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激情何以燃烧

激情何以燃烧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首播一年后才于2002年秋季出现高收视率,并且一“热”就热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播出。可见“收视率”一类指标的重要。本文以《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例,自有道理。同《激情燃烧的岁月》相似,它在收视效率方面也没有获得即刻的成功,甚至还因为与一些武打片同期播出而遭遇相当低的收视率。

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首播一年后才于2002年秋季出现高收视率,并且一“热”就热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播出。全国各大媒体的娱乐版面和时段也加入炒作的行列,发表议论,报道反响,一时间,“激情”燃遍全国。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何原因?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视剧收视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相关媒体的关注,一些报刊相继推出文章,就如何认识电视剧收视率展开争论,但论战双方各说各自有理,互不相让,也不理会对方的观点,因此没有定论。本文作者无意于做仲裁者,但希望能将讨论和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入,导向理论的层面。

首先,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都了解,我们国家政府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和特性有如下方面的要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人曾反驳说“观赏性”的逻辑出发点和“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逻辑出发点截然不同,前者植根于观众的接受情况,而后两者则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造诣。姑且不论这一家之言是否正确。值得指出的是,脱离了观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无从实现,也就谈不上了。可见“收视率”一类指标的重要。

但是,如果仅凭这一点就断言电视剧的收视率是检验电视剧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或者是首要的衡量标准,那就错了。本文以《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例,自有道理。该剧的故事并不那么新奇,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何以引起轰动效应?且慢。如果要以收视率来衡量它的成败,那它在初涉观众市场时并不成功。用标准的英文行话说,该剧首播时不是一个“Immediate success”。但是,后来出现了“滚雪球”效应,一家说好,大家跟上,在北京电视台热播,在全国各地也“热”起来,加上大众传媒不失时机地烧上一把“火”,推波助澜,还真成了气候,连扮演男女主角的演员也被炒作了一番。我们无法判断观众为何起初不看好该剧,后来又一窝蜂地叫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观众的欣赏口味有难以捉摸的一面,有“非理性”和“无序”的一面,时常出人意料是难免的。这样一来,我们还能仅凭一时的收视率来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如果有人说能,那是把电视剧当成一般的商品,忽略了它的意识形态性质。

在有关收视率问题的争鸣中,有人提出,收视率体现作品的生命力。观众喜欢,说明作品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不能完全赞同这一观点。文艺作品的生命力需要时间来检验。一时能给人以快感的作品,可能会受到一时的欢迎,而长久的心灵共鸣和深度美感绝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目标。一旦实现,就意味着一部作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长久的生命力。道理很简单:一部电视剧,如给千百万人以即时的快感,可能在当时当地被认为是“成功”的,但如它给人以精神的美感,可能需要合适的机会让人对其内在的“品位”加以“品味”,这时候,时间就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检验因素。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上,有一个问题是始终没有定论的,那就是:读者是喜欢描写他们现实生活中“没有”的现象的作品,还是喜欢那些刻画他们身边就“有”的人和事的作品?这个审美的心理距离的“远”和“近”问题,实在难以找到确定的答案。但是,如今的中国社会变化太快,人们多少觉得现实有些难以捕捉,因此,能够为他们捕捉这一现实,同时又不拘泥于现实的作品就有可能受欢迎。换言之,就是“源于生活,异于生活”(现在的普通人一听“高于生活”就认为是“说教型”的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写的是历史长河中有过的生活河段,但那迸发着“激情”的“浪花”是经过作者创造加工的,自有独特的效果。如果要论“思想性”,该剧并非无可挑剔,因为“石光荣”这一人物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他用来帮助乡亲的手段虽然合情,但未必合理(组织程序)等等。如果要论“艺术性”,该剧也未曾达到某种“石破天惊”的境地,没有什么惊人的技巧。它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似曾相识的人物、场景和故事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做儿女的,可以从石光荣夫妇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间接地体验父母那一片难以言表的爱心;做父母的,可以从石光荣夫妇的儿女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子女的影子,既直接又间接地体验“天下父母心”。说简单了,就是人间最普遍也最普通的情感激起了共鸣。

