中漏洞百出,甚至与社会现实、常识大相径庭。其实,与调查设计和执行的其他部分一样,合理的问卷构建过程是由一个精心计划的一系列步骤组成的,其中每一步骤都需要特殊的技巧、一定的时间和决策。

专业的调查研究者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逐步进行问卷设计,而一个擅长于问卷设计的研究者甚至可以用非常规的方法进行工具设计,以适应不同项目的需要。例如,可以在整个问卷的结构确定之前就开始编写某些特定的问题,可以从那些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或者特别难以量度的问题开始。如果调查将会涉及的若干问题中的某一主题需要编写更多的新问题,或量度的目标特别困难,我们也可专注于这一主题。

但是,对那些在问卷设计方面没有太多经验的人来说,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按照一个系统的步骤来进行自己的问卷设计工作。这一组步骤虽然不能说它规定的问卷设计中各项工作的特定顺序总是优于其他各种工作顺序,但是至少可以说它是比较普遍的和具有适用性的,因为我们认为这一组步骤是比较合理的。这样一组步骤的目的在于确保问卷设计过程中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环节,下面是我们认为的问卷设计几个必须经历的步骤:

1.探索性工作

在设计问卷中具体的问题和答案时,许多致命的含糊性以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常常潜伏在设计者难以察觉、未曾意料的地方。而探索性工作对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极大的帮助。开展探索性工作,也就是要熟悉和了解有关调查课题、调查对象等基本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做这种探索性工作的常见方式是,问卷设计者深入到社会生活背景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非结构式访问,即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围绕所要调查的课题,自然地、随便地与各种调查对象交谈,并留心观察他们的表情、行为和态度,把研究者的各种设想在不同类型的回答者中进行尝试和比较,从中既可获得对各方面问题的提法、实际语言、可能的回答种类等内容的初步印象,已形成对调查问题以及调查对象的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研究者一方面要考虑回答者的背景,(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等)排除回答者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要对自己的提问方式以及所提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改进问题的提法。通过这种探索性工作,可以使问卷的设计尽量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被大多数调查对象理解和接受。

2.设计问卷初稿

在探索性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进行问卷初稿的设计工作。但是,如何把各种问题的具体表述、答案的安排、各种问题的前后顺序、整个问卷的逻辑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较好地融合在一份问卷中,需要一种尽可能统筹兼顾的眼光和具体办法。在实际设计中,研究者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一种是卡片法,另一种是框图法。

卡片法实际上是采用卡片的形式,首先列出一系列具体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处理,最后调整修改,形成问卷的整体。卡片法的第一步是根据设计者在访问中的印象、认识或记录,把那些通过探索性工作得到的问题及答案逐一写在一张张单独的卡片上,每张卡片仅写一个问题及其答案;第二步是按照卡片上问题的主题内容把问题卡片分成若干堆,即把询问同一类事物或询问同一方面问题的卡片放在一起;第三步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对每一个卡片堆中的问题进行排序;第四步是根据整个问卷的逻辑结构以及调查对象的接受心理,排出各堆之间的前后顺序,使全部卡片连接成一份完整的问卷。第五步是对整个问卷调整和排序,即在前面排序的基础上对所有的卡片进行编号处理,然后根据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对每一个具体问题仔细推敲,修改补充,并且对问题前后顺序进行调整,形成一份比较完整的问卷初稿;第六步是当从各方面考虑觉得都比较满意时,再按此结构和顺序将卡片上的问题全部打印出来,并加上封面信、指导语、编码等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框图法则与卡片法不同,框图法实际上是从总体结构出发,采用图解的方式,将总体划分为几个部分,再将各部分细分出若干个具体的问题,从而形成问卷的整体。框图法的第一步是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逻辑结构,在一张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前后顺序的草图。第二步是分别从回答者回答问题是否方便、是否会形成心理压力等方面反复考虑为部分间的连接和前后顺序,选择一种最佳方案。第三步是在另外若干张纸上分别写出每一部分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这些问题在每一部分中的形式和前后顺序。第四步是从总体上对问题及答案的形式、前后顺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调整,直到满意后再将其打印出来,并加上封面信等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不同在于卡片法是从具体问题开始,然后到部分,再到整个问卷整体;而后者则相反,框图法是先从总体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具体问题。卡片法与框图法这两种方法各有长短,设计者可以灵活运用。一般来说,采用卡片法,思路自然,修改方便快捷,但有时候显得零散,容易遗漏问题,难于从总体上把握;而采用框图法,逻辑性强,便于通盘考虑,但有时候显得灵活性不够,特别是对设计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最好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点,克服两者的不足。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研究假设和所测量变量的逻辑结构,列出问卷各大部分的内容,并初步安排它们的顺序。(2)在每一部分中将探索性工作中得到的问题及答案写在一张张卡片上。(3)在每一部分中安排卡片之间的结构并调整其前后顺序,并按总的结构将各部分卡片首尾相接。(4)从便于回答、减少心理压力等方面反复对卡片系列进行检查和调整。(5)将最终满意的结果在计算机上打印出来,并加上封面信、指导语,编码等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3.试调查

