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改制文化企业文化创造力及提升路径探析

陕西改制文化企业文化创造力及提升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断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就是陕西改制国有文化企业真正成长为合格市场主体的蜕变之路,更是它们充分释放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改制不仅是对各级政府部门宏观把控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进入市场的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考量,而改制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社会贡献力、影响力、创新能力、文化创造力等都是其在激烈市场角逐中立足的根本。
陕西改制文化企业文化创造力及提升路径探析_区域文化产业研究 2

杨艳伶[2]

摘 要: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造力是改制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创新、创意是其产品或成果的核心要素。以陕西演艺集团、陕西出版集团、西影集团等为代表的陕西改制文化企业不断探索着立足于激烈市场竞争之中的可行道路,也探寻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有效途径,但依然存在着旧体制负担过重、人才缺失、资金短缺、同质化竞争、产业链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不断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就是陕西改制国有文化企业真正成长为合格市场主体的蜕变之路,更是它们充分释放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造力;文化企业;陕西

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工作要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3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将抓落实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发轫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经过十年的探索与推进,已然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回望十年改革之路,不断摸索、破立结合,成绩、经验、挫折、阻力并存。改制不仅是对各级政府部门宏观把控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进入市场的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考量,而改制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社会贡献力、影响力、创新能力、文化创造力等都是其在激烈市场角逐中立足的根本。

一、创造力: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打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文化观念和体制的束缚,通过制度及理念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其中心环节是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进而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在国办发〔2003〕105文件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及早改早受益、早改早主动利益导向的支持与引导下,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十年里,“全国注销事业法人近7000个,核销事业编制近30万”[3]。对业已完成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来说,它们的身份从过去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变成了脱去“事业”外壳的企业,需要完成工商注册登记、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及参加企业社会保险等工作,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更需要以富有创意性、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促进自身发展及区域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造力是改制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创新、创意是其产品或成果的核心要素。与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物质产品不同,文化产品生产“大多凝聚着作家、艺术家的创新思维活动,它的市场消费价值主要取决于创意效果,取决于产品的技术研发能力”[4]。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大都不会因一次消费或传播而消失,其可能会因不断传播而更具魅力或价值,也会因其所传递的理念或价值观而长久地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即“会出现精神价值的存留或延伸”[5]。换言之,文化产品担负的是传承文化、传递正能量的重要使命,富有创意的产品才能够得到市场和人们的青睐,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也会因此获得耐久性、重复使用性以及“通过扩大需求来增加拥有者营销利益的潜能”[6],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则是市场微观主体——文化企业不竭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二、陕西改制文化企业的文化创造力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于2003年6月启动,九省市被作为综合性试点地区,西安市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始,陕西省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省直14家经营性文化单位、涉及1.2万余人的改制工作率先于2009年完成;2010年,完成的是市级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此次改制工作涉及192个单位和9674人;县级经营性文化单位于2011年完成改制,涉及人员为7712人,涉及单位数量较多,共有221家,分别为81家文艺院团、86家电影公司以及54家电影院。关涉427家单位、2.94万人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是激荡起陕西省文化发展涟漪的关键步骤,是陕西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必要条件,更是陕西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

2009年10月28日,以原有的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西安人民剧院等8家单位为基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且实行母子公司制的国有独资文化企业——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掀开了陕西演艺文化企业“事转企”和全面市场化的大幕。毋庸置疑,褪去“事业”外壳的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与汹涌的市场化浪潮猝然相遇时,宣传营销能力薄弱、人才队伍构成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赫然显现。针对接踵而至的发展难题,健全机制、优化结构等自然必不可少,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既能够被人民大众喜爱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的诞生。

