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致读者》的思想内容

《致读者》的思想内容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致读者》是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中的最后一篇著作,1967年10月写作完成。这也是阿尔都塞为《保卫马克思》写的后记。《致读者》的第一部分,阿尔都塞对《保卫马克思》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致读者》的第一部分之中,主要是阿尔都塞交代自己写作《保卫马克思》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阿尔都塞说,从1930年至1956年这段时期来看,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释是一种新现象,我们不得不应对。

第一节 《致读者》的思想内容

《致读者》是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中的最后一篇著作,1967年10月写作完成。这也是阿尔都塞为《保卫马克思》写的后记。这篇著作既通俗,又明晰,条理十分清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阿尔都塞作为法国一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十分谦虚地表明了自己著作中的许多不足,甚至带有自责的特点。阿尔都塞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严格遵守科学规律,对法国哲学的兴起,乃至欧洲大陆哲学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致读者》的第一部分,阿尔都塞对《保卫马克思》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阿尔都塞说,《保卫马克思》于1965年在法国出版,前言“今天”是1965年写的,其他所有文章是在1960—1964年之间完成的。以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法国共产党的杂志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修订和改正。

同时,这些文章是在“特定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形势下,所构思、撰写和发表的”,但“他们是明显需要修订的哲学论文,是一段漫长探索的最初阶段,是一些暂时性的结果:这种探索的主题是马克思所建立的哲学和科学原则之特有性质”。但这些著作不是学究式的或思辨式的研究,是特定形势下的读物。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致读者》的第一部分之中,主要是阿尔都塞交代自己写作《保卫马克思》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社会背景主要是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背景,而这些又主要表现为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变迁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理论问题,这些都需要人们面对和分析。这些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严峻挑战,需要应对。为了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站出来用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开阔、创新的胆识和精神,步入这一使命,写了《保卫马克思》这部著作。

一、形势与背景

阿尔都塞说,形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问题

一是,“首先是法国意识形态和理论的形势,特别是存在于法国哲学家之中的形势”;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形势”。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最关心的是“关注于这种形势中呈现出的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关注于这种形势所导致的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从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划分,有些是新问题,有些是“长久以来就从属于工人运动历史的一些争论”问题。

2.具体问题

阿尔都塞说,就形势和具体情况来看,自从斯大林逝世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出现了两大事件:一是“苏共中央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对‘个人崇拜’的批判”;二是“中共与苏联的分裂”。具体来说,其一,个人崇拜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涉及政策层面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知识分子反应强烈。其二,对斯大林“教条主义”的批判。这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一次解放的经历,它导致了人们对伦理意识形态的普遍反应,这种反应不由自主地恢复了“自由”“人类”“类自身”“异化”等旧有的哲学主题。

阿尔都塞说,面对这些问题,人们试图在青年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依据,其实,在青年马克思的著作中,对这些问题是有争议的。这样,在争论中,哲学家们把所谓的“人道主义”加在了新马克思主义者的头上,并借批斯大林的“教条主义”之势,创造出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主题。阿尔都塞说,这在苏共和欧洲共产党内部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重新认识和保卫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自然和必然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另一方面,以上对意识形态的反应,首先是知识分子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受前苏联与西方共产党所倡导的一些政治口号直接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苏共二十二大提出的,如无产阶级专政在前苏联已被“超越”“苏联已不再是阶级国家”、前苏联是“全体人们的国家”“人道主义一切为了人民”“苏联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建设之中”等。同时,在西方共产党内部,与之相呼应,采取了与社会党人、民主党人、天主教徒联合的政策等。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就提出了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阿尔都塞说,从1930年至1956年这段时期来看,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释是一种新现象,我们不得不应对。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和正常的。从历史上看,历来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始终不停息地与威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唯心主义意识形态一直在进行斗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人本论”进行决裂性的斗争;恩格斯同杜林进行坚决斗争;列宁同俄国“民粹主义”者长期进行斗争等,就充分证明了这种争论。

二、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再次说明

阿尔都塞说,他在196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就已清楚地表明,人道主义的泛滥,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泛滥。按照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意识形态之中,人们才‘意识到’他们的阶级斗争,并把‘这种斗争进行到底’;在其宗教、伦理、法律及政治等形式下,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实;意识形态的斗争构成了阶级斗争的有机组成部分。”阿尔都塞说,他重点批判的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各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