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逻辑演绎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方法

逻辑演绎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方法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逻辑思维的这些特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展现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深刻性、体系上的完整性、逻辑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逻辑演绎法与情感投入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情感投入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逻辑演绎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上述两方面的统一,实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结合。

5.逻辑演绎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方法

逻辑演绎是指以理性的态度,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辩证思维方法来表达思想观点及其内在关系的理性思维过程。情感投入是指在表达思想观念或者意愿时,投入真情实感,与教育对象之间有深入的情感交流,达到情与理自然融合的精神状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逻辑性,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必须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逻辑思维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假说、论证等形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和思维规律进行理性思维活动的过程。这种理性思维活动通过对大量表面现象和感性材料的取舍,排除其中个别的、偶然性的、表面的因素,抓住共同的、必然的、内在的因素,将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及本质特征抽取出来。人们在逻辑思维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等。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即从有关一类对象全体的一般性知识从中推出有关该类对象个体的知识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即以关于一类对象中某些个体的知识为依据,从中推出关于该类对象全体的一般性知识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种部分、方面、因素,然后逐个地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而综合则是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构建成为一个整体,达到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抽象是通过分析对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属性、因素分别地加以研究,然后舍弃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因素,抽取出其中必然的本质的属性、因素,并用概念把它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法。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具体是指思维中的具体,它已不再是对客观对象表面属性或特点的某方面的抽象反映,而是在理性思维中把客观对象的各种属性、特点和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再现出来,是研究和理解客观对象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结果。所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指人的思维的逻辑进程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行程,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决定了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的统一。历史的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历史规律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发展进程以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在纯粹的形态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逻辑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间接性,逻辑思维不是直接认识事物,而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的;二是深刻性,逻辑思维认识的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三是有序性,逻辑思维是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和思维规律进行思维的;四是能动性,逻辑思维过程是人们自觉地对感性材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制作的过程[3]。逻辑思维的这些特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展现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深刻性、体系上的完整性、逻辑性等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应自觉以理性思维和理智为主导,通过逻辑思维活动理性地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清晰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了解这些观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和逻辑联系。

尽管逻辑演绎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但是,仅仅依靠逻辑演绎法是不够的。单纯的逻辑演绎容易使课堂教学陷于沉闷、单调、乏味,难以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逻辑演绎法与情感投入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情感投入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所谓情感投入法是指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调动人的情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感染、鼓舞而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情动人”、“以情启情”、“以境育情”等要素。“以情动人”是教育者首先要对教育对象有感情,以自己真诚的情感启发和激发教育对象的情感,即以自身的健康情感和高尚情操启迪和激励教育对象,达到情感移入、人格感化的效果。“以情启情”是指通过创设良好情景、优化情感环境,使教育对象从中享受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谊、高尚的情操情趣的感染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以境育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和创设一定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动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引起共鸣、产生体验,并获得情感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若不投之以“情”,不仅无法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不能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更不能达到“以情动人”、“以情启情”和“以境育情”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十分注意将“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本身所具有的逻辑力量和理论魅力,也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表达方式增强其说服力;既要发挥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的人格感染力,也要发挥教师对受教育者真诚关爱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感染力。运用逻辑演绎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上述两方面的统一,实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结合。逻辑演绎有利于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整体性,展现这一科学理论的逻辑性、深刻性等特点;而情感投入则使受教育者在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情境中理解高深的理论,增强对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和深刻性的领悟和认同感。

运用情感投入法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教师的情感投入必须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和感染学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情感情境的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或指向性,紧紧围绕阐释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鸣和认同;而且创设的情境必须生动具体、富有感染性,以形象为主体,音、形、境相互配合,使身处其中的人不由自主地为其所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