不断推陈出新,形式和内容皆富有创意的作品的相继问世,是陕西演艺集团顺应市场规律、探索发展之路的最好见证。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承传的第一要义是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在“双创”盛行、“互联网+”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下,意欲在世界与民族、国际与国内、互联网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之间找寻到最佳契合点,就要做好创新文章,也要阐释出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和启悟功能。京剧现代戏《风雨老腔》和京剧《雷雨》是陕西演艺集团京剧院有限公司近年来创编的重要剧目,前者是地域文化与京剧艺术的巧妙糅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在国粹京剧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使浑厚奔放的老腔和字正腔圆的京剧毫无违和感地出现在同一剧目中。与此同时,经由演员们的到位表演,老腔艺人的跌宕人生以及老腔艺术的艰辛传承得到了充分呈现,其对观众的震撼与教育意义自然水到渠成。后者则是赋予经典名著全新形式的大胆尝试,陕西省京剧院有限公司没有运用话剧这种惯常的呈示《雷雨》的舞台表演形式,转而用京剧演绎和阐释名作的要义和精髓。京剧《雷雨》的唱词优美、舞美精致,程派青衣赵冬红饰演的蘩漪,荀派花旦李素萍饰演的四凤,唐小宁、马力克分别用马派唱腔和谭派热情诠释的周朴园与周萍,个个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由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排的歌剧《大汉苏武》不仅实现了西方歌剧与西北民族音乐的精妙融合,也实现了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人所追求的忠诚、信义、和谐等精神诉求的真正对接。原创歌剧《大汉苏武》与之前的《张骞》《司马迁》共同建构起了完整意义上的“大汉三部曲”,“大汉三杰”(张骞、司马迁、苏武)被传诵千百年的中国故事在西方歌唱方法中全新唱响,是东西方文化元素碰撞融合中诞生的妙音臻品。

“文化+科技”是“文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也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更是催生文化新业态和新载体的必由之路。于2007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集团,并于2012年12月16日完成股份制改造的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是下辖10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公司、1家电子音像出版社、4家报社和6家杂志社的大型文化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拓展出版产业的发展空间,如何找寻到传统纸媒在全媒体语境中的改进或突破之路,如何以多样化的传播形态满足多元的受众需求,都是陕西出版集团需要面对和破解的发展难题。

数字基地的建立以及数字出版项目的运作便是该集团为创新发展模式而做出的努力,数字出版基地是其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所实施的产业项目,由其控股的数字基地公司已落户浐灞。成功建设1.6万本的电子图书资源库的同时,大型原创小说阅读平台“书海小说网”以其优质的作品资源和专业的运作模式跻身为全球文学专业一流网站,书海网站可以提供在线阅读、各种格式下载和手机电子书等服务,网站的海外平台已经试运营且有了外汇收入。数字出版项目的顺利推行与运作让更多作品有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平台,仅是2013年一年,陕西出版集团获批的数字出版项目就达9个,获得各类扶持资金1626万元。国内首创以手工制作角色场景模型拍摄的陶土动画纪录片《帝陵》入选2013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还荣获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奖。手机网游《寻秦问道》同时入选第八批“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项目和2013年度“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红色游戏《延安英雄传》入选2013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并于2014年入选第九批“民族网游工程”项目。