由此可见,成功的电视剧似乎各有各的成功经验,但它们的共同点时常为人所忽略,那就是它们不能歌颂背弃人间常情常理的东西;相反,它们应该全力拥抱并表现这种常情常理,甚至把它们抬举到近乎“不寻常”的高度,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引起他们的激赏。人的处境会变,人的思想会变,人的行为会变,但就每一个正常人而言,他/她对正常的人间情感的体会和反应有相对比较固定的模式。有人说,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使人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淡漠了。不是这样,事实是:人们确实因为生活中多了许多的头绪,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但这种感情需要仍然顽强地存在着,作为人性的一部分,一有合适的机会它就会表现出来。不是吗?《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是特别能引发人们的感情联想的一部戏,所以它在这方面成功地迎合了当代人的情感需求。这种迎合也许是无意识的,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但毕竟成功了。

既然说到感情,就必然联系到人物形象。在“注意力经济”主宰市场的今天,许多创作者和传播者都花大力气,试图让自己的作品以“情节”和“技巧”取胜。君不见,中国电影的“大腕级”人物也纷纷走这条路?但是,这种明显有失偏颇的追求和倾向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历程和心路历程是生命道路上驶过的车,情节只不过是行车自然留下的车辙。人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道路是否泥泞坎坷?在典型环境中人物性格如何展开?这才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而不是在行车以前,预先想好要在路上留下几道车辙。

在这点上,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剧之一《一年又一年》是成功的范例。同《激情燃烧的岁月》相似,它在收视效率方面也没有获得即刻的成功,甚至还因为与一些武打片同期播出而遭遇相当低的收视率。但在此后的3年里,应观众要求,该剧多次在北京电视台和全国许多地方电视台重播,并且每次播出都给主创人员带来许多来自观众的新反馈,大都称赞他们“为老百姓拍了一部老百姓自己的戏”。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深度美感引起的长久共鸣。《一年又一年》作为一部戏剧化的中国平民百姓的改革开放史,本来有可能被写成纯粹的“歌德”式的作品,成为图解政治的工具。但是,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落入这个圈套。通过改革开放二十年间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它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坎坷中前进的基本事实,但又从不刻意回避社会问题对人的影响,如当年物价上涨之前的抢购风,1993年的股市风潮等。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每一场戏、每一段对白,都十分到位,没有一味追求情节的痕迹,观众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时间中看到,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而改变,或者说,原先隐匿的性格特征逐渐得以自由表现,显示了社会的民主和进步;每个人物的命运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波折而起伏,但主旋律始终是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是自强不息,昂扬向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此剧,我们还深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内心世界,触摸到时代变迁在他们的社会心理上留下的轨迹。人物的命运和人心的轨迹,可以说是这部电视连续剧成功的两大支柱。同时,与多数影视剧塑造某一类人物时的脸谱化倾向不同,该剧的人物性格都呈变化的开放态势,是有着无限可能性的,符合时代大变革和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剧中常常出现我们意想不到,但又觉得合乎情理的情节。可见,如果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情节也因此得益。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优秀的作品”总是以“高尚的精神”取胜,而高尚的精神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体现。在“情节风”和“技巧风”漫天刮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强调人物形象在电视剧中的重要性。全国有超过十一亿电视观众,其中有众多的电视剧观众,电视剧对大众的影响之大,不言自明。如今,社会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不能再指望一部电视剧像当年的一部主旋律电影或小说一样“倾国倾城”,因此,在尽力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众口难调”,不必企图迎合所有观众。但是,在电视节目走“分众化”道路的时代,电视剧又可能是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就要求创作者用心灵去体验和感受生活的丰富,从中提取精华,塑造成功的典型,表达人类共有的情感并加以升华,从而以“情”取胜。是金子总会闪光,哪怕一时一地有人因为炫目的赝品而看走了眼。

原文刊载于《文艺报》2003年3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