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

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深刻认识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把握先进文化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自觉坚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文化建设,在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生动进程中努力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程度,与人成为自由存在物的程度紧密相关。

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努力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正因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深刻认识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把握先进文化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自觉坚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文化建设,在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生动进程中努力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跃动着的一条鲜活筋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在自己的学说中描述过一种或多种理想中的人的形象,所谓“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真人”、“圣人”等等,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笔下所绘出的理想化的人格,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理想化的人格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规格的理想设定。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过个体的和谐发展问题。文艺复兴时期,更有众多的人文主义者多角度设计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具体路径。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傅立叶等人那里,人的全面发展也都被程度不同地给予了富于想象的阐述。

从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在纷繁多样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设计中,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关注的焦点。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思想家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多方面的局限而未能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出科学、透彻、系统的阐述,但是,他们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聚焦在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则以猜测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实质。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但有了这一基础并不一定就必然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作为标示标显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状况与程度的,只能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离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没有人类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全部思想史,进而也就没有人类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全部实践史。

奠立于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继承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精华,并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展望了人类未来社会的美景。在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中,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仍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精神属性,赋予了人不断提升自身本质力量、开发自身能力资源的条件,同时,也使得精神需要成为人的需要的基本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除了满足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68),满足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力量的增强,亦即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一方面,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从而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以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69);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也推动着人的物质生活全面发展的进一步实现,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取决于实践活动“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70),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增强着实践受智力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的有效系数,进而推动着人的物质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着人们可以利用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丰富,也推动着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中,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物质生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精神属性愈益彰显、精神生活愈益丰富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所以,基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现实批判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批判对象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异化;作为人的肉体和精神畸形发展对立面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时,总是强调指出,所谓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即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两个方面。总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概括的那样:“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1)离开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也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深刻理解,所以,江泽民特别强调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提出了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二)

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既是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构成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先进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成为自由存在物的根本条件,从而也是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程度,与人成为自由存在物的程度紧密相关。当人还被世界的必然性所支配而没有掌握和驾驭这种必然性的时候,人就没有自由,也便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所谓自由,就是人对必然的掌握和驾驭。恩格斯指出,自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人类在掌握和驾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文化,与此同时,人类创页。造出来的文化又反过来为人类进一步掌握和驾驭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供工具、创造条件。文化越先进,对先进文化成果的运用越自觉,人类获得自由的工具也就越先进,条件也就越充分,所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大,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人类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先进文化的发展,“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72),都是迈向全面发展的一步。

先进文化为人类掌握更多的自由时间创造了条件,也为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拓宽了空间。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与人掌握自由时间的程度紧密相关。所谓自由时间,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人们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人们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就越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全面地发展自己,正因如此,马克思将时间称作“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73)。自由时间的获得,是以先进文化的发展为重要前提的,因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从而节约劳动时间,而“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74)。就此而言,先进文化的发展是人们更多地掌握自由时间从而更多地迈向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而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的发挥,是以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高度评价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可以“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75),将使人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76)。教育之所以能发挥上述功能,成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是将人类已经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本质力量、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引导个体能够驾驭外部世界对个体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过程,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77)。这里所谓的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进而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的先进文化成果。可以说,对于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而言,教育归根到底是作为一种方法存在的,是对包括先进文化在内的一切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的运用。离开教育活动,一切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都无法发挥现实促进作用,但是离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的创造和发展,教育也无法发挥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的功能。要充分发展教育的功能,造就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加强促进人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一切现实条件的创造和发展,包括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沈壮海,原载《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