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MPR国家标准应用推广三省试点启动仪式暨标准培训班于2012年12月12~13日在珠海举行,广东、河南和陕西三省成为首批试点省份,陕西出版集团被列为全国三家MPR产业项目试点单位之一。该集团早在2009年7月就已成立了陕西MPR出版事务中心,而所谓“MPR出版物”,即Multimedia Print Reader,意为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物,是将数码信息技术与纸质出版物相结合,把印刷读物的文图内容与相应的多媒体音视频内容文件相关联,从而让读者获得同步闻听看读效果,也使得纸质出版物真正实现了有声听读。陕西出版集团制作的《中国蜀道》《名片陕西》《西安城墙》《长安画派》都是展现多彩陕西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将MPR秦腔曲目编码谱于马甲或T恤之上的做法也是不错的尝试,“秦腔马甲”的推出无疑为MPR周边产品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文化软实力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文化品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内驱力,“文化软实力是好的文化通过与其他不同的文化进行竞争,从而以无形的方式影响他人,或者在竞争中对第三方更具有吸引力”[7],文化品牌则会有效提高参与竞争角力文化的吸引力和美誉度。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西影”逐渐成长为中国电影不容小觑的劲旅,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影铸就了中国电影的辉煌与卓越,《红高粱》开启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影坛的先河,“影视陕军”与“文学陕军”共同丰富和提高着三秦文化的内蕴与价值。2009年5月8日,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从西安电影制片厂到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再到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西影完成的不仅是称谓上的转换与变更,更是对时代变迁和市场规律的顺应及遵从,继续将自身打造成注意力经济时代里引人瞩目的文化品牌,进而助推陕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其现下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近几年,西影集团在影视作品生产方面依然表现不俗,有荣膺国际或国内重要奖项的《盲人电影院》《德吉的诉讼》《白鹿原》《钱学森》《建党伟业》《封神传奇》等电影,有摘得2010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的《锦衣卫》,有在央视或地方卫视播出且反响不错的《聂荣臻》《渗透》等电视剧,有专题片《史诗延安》《柳青与创业史》,还有改编自已故作家张贤亮小说且刚刚杀青的40集电视剧《灵与肉》等。在建立健全和延伸产业链方面,西部电影频道(陕西8套)是国内第一家由电影集团运营的专业电影频道,其硬件设备、技术实力、影视剧播出量及综合收入等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自然也为西影集团整体发展增色不少。2011年,该集团联合大地院线共同组建了“陕西西影大地影院建设有限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电影终端市场,逐步建立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和衍生产品研发等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西部数字影视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建成以后将成为西部最大的数字影视产业基地,该基地包括西影集团总部大楼、西部数字影视制作中心、电影频道编播中心、国际影视交流中心、特效摄影棚等,拍摄、办公等移至西咸新区后,西影老厂区会被改造成以旅游为主业的影视体验城。继北京、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在陕西、福建两省轮流举办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电影交流活动,更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影集团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的国际平台。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10月在西安举行,本届电影节的作品征集办公室就设在西影集团。2015年9月22~26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建福州举行,西影集团以《遥远的天熊山》《古路坝灯火》《德吉的诉讼》《钱学森》和《冰封:重生之门》5部影片亮相主会场福州的“西部电影展”单元,用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丰富的陕西元素及摘得国际大奖的电影作品展示了陕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实力。微电影以其形式灵活、短小精悍等特点风靡互联网,西影集团自然也把握住了与微电影相关的发展机遇。2015年10月25日,陕西韩城市人民政府投资新建的“微电影产业化集群式基地”与西影集团联合全国9家电影频道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双方共同打造的“微影天下”栏目为纽带,依托西影集团联合的陕西西部电影频道、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四川峨眉电影频道等9家电影频道联盟体,寻求在微电影制作、版权交易、艺人经纪、设备研发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样是由双方共同建造的中国首个“微电影制片厂”展位也已华丽亮相在西安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从而让人们更多了解西影、了解微电影。

三、提升陕西改制文化企业创造力的方法和路径

综上所述,以陕西演艺集团、陕西出版集团、西影集团等为代表的陕西改制文化企业不断探索着立足于激烈市场竞争之中的可行道路,也探寻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有效途径,但依然存在着旧体制负担过重、人才缺失、资金短缺、同质化竞争、产业链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不断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就是陕西改制国有文化企业真正成长为合格市场主体的蜕变之路,更是它们充分释放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经营思路,树立大市场意识

