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牛奶何以倒入下水沟

牛奶何以倒入下水沟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

案例三 牛奶何以倒入下水沟

【案例呈现】

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敢收了。

一年前甚至更早,类似的事件也曾见诸媒体。

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

2002年,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

……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资料来源:《新华网》2005年8月11日、《经济日报》2002年4月25日、《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6月21日

【案例讨论】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案例点评】

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现如今我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倒奶事件”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企业和奶农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一节的辅助教学,也可以作为本章的导入环节使用。

(作者:龚玉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