问卷初稿设计完以后,不能直接将它用于正式调查,而必须对问卷初稿进行试调查和修改。问卷试调查是一组测试程序,它是在态度、行为和研究者感兴趣的特征的量度有效和可信的前提下,确定问卷是否能够以研究者设想的方式运行,这一关在问卷的设计中十分关键和重要。非常遗憾的是缺乏经验的研究者往往意识不到试调查对于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特殊意义。要知道,问卷调查中,问卷一旦发出,就难以进行更改,一切失误都难以弥补。这与实地研究中进行的访问有所不同。在实地研究中进行访问时,我们开始可能会遗漏一些问题,或者会提出一些抽象的、含糊的、不清楚、不恰当的问题。然而,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立即在后来的访问中加以改进或弥补。但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却做不到这一点。

试用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可称为客观检查法,另一种叫主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是直接面对可能的调查对象进行小范围的测试。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如30~50份(大型调查可适当增加),然后,从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或与正式调查的总体相似的总体中)任意地选择一部分个案,按正式调查的要求和方式发放设计出的问卷初稿。由于调查的对象、方式,以及所用的问卷等都与正式调查的相同,所以,在正式调查中将会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会在试调查中出现。这样,试调查实际上成了正式调查的“预演”或“彩排”,它客观上起到了对问卷设计工作的检查作用。最后,研究者认真检查和分析是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检查和分析的方面有两个:(1)回收率。回收率又包括总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两大要素。如果总回收率低,如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设计上有较大的问题;即使总回收率较高,也不能断定问卷初稿不存在多少问题,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有效回收率是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它比回收率更能反映问卷初稿的质量。因为,收回的废卷越多,说明回答者填答完整的就越少,也就意味着问卷初稿中的毛病较多。(2)填答差错率。填答差错率主要反映填答方面的质量。这又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回答不全。比如,对问卷中的若干个问题未作回答,或者是从问卷的某处开始,整个后半部分都没有填写。如果只有若干个问题未回答,那么就要仔细分析这几个问题,从问题的内容、形式,到答案及语言,都要认真思考,找出未被回答的原因。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相当多回答者都未回答的问题,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是从某个问题开始,问卷的后半部都没有填写,那么,一种可能是前部分的问题太难回答,被调查者填了一半就花费了很多时间,因而感到工作量太大,不愿继续填下去了。另一种可能则是中断部分连续出现几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使被调查者中途卡壳,从而放弃继续填答;只有经过分析找出回答者填答不全的原因,才能抓住问题加以改正。二是内容填答错误。内容填答错误即指被调查者“答非所问”。问题问的是事物甲,可被调查者答的却是事物乙。这种错误往往来自被调查者对问题含义的不理解或误解,因此,要仔细检查问题的表达和语言是否简明易懂,概念是否清楚、明确、具体等。三是形式填答错误。形式填答错误即指被调查者在填答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出现的错误。它往往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者指示不清楚造成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简化问题形式,简化填答方式,并加强对填答方式的指导和说明。

主观评价法主要是面向专业人士以及一些典型的被调查者并听取他们的评判和意见。它不用抽取一个小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的预演,而是直接依靠人们对问卷本身结构、问题、答案等的主观评价。其具体做法是:在问卷初稿设计好以后,可复印若干份(5~20份左右),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者的同行、实际调研部门的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等,请他们从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背景,对问卷的各个方面及其整个问卷的设计工作进行评论,研究者从中分析并适当地加以吸收。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研究者最好把这两种方法都用于试用中。即一方面,采用主观评价法,找出一些问题,进行一次修改。另一方面,采用客观检查法,又找出一些问题,再进行一次修改。只有当试调查的结果向我们显示出问卷基本上不存在问题时,我们才能将问卷付印,并用于正式的调查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试调查中发现问卷初稿的问题很多,对问卷初稿的改动相当大,那么,对修改后的新问卷还要重新进行试用。因为旧的问题虽然已经改正了,很可能又会产生出新的问题。因此,认真负责的研究人员往往要反复进行试用和修改的工作。

4.问卷定稿并印制

问卷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整体结构和问题顺序;二是删除不必要的问题。问卷整体结构方面首先要注意在重要内容上有无遗漏,其次要注意每一部分的比重是否合适,尽量使各个部分的问题数目大体相当。问题的顺序要注意不同部分之间转换的自然性和流畅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