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继续社会化是指经过基本社会化,具有了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社会文化教化,以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变化的过程。因此,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角度看,继续社会化都是十分必要的。继续社会化与基本社会化首尾相接,贯穿了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因此,他们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继续社会化_社会学教程新编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经过基本社会化,具有了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社会文化教化,以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变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个人经过基本社会化过程,就掌握了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规范、技能等,能基本完成社会赋予各类角色的使命。但个体社会化过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尤其是现代社会,从青年到老年还必须进行不断的社会化,这是因为:首先,从个人角度看,进入成年期的个体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个体许多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为此,个体必须不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适应、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以熟悉和胜任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其次,从社会角度看,社会的急剧变迁必然要求个体经过不断的社会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还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及生产、生活条件的变迁,都将促使个体面临知识、技能的增长和观念的更新速度加快。而早期经过社会化所拥有的知识、观念、技能就显得陈旧、过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角度看,继续社会化都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成年人包括老年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对减少变革时期的社会震荡、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社会化与基本社会化首尾相接,贯穿了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调适个人与社会的动态角色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成年期和老年期两个阶段。

1.成年期

成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跨出青年期到60岁左右。处于成年期的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人格基本定型,有成熟的生活阅历、既定的生活方向和固定的行为模式;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因此,他们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个体社会化的核心任务主要是围绕情感和工作两大方面。

在成年的初期,大多数人二三十岁左右结婚,一个人生命周期开始出现了转折。在这一时期,个体不仅需要进行角色的转化和扮演自己新的社会角色,比如由之前家庭中被动角色转换到主动角色,从扮演子女角色到扮演父母角色等,而且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必须不断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政治思想的教育、家庭生活能力的培养来适应社会生活。现代社会的变迁速度快、程度剧烈,所以个体的社会化大多围绕工作进行,给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寻求打破他人的权威确立自己的独立性,制定并执行自己奋斗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到四五十岁,人的生存模式趋于稳定,早期对人生的规划也逐渐变成现实。这个时期的人们不再幻想,而是依据现实调整自身的行为及社会关系。他们的发展过程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极力维护业已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水平,赡养老人,同时向下一代传递着“接力棒”;另一方面,随着他们所承担的角色大大加重,角色期望和角色要求也明显提高了,甚至在同一时间里,许多不同的角色往往对同一个人提出不同的角色要求,人们就会开始对自身、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评估。因此,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是中年人扮演角色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年危机”在所难免。这就促使中年人不得不考虑以重新接受教育和不断更新自身的职业能力等途径,不断适应社会生活。

2.老年期

老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跨出成年期到生命的终点。老年人在这一阶段往往要经历比前面任何一阶段都要剧烈的变更。首先,由于老年人传统观念浓厚,他们所习惯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往往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其次,各种不同角色的转换和停止会给他们造成危机感,比如退出工作岗位后所带来的失落感,家庭角色的转换所带来的被抛弃感和寂寞感等;最后,身体机能的衰退,各方面都感到力不从心,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承担着教育青年人,传授知识、经验等的职责和任务。这就要求老年人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新环境,积累新经验,力图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