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自1999年底进入教育部首批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围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中基地建设的五项目标,秉承探讨学术、服务社会的宗旨,在注重徽学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面向安徽省暨黄山市经济文化建设,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发挥智库作用。在包括《历史研究》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徽学研究论文逾500篇。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自1999年底进入教育部首批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围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中基地建设的五项目标,秉承探讨学术、服务社会的宗旨,在注重徽学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面向安徽省暨黄山市经济文化建设,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发挥智库作用。

经过十年时间的建设,此中心从当初的几乎一张白纸到现在的粗具规模,在基础研究、咨询服务、资料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地发展迈入了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一、总体情况

此中心现有办公场所600平方米,电话、传真、电脑、投影仪、服务器和互联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设施齐全;下设徽州文书与文献、徽州社会经济史、徽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3个研究室,另设办公室、资料室(含徽州文书特藏室),资料室收藏有徽州原始契约文书1万余件,徽州族谱等各类图书3万余册。

此中心建有学术委员会,作为科研规划与发展的指导机构,并按照“公开竞争、公开招标、择优支持”和“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原则,由主任根据“带(给)课题和经费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要求,实行全员聘任。现拥有专、兼职科研人员40人,学术秘书和资料员共2名,90%具有博士以上学历。2002—2007年,还聘任特聘教授1人。

此中心以探讨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文明为宗旨,倡导严谨治学的学风,致力于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标本的徽州历史文化传承与研究,努力抢救、挖掘和整理徽州历史文化资源为社会服务。此中心创办《徽学》集刊,作为海内外发表最新徽学研究成果的阵地,现已出版7卷。此中心拥有独立的中文、英文和日文网站,并定期进行更新;招收历史学博士和文史哲相关专业徽学方向硕士,培养高层次文化研究和创新人才。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注重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

此中心注重徽学与区域史等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徽学和区域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与学科建设,在所主持和招标的50余项各级各类项目中,大多围绕徽学、徽州宗族与社会和徽州文书文献等主题进行,体现了徽学中心凝练学术与学科方向的主旨。截止2010年年底,此中心出版《徽州宗族研究》等学术著作29部,影印出版《徽州文书》3辑30册,出版徽学研究资料辑刊9种,编辑出版大型学术年刊《徽学》6卷,《徽学动态》33期。在包括《历史研究》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徽学研究论文逾500篇。

2.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地方建设

此中心深入开展徽州文书文献整理、徽州宗族与社会研究的同时,牢固树立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致力于使徽州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推进徽学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公民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上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领导高度评价。此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方利山教授关于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高度重视,直接促成了文化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启动建设。此中心还主持承担了合肥、黄山等市文化大市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被誉为是安徽省“文化研究和建设领域重要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3.初步建成一支结构优良的学术团队

此中心建立以来,始终重视队伍培养与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初步建立了一支团结协作,老、中、青三代相结合,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徽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形成了一流的徽学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2002—2005年期间,此中心还聘任原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栾成显先生作为特聘教授,共同参与建设和发展。

3.实行开放研究,进行高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中心实行开放式研究,积极开展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构建徽学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或国内徽学研讨会、接收国外研究人员访问和联合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高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作用。此中心现已同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近十所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关系。

5.信息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此中心重视信息建设,注重徽学资料与信息平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即注册开通了中心的中、英文和日文专业网站,并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此中心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进行学术交流,所有文书文献目录和徽学研究成果大都已在网站进行公布。2007年立项建设的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徽学研究中心开放式建设项目已经启动。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此中心十年来集中凝练学术方向,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标志性成果集中在徽州宗族与社会、徽学理论与方法、徽州文书文献整理出版以及徽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四个领域。

(1)赵华富著的《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填补了徽州宗族系统研究的空白。

(2)卞利撰写的《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和整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从明清民事法律调整与乡村基层社会调整的独特视角,系统论述和阐释了国家与社会冲突和整合方式与过程。

(3)栾成显在《历史研究》和《中国史研究》上发表的系列论文,对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继承和诸子均分制度进行了深入考察,提出了创新性见解。

(4)刘伯山主编的《徽州文书》3辑30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2010)以归户性为单位,影印出版了万余件珍稀徽州文书原件,对徽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5)朱万曙主编的《论徽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和《徽学研究资料辑刊》(黄山书社,2001—2007),对徽学理论体系建构和徽州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6)由此中心研究人员承担编制的《黄山市文化大市发展规划(2006—2020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2007)》和《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是此中心服务社会、发挥智库作用的标志性成果,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面,围绕徽州文书文献整理、实证或个案研究、徽学理论体系建构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形成三个主攻方向,组织重大项目和自设项目,力争通过若干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

第一个主攻方向是徽州族谱和文书整理与专题研究。继续对徽州族谱和文书进行专题或归户整理,并围绕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体攻关,推出若干专题研究论著(文),形成系列标志性成果。

第二个主攻方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徽州的实践、传承和创新的研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在徽州的实践、传承和创新的探索与研究,提炼徽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参考。同时,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就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为相关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和研究报告,服务国家和安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三个主攻方向是徽学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和徽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以徽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研究重点,从理论层面深入思考徽学的学术内涵、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在整体史和区域史而不是地方史的宏观视野内,构建科学的徽学学科体系。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将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支撑,构建开放性的徽学学科平台;通过创新团队建设和重大课题研究,汇聚校内跨院系、国内跨院校的精干的学术研究队伍;通过基地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人员流动整合,推进机制创新;通过建立与安徽省和黄山市人民政府及省文化厅、徽商集团等固定联络机制,参与重大决策调查与咨询,形成服务社会常态化、制度化,解决信息部对称问题,提升服务社会质量与水平,发挥智库作用;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及深入交流,构建高层次的对外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和徽州族谱等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推进信息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