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国防建设方针

我国国防建设方针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军事变革既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世界军事变革的快速推进期,也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的共同取向。
我国国防建设方针_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二、我国国防建设方针

世界军事变革既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世界军事变革的快速推进期,也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错过了这一二十年,就很可能错过一个时代。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勇敢地投身到军事变革的激流之中,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我国国防建设,才能使我军在新世纪的国际军事斗争中始终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本世纪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不可无防,国防不可不强。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既是适应世界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更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今后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实现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始终将国防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1.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我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并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的战略思想;“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为加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建设指明了方向。

(1)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是解决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提高国际竞争力,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关键所在。国防建设需要有一定的财力做保障,经济实力上不去,国防现代化也实现不了。不从国家发展的全局上摆正国防建设的位置,超越国家财力的可承受程度去搞国防建设,势必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长治久安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将国家拖垮。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最终垮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为了争霸,苏联长期片面发展军事工业,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日益落后,最终在军备竞赛中也没能取胜。

(2)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防建设的投入。如果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就难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难以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就难以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安全。忘战必丧邦。一个国家即使富裕起来了,如果没有相应的国防实力,其生存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威胁。20世纪90年代,相当富裕的科威特在一夜之间被伊拉克占领,就是一个例证。居安思危,如果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发生外敌入侵,就难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就难以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安全,就难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前很不安宁的国际形势下,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

(3)必须形成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国防建设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军队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的需求,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增强国防实力。

关键的问题是要坚持按照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国防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建设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防资源的利用率,如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军用技术转为民用、通用性较强的军事设施的军民共用,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军能民等;另一方面,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的需求,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增强国防实力。比如军民合建国家光纤工程,使军队的通信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人才,依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努力推进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等。

2.坚持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位置,深入开展科技练兵,加强军队院校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和发展军事理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机械化的标志是主要依靠飞机、舰艇、装甲车辆实施机动和作战(图14-8)。信息化的标志是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和指挥自动化。军队的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高性能的机械化平台,再好的信息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信息化是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再好的机械化武器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也难以施展其功能和作用。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征。由此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军队发展战略,加紧推进军队的信息化,以期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我们必须把信息化作为新世纪我军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应当看到,我军现在仍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尚不具备全面转向信息化建设的条件。我们的机械化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也决定了我们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全面建设信息化战争所需要的作战体系,如果放弃机械化建设,把建设重点全面转向信息化,就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就会欲速而不达;如果我们采取跟进式、渐进式发展,按部就班地在完成机械化建设任务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又会坐失良机,拉大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img26

图14-8 中国“枭龙”04架战机

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将信息化与机械化融为一体,同步推进,走具有我军特色的发展之路。因此,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是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的共同取向。当前我们要进行武器装备建设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以高技术为支撑,集中力量研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新技术,搞好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战和通信系统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军信息作战能力。

(2)要以信息化为牵引,提升机械化建设水平。通过嵌入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来改进现役装备,提升其信息化含量,使之性能明显改善,功能有所增强。

(3)利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作用,将原本分立、松散或关系不顺的若干子系统整合成功能紧密耦合的一体化新系统,使之产生“1+1>2”的整体效能。利用后发优势,大胆跨越机械化建设的某些阶段和环节,尽可能选择发展那些对战斗力形成和提升起关键作用、能与信息化装备紧密结合的机械化平台,以缩短机械化建设的进程。

(4)要以系统化为目标,建构现代化作战体系。强化系统建设的观念,整体筹划,重点布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的成果,尽早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能够充分发挥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效能和国家战争潜力的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我军建设的系统化水平。

3.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要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改革。优化军队的编成和结构,调整和完善政策制度。坚持从严治军、健全军事法规体系,提高以法治军的水平。坚持勤俭建军,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

(2)军队建设要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要认真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不断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20世纪80年代,我军对体制编制作出重大调整改革,成功裁减员额100万,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党的“十五大”以后又裁军50万。我们着眼的不仅是减少员额,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通过调整改革,更好地适应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要求。今后,将继续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要求,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指挥灵便的方向,贯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理顺关系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军队的编成和结构。

(3)提高官兵的素质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加强教育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官兵素质和军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系统、正规的教育训练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主要途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和平环境中,军事理论研究的成果,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最终都要通过教育训练形成现实的战斗力。因此,必须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地位。要把是否符合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实战需要作为教育训练的惟一标准。军事教育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要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争形态、作战形式的演变而发展。

(4)坚持寓军于民,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因为,高技术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与武器关系的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战争实践反复证明,武器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在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无论如何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都不可能代替人的觉悟、勇敢、智慧和才能,不可能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高技术战争所具有的激烈性、残酷性,对人的智能、体魄、意志、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技术战争中人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坚持人民战争是我们必然的战略选择,我们的国情军情以及面临的军事斗争任务,都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战争,这是我们赢得未来防卫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