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域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剖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可以清晰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脉络,提供解读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发展方向的逻辑线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寻求经济成就与社会平等诉求的同步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平等必然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他认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并不是鼓励人们唯利是图,只是回归到社会平等的本来意蕴,因为依循马克思的观点,真正意义的社会平等首先是从经济

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域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解析

Common Prosperity:The Ultimate Focu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alysing Deng Xiaoping’s Socialism Concepts

闫虹珏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归旨,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主张把促进经济增长与追求社会平等的要求结合起来,确立在法的框架下寻求解决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逐步达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域。通过剖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可以清晰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脉络,提供解读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发展方向的逻辑线索。

一、寻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诉求的同步发展: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平等意蕴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0]他认为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一部分人享有掌控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特权,以往的社会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他构想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私有制消亡,去除了不平等的根源后,两极分化与对立将消除,“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1]

然而,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是消除两极分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寻求经济成就与社会平等诉求的同步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实现社会平等的两个必备条件,他尤其强调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保障社会平等的经济基础:“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2]如何理解并在实践中处理这两个必备条件的关系,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主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墨重彩描画的内容。

二、探寻经济增长与社会资源均等共享的契合点:困扰毛泽东的一个难题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工作重心从夺取政权转变为巩固建设新政权,如何完成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跨越,是新生政权面临的最大难题。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毛泽东主张通过政治变革,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在较短时间里使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获得较大的提高。依循这一思路,中央政府确立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三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开始呈现欣欣向荣的繁荣状态。但是在1956年以后,经济发展带来了利益群体的分化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全体成员机会均等地享有社会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困扰毛泽东的一个理论难题。毛泽东的解决思路是:通过频繁的政治运动抑制利益群体分化的倾向,消除任何可能破坏社会全体成员机会均等地享有社会资源的隐患。很明显,这个办法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但其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频繁的政治运动破坏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当人们把社会平等的诉求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分离时,公平与正义就只具有抽象的意蕴。

三、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域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在欧美国家的盛行,资本主义经济又展现勃勃生机,危机时刻似乎被无限期的延后了,曾经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的市场经济正展现着它迥异于传统观念的一面。耐人寻味的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出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情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社会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成为新一代领导人不能回避的理论问题。

(一)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诉求的基础

邓小平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首先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可以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始终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平享受社会财富的机会和条件。因此,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平等必然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循着这一思路,邓小平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经济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突出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3]

其次,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邓小平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他看到了欧美等国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互补体制下经济活动所显露的活力,据此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政治分野的观点,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4]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潜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主张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他强调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甚至采纳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归根结底,这些手段能够激发经济领域的活力,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动力,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三,邓小平重提按劳分配制度。他认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并不是鼓励人们唯利是图,只是回归到社会平等的本来意蕴,因为依循马克思的观点,真正意义的社会平等首先是从经济平等开始的,但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承认差异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也是因人而异,按需分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依据国情实行按劳分配的特殊表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这一设想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热情,从而使我国落后的经济状况比较快地得到改善,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生产力水平获得较大的提高。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将这一思想称为“经济民主”,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仰赖每一个劳动者发挥自主积极性创造出来的,是仰赖一个能够为劳动者提供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出来的。江泽民在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对此有着十分精准的阐释:“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35]

(二)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域

邓小平承认,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然会带来利益群体分化的问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出现矛盾和对立,解决的办法就是走共同富裕之路。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6]

首先,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肯定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承认存在利益冲突与矛盾。邓小平提出,鉴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增长,还允许各种私有制形式的存在,伴随市场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就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会出现多元化,甚至产生矛盾与对立。但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而言,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利益群体分化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其次,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承认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和经济领域的不平等,就意味着承认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如何协调这些矛盾?邓小平给出的答案是建设民主制度,即利益诉求冲突的解决办法不是通过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而是寻求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制衡,在法的框架下寻求解决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手段和出路,实现共赢。“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7]他重提并恢复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希望以法的效力来制约所有人的行为,他要求全党和全体干部按照宪法、法律和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处理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依法治国成为我们的基本方略,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党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出发点,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与谋求社会公正的同步发展。

四、结 语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重视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力量,主张通过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逐步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最终体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这一思想既是对国人追求“国富民强”百年梦想的回应,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的理论创新精神,为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30年的航程由此出发,开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的历史征程。

(作者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