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书道漫长的发展史

书道漫长的发展史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被誉为“三迹”的书家小野道风、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三人,将日本“和样”书道推向鼎盛。1178年明廉荣西写的誓愿寺枟孟兰盆一品经缘起枠,强烈透露出黄庭坚书风的影响。11世纪的遗作有被称为枟高野切枠的枟古今和歌集枠抄本,是假名书法的典范。
书道漫长的发展史_漂洋过海去日本

第二节 书道漫长的发展史

在日本古时的书法作品中,残留着奈良前期的锐劲笔法,以后表现出典雅的盛唐样式,完成了天平时期的写经体。这一时期的写经代表作还有龙光院和奈良国立博物馆的紫纸金字金光明经、贤愚经等。奈良盛期,由于圣武天皇推行兴盛佛教的政策,让写经事业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进入天平时期之后,频繁地书写浩如烟海的各种佛经,除了枟法华经枠、枟金光明经枠、枟华严经枠、枟大般若经枠以外,还有圣武天皇枟劫愿一切经枠(734年)、光明皇后枟发愿一切经枠(740~743年)、孝谦天皇枟勒愿一切经枠(768年)等。这些数量众多的写经有一部分流传至今,为研讨当时的书体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虽然平安前期的奈良时代,通过写经接受了唐朝严整的书风,但只有进入平安时代后,这些书风才深入渗透,因此才会出现学唐朝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的人。其中著名的代表笔者是“三笔”,他们是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三人,“三笔”在日本推广王羲之及唐朝书风,一方面促进了汉字书法的繁荣,一方面造成由奈良末期萌芽的假名书法一时间销声匿迹。其中空海和橘逸势入唐后还驰名中国。

被誉为“三迹”的书家小野道风、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三人,将日本“和样”书道推向鼎盛。三迹之后,平等院凤凰堂廓色纸形书(1053年),据说是当时名手源兼行的手笔,但已经无法确证,它与程式化的写经文字不同,无疑出自著名书家之手。从11世纪末期起,先后出现行成之孙藤原伊房(1030~1096年)和伊房之孙藤原定信(1089~1151年)。他们追求疾速锐劲的书风,并使这种书风推广。而其他的重要书法家首屈的是最澄,他写给空海的枟隔帖枠(现存于奈良国立博物馆),是表明其清廉人格的杰作。

中国从唐末起就针对恪守东晋王羲之书风的保守倾向,出现了创造独自书风的新动向。到了北宋,涌现出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家,他们建立起了注重精神表现的逸格书风。其中,黄庭坚对样学素养很深,他气魄锐劲的书风受到禅僧们的喜爱。

1178年明廉荣西写的誓愿寺枟孟兰盆一品经缘起枠,强烈透露出黄庭坚书风的影响。1219年由中国归日的掉僧俊苗在写枟造泉涌寺劝缘疏枠的时候,也同样接受了黄庭坚的书风。其他的由宋归日僧如圆尔辨圆、希玄道元等也同样留有宋式的书风。到了13世纪中叶,兰溪道隆、兀庭普宁、子元祖元等宋僧来访日本,真正将禅宗传播到日本,从此宋风书风开始在日本普及。在禅宗界,师父的印可状与顶相一起作为传法的凭证深受重视,这些书迹至后世尤为珍贵。宋朝时日本访华的僧人中,兰溪道隆向南宋的张即之学习,他们的书法格调高雅。与此同时,日本禅僧在访问中国时也从中国带回大量的师父墨迹。尤其是大灯国师的笔迹,显示出出类拔萃的笔力。但这种宋样笔法仅限于样林,没有普及到一般民众。进入14世纪后,天皇归依样僧,他接受样林书法的影响,折中了和样与唐样的笔风,建立了哀翰祥。

室町时代是日本书法史上最沉滞的时代。在和样书法方面,由于文化中心由公家向武家转移而失去社会基础,停留于前代荣耀的世尊寺派和青莲院派的末流上,出现流派繁芜的局面,但都是墨守成规,这样的书法本身的艺术性就十分低劣。而在桃山时代的美术等诸领域中,只有书法是迟缓地从前代的沉滞中摆脱出来。到了16世纪后半期,日本的书法仍然在沿袭程式化的青莲院派,唯有丰臣秀吉书状中不拘形式的自由风格,与桃山人开放的心胸相适应。进入17世纪后,古典复兴的风气在以宫廷为中心的文化人中兴起,这为书坛萌发了新动向。

纵观日本的书法,12世纪的遗例最多,京都西本愿寺枟三十六人集枠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分,至今可区别20人的笔迹,显示出了当时假名书法的大势。枟源氏物语绘卷枠的文字书法也是当时的遗例之一,而且还兼具了正宗的古样和创意的新样两种风格。到了12世纪后半期,出现属于法性寺派的假名书法,枟伴大纳言绘卷枠文字书法是其中一例。

日本的草假名是万叶假名的简化,它是从汉字的草体和笔记体的简体中脱颖而出,逐渐成形的。最初草假名是一字一字分离书写的独草体,10世纪后就是连续数字书写的连绵体,他与料纸之美相对应,建立起雅致的书风。从藤原定家(1162~1241年)忠实摹写纪贯之书的枟土佐日记枠来看,草假名的字体接近于今天的平假名,从中可以窥见连绵体的早期书风。著于承平5年(935年)的枟土佐日记枠,是假名书法发展的早期资料,如今已为珍品。现在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枟秋蔽帖枠,通过万叶假名记录48首古歌,从某种意上可以说它是将汉字写成假名书法的风格。11世纪的遗作有被称为枟高野切枠的枟古今和歌集枠抄本,是假名书法的典范。

随着假名文字的发展,料纸的装饰也越来越追求完美,出现了众多的种类,有的赌云母或刷云母,有的蜡染。在枟三十六人集枠中汇集了料纸装饰的所有技法,其中由金银泥构成的折枝纹样最为流行,还有意让色纸断裂而留白,或是将色彩重叠拼贴,以此来造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枟平家纳经枠这部作品无论在书法、料纸、卷轴、卷头、题签上都凝聚着意匠,达到装饰艺术的极致。枟平家纳经枠中多用金银,与地色相适应,用石绿、石青、朱砂三色浓淡相映地书写文字,书法完全与料纸装饰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