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现代化的内涵

工业现代化的内涵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①对工业化内涵的另一种解释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理解。他们认为,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大趋势和长期的历史过程。工业化的目标是使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国;而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则是要使工业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①工业化的内涵。
工业现代化的内涵_现代化之路太仓实践与探索

1.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工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通过实现工业现代化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必然趋势。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关于工业化,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曾有过多种解释。总结一下可以大致概括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并发展自己的机器工业体系,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发展过程。它以工业革命为起点,以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为终点。其完成或实现的标志,可以具体表现为工业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和重工业取代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方面。这种观点属于对工业化的狭义理解,在经济学界比较流行。①对工业化内涵的另一种解释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理解。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学术界崛起的“现代化理论”的大多数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他们从研究现代化理论的角度使用了“工业化”的概念,对它做出了新的解释,也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他们认为,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大趋势和长期的历史过程。而这个世界范围内的以工业社会的萌生为起点的连续变革过程,是无限地向未来延伸而没有最后的终点的。②上述对工业化这两种差别甚大的不同解释,不仅给人们的认识造成了混乱,而且给学术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事实上,目前学者们在使用“工业化”这个概念时,都不得不对这一概念重新予以界定与说明。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的主张是:沿用原来对工业化的狭义解释,而用“工业现代化”来代替广义的“工业化”。因为,对工业化的狭义解释是这一概念的最初本意,多年来学术界对它的内涵、历史跨度、适用空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认识,应该保留原说。而用“工业现代化”的概念来代替广义“工业化”,则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它所要表述的内容,同时也能清楚地反映它在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并与现代化理论中的其他相关概念对应协调起来。这样,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就成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工业现代化,都是以工业革命为起点开始其历史进程的。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不同。工业化的目标是使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国;而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则是要使工业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第二,适用的空间范围不同。工业化主要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机器大工业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工业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概念,更主要的它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不仅是世界工业总体的发展趋势,其标准也是世界统一的。第三,历史跨度不同。工业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它们具有共同的起点——机器大工业的诞生。但是工业化具有明确的终点和下限,而工业现代化则是一个随着时代和历史的进步不断地进行的发展过程,没有明确的下限和终点。第四,实现的标准不同。工业化实现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如工业超过农业、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等等;而工业现代化却没有其实现的固定不变的量化标志。它实现的标志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世界先进水平又是在不断提高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工业现代化实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2.工业化理论

(1)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①工业化的内涵。钱纳里认为工业化就是指制造业产值份额的增加过程;张培刚认为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战略性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

②工业化的过程。关于工业化过程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

第一,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一般认为,工业化发展过程正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上升,消费品工业优势下降;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和消费品工业达到平衡,资本品工业逐渐占优势。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用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的产值比作为衡量工业化水平的定量指标。当然,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是绝对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条件和选择。

1986年,钱纳里等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分析了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和特点。他认为工业化的一般特征是国内需求的变动、工业产品中间使用量的增加、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变化、资本和劳动的再分配。钱纳里把工业部门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工业部门三类。早期工业包括食品和轻纺工业,中期工业包括非金属、橡胶化学工业等,晚期工业包括重工业等,重工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和耐用资本品。

第二,工业化的“代际理论”。韩国学者金泳镐提出了四代工业化的概念。第一代工业化,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实现,特点是市民革命先行,然后是工业革命。第二代工业化,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开始同样是市民革命先行,但法德两国的情况不同,然后是工业化。第三代工业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先是工业化,然后是市民革命。第四代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和拉美国家等,工业化是依靠国家和外资的结合来实现的,然后是不彻底的市民革命。

③工业化的动力。工业化的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有紧密关系,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分析了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刘易斯提出“两部门模型”。他假设: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一个是农村人数众多的、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传统农业部门,它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第二是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能够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和工业部门之间存在工资差别,经济机制能够将农业劳动力吸收到工业部门。由于农村劳动力—土地比率的下降,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将上升,工资提高。随着经济活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移将达到某种均衡,经济结构转变完成。

④工业化的结果。主要是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农业部门比重降到30%以下,工业生产方式和观念扩散的全部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稳定增长和工业经济成熟。

⑤工业化的模式。典型代表格尔申克隆、冈纳森分析了欧洲后发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提出所谓的工业化“追赶模式”。他把工业化分为8个对比类型:本地型—引进型、被迫型—主动型、生产资料中心型—消费资料中心型、通货膨胀型—通货稳定型、数量变化型—质量变化型、连续型—断续型、农业发展型—农业停滞型、经济动机型—政治目的型。

(2)工业部门结构理论

历史经验表明,在各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部门之间的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围绕这种工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存在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了所谓的工业部门结构理论。这些理论大体包括两方面:

工业结构演进规律、主导工业部门的更替规律。

①工业部门结构的演进。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侧重于对工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霍夫曼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而得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在他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大小,把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得多;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且其规模和消费品工业的规模大致相当;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

钱纳里(1986)对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进行研究,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三种不同的时期相应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即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具有各自的特点,并提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另外,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著名“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描述了后进国利用国际分工、经过“进口—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的相继更替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认为由于消费的重点依次向轻工业、重工业、重化工业产品的移动,工业发展的秩序就是从消费资料工业到生产资料工业,从农业、轻工业到重工业的不断高度化。

②主导工业部门的更替规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带动工业结构高级化的主导工业是不同的。主导工业一般具有技术进步速度快、生产率提高幅度大、需求收入弹性大、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等特点,因而能够带动整个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罗斯托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对应每个阶段存在相应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如表2-1。

表2-1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与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资料来源: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7—118.

日本经济学家左贯利雄也用主导工业更替来解释日本工业高级化的原因。战后,日本工业结构迅速实现高级化的关键在于存在三组战略工业依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生产、销售、出口等方面有效地发挥了产业关联和技术关联效果。第一组是电力工业,第二组是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第三组是汽车、电子工业。在未来,左贯利雄认为日本主导工业应该包括电子、机电生命科学、新材料、海洋开发、能源等。

3.其他工业化相关理论

(1)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赫希曼等经济学家认为,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应选择好战略部门,即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进行大力扶持,并加以重点发展,以战略产业的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非均衡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的“部门特点”,促进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效益,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部门。之后,日本经济学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出了两项应遵守的原则,实质上就是选择战略产业的原则:

①需求收入弹性原则。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相对反应,以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等于需求量的增长率比收入额的增长率。在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和收入变动的方向一致,因而这个系数通常为正值,需求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在同一个时期内,不同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值大小不同,一般大于1的收入弹性大。小于1则表明收入弹性低。战略产业构建应当是需求收入弹性大、需求增长较快的产业。

②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原则。比较劳动生产率等于某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比某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大的产业。日本经济学家根据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具体情况和产业结构中、长期的演变趋势与方向,认为重工业符合这两项原则,而且重化工业对其他产业的“诱发效果”(关联效果)大,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因果继起机制,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变。后来又继续进行的一些发展研究开始主要致力于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面。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这样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停止经济发展。该报告还明确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资源利用代际均衡、区域间协调发展、社会各阶层间公平分配、现代生态型生产等原则,并提出可以避免环境对增长的限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现代工业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倡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模式统一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