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的继承和发展围绕着革命政治伦理和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伦理的时代主题而展开,推进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的实践发展。列宁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政治伦理思潮,尤其是对社会党人的批判。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转换为群众的实践的过程。列宁政治伦理实践性特征,影响着其后的无数的政治家和

五、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伦理理想,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的继承和发展围绕着革命政治伦理和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伦理的时代主题而展开,推进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的实践发展。

(一)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列宁政治伦理的基本内容集中在革命伦理、政党伦理、民主法制建设、国际政治伦理等几个方面。

1.革命伦理: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列宁对政治伦理问题的思考,首先就是围绕社会革命的主题展开的,是对革命的伦理辩护。[84]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是俄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对革命的合理性论证是说服群众、发动群众、聚集群众力量的重要理论基础,列宁对革命的伦理论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合革命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必然,并由此形成了他的新型的革命伦理。

列宁认为衡量革命的合理性的伦理标准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社会革命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社会革命,是同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相联系的,是指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政治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行动。正如列宁所认为的,无论从革命这一概念的严格科学意义来讲,或是从实际政治意义来讲,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俄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实现政治民主、社会自由、人民平等,这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破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共享共有,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和根本利益的。总之,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政党伦理:遏制执政党腐败的有力武器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权中很快出现诸如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追求特权、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列宁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它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危害着国家政权。列宁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苏维埃政权的代表和不称职的公仆的掠夺行为更使苏维埃政权丢脸的了。”[85]并且严肃地指出:“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86]一方面,列宁认为遏制腐败现象,首先必须加强政府机关建设,政府机关厉行节约,提高效率,建设“廉价政府”[87]。列宁认为,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强制人们遵守权利准则的机构,权利也就等于零”[88]。另一方面,列宁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严厉的要求,尤其是反对官僚主义。列宁强调,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纯洁党的队伍,从严治党,严惩违纪腐败及犯罪党员,“对共产党员的惩处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这同样是起码常识”[89]

3.民主法制:制度伦理建设的刚性保障

列宁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对民主法制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一方面,列宁确立了社会主义在国体上以宪法规定其人民民主的性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中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俄罗斯共和国为俄国全体劳动者自由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从而从宪法和法律上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主张要加强法制建设。他曾说:“法令是号召群众实际行动的指令……法令的作用在于使倾听苏维埃政权意见的那成百、成千、成百万的人学会采取步骤。”“假使我们拒绝用法令指明道路,那我们就会是社会主义的叛徒。”[90]列宁把法律、法令看作是治理国家的有效方式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可靠保证。通过对苏维埃民主法制的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权和权力的主人,民主和法制建设就是要让那些曾受资本主义压迫的阶级能实际地享受权利和自由。

(二)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基本特征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是基于反对沙俄专制统治,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和建设探索中逐渐实现和完成的。

首先,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现实的人民性。政治革命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最广泛和最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如何保障人民的权利实现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任务。列宁在《关于专政的历史问题》中指出:新政权是绝大多数人的专政,它完全靠人民群众的信任,完全是靠不加限制地、最广泛地、最有力地吸引全体群众参加政权来维护的。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这个政权对大家都是公开的,它当着群众的面办理一切事情,群众很容易接近它。也就是说,一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情都要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和决策要经过人民讨论,使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列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认为人民权利的享有与否取决于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性质、途径、质量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一切事务,人民群众最终获得政治自由和经济解放。——这正是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源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所在。

其次,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尖锐的批判性。列宁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政治伦理思潮,尤其是对社会党人的批判。伯恩斯坦批判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石的剩余价值论,并认为马克思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基本上否定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1899年2月,伯恩施坦在其著名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针对马克思主义将阶级斗争视为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阶级合作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不同,不像它们要靠暴力来摧毁才能建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它自身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只要社会民主党人通过积极地组织和行动来继续发展它,就可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他不同意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并非只能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列宁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得这种阶级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而恰恰是要消灭资产阶级,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对诸如社会民主党人等思想流派的批判,列宁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民主思想,把握了社会主义伦理价值的主导方向。

再次,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无论是对革命伦理、政党伦理或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阐释,还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伦理素质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强调,列宁总是紧密联系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关注着现实问题,与时代的脉搏相律动。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转换为群众的实践的过程。列宁政治伦理实践性特征,影响着其后的无数的政治家和革命者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也影响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发展和深化。

(三)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首先,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资源。列宁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揭示了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的时代内涵,形成了系统性的政治伦理思想。列宁政治伦理思想有力地说明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其次,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不仅为俄国政治民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引导,也为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伦理支撑。实践证明,没有列宁政治伦理的伟大探索,就不可能有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也不可能有十月革命的胜利;没有列宁政治伦理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再次,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实践性品格,是政治理性与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观的俄国化、时代化,形成了有别于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特质的现代政治伦理观。列宁曾指出:“我们的道德完全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我们的道德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91]列宁坚决反对所谓的抽象道德,而是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资产阶级空洞的政治民主、自由、权利等政治伦理价值相区别。

最后,列宁政治伦理思想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构想对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和指导作用。在列宁政治伦理思想中,“其中建设新型民主政治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总体构想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占有极其重要地位”[92]。列宁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推进。1945年,毛泽东在与黄炎培著名对话中,曾郑重回答中国共产党人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人人起来负责”的人民民主。邓小平在历史新时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93]其后,江泽民等第三代领导集体揭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念,坚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把人民民主提高到社会主义生命的高度来看待。

总之,列宁政治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指导和理论来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注释】

[1][德]弗·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1卷,三联书店,1963年,第4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4]孙伯鍨、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93-51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05页。

[9]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008页。

[12]孙伯鍨、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7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94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1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58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32页。

[2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53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38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50-25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0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3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87页。

[32][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01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8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38页。

[39]孙伯鍨、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1-62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3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8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8页。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45]孙伯鍨、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8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7页。

[51]《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译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9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6-467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7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93页。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1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9页。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1页。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2页。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31页。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页。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1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75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2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4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4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33页。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1页。

[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页。

[7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6页。

[7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2页。

[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81]孙伯鍨、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82]《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页。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09页。

[84]何建华:《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85]《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22页。

[86]《列宁全集》第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0页。

[87]高放:《高放文集之二: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2页。

[88]《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5页。

[89]《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6页。

[90]《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8页。

[9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9页。

[92]赵矅、王伟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295页。

[9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