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心理健康自我认识感悟

大学心理健康自我认识感悟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心理健康要求内外兼顾。人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而言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的、绝对的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也应承认,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
心理健康概述_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持续的、积极的状态下,个体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是人格的完善协调,是社会适应的良好和谐。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人的心理健康可以从相对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

心理健康要求内外兼顾。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能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反应的情境相符合。

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各要素的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7.社会适应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标准的相对性。人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而言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的、绝对的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做白色,将不正常比做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灰色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夫妻纠纷、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佳等生活矛盾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惧症癔症、性倒错等症状。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及变态人格,这些问题虽属于非气质性精神痛苦,但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也应承认,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

2.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

3.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趋于健康。

(四)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经验标准。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如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健康没有问题等。

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如同样是考试得85分,有的同学会觉得很满意,有的同学会觉得很不满意,这就是由于二者的个人评判标准不同造成的心理感受差异。

2.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应当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像见诸报端的将脏衣服积存起来带回家洗,甚至需要父母到学校“陪读”照顾生活起居等,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比如考试中的及格线,就是一种类似统计学上的标准。这个标准更多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例如有个同学平时的行为表现得乐观开朗、积极外向、爱说爱笑,可是近来却总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不爱说笑,这种行为的变化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带来的。

(五)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划分

1.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的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心理困扰。属于成长中的发展问题,表现为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主要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低、社会适应不良、突发性事件以及遭受挫折等因素引起。如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人相处略感困难、有障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自己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至常态心理。

3.中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神经症、轻度的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所致。具体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无法与他人相处,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如遭受重大的家庭变故后或是失恋后,一蹶不振、灰心绝望、自闭自残等。处于这种状态,一定要尽早寻求专业人员的治疗和帮助,决不能听任其自我痊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