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收入分配不规范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应采取措施重点加以解决。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28 如何理解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要点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提了出来。他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1]“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2]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三层含义: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提倡先富要帮助和带动后富,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为了防止发生两极分化,或者说为了纠正某些带有两极分化特点的现象,党的十五大提出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的措施:第一,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第二,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第三,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种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第四,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

案例呈现

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与合理性[3]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专家苏海南、徐振斌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状况的分析,得出这样的基本评价: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描述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尼系数比较适中。同时他们也分析指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例如: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据调查,许多企业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仅为3倍左右;机关单位最高工资仅是最低工资的4.28倍(不含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只有2.81倍(不含工龄工资)。按行政职务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小,按技术职务(技术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则更小。再有从有统计数据的收入分配差距来看,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每年正在以3.10%的增长速度扩大;最高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与最低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每年正以1.81%的增长速度扩大;依据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变动情况,财富正在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收入分配行为不规范:一是工资支付不规范。据有关方面调查汇总,2000年,全国各地拖欠职工工资共计达300多亿元;二是工资提取不规范。在实行工效挂钩企业,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三是部分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超过工资总额4%的标准进成本,变相提高收入;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位消费随意性强,缺乏合理有度的约束;五是事业单位创收活动没有规范的制度规定,分配行为不规范,透明度低。整体收入分配结构仍不合理:一是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二是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不大,与中央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求尚有差距。1990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工资收入占人均全部年收入的比重,不仅没有相对下降,反而上升了0.56个百分点。

案例点评

我国大多数人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近年来福利工资化起到了抵制工资比重相对下降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按多种要素分配还远没有真正调整到位,其他要素参与分配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比重。同时收入分配不规范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应采取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3]新华网,2001年4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