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困难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困难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和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志愿者表示,不否认有功利因素在里面。调查显示,约有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主要来自本单位、本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也主要是大型赛会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在问及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时,近89%的同学认为服务过于形式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困难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面临的困难

为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志愿者的真正需求,课题组组织了所在学校2008奥运志愿者、报名参加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以及有日常志愿经历的学生开展了座谈,与具有义工经历的老师、组织管理基层志愿者的共青团干部、参加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志愿者进行了多次交流和沟通。为全面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的基本情况,课题组设计了《关于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调查》问卷,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展开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97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现将座谈、访谈和调研的和本课题相关的结果总结如下:

1.志愿者参与动机功利化

在被问及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时,8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感觉到自己被社会、他人所需要,因而自我价值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和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志愿者表示,不否认有功利因素在里面。而且多年接触和从事志愿者工作,很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利因素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笔者就经常会接到一些问及参加志愿活动是否会给补贴或报酬之类的咨询电话。其中被访者大多表示,现在社会对于志愿者的经历和精神层面的价值看得很重,这也充分反映了社会整体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但是,不可否认,当这种观念占主要地位的时候,就不免会产生滥竽充数、盲目从众者了。不过,从客观看来,即便是怀着功利心的志愿者服务,毕竟他也是在以某种方式进行奉献,有30%以上的被访者支持这样的观点。

2.志愿组织方式任务化

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做法是上级下达任务,团组织接受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缺少协调和沟通,缺乏宣传和动员,这种以任务为中心的并非以学生为本的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脱节。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自发的、无私的、奉献的过程,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指导行为,也是自觉自愿的过程,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一种纯粹组织任务行为,就不能保证志愿服务本身的主动性。调查显示,约有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主要来自本单位、本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也主要是大型赛会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在提到其他主动个别参与各种帮扶志愿活动时,只有近20%左右的受访者提到曾经有过。从这样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主动的,或者说是在整个组织的前提下,被动从众的心理要大于主动奉献的初衷。当然,从这个角度我们并不能说志愿者的修养和精神层面不怎么高,只能说作为组织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或者提供了志愿者盲目参与的机会。在问及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时,近89%的同学认为服务过于形式化。从志愿者对志愿组织的期望来看,现阶段志愿组织形式任务化,出现有事乱忙,没事空闲,应付任务,没有长效机制,用小朋友们的话说就是“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啊四月走”。社会上的各类活动、赛事志愿者,都是来如风,去无影,使志愿者热乎劲一过即烟消云散。我们需要组织,但不需要一窝蜂似的任务形式的组织,只有不以任务为出发点的长效性组织,才是建立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的有力支撑,我们的长效机制支撑起的,正是志愿者随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志愿者社会定位雇佣化

这个论题是在问及被访者对于社会最想说的话引出的。80%的被访者选择了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这说明志愿者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前面说过,整个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经历和奉献精神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为什么还会出现志愿者希望被尊重的情况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于志愿者的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定位越来越雇佣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社会上很多时候,一旦出现人手不够的大型活动或者大型事情的时候就会想到志愿者,甚至大型酒店开业都会想到志愿者,那么就会出现即便花点钱也邀请一些志愿者帮忙。为什么呢?廉价、勤快,还不搭欠人情。这样一来,志愿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奉献社会、扶危救困了,而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了,甚至比雇佣工人还要好用。这样的志愿者被庸俗化、商业化、雇佣化、市场化,志愿者这个词也被滥用了。这样的情况颇有越来越盛之势,志愿者的权益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4.志愿服务管理无序化

在被问及“你认为目前高校志愿者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哪些?”时,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志愿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政府、学校不够重视”、“资金不足”、“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在访谈过程中,一些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质量值得怀疑,很多时候参加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带着期望、带着理想去的,可干的都是一些保洁员、打字员、服务员做的活,觉得很没有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真正为社会、为老百姓提供必要的服务,而不是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志愿者的招募中‘公平、公正、公开’没有很好地体现,很随意,关系好、有后台的就直接上”、“学校关于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连自己学校的专题网站都没有,我根本不知道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