既然已经完成身份转变且进入了市场,改制后的陕西文化企业就要摒弃“等、靠、要”等传统思维,就要从发展理念、经营思路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首先,在立足本省实际的同时将视野拓展到全国乃至全行业发展格局中,对自身进行精准的SWOT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和“既能入于其内又能出于其外”。另一方面,要寻求盘活文化资源、创新经营模式的可行办法,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里使“无形资产有形化”方式的同时,尝试进行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过渡与转变,进而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建立起从作品到产品、从创意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能够充分释放文化创造活力的文化企业必然是拥有从文化作品到文化产品、从上游创意论证到下游发行营销及延伸开发完整产业链的市场主体,唯有如此,其才能够在产品竞争和市场较量中占得先机。而完善产业链恰好是陕西众多改制文化企业的发展短板,宣发运营、后期研发环节尤其薄弱。以陕西演艺集团、西影集团为例,它们极其缺乏熟稔市场运营规律和策略的经营管理者,甚至没有成立起专门的宣传发行团队,如何将短板补齐,是这些企业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或许,它们可以从“开心麻花”、华谊兄弟、小马奔腾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获得启示。十年前的“开心麻花”还不为多少人所知,如今,北京开心麻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其舞台剧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演艺界新秀,紧跟时代步伐、极富创造力的经典作品是其成功的基础,与电视媒体、平面媒体、视频网站的多元化合作,以及网络剧、音乐剧、电影等领域的拓展,都使其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有力提升。今年国庆期间,电影《夏洛特烦恼》过十亿的票房再次印证了开心麻花市场营销策略的精确与到位。

(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创新源,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交流和流动机制

“文化创造力是文化主体在文化实践中不断释放和展示自身潜能的一种能力。”“只有具有自觉能动性和主体意识,并具有内在发展潜质、积极进取的文化主体才能拥有并实现文化创造力。”[8]换言之,拥有梯队构成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并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是文化企业走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激发文化主体创造潜能进而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资本运营人才、项目策划人才、创编人才、营销管理人才短缺,懂文化会经营的人才尤其欠缺,是制约陕西演艺集团等文化企业发展步伐的首要原因。今后的发展中,陕西改制文化企业应该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引进、使用、交流与流动机制。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已经在实施的“项目制”“半年工作制”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弹性工作方式,就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制是以项目合作、短期聘用等方式使用或引进人才,半年工作制则是让北京等地的优秀创编人才每年为陕西人艺工作半年并至少提供两个剧本,工作期间为其发放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其余时间自行支配且只发基本工资。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学习交流、奖励激励和推介宣传机制,为本单位人才搭建开阔视野、展示自我的宽广平台。

(四)强化精品意识,探索“文化+”的内涵式、多样化发展之路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的评价、专家的评价以及市场的检验。就目前陕西文艺创作现状来看,荣获各级精品工程奖项的作品无法取得良好市场效益,获得奖项后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现象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悖论困扰着文化企业和众多文艺工作者。因此,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在“文化+”催生的“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贸易”“文化+金融”等新理念和新业态里,深入挖掘文化发展与人民大众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寻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方法与路径。

(五)寻求资源整合的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找准富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增长点并加以培育和推广,是文化企业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但也无法避免区域内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以方兴未艾的红色实景舞台剧为例,陕西就有《延安颂》《延安保育院》《延安保卫战》等多个剧目,尽管它们分别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旅游集团和延安市委、市政府推出,但其为旅游产业增资添彩的同时也使得演艺市场陷入了另一种混乱或无序。因此,陕西改制文化企业之间应该探求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并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发展道路,争取做大优势、规避劣势。除此之外,还要树立牢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因为文化企业的主要资产为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知识产权,“才能有效地保证知识产权转化为商品,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9],而“无论是著作权,还是商标,乃至专利,所保护的都是知识的创造性,都是通过他人依法对所保护的创造性知识的有偿使用来产生经济效益”[10]。保护好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就是对文化主体及其文化创造性的尊重,也是对企业核心竞争资源的护卫。

【注释】

[1]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青年课题(15QN010)。

[2]作者简介:杨艳伶,女,甘肃省民乐县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西部文学、地域文化。

[3]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2.

[4]严三九,王虎,编著.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0.

[5]严三九,王虎,编著.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1.

[6]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6(4):79.

[7]向勇,刘静,主编.文化产业应用理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42.

[8]杜刚.全球化视阈下文化创造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9]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10]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